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宋燦

王巨帶着一些胥吏走出弓箭院,但不是他說話的,而是張若水說話:“諸位,你們被王監使裁出軍器監,因此導致你們走投無路,沒有話路,是嗎?”

“是。”

然而答的聲音不大。

依然有少數人在撒潑,不過大多數人眼中有些迷茫,無論有人對他們說了什麼,也許在今天早晨動身之前,他們心中也許也抱着一份僥倖,可真站在這裡了,他們才隱隱發現,這是與王巨決裂,與一個天下有名,似乎前途無量的青年官員作對,當真能作的了這個對?

只是周圍站着那麼多人,才隱隱給了他們一點勇氣,否則張若水這一問,都會有許多人退走。

“既然你們走投無路,王監使只好撫養你們了,這麼多人,得多少錢撫養哪?”張若水嘲笑道。

“他是自找的,”人羣中有些人大喊道,只是聲音更稀疏,其他人則是低下頭。

現在有些人針對的是王安石變法,而不是王巨。王巨的名聲依然不錯,至少在大多數百姓心中是一個好官,這樣做,確實是過了的。

“好,既然你們決定讓王監使撫養,王監使在陛下面前也承諾了,撫養你們所有人,那麼就登記吧,不過有一條,撫養可以,只有一次機會,一旦你們決定不讓王監使撫養了,退出後,再也不能無理取鬧,這一條也是撫養你們的條件,寫在契約上,若是違反。律法處決!”

人羣中有些人冷笑。即便如此。這麼多人,你王巨有財力養多久?

或者說你有什麼手段逼得大家寧肯退出,也不要你“撫養”,可莫要忘記,有那麼多眼睛盯着,正等着你犯更大的錯誤。

胥吏拿出名冊,開始登記,一個個在契約書上簽名畫押。

許久。葉默帶着名冊與契約,呈給了王巨。

張若水瞅了一眼:“這麼多人。”

足足兩千八百多戶工匠,一萬多人!

“人少了,能給我壓力嗎?”王巨道,又說:“葉默,將他們帶走吧。”

“喏。”葉默退下,一會兒駛來許多輛馬車牛車,葉默說道:“各位上車。”

“你將我們帶到哪兒?”一個婦人問。

“各位不是要撫養嗎?明公撫養你們啊,得提供食住取暖。”

“給我們錢糧就行了。”

“給你們錢糧?你確定?”王巨一步跨過去問。

“確定。”

“本官欠你們嗎?”

“是你將我家官人裁掉的。”

“那本官得給你多少錢糧?”

“每月五貫……”那婦人支吾道。

“葉默,記錄。”

“喏。”

“你確定本官每月必須給你家五貫錢糧?”

“是……”

“膽子不小。居然勒索朝廷命官,來人。將她押到開封縣。不聽指揮者,一律押走。”王巨喝道。

隨着一聲令下,忽然撲出來一隊隊官兵。

在軍方,王巨威信很高的,而且王巨整治軍器監,其用意就是製作優良的器甲,兵士們同樣因爲這個器甲受夠了。所以王巨向趙頊提出請求後,趙頊下達口旨,立即過來數營官兵配合王巨行動。

看着明晃晃的刀劍,又看着兩個衙役幾乎是拖着那個婦人遠去,一萬多人全部慫了。

面對着國家利器,也許這時候他們纔想到一件事,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況且他們大多數人是無理取鬧。

一戶戶百姓被拉上馬車牛車,帶向城西。

圍觀的人面面相覷,不過有一些人隨着車隊離去,這些人當中未必都是居心叵測的,有的人也是看熱鬧去的。

浩浩蕩蕩的車隊一眼望不到盡頭,一直出了西城門,依然繼續向前馳奔,一直駛了二十多裡地,許多人都走累了,陸續停下腳步返回了京城,不過還有一些人繼續跟了下去。

城外二十多裡地,金水河畔,車隊停下。

大夥看到在一片坡地上,聳立着一片宅子,是片,好大的一片,全部是青磚褐瓦房,雖不高大華麗,倒也堅固。只是面積很大,不知道有幾千棟房屋。

葉默說道:“到了,一戶一間房屋,以後明公會派人統人發放取暖的木炭,以及糧食。”

“一戶一間房哪裡夠住啊?”一人壯膽問。

“記住,你們都是走投無路,活不下去的,這才逼明公,甚至明公上早朝,都敢拉明公朝服的!”葉默喝道。

都活不下去了,誰還會挑剔房屋!

簡單粗糙但直指人心的道理!

兵士拉推搡着這些人進去。

逼到這份上了,有的人大聲說要退出。

咱不玩了。

“退出行,以後勿得再無理取鬧了。”

“不會了。”

“那也不行,明天吧,天色已暮!”葉默想了想,說。

葉默說完,那些兵士又繼續推搡。

“那我們晚飯如何?”

“有人做好了。”葉默說完,衝裡面吹了一聲口哨,裡面出現幾十個僕役,端出大鐵鍋,裡面煮着高梁粥,另外還有一些鹹菜。

“就讓我們吃這個……”又有一人面色爲難地說。

“你們是活不下去的一羣人,還想吃什麼!”葉默又斥責道。

把戲終於揭曉,圍觀的人有的面露皺容,有的人會心一笑。

不過這房屋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有人打聽,周圍百姓不清楚,只知道二十幾天前有人買下這塊地,是荒地,沒用多少錢,然後又涌來許多工匠,迅速建好了這大片的宅子,至於主人是誰。皆不知曉。

“二十幾天前……王大夫神了。”一名百姓道。

第二天葉默又帶着兵士過來。吃了兩頓高梁粥。要命的這個高梁還不知道是幾年的陳高梁,吃到嘴中,一股黴味,於是嘩啦一下,退出了近半匠戶,一個個寫下保證書,灰溜溜地逃向京城。

“不是不夠住嗎,現在夠住了吧?”葉默冷聲看着餘下的人說。

“你也不是一個小吏。神氣啥。”一人不服氣地說。

“小吏,能讓王大夫賞識的小吏,豈是小吏?”一個指使站在邊上冷峭道。

葉默揮揮手,讓那名指使不說話,又說了一句:“好自爲之。”

說完便回去。

…………

城中,張若水霍然一笑:“原來如此,這步棋妙啊。”

這纔是以毒攻毒之良策。

王巨笑笑不語。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完,非是工匠,也非是那些官吏,重要的還是背後的那些大佬。

不過京城忽然傳出一個消息。多少替王巨化解了一部份危機。

據傳宮中皇上與司馬光有過一次對話,富弼下。趙頊以陳昇之爲相,於是趙頊問司馬光近相陳昇之,外議云何?

司馬光答道,閩人狡險,楚人輕易,今二相皆閩人,二參政皆楚人,必將援引鄉黨之士,天下風俗,何由得更敦厚?

二相閩人,是指曾公亮與陳昇之,二參政楚人是指王安石與趙抃。

趙頊又說,升之有才智,曉邊事。

司馬光又說,不能臨大節而不可寺耳凡才智之人,必得忠直之士從旁制之,此明人之法也。又說富弼去之可惜。

趙頊道,朕留富弼之至矣。

司馬光說,弼所以去者,是其言不用,與同列不合故。

趙頊不想提這個話題,富弼之所以去,也非是王安石擠迫,而是讓趙頊萬分失望,於是半推半就,就讓富弼離開的。所以富弼去相,只落了一個加檢校太師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的官職,以富弼的資格,前面綴官過輕了。因此趙頊又問,王安石如何?

司馬光說,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

趙頊明白司馬光話外之音,便說,韓琦敢當事,賢於富弼,然爲人太強。

韓琦下去了,趙頊恨意漸少,於是便想到韓琦在京兆府的表現,若不是韓琦,綏州就能失掉了。至少比富弼用國家爵祿做好人強吧。然而韓琦爲相,老子還想不想做皇帝啊。

司馬光也會意,模糊地說了一句,琦實忠於國家,但好遂非,此其所短。

於是趙頊歷問羣臣,至呂惠卿,司馬光說,惠卿憸巧,非佳士。使王安石負謗於天下者,惠卿也。近日不次進用,不大合羣心。

趙頊道,惠卿應對明辨,亦似美才。

司馬光說,江充李訓若無才,何以動人主?

話說到這份上,君臣二人沒辦法繼續說下去,趙頊讓司馬光退下。

這本是一次機密的談話,然而不知道是因爲什麼原因,居然泄露出去,若是以後泄露出去倒也罷了,關健現在泄露出去,你司馬光炮打王安石與陳昇之也就算了,俺曾公亮得罪你啦,俺趙抃得罪你啦?

要命的是傳言裡又加了一句,南人不可爲官!

事實是司馬光確實是宋燦,看不起南人,但這次君臣對話,司馬光並沒有說這句話。

這件事傳開,京城立起南北之爭。

相對來說,北人做官的遠比南方人要多,特別有許多權貴子弟恩蔭了基層官員,不過隨着科舉用臣增加,南方也有許多大臣,並且各自擔任着要職,包括許多重要的京官。

可能司馬光吼出許多北方官員的心裡話,可無疑也惹了衆怒。

並且有一個人也立即變得尷尬起來,那就是陳昇之。

陳昇之中進士比王安石要早,不過王安石名次更高,因此王安石擔任淮南節度判官時,陳昇之還是一名小官,兩人相遇,陳昇之對其十分器重。

因此王安石執政後,將陳昇之視爲左膀右臂,兩人同時兼領條例司。富弼下,本來王安石可以擔任首相的,但王安石讓給了陳昇之。

到了首相,陳昇之再也不用看王安石臉色了。他又看到了反對變法的人多,於是對趙頊說,臣是謂宰相,無所不統,所領職事,豈可稱司。

王安石開始還沒有注意,在邊上便說了一句,古之六卿,即今之執政,有司馬、司徒、司寇、司空,各名一職,何害於理!

陳昇之說,茲事當歸三司,何必攬取爲己任。

條例司又回到三司懷抱,那又何必置條例司?這個就象呂公著說王巨一樣,將這些工匠還是安排回去吧,那樣,王巨何必裁減?

王安石大怒,然而陳昇之是首相了,他又能如何,沒有辦法,王安石只好說,升之以制詞雲‘金谷之計宜歸內吏’,故恥任此職。陛下置司,本令中書、密院各差一人,今若差韓絳,共事甚便。

於是條例司變成了王安石與韓絳統領。

陳昇之以出賣王安石爲代價,以此媚北方派系大臣,結果換來的一句,閩人狡險!

可想他心情的鬱悶。

消息在流傳,呂公著便對司馬光說:“君實,此語不當說啊。”

司馬光同樣鬱悶,不能說消息是謠傳,除了一句南人不當爲臣外,餘下確實是他說的。

因此上書,責問趙頊,爲何這種消息都能傳出去。

曾公亮正在惱火中,看到他的上書,便說了一句,當年輕泥懷側那種機密事宜,司馬光又是如何知曉?

那邊趙頊同樣大怒,這個宮闈亂掉了,什麼事都能傳出去,包括趙禎被戴了綠帽子,市井都能知道,這還叫宮闈嗎?但查來查去,也沒有查出真相。

這時王巨上了一封書奏,問趙頊,此事是否當真,若當真,天下一統,何分南北?難道司馬光想國家割裂否?若是真,請陛下勿必嚴懲司馬光。

有人開頭了,那就好辦了,趙禎陸續收到了十幾封彈劾奏摺,但這也說明了南方官員總體勢力比較弱,否則就不止是十幾封奏摺了。

司馬光被這事兒鬧得灰頭灰臉,被逼得沒辦法,文彥博、呂公著、呂公弼等人只好力挺司馬光。

大朝會又再次開始。

程顥舉着牙笏,看着前面幾十個大佬的臉色,王巨出招了,但還是能彈劾的,不過出了這個宋燦事件,有幾個大佬還有心思對付王巨?

他咬了咬,最後還是忐忑不安地走出班列……(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

第468章 旅 上第598章 白衣 上第476章 鼓聲 下第750章 張睦 下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774章 腥氣第一八四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上第605章 冒泡 上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663章 老朋友第739章 裂車 上第817章 一波波第三四二章 羣龍無首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539章 會戰 4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766章 天機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四五五章 韓公,賜教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822章 是他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三七六章 共濟會第762章 咬死第四二四章 軍監司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 上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五十一章 想法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848章 誘餌第525章 心機第672章 南帝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503章 大轉移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一二二章 賭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四五五章 韓公,賜教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16章 驚喜第三四二章 羣龍無首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一一一章 挑戰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853章 囚籠 上第620章 威名 下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731章 假像第694章 一天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623章 自保第二五八章 屹立 上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475章 鼓聲 中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632章 右孫吳第816章 驚喜第一三三章 春回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三七一章 爲難第603章 幾振 上第854章 囚籠 中第七十七章 意境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二九四章 倚仗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二五六章 上火把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703章 大事 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三八二章 掏心窩第三九七章 名額第721章 真相第十六章 人情第466章 笑話第一八六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下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
第468章 旅 上第598章 白衣 上第476章 鼓聲 下第750章 張睦 下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774章 腥氣第一八四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上第605章 冒泡 上第二七七章 新的誓言第663章 老朋友第739章 裂車 上第817章 一波波第三四二章 羣龍無首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539章 會戰 4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766章 天機第五十八章 苦逼的丁家 下第四五五章 韓公,賜教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822章 是他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三七六章 共濟會第762章 咬死第四二四章 軍監司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 上第677章 溫水之戰 上第五十一章 想法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三六一章 很軟很暖和第848章 誘餌第525章 心機第672章 南帝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503章 大轉移第一五三章 小知縣 上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一二二章 賭第一〇三章 公主怎麼辦 上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四五五章 韓公,賜教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16章 驚喜第三四二章 羣龍無首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第四四六章 二王 下第一一一章 挑戰第二七六章 威名 下第一九一章 初戰 上第853章 囚籠 上第620章 威名 下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731章 假像第694章 一天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623章 自保第二五八章 屹立 上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475章 鼓聲 中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632章 右孫吳第816章 驚喜第一三三章 春回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三七一章 爲難第603章 幾振 上第854章 囚籠 中第七十七章 意境第八十八章 提前第二九四章 倚仗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二五六章 上火把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一九八章 遷徙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703章 大事 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三八二章 掏心窩第三九七章 名額第721章 真相第十六章 人情第466章 笑話第一八六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下第一四一章 沽名釣譽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