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

雖說羅升東做私鹽販子做得風生水起,早就已經脫離了本行,但他終究是軍人出身,對於武器裝備的興趣還是很大的。被軍方這樣嚴詞拒絕,羅升東心裡多少還是有點失落的,畢竟當初建造“探索級“和“探險級“戰船的時候,他都是得到過特許進入船塢參觀的待遇。當時軍方和造船廠的人甚至都還就一些細節問題專門向他徵求過意見,可以說“探索級“和“探險級“戰船的順利下水,他羅升東也是在其中出過力的。但很顯然海漢人並沒有打算再讓他參與到新船的建造當中,而且連所有的技術細節都要對他保密,這種待遇上的落差讓羅升東很是有點不忿。

“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大船嘛!“看看左右無人,羅升東對着船塢的方向狠狠地啐了一口,這才悻悻地離開。

不過羅升東所不知的是,這艘船上還真有一些了不起的新改進。除了船身更大,佈置在船上的炮位更多之外,最爲主要的一個變化,就是這個型號的新船將不再單一地依靠風力作爲海上航行的動力,而是要開始採用更高級的推進系統。

工業部在過去兩年中已經打造出了不同型號多個批次的蒸汽機,雖然早期型號的運行並不穩定,但隨着製造經驗的增加,無故障運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已經可以達到軍方的要求。軍委早就有打造蒸汽戰艦的計劃,不過先前建造的兩個級別的戰船噸位都偏小,如果硬要讓蒸汽機上船,那就必須得犧牲船上的一部份炮位來騰出噸位給動力系統和燃煤,提升速度的同時卻必須得面臨火力下降的狀況,軍方再三盤算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方案,決定將蒸汽動力推進系統安裝在下一代噸位更大裝載能力更強的主力戰船上。在經過兩年多的實際運作之後,現在造船廠的人員、技術和場地都不是問題,就等工業部的蒸汽機到位了。

10月17日,一輛由十二頭牛拉動的大型平板車出現在勝利港造船廠外面。這輛平板車的車身下裝着爲數衆多的輪子,而車上所裝載的貨物卻被黑色的油布遮得嚴嚴實實。六名車伕共同操作,確保這輛車的行進速度和方向能一直保持穩定,還有一些人擡着沙土走在前面,看到路上有不平的地方就趕緊填上,以免車身發生顛簸。而外圍還有足足一個排的武裝民兵負責護衛,杜絕無關人員靠近這輛大車。

“轉彎的時候慢一點!注意安全!“白克思手裡拿着鐵皮喇叭,對負責操作牛車的幾名車伕大聲叮囑着。車上這玩意兒可是工業部花費了三個月纔打造出來的寶貝,半點都馬虎不得。爲了能把它完好無損地運到勝利港造船廠,甚至都沒有考慮震動較大的火車,而是專門讓木工車間打造了一輛大平板車,從田獨的廠房花了兩天時間將其運到勝利港。

這臺船用蒸汽機的製造過程基本集中了工業部最強的技術力量,白克思、羅傑、石迪文三人作爲骨幹,花費了不少的心力才完成了蒸汽動力系統的設計建造工作。如果船用蒸汽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夠證明其性能的可靠性,那麼今後的幾年中,海漢的海上實力將會迎來一波爆發式的增長。

當然了,蒸汽戰船的使用成本也要比原有的風帆戰船高的多,除開這臺精心打造的蒸汽機先不談,日常的使用當中所需耗費的燃煤和淡水就是一個麻煩事。造船廠爲此專門設計了補給船,外形與“探索級“戰船保持一致,取消了船上的二層甲板及炮位,代以密封水櫃和貨艙,出海時就跟隨着蒸汽戰船,以維持其海上續航。

按照軍委的設計,今後一段時期內民團海軍的主力戰艦就是這種風力與蒸汽動力同時使用的蒸汽戰船了,而輔助它的將是“探險級“戰船,至於噸位最小的“探索級“戰船,則將逐步從作戰行列中退出,今後僅作爲艦隊中的補給船和海軍基地的訓練船來使用。

大型作戰船隻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可不僅僅只是在工業領域和軍事領域,就連現在還尚處於規劃階段的安南港口和香港島港口,也必須要按照可停靠大型船舶的標準來進行設計建造了。

而負責操作這艘船的水手和船員,目前也已經進入到選拔階段。相較於以前挑選船員,這次選拔對於政治態度和出身背景的考量程度增加了不少,這當然主要還是來自於安全保密的需要。所有的船員都必須是從現役海軍中選拔,在此之前有立功受獎經歷的人將得到優先考慮。另外海軍總指揮王湯姆已經提前預定了這艘船的船長職位,用他的話來說,這艘船纔是穿越後打造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戰艦。

在海軍不聲不響地擴張實力的同時,陸軍也沒有閒着。距離執委會通過軍方提出的“陸軍擴軍計劃“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新招收進來的一千二百名青壯正在勝利港東岸的軍事基地內接受新兵訓練。這批新兵在訓練結束之後,軍委便會對原來的民團編制進行調整,成立團級指揮部,增加大本營直屬第三營的編制,從今以後,海漢民團這個團字也總算是名符其實了。

10月20日,勝利堡北部的某處山坳中。

陶東來和顏楚傑在接到郝萬清的通知之後一起來到這裡。安全部這地方他們並不是第一次來,但也從來不會主動前來造訪——或許是因爲部門職能的原因,這地方總給人一股陰森森的感覺。

而天天都在這裡工作的郝萬清似乎並沒有這樣的看法,招呼二人在辦公室就坐,然後讓屬下端上熱茶,最後才把一份文書遞到兩人身前的茶几上:“我們的人從巴達維亞發回了第一次的報告,這是經過整理之後的內容。“

距離安全部派出先遣隊前往巴達維亞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期間配合安全部行動的海商詹貴倒是早就已經回來了。但詹貴並不是專業探子,他所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特別是軍事方面有價值的信息並不多。因此安全部也只能耐心等待這次隨詹貴去巴達維亞的人員在當地紮下根子之後發回情報。

雖然這個過程中耗費的時間比較長,但毫無疑問安全部的人已經成功地在當地以開設商棧的名義定居下來,並且按照安全部的部署,開始在當地收集執委會和軍方所需的各類信息。

“從我們現在所瞭解到信息來看,荷蘭人已經注意到我們的存在,巴達維亞當地的市面上也有不少三亞出產的工業品和農產品出售,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大明海商。“郝萬清趁着這二人觀看報告的工夫,向他們進行情況說明:“不過看起來他們暫時還沒有跟我們直接接觸的打算。“

“知道我們的存在也不奇怪,荷蘭人在臺灣島上建了據點,與大明的貿易的重點區域就在福建,許心素的主要客戶也是荷蘭人,他們能從福建買到我們的產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陶東來對郝萬清介紹的情況發表了看法。

“不接觸反而比較好,我們跟荷蘭人是遲早要撕破臉幹一架的,還是等打服了再談比較好。“顏楚傑的口氣很是不善。

對於海漢來說,目前進入遠東地區並建立了據點的幾個主要西方國家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之中,葡萄牙人已經與海漢達成了貿易合作伙伴的關係,現在正乘着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機會一起倒騰軍火大發橫財。西班牙的據點遠在馬尼拉,與三亞之間隔着整片南海,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與海漢利益衝突最大,最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武裝衝突的對象就是荷蘭人。

海漢的立國之本就是海上的控制權,而控制從印度洋進入南海的主要咽喉航道早就是在執委會的計劃之中。目前滿剌加地區仍然在葡萄牙人的控制之下,而雙方現在的關係相處得還算融洽,如果沒有大的變故也不太可能撕破臉。另一個重要咽喉航道巽他海峽就正好位於巴達維亞旁邊,這可是執委會奪之而後快的好地方。

另外荷蘭人在臺灣島上設立了據點,並且依託臺灣島來控制檯灣海峽航道,進而控制大明與琉球,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這對於未來必定會將觸角伸向北方的海漢來說,簡直就是前進道路上的一顆大絆腳石。就算拋開對日貿易不說,海漢將來要在江浙、華北,甚至東北的沿海地區登陸建立據點,絕不會允許有其他的勢力能威脅到己方的漫長海上補給線。在海漢的勢力範圍擴展到臺灣海峽之時,就必然會與荷蘭人有一場決定遠東地區海上霸主的戰鬥。

當然了,到那個時候,海漢民團所需對付的敵人或許不止荷蘭人一家,還有“十八芝“海盜團伙這支不可忽視的海上武裝勢力。而軍方如此着急地建造大型蒸汽動力戰船,目的也是想要早點爲將來必然會爆發的戰爭做好準備。按照王湯姆的估算,如果能在開戰時擁有十艘左右的蒸汽戰船,再加上五到六倍數目的“探險級“戰船輔助,那麼幹掉盤踞在臺灣海峽的這兩個強敵應該就有比較大的把握了。

不過王湯姆的打算並沒有在執委會得到太多的支持,原因很簡單,打造這麼大規模的艦隊,不管是造船的費用還是日常的維持消耗,都將會是一個可怕的天文數字。以海漢民團現有的軍費預算水平來說,哪怕是海軍將陸軍的預算也全部挪過去,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王湯姆這個近乎瘋狂的成軍構想。

王湯姆自然不會就此放棄,私底下也在不斷地遊說各方,特別是立場並不那麼堅定,與軍方有着共同利益點的民政部、商務部和海運部。這幾個部門在執委會裡都是有投票權的,只要他們投出贊成票,加上軍方自己和陶東來的票,基本就能通過議案了。王湯姆對此很有信心,因爲當初對安南採取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這幾個部門在最後都佔到了主戰這邊,而之後他們也的確分潤了一部分戰爭帶來的利益,實實在在地嚐到過甜頭。

目前最大的問題倒不是這幾個部門的立場問題,而是這天文數字的軍費預算要通過什麼渠道才能解決。顏楚傑雖然話說得很硬氣,但到時候是不是真能拖出一支強大的艦隊跟對手正面剛,現在還仍是未知數。

“從報告上說的情況來看,荷蘭人在巴達維亞經營得很用心啊!要炮臺有炮臺,要戰船有戰船,還有常駐當地的軍隊,標準的殖民地據點啊!“陶東來看完報告之後感慨道:“戰船數量超過二十艘,難怪他們敢在南海截西班牙人的胡。“

陶東來所說的截胡是指荷蘭人在東南沿海攔截去往馬尼拉的商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斷絕西班牙與大明之間的貿易渠道。雖然西班牙人對此也作出過一定的反應,但顯然荷蘭人並沒有停止這種敵對行動的意思,這當然是因爲他們在遠東地區擁有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做後盾,對遠在馬尼拉的西拔牙人並沒有太多忌憚。

“因爲我們的人在當地剛剛駐紮下來,能夠獲取到的軍事情報也很有限,一些具體的信息估計還得花時間慢慢收集。“郝萬清也自知報告中的乾貨不多,主動地做出瞭解釋。

“這個不着急,情報工作,還是要力求安全穩妥。“陶東來擺擺手表示無礙:“安全部在當地佈置了多少人手?“

郝萬清應道:“一共派了七個人過去,其中有四個是以詹貴手下的名義去當地開設商棧的,另外三個是暗線,跟着別的海商過去的,詹貴並不知情。“

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1736章 國際貿易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2907.第2907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3501章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第1187章 市場狀況2386.第2386章第51章 考察(二)2616.第2616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第36章 菜鳥2529.第2529章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1895章 實力說話第1707章 重生機會2486.第2486章第2102章第54章 崖州城(一)2896.第2896章第1018章 苗栗第110章 何夕的工作彙報第2303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3446章第2056章3070.第3070章第2210章第1736章 國際貿易2541.第2541章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920章2522.第2522章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1983章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2668.第2668章3300.第3300章第四百零八章 深度合作第45章 談條件(二)第2123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第1409章 以戰代練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2431.第2431章第1448章 伏擊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2997.第2997章第71章 新兵(二)3236.第3236章第2025章第1374章 北上幹部2865.第2865章第1961章2794.第2794章第九百六十五章 籌備工作第100章 庭審2580.第2580章3399.第3399章2920.第2920章第1404章 去遼東第2284章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1710章 政績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873章 實話實說2739.第2739章第2123章2904.第2904章3232.第3232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2752.第2752章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2191章2864.第2864章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第2075章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2789.第2789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103章 計劃提前2657.第2657章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第五百六十四章 苦命的絆腳石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2078章
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502章 逆流而上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1736章 國際貿易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2907.第2907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3501章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第1187章 市場狀況2386.第2386章第51章 考察(二)2616.第2616章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九百六十六章 貿易目標第36章 菜鳥2529.第2529章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1895章 實力說話第1707章 重生機會2486.第2486章第2102章第54章 崖州城(一)2896.第2896章第1018章 苗栗第110章 何夕的工作彙報第2303章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3446章第2056章3070.第3070章第2210章第1736章 國際貿易2541.第2541章第347章 恩裡克的見聞第1920章2522.第2522章第八百零二章 攻打淡水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1983章第1006章 開國慶典(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2668.第2668章3300.第3300章第四百零八章 深度合作第45章 談條件(二)第2123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第1409章 以戰代練第七百零六章 叛逃者的下場第八百四十八章 開門投降2431.第2431章第1448章 伏擊第1613章 三亞見聞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2997.第2997章第71章 新兵(二)3236.第3236章第2025章第1374章 北上幹部2865.第2865章第1961章2794.第2794章第九百六十五章 籌備工作第100章 庭審2580.第2580章3399.第3399章2920.第2920章第1404章 去遼東第2284章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1710章 政績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873章 實話實說2739.第2739章第2123章2904.第2904章3232.第3232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2752.第2752章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2191章2864.第2864章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第2075章第200章 駐廣辦成立2789.第2789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解決個人問題第103章 計劃提前2657.第2657章第九百八十三章 隨機抽查第五百六十四章 苦命的絆腳石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20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