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

不過熊信的擔心其實有點多慮了,海漢執委會目前還真沒有攻擊廣州這樣的打算。這幾年海漢在瓊州島上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和資源,各種大型基建工程接連不斷,如果要把根據地遷往大陸,耗時耗資都將會十分巨大,現有的投入也會有大部分因爲執政機構遷走而失去作用。而且大陸地區的羣衆基礎遠不如經營了數年的瓊州島,遷過去之後包括基層民政管理體系在內的很多工作都得從頭再來,這並不是執委會想要看到的局面。

海漢目前主要的擴張方式是以蛙跳式佔領沿海地區大型島嶼爲主,島嶼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可以大大地降低海漢治理地方的難度,而與大陸距離較近又可以比較方便地獲得人口和資源,順便把海漢的產出的工農業商品銷往大陸市場。立足於海島而非佔領大陸城市,這種清晰的發展思路基本上杜絕了海漢與大明出現大規模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也使得雙方的外交關係留出了更多的緩衝空間。

當然了,這些戰略高度的決策,顏楚傑和施耐德是不會向大明代表進行詳細解釋的,何況就算說了他們也不見得能夠理解海漢的意圖。

“我們準備了親筆信給熊、許二位大人,信中都有詳細的說明,請兩位把信帶回去,相信大人們看過之後,就會安心了。”施耐德也不想再浪費太多口水,拿出已經準備好的信件,總算把這兩名大明官方代表打發走了。

“太累了,這次回三亞之後我要給自己放個假了。”送走兩人之後,施耐德便癱倒在座椅上,無力地抱怨道:“這麼大的項目,起碼要用一兩年來慢慢談判磋商才行,執委會要趕着在一兩個月裡把事情辦完,簡直是要我老命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顏楚傑安慰道:“要在四月初辦建國典禮,只能趕在前面把貿易聯盟搞定了才行,到時候就能跟各國簽署正式協議了。好在這任務也算是基本完成了,等你回去可以安安心心休息兩天了。我纔是真的苦,出來幾個月了,一時半會兒還回不去,得等到星島那邊的基地成型了才能放手。”

顏楚傑在去年九月就離開三亞,率領艦隊南下軍演,這一晃眼已經三四個月過去了,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上漂着,日子自然是遠不如在三亞待着舒坦。如今羅傑在星島,穆夏柏在金蘭港,兩員大將一南一北,空着安不納島這地方只能由他來親自坐鎮了。而星島和安不納島的大量基建工程幾乎都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同步進行,哪邊都離不得人,顏楚傑也不可避免地會被栓在這裡相當長一段時間了。

但想到建國在即,夢寐以求的大業將成,就算苦點累點,他們也都咬着牙準備捱過這段時間。畢竟海漢國建立之日,便是他們這些開國元老名垂青史之時,現在多付出一點還是很值得的。何況即便是在這南海孤島上,他們所享受的生活水平也遠非常人可比,吃住行都是有專門的標準,全部是內部特供的好東西,要幹什麼只需一句話吩咐下去就行。

南海貿易聯盟的框架協議簽署之後,各方代表便開始陸續離開安不納島回國。關於貿易聯盟的實施細則還有非常多的條文和文字資料需要他們回去之後慢慢消化,有很多具體的措施也還得花費不短的時間來進行實施操作,一些具體的雙邊、多邊合作協議,由於需要向各自的國內上級報批,還得等到四月初到三亞觀禮的時候再進行簽署。

南海貿易聯盟建成的消息在半個月之後開始在各國傳開,而對於各國商人來說也是有喜有憂,類似大明、安南、葡萄牙等與海漢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自然對此十分歡迎,因爲此前簽署的框架協議包括有許多成員國互惠的內容在內,今後在跨國的訂貨、運輸、銷售、結算、倉儲等等貿易環節都將會享受到更爲便利的條件,無疑將會大大促進這些國家之間貿易量的大幅增長。

但對於類似東印度公司這樣的聯盟成員來說,貿易聯盟所將帶來的效果是好是壞,現在還不太好判斷。儘管東印度公司很不甘願接受,但海漢還是強行規定了荷蘭商船的活動範圍,並且指定了荷蘭商人在東北亞地區可以進入的貿易港分別爲三亞、香港、高雄港,以及舟山定海港四處地方。而原本還可以前往進行貿易的琉球、東瀛、朝鮮等地,統統都被海漢列入了禁區。荷蘭人當然知道這是海漢有意識要逐步壟斷這些地區的外貿交易,但現有的海上武裝力量遠遠不是海漢的對手,除了忍氣吞聲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

東印度公司當然也可以對於這些暫時沒有寫入聯盟框架協議的內容陽奉陰違,繼續悄悄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但這樣做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海漢人已經表明了態度,不會再另行對荷蘭商船可能出現的違規行爲進行警告,而是發現之後就直接處理,連人帶船全部扣押,同時保留驅逐大員港荷蘭人的權力。這樣大的風險相對每年從東北亞地區運回那十幾二十船的貨物而言,的確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除了被限定商業活動範圍這個弊端之外,荷蘭人倒也不是一點好處都得不到。比如他們每年心心念念要從大明採購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東方特產,就可以通過海漢得到更大的供應量——不過採購價格也會因此而上浮兩到三成就是了,畢竟海漢人可不是在免費做公益,壟斷經營就得有相應的效益才合理。

但有得買總比買不到要強,因爲與大明官方交惡,過去荷蘭人都是委託給許心素、鄭芝龍這樣的買辦商人進行採購,不過後來許心素投靠了海漢一方,而十八芝又被趕得東躲西藏根本沒法再與大陸進行貿易,這些價值高昂的貨物也越來越難買到。而之後海漢人在澎湖和高雄落腳之後,那些原本還會運貨前往大員港的走私商也統統都在海漢的警告下偃旗息鼓。如果海漢不給東印度公司開闢這個渠道,荷蘭人從事的走私貿易也遲早會被徹底封鎖。

除此之外,在巴達維亞到遙遠的大明這段航程中也多出了好幾處在海漢控制之下的補給港,這樣也大大降低了荷蘭商船在往返這段航程期間所承受的風險。在這個時代的遠東,像海漢名下控制的這類資源齊全,運作良好的補給港,對於人生地不熟的西方海商來說簡直就是危急時刻的救命稻草了。當初東印度公司不惜派出武裝部隊來安不納島跟海漢人動手,並非是因爲這個島上有多少財富無法捨棄,純粹只是爲了這地方在漫長航程中的補給港作用。而現在海漢人願意提供好幾處可讓荷蘭商船停靠補給的港口,這還真的是得來全不費工夫了。

海漢拋出的條件和要求有利有弊,東印度公司權衡再三,最終也只能選擇接受,暫且先保住自家在東北亞地區的貿易份額,總不能讓葡萄牙人全給包攬了。至於今後該怎麼做,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過在遠東地區的衆多國家中,從南海貿易聯盟成立這件事情上受到負面影響最大的還並非荷蘭人,而是整件事從頭到尾都被排除在外的西班牙人。

自1565年4月西班牙人萊加斯皮(legaspi)率部入侵菲律賓以來,殖民者在以呂宋島爲中心的菲律賓羣島已經維持了近七十年的統治,而在此期間馬尼拉殖民當局的主要貿易對象,便是隔海相望的大明瞭。

從1565年開始的兩個半世紀中,西班牙美洲殖民當局每年都會派出數艘大帆船,來往於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與馬尼拉之間,每年運抵馬尼拉的美洲白銀多達數百萬比索,而其中有一半左右流入了中國,用於購買生絲、棉布、綢緞、瓷器等商品。

明東南地區在十六十七世紀的商業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也是受到來自西班牙注入市場的鉅額白銀資本刺激,這條跨越太平洋的貿易線在這段時期內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也是遠東地區最爲重要的貿易關係之一。

不過原本到19世紀纔會逐漸衰落的這條航線提前了近兩百年就呈現了頹勢,這是因爲海漢人在1633年年初突然對臺灣島北部的兩處西班牙據點實施了襲擊,趕走了駐紮在當地的西班牙殖民者,而與大明之間的貿易關係也因此大受影響。僅僅幾個月之後,連前往馬尼拉交易的大明海商數量也急劇下降,這導致了六月從馬尼拉港出發前往美洲的船隊規模直接減半。

前往美洲的大帆船必須在六月間出發,才能搭上北緯45°海域的“黑潮”一路向東,儘管有天然洋流的幫助,這段航程仍然超過上萬海里,需要耗時近六個月才能完成。而每年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區基本就指望着馬尼拉船隊這一年一度運來的貨物,讓當地出產的銀元銀錠、可可、羊毛等土特產能有外銷的機會。而這一年的貨物運載量下滑,往遠了說將會直接影響到大洋彼岸乃至遙遠的歐洲,往近了說,菲律賓總督及其手下一干人等都得爲此而承擔相應的責任。假如西班牙皇室責問下來,這幫人統統都得滾回馬德里去接受審判。

西班牙人在措手不及之下吃了這個大虧,當時在雞籠淡水兩地任職的格斯曼和阿爾卡拉索在回到馬尼拉之後立刻就被囚禁起來,因爲他們所描述的作戰過程實在太荒謬了,堂堂西班牙軍隊怎麼可能在短短數天裡就被一羣武裝商人給攻破了據點?要知道就算是荷蘭人當初興兵攻打臺北據點,也沒有撈着什麼便宜。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認爲他們犯有嚴重的失職和畏戰罪過,必須要爲此而承擔責任才行。

除此之外,馬尼拉當局也並不準備就這麼忍氣吞聲讓海漢人白白佔領了自家辛苦經營的據點,也在着手準備對當地發動反攻。不過出於謹慎考慮,他們還是通過各種手段蒐集了一下海漢的情報,以便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打擊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海商。但當各方面的信息彙集到一起之後,西班牙人才赫然發現被囚禁起來的淡水長官和雞籠長官所說的情況可能並不完全是爲了推卸責任而編造出來,而是實實在在已經發生的狀況。

西班牙人來到遠東地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貿易和殖民,同樣懷着這兩個目的而來的主要競爭對手,毫無疑問就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了。雖然葡萄牙此時仍是西班牙的藩國之一,但葡萄牙人在海外跟西班牙人從來都是涇渭分明,各行其是,競爭關係十分明顯。而荷蘭在此時的歐洲戰場上就是西班牙的死地,雙方在過去幾年裡死於戰爭的人數大概比身在遠東的殖民者要多上好幾倍,只要碰面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然而這兩個對手都先後敗在了海漢人手裡,而且據說葡萄牙人乾脆就認栽投靠了海漢,成爲其幫兇之一。馬尼拉當局相當懷疑在海漢攻打臺北據點期間,葡萄牙人在其中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因爲據兩名當地官員的事後描述,海漢軍的火炮部隊戰鬥力極強,絕非遠東軍隊應有的水平,就算是放在歐洲戰場上,應該也是屬於上等了。而唯一看起來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葡萄牙人派兵參與了臺北的戰事,協助海漢攻破了當地的西班牙據點。

至於荷蘭人似乎也沒好到哪裡去,據說荷蘭人在當地的據點大員港就被海漢艦隊堵門堵得沒脾氣,而其在大明的代理人鄭芝龍更是被驅逐到了海外孤島避難。如果不是海漢人出於某種考慮手下留情,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當地的據點大概也已經易主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胃口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3章 分工合作2543.第2543章3321.第3321章3192.第3192章3000.第3000章第1863章 王子的興趣3332.第3332章第1121章 老熟人2892.第2892章第2098章2732.第2732章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278章 選定登陸點2530.第2530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105章 買買買第2105章第2323章2483.第2483章第2016章第1959章第2323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2478.第2478章2962.第2962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2917.第2917章第1287章 工業社會的門檻第3439章第3431章第2296章第1367章 佯攻3175.第3175章第2050章第2179章第1466章 大買賣第27章 黎人(二)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2346章2885.第2885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2436.第2436章2441.第2441章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1184章 利益取捨2662.第2662章第355章 攻打爭江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2125章第394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2796.第2796章第2342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2976.第2976章第1174章 報復行動2773.第2773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3432章2557.第2557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2332章第1378章 取其輕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205章 父子對話第1885章 海上貿易3187.第3187章2908.第2908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3426章2426.第2426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1583章 佔據主動3390.第3390章第2197章第1421章 使命3173.第3173章2811.第2811章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3238.第3238章2609.第2609章第3433章2497.第2497章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第2297章第2297章3027.第3027章2768.第2768章第1592章 開眼界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46章 勘察道路第2226章
第五百四十八章 好胃口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3章 分工合作2543.第2543章3321.第3321章3192.第3192章3000.第3000章第1863章 王子的興趣3332.第3332章第1121章 老熟人2892.第2892章第2098章2732.第2732章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278章 選定登陸點2530.第2530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105章 買買買第2105章第2323章2483.第2483章第2016章第1959章第2323章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一樣的儋州2478.第2478章2962.第2962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2917.第2917章第1287章 工業社會的門檻第3439章第3431章第2296章第1367章 佯攻3175.第3175章第2050章第2179章第1466章 大買賣第27章 黎人(二)第282章 花式吊打第2346章2885.第2885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解圍2436.第2436章2441.第2441章第1314章 勝利堡內第1184章 利益取捨2662.第2662章第355章 攻打爭江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2125章第394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2796.第2796章第2342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2976.第2976章第1174章 報復行動2773.第2773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第3432章2557.第2557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2332章第1378章 取其輕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205章 父子對話第1885章 海上貿易3187.第3187章2908.第2908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戰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3426章2426.第2426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1583章 佔據主動3390.第3390章第2197章第1421章 使命3173.第3173章2811.第2811章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3238.第3238章2609.第2609章第3433章2497.第2497章第358章 工程中的消耗品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第2297章第2297章3027.第3027章2768.第2768章第1592章 開眼界第24章 勞改營(二)第146章 勘察道路第22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