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犧牲品

其實也未必與趙頊時朝堂有關,以張載的性子,就是在宋仁宗年代,也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個國家治理是離不開政治的,但政治永遠是卑鄙、不擇手段與厚黑的。

王巨也沒有深入討論,又說道:“陛下,實際臣以爲恩師在陝西著名立說,育化世人,比在朝堂上對大宋貢獻更大。”

“這也是……”但趙頊在心中想到,看看能否授張載一個職官,一是對張載的獎勵,二是安撫一下王巨受傷的心靈……

“王卿,你的傷勢如何?”

“陛下,無妨,開始康愈了。”

“讓朕看一看。”

“陛下,這個真不用了。”

“王子安,就讓陛下看一看吧。”老王道,雖然王巨說無妨,但老王分明看到有一些血跡從王巨的官服裡涔出來,都好十幾天過去了,看來傷勢不輕。

這個傷勢就是最好的證明!

王巨只好掀開官服與裡衣,傷口開始結疤了,但沒有完全結疤,隔着紗布,依然能看到那個血窟窿。

老王喃喃道:“太過了,太過了。”

蔡張二人心中卻是竅喜。

馮呂孫三人卻是蹙眉頭,這樣的傷勢,還能說是自編自導的苦肉計麼?不是苦肉計,李定又下去了,那事情又要大條了。

趙頊臉色陰霾地說:“王卿,依政縣倒底發生了什麼事,還有王安禮究竟說了什麼,一一道來。”

王巨將具體經過一一細說了一遍。

呂公著臉色不大好看,他這個門生……

馮京在邊上及時轉移話題:“王子安,這個銀子……?”

“馮公,我與家裡的傔客說巴蜀與邛州兩大怪事,仁宗時免邛州一千貫鹽務,結果第二年增加了一萬多貫的支出,仁宗聽聞後嘆惜良久。巴蜀的怪事便是巴蜀盛產布帛,然而每年因爲納稅。無法滿足當地百姓需要,於是有商販不顧三峽之險,將荊湖的布帛販運到巴蜀銷售。我家裡的傔客就說,爲何朝廷不能用錢幣來調節。我說了兩個原因。一是數路不宜調控,二是我朝嚴重缺乏貨幣。安道公(張方平)反映巴蜀百姓困於免役法,實際一部分是因爲胥吏貪婪導致,一部分正是因爲缺少貨幣,而官吏又強求百姓交納免役錢。導致百姓困苦。”

這只是其中小小的兩個例子,因爲缺少貨幣所帶來的弊端,太多太多了。

“再者,介甫公說民不加賦而國用自足,此非虛言也,臣在泉州與慶州就是最好的證明。”

“王子安,你是說那個慶州發展基金?”王珪問。

“正是。”

“後來朝廷佼仿,卻失敗了。”

“那是必然,慶州之所以成功,有三個要素。一是調控得當,當時有臣主持,並且從商賈哪裡請來許多有責任心的經濟人協助,非是朝廷請不到有用的人才,而是朝廷請到的人才,他們責任感皆不強。”

王巨未細說,但大家都懂,他請的經濟人是來自朱李等延州商戶的經濟人,當然盡力盡職輔助王巨了。

“並且慶州只是一州,易於管理。放大到全國,情況會複雜百倍,調控難度同樣增加了百倍。這是其一,其二當時臣利用鹽州之鹽聚集了大量錢幣。然而放大到全國,哪裡有那麼多錢幣調用?其三,介甫公看到國家虧空嚴重,斂財太急了,因此利息高,高到讓商賈無法接收。要麼強行攤派,所以必然失敗之。”

“泉州則不同,臣所做的是發展商業,齊商稅,再用海外貿易帶動泉州製造業,雖然成功,然而其他州縣難以仿佼。但慶州臣的做法卻是可以推廣的。只有時機到來,再將如今的郵驛司、飛錢司結合起來,就可以起到理財、賑災、濟貧、救急、惠民作用,而且可能一年能爲朝廷帶來兩千萬貫以上的收入,那麼理論上就可以實行民不加賦而國自用。當然,它的出現,會嚴重打擊高利貸,不過如果不苛斂百姓而增加財源,相信諸公不會反對吧。”

幾人面面相覷,也不大相信。

王巨又補充道:“如果它能出現,不但可以增加財源,而且可以取代如今的市易法,青苗法。因爲有許多是重疊,或者排斥的,即便大家想保留這兩法,只要它出現,也必然取締了。”

“真如此?”呂公著睜大眼睛問。

這兩法取締,那再好不過了。

“呂公,我什麼時候有過虛言?陛下,我以前也向陛下說過類似的話吧。”

“王卿,能否說仔細一點?”

“現在還未到說的時候。”

“爲何?”

“臣還沒有想清楚,時機也不對,第一條時機成熟了,國庫充盈。”

“國庫充盈?”

“王公,打一個比喻,如果一個家有百頃良田的人向你借一千貫錢,你放不放心?如果一個五等戶向你借一千貫錢,你放不放心?”

“青苗法也是如此。”孫固道。

五等戶想借青苗貸救急,許多官府不情不願,就是借了,還要五等戶找人擔保。三等以上戶不借還不行!

王巨可不想陷入青苗法對錯爭執,立即說:“第二個時機便是它是真正的新事物,沒有前例可依,特別是種種管理人才與相關的制度,慶州實際只是臣當初爲了驗證自己想法的試驗。不過這個問題也在漸漸解決,如郵驛司與飛錢司的運轉,也是在磨練相關人才的過程。”

“第三個時機便是充足的錢幣。”

“這樣就可以民不加賦而國自用?”呂公著懷疑地問。

“呂公,我在慶州時官府有多少錢帛可供我挪用?當然,必須還要準備一些錢幣的,它們是撬扛,沒有這個撬扛,就無法實施。”

幾人有些明白了,難怪說第一個時機便是國庫必須充盈,不充盈,老百姓如何相信哉?不過再想,又想不明白了。於是又一起望着王巨。

“我也沒有想清楚,你們不要問我……”王巨攤手道:“但無論怎麼去想,這三個條件是關健的前提。”

“錢幣問題真的很難解決啊。”

“所以臣帶了銀子,陛下。請看這些朱抄,臣用兩千兩銀子試驗,到了漢中,就只剩下四百餘兩了。”

“朕聽明白你意思了,不過想取消金銀進城稅務。用金銀增加錢幣。”

“正是。”

“但國家缺少銅幣,更缺少金銀。”

“是如此,特別是銀子,每年都要送遼國與西夏那麼多白銀,雖然有一部分流通回來,但沒有全部流通回來,再加上百姓金銀器消耗的增加,一部分又向海外流通,所以我朝金銀越來越缺乏。不過也可以解決。”

“如何解決?”

“可以分成三步解決,第一步臣正在解決。但第二步與第三步就要陛下來解決了。”

“說一說。”

“倭奴國地形易產金銀,”王巨又解釋了一句:“火山地形,因此臣已暗中派人帶着工匠,前去倭奴國尋找金銀礦。又鼓勵着海商增加與倭奴國的貿易。因此只要尋找到了大量金銀礦,便可以利用貿易換到我朝流通。”

實際論金礦儲藏量最高的不是倭國,而是南非與中北美洲,也就是後世的美國與加勒比海南邊諸國。但對於現在的宋朝,太遙遠了。

銀礦儲藏量同樣不是倭國最高,還是在中北美洲。

但與中北美洲的礦藏相比,倭國離宋朝近。這是最大的優勢,另外都是淺礦,利於在這個技術落後時代開採,因此開着開着。最後倭國境內幾乎看不到什麼金銀礦……全挖光了。

所以王巨將重心放在了倭國。

“倭奴有這麼多儲銀?”蔡確懷疑地問。

王巨並沒有解釋清楚,但大約是什麼想法,幾個宋朝頂級大佬都能意會了,這是撬動整個宋朝經濟的大措施,不然王巨也不可能說一年能盈利二千多萬貫了。

想法是不錯,可這個撬棍得足夠粗。足夠硬……

那麼所需的銀兩不是幾十萬兩,也不是幾百萬兩,可能以千萬兩計算,那樣再搭配銅幣與交子,理論上這項舉措就能落實了。即便變法派,蔡確也不想天天吵吵鬧鬧。

然而倭奴國有這麼多銀子麼?

其實中國也是一個金銀大國,比倭國的儲藏量只高不低,只是以現在的技術難以開採。看看現在宋朝滿世界地尋礦,又得到多少銀子?想一想宋朝一年出產多少銀子吧,低的時候一年只有幾萬兩課銀。

“有,”王巨沉聲說。

實際僅是1560-1640年這八十年時間裡,倭國就生產了兩億五千多萬兩銀子,最高峰時一年產量幾乎達到五百多萬兩,整個明朝從倭國得到了近兩億兩白銀,這還不包括大量流向葡萄牙等西方列強的白銀。

並且當時的形勢,明朝依然處於半禁海狀態,流通不暢。

如果換成現在,只要倭國有,王巨就有辦法全部換過來,並且可以用暴力開採,提高其產量。

當然這些產量數據王巨不清楚了,只知道那時倭國的白銀震驚了整個世界,那麼產量還會低嗎?

王巨話音一轉,又說道:“這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狙擊貨幣對外流通,這也分爲兩步,第一步生產外番的貨物,外番有倭刀夏國劍,我們大宋就要有桃溪劍、精美的蠻刀。外番有倭國扇,我們就要有更精美的竹扇、玉扇、骨扇。外番有各種棉花織品,我們大宋儘量推出比他們更精美更廉價的製品。”

什麼都有了,宋朝自然就成了貿易輸出國,各種金銀也就返頭向宋朝流通了。

“次之下詔,對外貿易輕稅免稅,用之刺激輸出,而不是輸入。”

這就是趙頊要做的事了。

這個對外貿易不僅是幾個市舶司的貿易,還有對遼國、西夏、吐蕃的互市貿易,如果對外出口完全免稅,宋朝一年將會損失許多收入。

因此趙頊蹙了蹙眉頭。

王巨又說道:“第三步,陛下,你率領着大宋更加強大。”

強大到一定地步,用得着向西夏、遼國每年送出那麼多銀子、絹綢與茶葉嗎?

實際王巨很想說,最少現在用得着還繼續給西夏歲賜嗎?

爲什麼給歲賜,花錢買安!但沒有買到安,又非是慶曆之時,宋朝與西夏邊境戰爭已經佔據上風,爲何還要繼續給歲賜替其輸血?

不過王巨只說了一句,孫固臉上就已經露出一點不高興的表情了。

老王也感覺到氣氛不大妙,立即打岔,問:“子安,然而普通百姓如何甄別銀子真假?”

“王公,我朝執行交子已經好幾十年了,與銀子相比,交子更貴(指面額更高),也更易仿造,但爲何沒有出現大規模僞造事件?實際很簡單,金銀當成貨幣後,它們是用於官府採辦,或者大型交易,那麼銅幣也就節約下來,如果銅幣全部節約下來,難道以我朝的銅幣數量還滿足不了普通百姓的需要?”

宋朝大多數普通百姓肯定無法甄別銀子真假。

但放在大宗交易上,那些大商人難道不能甄別出來?

與交子是一樣的性質。

只不過交子是一張紙,它的信用始終成問題。

其實一旦銀子大規模流通,根本就不存老王的擔心,明清就是最高的例證。

到此,王巨已經解釋了他帶銀子回來的用意。

不然如何說服趙頊?

趙頊點了點頭,說:“王卿,你再說一說交趾與大理的情況。”

“喏,臣先說交趾,我到廣南後,面對郭公南征留下的局面,做了一番推想。第一種,繼續維護郭公南征的局面,重新與交趾交好。然而郭公只擊殺了數萬交趾士兵,十年後交趾會不會恢復過來?其實不用十年,可能五年不到時光,就恢復過來了。比如西夏吧。但恢復過來後,我朝還舍不捨得再拿出三十萬軍民南征?”

其實郭逵這次南征將交趾嚇壞了,交趾老實了好長一段時間,然而在座的誰能知道。

讓王巨這一說,無疑幾年後,交趾反而因爲郭逵這次南征傷亡慘重,坐量着宋朝捨不得下血本再進行第二次南征,那麼必然會變本加厲。

郭逵成了犧牲品!(未完待續。)

第673章 惡婚 上第三八〇章 桑弘羊第四十四章 奇蹟之戰 一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11章 未來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四四一章 火拼第622章 都在變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647章 蘇茂蠻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三四八章 又坑了第718章 拯救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571章 貴人第521章 蔣幹第582章 攔道第一七五 新私商 上第608章 下馬第一〇八章 姐第五十章 滿意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537章 會戰 2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719章 雙鵰第四一二章 掣天大樹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824章 遲了第499章 清洗第756章 第一步第二三六章 不安第754章 養豬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861章 堯舜 下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492章 夜襲第一七五 新私商 上第725章 斷錯了第一二七章 好高第四〇二章 在等着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453章 三十萬第三九七章 名額第701章 場務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一七四章 有條魚第三一四章 錦袍第622章 都在變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754章 養豬第599章 白衣 下第二六五章 朱序 下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三四一章 釣魚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一二七章 先帝第580章 遙思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第三八八章 交好他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506章 飛天 下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中第三〇五章 獻舞 下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三三八章 小人第二六七章 龍手 中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二七二章 來了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二二六章 底氣第640章 前世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697章 芒種第618章 大錢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中第830章 反轉第499章 清洗第498章 後方
第673章 惡婚 上第三八〇章 桑弘羊第四十四章 奇蹟之戰 一第一六六章 推官 下第二六八章 龍手 下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11章 未來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四四一章 火拼第622章 都在變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647章 蘇茂蠻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三四八章 又坑了第718章 拯救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571章 貴人第521章 蔣幹第582章 攔道第一七五 新私商 上第608章 下馬第一〇八章 姐第五十章 滿意第一〇〇章 見龍在田 上第537章 會戰 2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719章 雙鵰第四一二章 掣天大樹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二九八章 舅舅們 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824章 遲了第499章 清洗第756章 第一步第二三六章 不安第754章 養豬第一一九章 三個規則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861章 堯舜 下第四十五章 奇蹟之戰 二第492章 夜襲第一七五 新私商 上第725章 斷錯了第一二七章 好高第四〇二章 在等着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453章 三十萬第三九七章 名額第701章 場務第四一〇章 分道揚鑣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一七四章 有條魚第三一四章 錦袍第622章 都在變第513章 死亡樂章 2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754章 養豬第599章 白衣 下第二六五章 朱序 下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三四一章 釣魚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一二七章 先帝第580章 遙思第588章 兩個蠢貨 上第三八八章 交好他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506章 飛天 下第667章 第二國 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中第三〇五章 獻舞 下第四四九章 十將;血衣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四四七章 禽獸不如第三三八章 小人第二六七章 龍手 中第一六四章 蕃騎 下第二七二章 來了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二二六章 底氣第640章 前世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697章 芒種第618章 大錢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中第830章 反轉第499章 清洗第498章 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