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老朋友

姚雄根本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工作,站在哪裡發愣。

城頭上的那將與各士兵更擔心了,一名副將說:“難道他們想斬盡殺絕,不受降。”

“那不行哪,聽說這些人吃活人的。”另一牙校害怕得不停地哆嗦。。

那將也擔心起來,喝道:“喊大聲一點,跪下來,將兵器擱於頭頂喊。”

現在沒有掛白旗的說法,投降就是跪下,伏於地之類的動作,然後將兵器扔掉,或者將兵器舉在頭頂上。

看到交趾士兵在城頭上的動作,姚雄終於相信,他來到城牆下,大聲說:“某乃邕州巡檢使。”

相比於交趾的官制,宋朝官制很複雜,比如現在廣南西路的馬步軍都部署與馬步軍總管,交趾人將頭想破了,都弄不清楚這兩個官職誰大誰小。事實宋朝自己也糊裡又糊塗……

另外宋朝這次又分成兩廣、廣南西路與邕州三個級別,但前面的都部署與總管的什麼大將,不可能夾在這些崑崙奴中席捲的,那麼這個邕州巡檢使應當是宋朝在這些人當中的主將。

那將想到此節,站在城頭大聲喊道:“中國大將軍,我們國主與太后向中國請降。”

立即將李乾德降級,從陛下變成了國主。

姚雄也想了想,不管了,先受降吧,也省得王少保許多麻煩。於是說:“打開城門,某來受降。”

“遵命,”那將立即說道,又樂顛顛地衝手下吼道:“快開城門。”

吊橋放下,城門大開。

姚雄衝副將說:“你帶着部分兵馬,看守着百姓,我進城去。”

“喏。”

姚雄帶着幾千官兵進入升龍城。

受降如臨敵,姚雄仍然很小心地進入升龍城皇宮,宋軍都進了城,猗蘭氏無輒了,也不垂簾了。直接從簾後走出來伏下謝罪。不過姚雄從她與李乾德眼睛裡還看到一絲不甘心的怨毒之氣。

“這對母子定非善類,”姚雄心裡想到。所以有人說劉禪不傻,而是大智若愚。這樣屈辱地投降,不高興也是正常。但這時候千萬不能流露出來。

但爲了穩定城中的局面,姚雄安慰大家,這纔派人接手城防,又讓手下打開倉廩,調出一部分糧食與帳蓬等物資。運到城外。

實際兩次席捲都是雨季,因此產生了大量瘧疾,然而韋勝與朱庭光的做法很簡單,看到有人不對頭了,立即將其拋下不管,與大部隊隔絕起來。結果導致交趾逃亡的百姓中都有許多人感染了瘧疾。

可是王巨要換人了,因此從後方也調來一些帳蓬糧食物資,以讓更多的百姓活下來。

姚雄這麼做,還是王巨政策的延續。

接着姚雄又立即派人通知王巨。

王巨接到消息後也傻眼了。

陶弼則是茫然地問:“難道交趾君臣不知道逃亡嗎?”

王巨來廣南時,最擔心的就是這一條。而且也不是沒有先例,如安史之亂,唐玄宗與唐肅宗父子全部逃出長安,最後終於平息了安史之亂,雖然唐朝從此衰落了,但繼續維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黃驊說:“大約是他們不好逃吧,西面是姚雄帶着百姓席捲過來,南面與東面是苗履帶着百姓席捲過來,富良江又駐紮着一部分我朝的水軍,無路可逃。所以才投降。”

王巨道:“也不僅如此,大臣所逼,也是一個原因。”

就象周瑜勸孫權,大臣們投降曹操。還是大臣,但你投降了曹操,曹操早晚必殺你。

並且現在交趾席捲一空,再無崛起的可能,所以大臣一起逼着李乾德母子投降。

“不管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投降的,關健接下來怎麼辦?”

“將他們送到京城吧。”

“陶公。我就擔心他們進了京城,會被某些人利用,他們不會對付我們,不過某些人會對付我們,而且他們必然會將真相誇大……”王巨指了指姚雄寫的那行字:此母子目露兇光,似非善類。

“唉……”陶弼已經知道王巨想法了,他嘆了一口氣,實際也代表着認可了王巨的做法。

王巨於是立即讓手下傳話給姚雄與苗履,以處決攻擊邕州主犯名義,將所有君臣一起斬殺,然後將城中財富搜刮,拿出一半用作獎勵與撫卹,再放百姓入城。

然後再調頭南下,向占城席捲。

現在升龍城外已經不是一股流民了,而是兩股流民,一旦放進城中,升龍城中的百姓徹底完了。

王巨又說道:“紫川,你再去欽州對曲將軍下令,讓他親率五千騎兵進入交趾,配合姚雄與苗履將軍行動,但必須保持一段距離,畢竟那個島上的百姓同樣憎恨我朝,雖然他們比例在這批百姓中很少了,大多數人愚昧無知,不過還有極個別另類。”

“少保,我會意,一定將話帶給曲珍將軍。”王紫川道,說着騎馬衝向欽州。

實際已經有極個別人在懷疑這兩支宋軍,但夾雜在這個龐大的人流中,百姓現在成份更加複雜,來自大大小小二十幾個島嶼,他們也沒好辦法,爲了活命,只好隨着人流茫然地前進。

“少保是想拿下占城?”陶弼驚訝地問。

“豈止是占城,自蒲甘國往東我都想拿下,畢竟這塊陸地南面就是大海,沒有天敵。然而想想這個熱帶雨林,一個小小交趾都讓我如此吃力,況且這麼若大一片地區……”王巨搖了搖頭。不僅南面是大海,大海那邊除了一些島國外,就沒有陸地了,要麼就是南極洲了,而且這一帶的地形往後去戰略地位是如此的重要。

但這個熱帶雨林,他確實無輒了。

不但熱帶雨林,而且這一帶有了一定的發達文明,非是南海那邊的各個島嶼可以相比擬的。

“非是拿下,而是逼他們降,成爲我朝的羈縻國。不過究竟如何,最後看吧,反正不會爲這個占城國分出太大的精力。”

王巨說完後,開始寫奏章。又用特腳遞火速將消息送向京城。

“交趾就這樣滅掉?”趙頊這一刻有些綾亂。

王巨奏章上寫得比較簡單,流民捲入升龍城,交趾滅。

不過後面着重提了一件事,交趾滅掉了。朝廷必須以最快速度準備遷徙百姓,然後隨着季風,用船裝到交趾。如果錯過季風,那得到明年了。而交趾周邊還有大理、哀牢、牛吼、真臘與占城,這些部族或國家的百姓涌入到交趾。到時候想治理必定很麻煩。

並且僅是移民還是不夠的,必須選派一名能文能武的重臣前往交趾,領手交趾軍政,在前兩年內,將交趾底子打好,以後朝廷才能說真正收回交趾。否則弄不好就象唐朝置的波斯都督府那樣,置了沒有一兩年時光,便丟給大食,那反而是一場鬧劇了。

因此王巨推薦了他的老朋友章惇。

但王巨向宋朝提供了兩樣重要的東西,一是很詳細很詳細的地圖。除了一幅大地圖外,還將這個大地圖分成了一百個區域,上面幾乎標註了交趾境內九成以上的山川河流平原。

在這些地圖後面又有十幾張地圖,那便是未來若是宋朝治理交趾,進行的水利規劃。

交趾境內河流密佈,魚米之鄉,但若不規劃得當,僅是一個澇災就會讓人頭痛。交趾已經開發了,不過還沒有開發完備。王巨根據各個斥候送來的情報,以及苗履與姚雄派人暗中將所過之處製成的草圖。兩相綜合起來,在門客的幫助下,才畫出這些地圖,並且纔有了這些水利意見。

有了這些地圖與建議。只要官員不笨,下去治理起來會變得很輕鬆。

也算是王巨用了心思。

“那些海商的船在什麼地方?”

“許多大船泊在明州港,據說船隻很多很大,遮天蔽日。”吳充苦笑道,也就是說,王巨早就準備好了。一旦朝廷詔令發出,這個龐大的船隊馬上就會離開明州港,進入大江。

“怎麼交趾就滅掉了?”趙頊又不解地問了一句。

幾個大佬都是精明強幹的人,立即聽出趙頊話音不對。不是滅掉交趾不好,王巨南下,不正是爲了滅掉交趾?而是滅掉交趾這種方式讓趙頊隱隱有些擔心。

馮京說道:“陛下,雖是流民,實際中間夾雜着官兵。”

當然,能滅掉交趾,讓馮京心中也有些小高興,這纔是宋朝自滅掉北漢後,再一次真正滅掉了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很殘忍的國家。

不過王巨滅掉交趾這種方式,讓馮京同樣有些不喜。

王珪則說道:“陛下,除了裡面有官兵外,還有交趾國家小,因此兩波流民席捲後,交趾必破無疑。”

這是交趾,放到宋朝就不管用了,皇上,你不要多想哪。

實際若非是一羣又愚又笨的土著人,而且各自散亂,不宜真正做到指揮如一,而是換成宋朝百姓的話,兩次流民數量一旦達到一百多萬,即便是宋朝,不滅,也能好好喝上一壺了。

但王巨上哪兒弄來一百多萬宋朝的流民,並且讓他們主動席捲宋朝?

即便王波李順起義時,巴蜀主戶那麼兇殘,旁戶過得那麼悽慘,兩人打出了均田賦的口號,也沒有帶動近百萬的百姓席捲。

老王又說道:“再者,交趾先敗於郭逵,再敗於天德府,再敗於南海,無兵無將,流民又多,因此滅亡。”

基本原因,兩人說了出來。

老王繼續說道:“陛下,全國戶數達到了一千五百八十七萬餘戶。”

王巨又請求遷徙百姓了,趙頊派皇城司的人下去暗查,又讓中書將全國戶數再次統計了一下。

也就是他即位以後,戶數又增漲了一百六十多萬戶。這還是在數次災害之後,增漲的數量。

相比於這個一百六十多萬戶,王巨遷徙了多少戶?還不足其零頭的一半之數。

宋朝人煙太稠密了,而且經過王巨反覆說,大夥都知道如今宋朝人口稠密不是對國家有利,而是漸漸對國家產生危害。

“陛下,向海外遷徙百姓,也是一個化解之策,不過陛下要任命官員管理起來,否則海外的百姓越來越多,早晚必亂,海商們望朝廷遷徙百姓,僅是爲了謀利,一旦動亂,他們覈算成本,若是太高,必然不顧之。那非是愛民,而是害民。”呂公著說道。

呂公著也非是愛民……而是這支強大的力量脫離於朝廷管轄,讓呂公著也不安。

“如何管理,朝廷至今並無章程。”

“陛下,南方事定,可詔王巨回京,共同協商。”老王說道。

趙頊走了幾步,王巨推薦了章惇,恐怕也料到自己不久被召回,因此南方必須有一個強力的大臣主持。

而且未來也未必很太平,這波難民退了,必然會有一些交趾百姓返回,也必然會產生衝突。況且周邊還有一些國家,到時候爲疆界也會產生爭執。所以王巨看到章惇在梅山蠻與南北江中的表現,才推薦了章惇。

問題是上哪兒弄來這麼多百姓遷往交趾?

那是交趾,比嶺南更偏遠的南方!

呂公著說道:“雖如此,這次滅交趾,終於大宋之辱事也,史冊都不宜載之。”

滅交趾是好的,可這個手段太殘忍,所以王巨雖有功,但也有大過。

話外音——就是調回來,也不能任命高官!(未完待續。)

第二十八章 高人第二七八章 述職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465章 四樣物事 下第861章 堯舜 下第778章 瘋了第三六八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730章 兩顆心第二九四章 倚仗第712章 兩個半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617章 呵呵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508章 逆轉 中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796章 露底第778章 瘋了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503章 大轉移第741章 裂車 下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728章 黃河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三一六章 直臣第627章 動心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三六四章 十萬火急第599章 白衣 下第458章 胃口好第五十三章 賀禮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四二二章 楹聯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505章 飛天 上第六十一章 六拜 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850章 磨古斯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九十八章 祭父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691章 不滿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一八八章 玩於股掌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634章 足跡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538章 會戰 3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634章 足跡第三七八章 新語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一〇九章 三丁刺一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上第一四二章 見好就收第三二七章 錦囊第八章 懷疑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四六章 潑污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535章 號角第794章 讓 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一二五章 有點難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656章 龍臀第728章 黃河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801章 後手第673章 惡婚 上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一六五章 推官 上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658章 海戰 中第749章 六個禮物 下
第二十八章 高人第二七八章 述職第526章 開胃菜 上第465章 四樣物事 下第861章 堯舜 下第778章 瘋了第三六八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730章 兩顆心第二九四章 倚仗第712章 兩個半第一三六章 快意恩仇 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617章 呵呵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508章 逆轉 中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796章 露底第778章 瘋了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503章 大轉移第741章 裂車 下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二九五章 四駕馬車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728章 黃河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四四七章 一頃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三一六章 直臣第627章 動心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三六四章 十萬火急第599章 白衣 下第458章 胃口好第五十三章 賀禮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四二二章 楹聯第二十一章 朱鈔第505章 飛天 上第六十一章 六拜 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二四七章 九屍迎客 一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三二二章 小痛痛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三八五章 鬱悶唐三少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 下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850章 磨古斯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九十八章 祭父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691章 不滿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一八八章 玩於股掌第二二五章 礦奴第634章 足跡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538章 會戰 3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634章 足跡第三七八章 新語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一〇九章 三丁刺一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上第一四二章 見好就收第三二七章 錦囊第八章 懷疑第一六七章 鐵門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四六章 潑污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535章 號角第794章 讓 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四三九章 房杜李王第一二五章 有點難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656章 龍臀第728章 黃河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801章 後手第673章 惡婚 上第六十四章 買馬社第一六五章 推官 上第四〇一章 十條罪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658章 海戰 中第749章 六個禮物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