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值得

燕達這才讓軍停下,坐在馬上哈哈大笑。

樑乙埋驚魂未定地在遠處重新將手下集結,派出斥候回去打探,當然,也知道是宋軍逗着他玩呢。

他氣得不行,然而面對着幾萬名戰俘,他只好忍氣吞聲,派人去“責問”燕達。

燕達看着臉色蒼白,過來“責問”的使者,喝道:“向你們國相傳令,於十裡外接收戰俘。”

受降如臨敵,雖然戰俘一旦放下武器什麼都不是,可是樑乙埋以爲王巨不會殺他,所以爲了樹信,不但親信來接收戰俘,並且帶着兵馬來到了懷威堡下。

王巨這才讓燕達率領着幾千騎兵出堡嚇他一嚇,讓樑乙埋丟一個小面,出一個醜。

樑乙埋無輒,只好重新率領軍,退回到離懷威堡十里處,於北洛水邊重新停下。

王巨站在城頭上觀看,看到夏軍向西撤退,也就沒有樑乙埋了,下了城頭,來到城東。

城東正是一片開闊地,此時集結着四萬多名西夏戰俘。終於能回去了,戰俘一個個歡喜莫明。

王巨帶着侍衛走過來。

幾萬人,雖然不是紮營,只是集結,那也黑壓壓地一眼望不到邊際。

不過經歷過柔遠寨那一戰,幾萬兵馬已經不能給王巨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他使了一個眼色,侍衛徐徐向前,待會兒這些侍衛與將士要維持秩序,同時馬上還擔任着傳話兵的角色。否則王巨就是扯破喉嚨,也未必能有多少戰俘聽得清他的說話。

王巨看到侍衛列好隊,開始說道:“諸位,馬上某就要讓你們回去了,不過臨釋放你們之前。某要說幾句話。某將你們抓俘,讓你們勞動抵罪。你們中間有的人遠去關中,有的人就在環州慶州。可你們有沒有看到,兩國姓的生活情況?因爲你們的入侵。如同我朝一些大臣所說的,使整個陝西姓水深火熱,民不聊生。但與你們西夏對比呢?”

有人說宋朝,但真沒有放在王巨眼中。

不過與前面數個朝代相比,宋朝確實是最富的王朝。

雖然還有許多貧困的姓,不過就是這種落後的生產力,怎麼辦?

比如糧食,產量最高的江東圩。兩季季均攤下來,也不過五六斤,最高記錄畝產不過七八斤,那就是高得不能再高的產量。

或者象這次運鹽,整整持續了近一一十天,最高時包括附近諸州軍,幾乎能達到八萬戶近二十萬姓參加,實際運回來的青鹽還不足四萬石。

然而這已出忽了所有人的預料,包括王巨自己,在他的計算中。頂多是二五十萬石。當然,他低估了這次戰爭給西夏帶來的重創,同時他又磨蹭了好久。使得撤軍時間比他預計的晚了一個月時間。

所以在這個落後的時代,不能要求高。

至少再糟糕,比西夏姓生活情況要好得多。

王巨等傳令兵傳完,他又說道:“難道中國土地肥美?諸位請看,這就是陝西,除了關中外,幾乎都是山峁溝樑地形,但再看你們西夏呢。是不錯,多是鹽鹼地。戈壁灘,大漠。但除了這些外,還有南北河套。雖然南河套因爲過放牧,水土惡化,然而順着黃河,仍是一片腴土。並且還有靈川平原,蕭川,河西走廊,居延海,弱水川,這些場所那一個不是適合生存的好地方?就是鹽鹼地還有青鹽之利。況且你們西夏只有七十萬戶,爲什麼如此貧困?”

西夏面積也不算小,但沙漠戈壁地形佔據了分之二。

然而王巨點出了一個關健,那就是人少啊。

大家相比一下,至少西夏平坦的河川地帶面積肯定勝過了陝西,但是陝西養活了多少人口?雖然戶數看上去不比西夏多上多少,然而每戶人家的口數卻勝過了西夏比例,若是再將不計入戶冊的蕃戶包括進去,實際口數可能是西夏的兩倍!

王巨停了一停,人多,傳話兵得慢慢地傳達。

過了一會,王巨又說:“諸位年長的應當能記得住,前幾年你們生活是什麼光景?慶曆戰爭時,你們西夏又是什麼光景?姓幾乎靠挖地鼠吃樹皮觀音土得活。你們西夏的李元昊這才與我朝議和,並且立下遺囑,中國熱愛和平,遵守信諾,因此以後不得與我朝交惡。後來李元昊薨去,沒藏主政,雖有侵耕,但兩國還是保持着和平。包括你們的先主,他開始即政時,漢家之禮,主動與我朝商議如何退還侵耕的屈野河地段。然而因爲你們先主立梁氏爲皇后,在她的蠱惑下,你們先主撕毀和議,又來入侵我朝。結果得到了什麼?當年慶曆戰爭是我朝無備,如今有備,當真你們西夏能打敗若大的中國?你們再回想一下,幾年前你們是什麼生活狀況,幾年後又是什麼生活狀況?並且我在這裡還大膽說一句,你們回去後,生活會更苦!”

有人發出抽泣聲。

“爲什麼要戰爭,你們西夏死了那麼多人,我們大宋也死了那麼多可愛的士兵。我很,你們西夏的樑後想做什麼?”

這是一粒種,不經意就讓王巨種下。

“某是進士出身的臣,看過很多書,特別是薛仁貴的一生。他箭定下天山,將十幾萬俘虜全部坑殺。結果幾十年後出現在河北,突厥人望風而逃。因爲中國仁義,不喜殺戳,薛仁貴因此而被貶官。後來去了大非川,採納那些臣們所建議的政策,善待倒向吐蕃的吐谷渾人,不造殺孽。結果呢,幾十萬吐谷渾人與吐蕃人聯手,大非川慘敗,五萬官兵,五萬民夫,幾乎無一人生還。因此對待你們西夏這些不講信諾的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殺,直到殺得你們心寒爲止。包括你們,某原本是打算頂多放走分之一人。搪塞一下我朝什麼也不懂的大臣的嘴巴。但現在釋放了那麼多,是某心軟了。然而你們全部記錄在策。若是下回再犯我朝,落在某手中,某定叫你們生不如死!”

先,後恫嚇。

因爲王巨預感到,他未來還會與西夏作戰,可能那一戰規模遠勝於這一戰……

他所說的話,會迅速在西夏被這幾萬張嘴巴傳揚開來,那時就會起到無法想像的作用。

王巨說完。徐徐釋放戰俘。

慶州之戰,從現在起,才真正收尾。

不過有一些爭議聲從朝堂上發出來。

古代人罵人沒有後世那麼豐富多彩,田舍翁豎的什麼就算是很厲害的了。王巨在奏摺上直接罵了豎,這肯定使許多人不樂意。

這是彈劾王巨罪過之一。

但總的來說,王巨做得比較聰明,看似大大小小的錯誤犯個不停,實際一直未給人留下真正的把柄。即便這個豎也是,說開了,這一戰勝得如此光彩。然而因爲朝堂的妥協,繼續釋放戰俘,繼續給其歲賜。甚至連使都赴夏仍在宥州,王巨能不氣憤嗎,氣憤之下,不過說了一句重話。

罪狀之二,便是有許多戰俘又賣掉了。朝廷下了詔書的,然而王巨依然在賣戰俘,這是違反詔令。這一條有點麻煩,然而總的來說,多數戰俘釋放回去。而且隨着火藥的推廣。一些坑礦越來越深,也就意味着危險事故也越來越多。用戰俘總比用姓強吧。

其實西夏看到王巨釋放出這麼多戰俘,也心足了。

不過可能以後會用此給王巨堵塞。

然而王巨也不懼。因爲不久新的戰爭即將來到,那就是熙河……

西夏能不出兵嗎?一出兵,這個和議就等於撕毀了。

罪狀之,那便是花費。但這一條不算是罪狀,而是一些大臣反對戰爭的藉口。

這一戰花費了千六多萬(貫匹石)。

實際這樣計算是不對的,因爲這一戰消耗最多的便是糧草,糧是石,草是束,但等價比卻是很低。實際這一戰花銷不足兩千五萬貫。

王安石斂財斂瘋掉了,連後續的物資也要扣克,以便發放青苗貸。

正好前線撤軍時間推遲,獲得的青鹽數量比王巨想像的好,因此幾十個堡砦修建,多數支出皆是從這個鹽利裡取出來的,又從這個鹽利裡拿出一部分錢帛,購買了一些糧食。

這筆錢帛數額不小,足足近兩萬貫,幾乎相當於現在青苗貸之利的一半多。

說句不客氣的,僅是數年裁減禁兵,查出大量吃空餉的,以及坊場河渡制,火藥本身的盈利,以及坑礦的增產,木棉司,以及蔗糖作坊的分紅,這些直接間接的一年盈利,幾乎就可以保障了這次戰爭開支。

章惇爲了替王巨辨解,還刻意算了一下賬,然後上書。

不過誰將他當作一回事,大家根本就當作未看到了,然後用這個花銷上書,陛下,看,這一戰雖打勝了,但花了這麼多錢帛,如果沒有這一戰,幾乎可以將全國一年的兩稅都省下來,讓姓得以安居樂業。

進諫書上個不停,最後趙頊忍無可忍說道:“慶曆戰爭以後,國家罕有用兵,所以遼國國君說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不識兵戈矣。但國家財政如何,姓如何?”

窟窿還未填上呢!

趙頊又十分不滿地問:“十萬夏寇入侵,難道此戰也有錯?建國以來,罕見,難道也有錯?”

然而這在宋朝成了常態。

不要說王巨,就是王韶拓土千里,依然有許多士大夫找王韶的麻煩。

且看王韶未來第一次是怎麼離開熙河的?

而且這種古怪的病似乎傳染到遼國,遼國屬國準布與一部分回鶻人反叛,耶律巢率兵前去鎮壓,然後遼國那個好玩的耶律洪基因耶律巢殺人多,飯僧於南京(幽州)與中京。

所以王巨說遼國不會出兵,因爲遼國也漸漸與宋朝一樣,恬武嬉。

王巨繼續監視着夏人,畢竟一下釋放了這麼多戰俘,只要向他們發放武器,又是幾萬大軍出現了。

然而樑乙埋卻沒有這個膽量,帶着戰俘徐徐離開。

王巨這纔回到慶州。

這個知州當的,幾乎半年時光,然而在慶州的時間還不足一個月。

回到慶州,還有許多事務要忙碌的,運鹽過後,官兵手中還有大量的牲畜車輛,有的當成獎勵發放給其家屬了,有的還要便宜便賣出去。

這些賬目很混亂的,幸好朱李這十家商戶提前抽出來九十多名經濟人與管事,纔沒有出現嚴重的混亂。當然,這次這麼大的交易,同樣是對這些經濟人與管事的錘鍊。

未來,他們還有更大的用場。

到了結束之時,王巨親自一一表示感謝,讓他們回去。

餘下的獎勵分配,則交給了慶州的各個胥吏去處理。

王巨這才過問那個慶州發展基金。

章楶說道:“還好,只是姓多儲蓄一年,因此只能發放一年。”

沒有儲的,也不敢貸出去,畢竟它也是新物事,大家不熟悉,怕出意外。

就是這一年儲蓄,王巨的信譽要佔據一半的功勞。大多數姓認爲王巨不會貪墨他們的財富,否則也不會儲存。

以後王巨調走了,天知道官府以後認不認賬,若是遇到了賈蕃那樣的主,爾等刁民,官員不貪污,何以養家餬口,那怎麼辦?

“還真有這個可能,”章楶說道。

不要說賈蕃,若是換以前的那個孫沔來,說不定也會發生。

王巨走了幾步,想了想說道:“也好,真是這樣,將這個制再改一改,只接受姓一年存蓄,超過一年的,讓他們改回期限。”

“你說一年……?”

“這次我得罪了公,恐怕只能在慶州呆一年時光了。”

“唉。”

“質夫兄,爲何嘆氣?眼下不值,將來卻是很值得……”

“將來值得?”(未完待續)

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615章 威名 上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534章 小孩子第712章 兩個半第710章 山匪第688章 歪理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622章 都在變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693章 完了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719章 雙鵰第三十七章 魅影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四五二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四三六章 小人物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721章 真相第731章 假像第666章 入彀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853章 囚籠 上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二九九章 舅舅們 下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三八章 小人第二一六章 報復第695章 第三個 上第778章 瘋了第750章 周小魚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三六八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三九四章 開始了第三八二章 掏心窩第一一〇章 怎麼刺的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755章 你不懂第851章 雙保險第838章 願望第862章 崩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四四三章 市易第四十章 空前危機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715章 犧牲品第820章 屍車第673章 惡婚 上第一五九章 錢哪 上第二十三章 香玉第一二九章 吹三秦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一九六章 破處 下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685章 撈人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808章 好消息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732章 愛國人士 上第524章 夜聲第518章 死亡樂章 7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二〇五章 禁馬第八十二章 鬧大吧 一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613章 虯髯客第三十二章 山那邊的人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662章 破城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458章 胃口好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三〇一章 等機會第641章 文臣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785章 動手了 上第816章 驚喜
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615章 威名 上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534章 小孩子第712章 兩個半第710章 山匪第688章 歪理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734章 愛國人士 下第622章 都在變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693章 完了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719章 雙鵰第三十七章 魅影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八三章 賽跑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四五二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四三六章 小人物第三七二章 欣喜若狂第721章 真相第731章 假像第666章 入彀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853章 囚籠 上第九十五章 第一躍 五第二九九章 舅舅們 下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三八章 小人第二一六章 報復第695章 第三個 上第778章 瘋了第750章 周小魚第二三五章 孩子氣第三六八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三九四章 開始了第三八二章 掏心窩第一一〇章 怎麼刺的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二一三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六十二章 六拜 下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755章 你不懂第851章 雙保險第838章 願望第862章 崩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四四三章 市易第四十章 空前危機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715章 犧牲品第820章 屍車第673章 惡婚 上第一五九章 錢哪 上第二十三章 香玉第一二九章 吹三秦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一九六章 破處 下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第一四八章 東華唱名 中第685章 撈人第一七一章 貴人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808章 好消息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732章 愛國人士 上第524章 夜聲第518章 死亡樂章 7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二〇五章 禁馬第八十二章 鬧大吧 一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613章 虯髯客第三十二章 山那邊的人第三七九章 不可行第662章 破城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一一六章 四告 下第458章 胃口好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 下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三〇一章 等機會第641章 文臣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785章 動手了 上第816章 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