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幾家媒體在美國有常駐記者,像中央社、《聯合報》《臺灣時報》等等。
在華盛頓的人最多,他們首盯美國的各種政策,着實印證了一句話:老美身上的每一粒塵埃,落在臺灣頭上都是一坨屎!
其次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也有不少記者,關注財經、科技、娛樂八卦等等。此番林清霞主演的《末路狂花》上了北美院線,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大事。
尤其在電影院看了片子之後,這幫人興奮地不得了,林清霞的戲份、角色深度、表演與米歇爾並駕齊驅,是實打實的女主,不是跑龍套。這是要衝奧的,自然得采訪了,哪怕連帶着一個令人討厭的傢伙。
於是乎,一行五人結伴而來,也看到了那塊閃閃發光的牌子:東方集團駐洛杉磯辦事處第一招待所!
"……"
五人嘴角抽搐,齊齊吐槽:“一看就是那傢伙的手筆!他很有點特殊的趣味在身上。”
“美國人能看懂麼?”
“看懂也沒什麼吧,招待所而已。”
“他怎麼就不怕美國人呢?好生奇怪。”
冷知識:臺灣也有招待所的,張學良住的那個地方就叫“幽雅招待所”。在綠黨作死之前,兩岸文化真的沒太大分別,口音都一致。
五人進去,到了一間套房,林清霞已然等候。
“清霞啊!見你一面太不容易了。”
“此番爲臺灣電影界爭光,定能一舉奪魁,斬獲奧斯卡!”
連珠炮似的馬屁拍來,林清霞自己都尬,笑道:“我在美國見到諸位也很開心,請坐請坐!這裡簡陋,沒什麼好招待的。”
以她爲核心,迅速圍成一個半圓。
爲首的是中央社記者,問:“那位陳先生怎麼不見?”
“他有點事情,稍後過來。”
“哦,那正好……”
中央社記者馬上道:“清霞,過去的矛盾已經過去了,你始終是臺灣電影的代表。此處沒外人,你不妨說說那位陳先生要幹什麼?”
“他可能要問你們一些訊息,再讓你們轉達一些東西。”
wWW✿тt kΛn✿C〇
“具體是什麼?”
“那我就不清楚了,哎呀,我是真的不知道。”
36歲的女人撒起嬌來,也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記者們一瞧索性先行採訪,聊了聊《末路狂花》。
“我自己對我這次的表演非常滿意,但在美國可能會遭到冷處理,奧斯卡公關上也會向米歇爾傾斜。因爲我的角色設定不討喜,美國人不喜歡我這樣反叛的華人形象,不過這絕對是一部佳作,我很榮幸能夠參演。或許在十年後,人們會重新認識它的價值,或者我的價值。”
她侃侃而談,記者們不住點頭,還安慰道:“其實已經很棒了,能演一部在美國上映的電影,是多少臺灣演員的夢想?”
“我看了好多評論,對你還是有讚譽的。”
“臺灣那些演員要羨慕死你呢!”
嘖!
林清霞忽覺彆扭,我們說的不是一回事好嘛?我說我的角色反叛,你們在這扯夢想?她好像一下子明白了,陳奇講的“皈依”是什麼意思。
這些滿腦子封建思想的港臺電影人,跟他接觸久了是會不知不覺轉變的。
“咚咚咚! ”
正聊着,忽然傳來敲門聲,林清霞問:“陳老師麼?”
“是我! ”
記者們頓時緊張起來,林清霞過去開門,外面正是陳奇和江智強。小莫晃了一下,看了看室內並未進來,而是守在門口。
“沒遲到吧?你們聊到哪兒了?”
“正說《末路狂花》呢!來來,我給你介紹。”
林清霞介紹了一圈,陳奇一一握手,記者們如臨大敵!
從他81年到港,始終是臺灣新聞局的心腹大患,僅僅用了三年就把自由總會趕跑了,讓港片不能入臺,讓臺灣電影業蕭條致死。
近兩年更是變本加厲,把林清霞、王祖嫺都搶走了,那些走私錄像帶滿天飛,以及望鄉公司背後的推手…雖然當局沒有證據是誰幹的,但第一時間認定是他乾的,這就叫口碑!
他們還擔憂的盯着陳奇手裡的茶杯,等下會不會摔杯爲號,五百刀斧手魚貫而出,將他們細細切做臊子…
“滋溜!”
陳奇不緊不慢的喝了口茶,見狀笑道:“不必緊張,你們問完了麼?沒完的話繼續。”
“還有幾個問題。”
林清霞不在意,拉着記者繼續聊,又談了六七分鐘才結束,問:“我的採訪完了,需要我回避麼?”
“不必! ”
陳奇擺擺手,笑道:“我們難得在美國碰面,其實沒什麼大事,就是跟你們瞭解下情況。臺灣剛剛成立了一
個海基會,所謂的民間機構,實則是接受官方委託處理兩岸事務,是這樣麼?”
" . . ”
記者們面面相覷猶疑不答。
他又道:“這沒什麼敏感的,兩岸交流迫在眉睫,你們搞海基會就是想處理這些事情。那我們自然要做出應對,你們也希望我們有所迴應,我們得知道你們的態度。 ”
又一陣沉默,還是中央社的記者開口:“不錯!海基會就是這種性質。”
“那你們爲什麼非弄個海基會這種遮遮掩掩的機構?”
“大陸始終呼籲讓兩岸官方會談,直接三通。但我們也一直在講,我們不想有官方接觸,我們堅持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只是基於兩岸交流的需要,才成立海基會處理相關事務。”
中央社記者略感放鬆,這些東西都是明面上的,沒啥不能說的。
“所以你們希望我們也成立對等的民間機構,來與海基會溝通?”
“這樣最好,反正我們不會放棄三不政策。”
陳奇點點頭,又道:“其實臺灣老兵回鄉探親以來,兩岸開放貌似如火如荼但並沒有像樣的團體組織相互交流,除了亞運會。
官方接不接觸,那不是我負責的範圍。我是搞文化的,我希望文化團體能踏出這一步。”
“你的意思是?”
中央社記者詢問,下一秒又是一哆嗦,因爲陳奇道:“我很想去臺灣看看諸位覺得怎麼樣?”
別來!
想都不要想!
滾!
五個記者素質三連。中央社的苦着臉,道:“陳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在新聞局的地位,怎麼可能讓你上島?”
“一點機會都沒有?”
“那你偷渡吧!”
陳奇樂了,再問:“那我們兩岸的文藝界人士組成代表團互相訪問,你們覺得可行麼?”
“互相訪問……”
幾人想了想,道:“臺灣音樂人已經上過春晚,參加過亞運的演唱會,其實已經通了。電影界倒還沒有,島內很多電影人願意與大陸交流,不過……”
“直說無妨!”
“他們去大陸訪問應該不難,難的是你們來臺灣訪問,需要一些努力。”
“嗯,我們知道會有一些阻礙,但關鍵要溝通,如果連溝通都不願意,那也別談訪問了。我回去彙報一下,你們也把意思傳達到,先有個心理準備,如何?”
“可以!你最好明確一點你的想法?”
“第一,兩岸文藝代表團互相訪問!第二,大陸已經通過轉口貿易引進了幾部臺灣電影,臺灣對大陸片卻還是百分百封禁,我希望大陸片也能進入臺灣。包括像《末路狂花》這樣的電影,臺灣觀衆看不到清霞的風采,未免可惜了。”
“進不去也無所謂,反正你能弄走私錄像帶。”一個記者哼道。
“誒!我尊重你們是臺灣同胞,但在美國誹謗,我還是要報警的!我一向做正當生意,從來沒搞過走私錄像帶!”
你可拉倒吧!
媽祖都不信。
談到最後,五個記者才徹底鬆了口氣,沒有五百刀斧手魚貫而出。
此番見面,陳奇要寫上報告,原封不動的報上去。
尤其是海基會,因爲大陸一直想官方對談,臺灣死活不肯。大陸沒辦法,在明年底搞了個海協會,負責與海基會對接。
不過明年底成立,陳奇覺得太晚了,所以得讓高層知道臺灣的態度————就是死活不肯官方對談。他要混政績,提前推動兩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