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人》上映一個月,票房早就破億。
暑期檔被這兩部片霸佔,父母帶着小孩子的一般選擇兔子羅傑,成年人通常選擇《雨人》。
而兩個羣體又不會涇渭分明,互有交叉,一起爲票房做了貢獻。
陳奇也爲兔子羅傑貢獻了一張票,緬懷了一下上輩子的童年。
他上輩子看的時候還小,以爲兔子羅傑就是兔八哥呢————其實是兩隻兔子。
兔八哥是他很喜歡的卡通形象,包括早期引入國內的那些美國動畫片都挺喜歡的,貓和老鼠、大力水手、變形金剛、神探加杰特、佈雷斯塔警長……
“乾杯!”
“乾杯!”
比弗利山莊的酒店內, 《雨人》的宣傳路演已經完成,達斯汀霍夫曼和湯姆克魯斯撤回洛杉磯。
哥倫比亞馬不停蹄的準備了慶功宴,照舊是明星璀璨,紙醉金迷。
普萊斯意氣風發,大談特談。
情到深處,甚至潸然淚下。
哥倫比亞這幾年日子苦啊!
拿去年來說,上了一部《伊斯達》,沃倫比蒂、伊莎貝爾·阿佳妮主演。
投入5100萬美元,票房才1440萬,虧的毛幹鳥淨————後世UP主盤點“史上票房毒藥”系列,基本都有這部。
而《雨人》是幾年來成績最好的一部,眼瞅着奔2億去了。
這2億隻是北美,還有海外市場呢!
普萊斯開心的不得了,巴拉巴拉講了很多話,下來後找到陳奇。陳奇自己坐着,悠哉悠哉的喝着一杯香檳,笑道: “你剛纔沒有半點總裁的樣子!”
“沒辦法,情緒激動。”
普萊斯自嘲的笑了笑,道: “你清楚哥倫比亞近年的業績, 《雨人》終於掙回了一點臉面。依照目前的勢頭,很可能破2億的!”
“希望如此吧!好了,普萊斯,我要與你說正經事……”
陳奇放下酒杯,道: “一個月後, 《雨人》第一筆分賬就會回籠,之後還會陸續回籠。我要求哥倫比亞先行支付給我,或者說,我應得的那份我要先拿到。”
“這……這不合規矩,也不合協議。”
普萊斯一愣。
“我知道!但我正式提出這個要求,你告訴董事會,讓他們儘快給我答覆。”
陳奇頓了頓,強調道: “哥倫比亞如果還想賣給日本人一個好價錢,就要先支付我應得的報酬,不然我也不保證後面三部片的上映。
是我策劃了這一切,我知道一切內幕。
我能讓股票漲,也能讓股票跌,我們是綁在一起的。我希望把友好的關係保持到最後,不要弄得兩敗俱傷,我虧頂多虧一千萬,你們就不一定了。”
“好吧!我會跟董事會講,畢竟涉及這麼大的金額,我能理解。”
普萊斯猶豫片刻,還是答應了。
索尼收購這件事,只有哥倫比亞和米高梅有意向。米高梅是個破落戶,一屁股債,開口就要70億美元,索尼再冤大頭也不可能答應。
而且索尼的團隊深入分析,覺得米高梅也不合適。
因爲米高梅缺乏上下游的渠道聯動,自身只專注生產。哥倫比亞雖然虧損,業務卻十分全面, 比如海內外的發行,以及電視製作。
沒錯,哥倫比亞有電視業務的,擁有23000集連續劇的版權,和兩檔熱門的綜藝《好運滾滾來》和《危險》。
這些都是米高梅比不了的,所以索尼的目標只有盯準哥倫比亞。
陳奇就是知道這一點,纔有了從中獲利的空間,兩家一起坑日本人。
而同時,他還得防着哥倫比亞不守規矩,賺點錢不容易。
………
眨眼來到了七月。
威尼斯電影節公佈了今年的入圍名單和評審團陣容。
評審團主席是賽爾喬·萊昂內,這位老哥不用多介紹了,代表作《鏢客》三部曲、《西部往事》《美國往事》。
他明年就死了,畢生只拍了七部片,部部經典,名垂影史。
入圍名單還是老樣子,以歐洲爲主,美國有1-2部,欠發達地區有1-2部。
而本屆破天荒的有兩部中國電影同時入圍:
《紅高粱》,導演黃建新,主演姜聞、史可,西影廠出品。
《最後的貴族》,導演謝晉,主演林清霞、潘虹、濮存昕,上影廠與香港銀都聯合出品。
消息一出來,別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華語區瞬間炸了。
臺北。
張艾嘉在自家得知消息,整個人都是懵的。
她反覆確認真實性,又給林清霞打電話,根本找不到人。
反而她接到了很多電話,都是臺灣電影界人士打來問詢的。
“政策什麼時候開放的?”
“林清霞幾時拍的這部戲啊?導演還是謝晉!”
“當局同意我們與大陸交流了?”
“我不清楚!我還不瞭解情況,不要問我了……“
此事只有關林清霞,按理說與其他人無關,但每個電影人,包括音樂界、學術界的都在關注,兩岸是不是開放文化交流了?
張艾嘉也是一團亂,想起前不久在戛納陳奇說的那番話,喃喃道: “他果然搞出事情來了!一部片的籌備、拍攝不知要多久呢……清霞啊,你怎麼突然投共了?”
…
新聞局。
現任局長姓邵,禿頂,50歲了,老家是黑龍江的。
此刻,他便秘着一張臉,盯着手裡的一份海外輿情報告,碩大的字體都在闡述一個意思:林清霞真的拍了一部大陸片,而且臺灣完全不知情!
廢了啊!
邵局長彷彿感受到了前前任宋局長的莫大壓力,他還沒想好怎麼辦,桌上的電話噼裡啪啦響起來。
他接聽,哼哼哈哈的答了兩句,掛斷。
然後出門,要去向巖裡政男親自解釋。
他惶恐,是因爲自己的工作失職,倒不是怕巖裡政男。
這傢伙剛上位不久,還在收買人心、打壓異己的階段。此時果黨內部有不少人反對巖裡政男的,甚至扶持了自己的人要把對方趕下臺。
1990年,果黨內部搞過一次提名選舉:反對派獲得70票、支持派有99票。
巖裡政男獲勝了,鞏固了地位。只能說果黨一貫拉跨,並且是越來越拉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