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進京

範純仁如同被棉花塞住了嘴巴。

他想說,可不敢說。

那個牛鬼蛇神,太梗人了。

雖然他不知道具體的含義,但鬼神本來就是儒家不願意多說的話題,況且還沾到牛蛇二字。

王巨說道:“陛下,請下詔,將李二郎與那幾名家奴在密州就地處決。”

“有些過重吧,”謝景溫道。

“我知道,罪當死者只有李家二郎與那兩個幫兇,然而你可想過張睦的身份?彼岸是無意立國,如果有意立國,他相當於我朝各種提舉司的提舉使。用幾條宵小的性命,也換不來張睦的冤斬!”

“而且就是這樣,彼岸諸海商們的憤怒也不會平息。因此朝廷還要刻意下詔,六個相關的州府(密州、杭州、秀州、明州、泉州、廣州)與朱崖軍,如果是彼岸海商發生類似的案件,必須經過刑獄司複查才能判決,若是案情重大者,一律上奏於朝廷,由朝廷相關諸司覆奏,纔可以判決,以免發生類似的悲劇。並且臣聞張睦有兩子,朝廷可以賜予其一些七八品的職官,再給予一些撫卹,以此來平息海商們的憤怒。”

“那麼文公怎麼辦?”

“他不能再呆在杭州了,可將他遷於池州。”

池州多山,雖位於沿江地區,但經濟也不是太發達,因此銀行司第一批行務,並沒有選擇池州。

不過池州位於長江,適宜居住,如果文彥博真的信佛,哪裡離九華山也不遠,去慢慢朝拜地藏王吧!但有一條,不能讓他回到北方。

其實也不算太過重的處罰。

但還有人認爲判得過重,判太常寺曾鞏說道:“太保,這有些重了吧。”

“重?曾子固,如果你能在二十年辰光裡,拿出一億之貫捐助給朝廷。我可以向陛下請求,賜你子孫後代免死鐵券!”

文彥博地位特殊,但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呢?

實際不僅趙頊知道,有消息靈通的大臣也知道。儘管爲王巨而憤怒,但海商們仍資助了章楶許多錢帛物資,不提這龐大的金銀數量,就是前些年,從旱災時的捐糧。再到王巨在兩廣路,以及後來對章楶的支持,這個數量綜合起來,就十分嚇人了。

況且非是捐助,還有市舶司的抽解,內庫的榷香。

以前彼岸商貿未發展起來,市舶司的抽解並不多,儘管內庫榷香也有收益,但是在內庫,大臣不清楚。

直到彼岸海貿發展起來後。市舶司的抽解才正式壯大起來,逐步超前青苗法的收入,木棉司的收入,快要與整個榷鹽收益相媲美了。

況且還有銀行司呢。

王巨又說道:“正因爲他們對朝廷有着巨大的貢獻,因此遭遇到這樣的冤枉,心中會更加不平,即便這樣處理,我還要去密州親自安慰。”

曾鞏只是文章寫得好,政治上作爲並不大的,既然王巨這樣說了。況且還有一個一億多貫呢,想一想趙頊才即位時,看到一億多的赤字,心情多憋悶吧。

這是一個國家的赤字。而彼岸一億多貫,只是近千海商的捐助,兩者是何等的懸殊。

因此曾鞏乖乖地退回班列,不再作聲了。

王巨去了密州。

實際大家心中確實憋着火。

王巨看着眼前幾十個人,大多數都認識,其中還有幾個人是他的親信。

他說道:“文彥博是巨擘。就是有意誤殺張睦,都不好處理。這也是宋朝的制度……所以未來宋朝必將滅亡,我在彼岸對官員做了種種限制。”

“那爲何我們還要幫助宋朝?”剛從倭國回來的陸樂平不解地問。

“得全,你應當看一看冉閔傳,民間有諺,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我們內部再不和,也是內部,其他種族不會因爲我們內部不和,而將我們當成不同的整體,除非利用極個別人做他們的走犬。”

王巨前世的一些香蕉人可能不知道,他們整天**……然而正是因爲隨着天朝的越來越強大,他們的地位同樣隨着在異國提高,並且強大到一定地步,再也不會出現紅色高棉與印尼那樣的慘案了。

還有一些綠綠、燦燦,當真美帝倭人英豬們,將他們看成人哪,實際在他們心中這些綠綠燦燦們只是一個笑話,不過利用他們顛覆天朝罷了。真的天朝顛覆了,這些人的下場或子孫後代必然會更慘,且看伊拉克、敘利亞!

國家有多重要,可以問一問五胡亂華時的中原百姓,可以問一問元蒙南下的中原百姓與巴蜀百姓,可以問一問張獻忠時的巴蜀百姓,清朝入關時的巴蜀百姓,揚州百姓,嘉興百姓!

王巨繼續說道:“雖然我不能將宋朝根本的弊病糾正過來,但這幾年的作爲,就是未來某個政權最好的示範,況且還有彼岸可以借鑑。這個說來太長了,長得我們都不能想像。但眼下這一百年,彼岸實際是寄附在大宋身上,才能得以成長的。不僅是遷徙的百姓,還有市場,沒有大宋這個市場消化,你們認爲彼岸能不能繁榮?還有,就是物資。如果宋朝將市舶司關閉起來,宋朝仍能生存,只是經濟上會吃緊一點罷了。然而彼岸離開了宋朝的物資,會產生什麼影響?當然,一百年後,也許將更遙遠的那兩塊大陸開發出來,就不需要宋朝各種物資支持了。但如果眼下不糾正,你們認爲宋朝還能平安存在一百年之久?”

“這個說得有些功利,再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如今你們也知道這個世界之大了,除了漢家文明之外,還有天竺文明,大食文明與歐洲文明,這些都是先進的文明。除了這四大文明之外,還有一些文明,如遙遠彼岸那種文明,南海諸國的文明。文明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致命的連人種都相差很大,象大食南部那些真正的黑色人種。以及彼岸少數棕色人種,以及歐洲的白色人種。如果我們這個族羣不強壯起來,而是等着他們強壯,會發生什麼?所以眼光得放長遠一點。”

“太保。我錯了。”陸樂平低下頭。

陸樂平也沒有什麼錯,如果不是大手指,誰能想得那麼長遠呢?

就象潘美滅掉南漢,然後對南漢的弊病進行一一糾正,接着發現一件奇怪的事。爲何南漢國政昏暗到這地步,財政還能支持,結果就發現了廣州市舶司。

實際廣州真的有些悲催。

不僅僅後世黑蜀叔們的爭議,比如唐朝,看到唐朝衰敗,這些大食商人與黑蜀叔們將廣州霸佔,胡作非爲。

結果讓黃巢一一剿滅了,可能這是黃巢一生中對中國唯一的貢獻。

王巨以前還用此比個例子,我們用好心待人,但人家未必會感恩。會用好心待我。

就如西夏,就如這些大食商人。

其實宋朝商人到了大食那邊後,同樣也成了乖孫子,那可能會象宋朝這般熱情招待哦。

直到彼岸組成了龐大的船隊,船隊上又有大量武裝水手,這個局面才逐步改觀。

當然,這些非是潘美所知道的了,他只看到市舶司的重要,因此提議對市舶司重視並保留,而且改革了相關的稅賦。這就成了以後市舶司的主要政策與賦稅。

但自從潘美過後,這麼多年來,那麼多精英,幾乎就沒有一個人看到海外貿易對宋朝的重要性。

即便南宋時海外貿易那麼重要。也沒有得到士大夫的認可。

否則那來的明朝封鎖大海之政策?

王巨又問:“那邊銀礦如何?”

“又找到一個銀礦,不過儲量正在考察,但有一件事,太保,因爲銀礦之利潤,許多貴族蠢蠢欲動。同時倭國天皇向我提出請求,讓他的使者,隨我的海船來大宋拜見大宋天子。”

“他們亂就亂,如果真亂掉,我們還能用武器換銀子木材呢。但有一條切記,他們可以亂,我們只能交易,也能出售武器,但不可參與其中。還有,各種技術,特別是造船技術,不得向倭國公開傳教,否則不管是誰,殺無赦。那怕是杭州的商人,也要殺之!”

“行。”陸樂平答道,在宋朝境內不可以隨便殺人的,但在大海上或在倭國,殺了也就殺了。

“至於倭國派使者過來,就讓他們過來吧。”

“然而他們是天皇,我們是天子……”

“計較這個幹嘛?不就是一些虛名嗎,沒有那麼重要。不過這些倭人確實不是好東西,因此我讓你們大肆販運木材,他們是島國,一旦森林大多數砍伐了,水土惡化,就不宜生存了。”

至於出兵的什麼,王巨根本就沒有想過。

然而這一條卻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計。

陸樂平又嘆口氣:“再過幾年,張睦就可以分紅了。”

現在彼岸收入,除了安置移徙百姓,或用於投資、研發,或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餘下一起變相地捐給宋朝。

但隨着百姓數量的增加,稅賦的完善,各市收入基本都能保障其支出。而且幾年後,也不用再捐助宋朝了,那麼這個龐大的商業機構就會產生非常驚人的收益。

那怕王巨會陸續將一些坑礦產業拍賣給私人,一年收入也不會低於五百萬貫。

以張睦的功勞,那麼一年最少可以分得近千貫,再加上他本人的薪酬,一家人就可以迅速進入大康水平。

可是沒有等到那一天,就被文彥博給殺了。

王巨低沉地說:“以後重點培養他兩個孩子吧。”

宋朝賞的職官,只是王巨在打馬虎眼,彼岸根本就沒有當作一回事,但彼岸講究的是“三公”,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點培養的話,這也是王巨破例的補償了。

王巨又囑咐了一番。

其實王巨臨行前,又重新做了安排,先行設置了四個首府,一個在呂宋島,一個在鳥頭半島上的狐市,王巨記不起來這叫鳥頭半島了,不過這裡有一個形狀象狐狸的海灣,還有一條小河,於是在這邊置了一個安置點,命名爲狐市,這個海灣也命名爲狐狸灣。另一個就在約瑟夫波拿巴灣,但也不叫約瑟夫波拿巴灣,而是叫沼澤灣,雖然這裡多沼澤,但主要還是水,有水才能容易生存,因此經過數年改善,這裡同樣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安居點,然而最討厭的不是這裡天氣酷熱與蚊蟲多,而是鱷魚,好在去了彼岸的百姓是全民武裝,沒有讓澳洲鱷形成大的危害,反過來形成了一些小規模的鱷皮產業,因此這裡命名爲鱷市。

只有最後一個首府引起了一些爭議,大多數人想將首府定在豐市,然而王巨害怕朝廷聽聞後,產生一些不好的聯想,也定在了溫市,並且將它定爲彼岸未來全國的首府。

另外又授命黃良爲臨時“總統”,趙度爲臨時“總理”。

當然,現在一切還沒有穩定下來,依然在摸索着這種新制度的利弊。

包括這次建制,同樣也屬於一種試驗。

王巨囑咐完了,返回京城。

其實也不算過份的處理,頂多說殺了幾個爲非作歹卻不當死的李家家奴。

然而問題不在家奴,還是在文彥博身上。

他在回京,另一羣人在進京。

富弼、司馬光、劉幾、程顥……還有安燾,不僅這十幾名德高望重的官員,還有兩百多名鄉紳貴賈,浩浩蕩蕩地向京城進發,“爲民請命”了。(未完待續。)

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584章 東明縣 上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二八二章 用第592章 修房子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688章 歪理第479章 貪婪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一三〇章 吻合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五十章 滿意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三六〇章 一句話第666章 入彀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697章 芒種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512章 死亡樂章 1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509章 逆轉 下第二八一章 可信賴的人第二十章 講道理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三九九章 二王 上第646章 長城 下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二八二章 用第717章 那個人第779章 土豆宴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56章 第一步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六十六章 長大啦第535章 號角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664章 預熱第三六〇章 一句話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596章 市易市易 下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三一五章 青澀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843章 朔正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673章 惡婚 上第524章 夜聲第805章 授業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556章 生疑第五十章 滿意第855章 囚籠 下第四十一章 聯親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96章 第三個 中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三一二章 屠刀 下第一七七章 買撲第510章 雪祭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二十四章 寶藏 上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三二七章 錦囊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氣第587章 燕歸來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三七四章 奢侈品第619章 拉尼娜第二五九章 屹立 中第十八章 折服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796章 露底第679章 黃雀 上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四〇〇章 二王 下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第709章 聖儒 下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
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584章 東明縣 上第五十六章 苦逼的丁家 上第二八二章 用第592章 修房子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四五二章 爭標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688章 歪理第479章 貪婪第一三八章 鄉黨第一三〇章 吻合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五十章 滿意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三六〇章 一句話第666章 入彀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697章 芒種第三五一章 共妾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512章 死亡樂章 1第一八九章 不能言第509章 逆轉 下第二八一章 可信賴的人第二十章 講道理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三九九章 二王 上第646章 長城 下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二八二章 用第717章 那個人第779章 土豆宴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56章 第一步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六十六章 長大啦第535章 號角第一六三章 蕃騎 上第664章 預熱第三六〇章 一句話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十七章 有點少第596章 市易市易 下第847章 上海務 下第三一五章 青澀第一五〇章 葬花第843章 朔正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第673章 惡婚 上第524章 夜聲第805章 授業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556章 生疑第五十章 滿意第855章 囚籠 下第四十一章 聯親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96章 第三個 中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一七九章 兄弟第三〇九章 帶頭第三一二章 屠刀 下第一七七章 買撲第510章 雪祭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下第二十四章 寶藏 上第三二四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三二七章 錦囊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三八三章 王八之氣第587章 燕歸來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三七四章 奢侈品第619章 拉尼娜第二五九章 屹立 中第十八章 折服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796章 露底第679章 黃雀 上第二七九章 從龍功第四〇〇章 二王 下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第709章 聖儒 下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 二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三一一章 屠刀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