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牛鬼蛇神

誰阻撓銀行司,誰就是支持黑心高利貸!

但也不能說王巨說得偏頗。

銀行司不是萬能妙藥,執行時還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糾紛,但它相比於青苗法,確實弊病小了很多,關健它的作用真的很大啊……

一是解決了宋朝貨幣嚴重不足的問題。

二肯定會繁榮宋朝的經濟。

三朝廷肯定受益良多,並且這種受益被王巨化爲種種利民政策,現在還沒有開始呢,戶等就開始下降,無疑百姓稅賦也輕鬆了。

但是王巨並沒有完,他繼續說道:“陛下,諸位,春秋戰國時,燕國大將秦開大破東胡,拓地千餘里,將燕國疆域一度擴大到整個遼東與高麗北部。趙國李牧大破匈奴,斬首十萬級,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它們只是春秋戰國時一個諸候國,而非是大一統國家。漢唐一度也遭受過胡人的欺凌,但迅速就被漢唐痛擊。那怕是藩鎮割據之時,胡人也不敢進入中原作亂。但是我朝呢,號稱史上最富裕的國家,如今也是史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要說遼國,就連一個西夏都解決不了。還不及一個諸候國,豈不是很古怪。”

“難道是將士不勇敢嗎?諸位,我朝與夏遼戰場上,有多少場戰役,三軍將士寧願全軍覆沒,卻沒有一個人投降?難道器甲不良,物資不充分嗎?陛下,諸位,你們不察覺這已經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王卿,失誤在何處?”

“我朝士大夫太厲害了,懂水利,知道農耕生產,知道器甲製造,精通商貿,個個還是軍事家,能文能武,能工能商能農能政,嘖嘖。真的很強大,如唐太宗在世之時,看到我朝能有這麼多全面的人才,也感到豔羨吧。最主要的是許多士大夫能得不能再能了。都能顛倒黑白,以至想安心做事、想使我朝進一步繁榮昌盛的人都被他們顛成了小人、奸臣,而一羣貪婪之輩,卻成了君子。好一個君子!”

範純仁臉上掛不住,說:“徐禧確實是朝廷的失誤。”

“其實不僅是徐禧。就是你父親同樣有失誤!慶曆時,西夏傳言,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西夏聞之驚破膽。範右丞,你認爲你父親與韓公有這種本領麼?”

範純仁嚅嚅不能語。

實際范仲淹還好一點,雖然勞命傷財般的築了許多堡砦,但也沒有出現重大的失誤。

至於韓琦,好水川哪!

“連一場略略輝煌的勝利都沒有取得,陛下。臣不知道哪裡能讓西夏心骨寒,驚破膽?但爲何有這兩句傳聞,實際當時軍中不是沒有適合主將的人才,打出來的有張亢、種世衡與王信,狄青在西北已經表現得不錯了,就是王凱、苗繼宣、高繼宣也比韓公範公適合擔任主將,並且又有郭遵、王珪(指好水川戰死的那個大將王珪)、桑懌、張岊、周美等勇將。然而隨着西夏兩句歌謠傳出,全天下只知韓公與範公,卻不知道這些人了。”

“王卿,你說西夏人有意傳出這兩句的?”

“陛下。臣不知道,但不可小視了慶曆時的張元吳昊,臣再說一件事,臣少年時在延州。生活很困難,所結識的人只是一羣普通的邊民,但他們都個個知道張亢、張岊,然而大長公主殿下將這些評價帶給仁宗,仁宗卻感到茫然,然後問張亢。才知道張亢被一羣士大夫有意冷藏起來,放在徐州擔任徐州一個莫明其妙的總管,而且還去世了……”

“陛下,這段話請派人記錄下來。”

趙頊向身邊的黃門努了努嘴,那個小黃門立即拿出筆墨紙硯準備記錄。

“陛下,我只說三個人,他們都不是武將,而是進士及第的文臣,一是臣本人,臣雖略知軍旅,但臣有何經歷,十來歲時就殺盜賊,帶着一寨之民,抗擊數百入侵的西夏將士,然後到華池縣,再到大順城之戰,再到慶州戰役,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就是這樣,每當大戰到來,臣還是小心翼翼,與諸將領協商,唯恐發生失誤。但實際就是這樣小心,在慶州戰役中,陸續還是出現了許多失誤,差一點影響勝敗走向。”

“第二個人就是王韶,他進士及第後,帶着一個小職官,在熙河遊蕩了近十年,幾乎對熙河瞭如指掌,所以才取得河湟大捷。第三個人就是章質夫,此人在軍事上頗有天賦,而且也參加了大順城之戰與慶州戰役,但到了雲南路後,與臣促膝長談了許久,特別是軍事方面的安排授意,唯恐自己不懂而發生指揮失誤。一是成長,二是小心,三是善於聽取手下意見,四是其本人的天賦,所以才僥倖取得勝利。但試問,朝廷每次將士大夫空降下去,擔任一方主將,能不發生慘敗嗎?”

“軍事是如此,經濟乃國家之基石,更是如此。特別是未來,三司、銀行司與南方十二路發運司,將是國家最最重要的基石,爲何,比如南方十二路發運司,銀行司開業後,戶等陸續下降,兩稅必然不足,包括朝廷需要的糧與帛,那麼就需要南方十二路發運司去和買。如果官員不懂經濟,強行和買攤派,則是擾民之舉。如果官員懂經濟,小心調控,對糧價帛價低的地區進入和買,不但避免了攤派和買之苦,還避免了糧帛價賤而傷農的情況。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並且讓他們經過磨礪,朝廷給予其信任,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如果真的以爲士大夫無所不能,國家危矣。就象永樂城之戰,臣對徐禧不大熟悉,但與沈括略有往來,此人善長的是雜學,比如數學、制物、天文、水利等等,但他懂軍事嗎?然而這個雜學卻是同樣的重要,國家更是缺乏其相關的人才。如程昉……懂雜學的人不放在其適合的位置上,卻讓他去延州領兵,臣想不明白啊。”

“諸位,我非是打壓士大夫,實際國家最大的根本就是政務治理。這纔是士大夫的本職,軍事、經濟、水利等這些方面,讓專業人士去負責吧,士大夫何必去爭搶。就象我去爭禮部的官職,豈不是最大的笑話?”

這些話其作用不是現在,現在沒有問題,就象南方十二路發運使原來是一個叫張硯的大臣替代張商英,王巨回來後。立即讓呂惠卿替代張硯。

呂惠卿原來是知太原府,因爲表現不得力,讓趙頊貶知單州,以他的資歷擔任南方十二路發動使,是沒有人質疑的。

然而人才就放在適合的位置上了,雖然呂惠卿理財上不及薛向,但至少不比張商英差吧。

但這是現在,六年後呢?

“朕明白了,沈括可以主持軍器監或者那個新機械作坊……”

“中的也。”王巨說道。

永樂城之戰後,沈括也成了一個亡魂孤鬼。貶爲均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形同流放……

但也未必管用,如果宋朝未來出現了一個宋徽宗,就是有了這個記錄,也不能執行下去,如果出了一個宋高宗,還會繼續打壓武臣武將。

現在問題也不是這個,謝景溫說道:“這件案子怎麼辦?”

“如王公所言,還是等韓少卿的消息吧。但是我卻希望。人確實是張睦打死的,彼岸海商訴訟上的口供乃是用酷刑逼出來的僞供。這樣,文公雖執法略有偏頗,海商也確有膽大妄爲的嫌疑。兩相調解,大事就化爲小事了。如果不是張睦打的,那真就麻煩了。對文公處理得輕,海商們不服,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甚至銀行司無法置立。如果處理得重。文公影響的可不是一個兩個人,恐怕在座的當中,就會有人不服朝廷判決,比如範右丞,你以爲當如何處罰文公?”

“文公也有功於社謖啊。”

“好吧,就以功抵罪,若此,我前年被大家彈劾時範右丞爲何不替我鳴不平。論功,文公能及我嗎?但錯了就是錯了,所以我臨來之前,要求陛下答應我任六年官職,六年滿後,必須離開朝堂。爲何,我做錯了,就不能再爲士大夫了,只是國家還需要我,不得不臨危授命罷了!”

範純仁無言。

“銀行司之重要,非是你們所想像的那樣,我只打一個簡單的比喻,因爲銀行司的出現,會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也包括許多百姓開始建蓋房屋。我只說一間普通的磚瓦房屋,打算建設成本在六十新貫,六萬文錢,其中一萬文錢用於款待工匠與幫忙的鄰居鄉親,那麼就無疑推動了一萬文錢的酒肉蔬菜的市場,兩萬文錢是工匠的工錢,那麼諸多工匠就會有更好的生活,當然,也會多購買各種商貨。三萬文錢是各種材料費用,那麼無疑會養活許多窯場木材商人與工匠。這樣一旦變成一年我朝增加新房宅一萬套,十萬套,會養活多少人,會使多少人變得更富足,會使朝廷額外得到多少商稅?何謂不加賦稅而國用自足,這就是!”

“不僅國用自足,而且還造福了許多百姓,因此在這條道路上,任何牛鬼蛇神,都不能將它破壞掉!”

文彥博上升到牛鬼蛇神的高度!

範純仁不由打了一個冷戰,這一回老文有難了!希望那些海商們用了嚴刑逼供的手段,到時候還能略略狡辨一番。

然而讓他萬分地失望。

王桓、韓晉卿與楊畏三人很快就傳回來消息。

先是王桓。

朝廷也知道事態有些緊急,再三囑咐他騎馬去杭州,莫要貪圖舒服,乘舟南下了。

王桓也確實是騎着馬,一路沒有停留,風塵樸樸地南下杭州。

然而他前面到了杭州,後面就讓一大羣商人包圍住了。

這些人真的急了。

想一想在杭州海商收購的商貨有多廣泛吧,它不僅是帶到彼岸,還有許多是帶到南海諸國與大食諸國的,從瓷器、茶葉、絲綢、紙張、藥材到油傘手帕以及各種日用品,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僅是雙方簽訂的契約價格就達到了兩百萬貫。

然而因爲季風未來,一起置放在市舶司的倉儲裡,並沒有搬上船。現在船隊走了,這些商貨就全押在倉儲裡。

就包括高家也遭到了牽連,爲何。竹紙啊!

但文彥博是巨擘,即便高家這些管事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因此聽聞朝廷刻御史王桓做爲中使,重新調查此案。這些商賈一個個圍了過來,試圖打探王桓的口風。

如果朝廷不處執文彥博,那麼只好捏着鼻子,不顧沉重損失,將這些商貨運回去。或者就着大運河優勢在杭州出售,但這麼多商貨一下子拋向市場,可想而知,一個個會虧得家破人亡的。

如果朝廷處執文彥博,將文彥博調走,那麼他們還能有生機,先行支付一些保管費用,將商貨放在倉儲裡,再派代表規勸去密州的船隊,南下時順便駛進杭州灣。將這些商貨帶走。這樣還會有損失,但比運回去強吧。

還有膽大的人,直接就說了文彥博這種做法很不妥。

王桓苦笑,那有那麼簡單的。

他搪塞過去,開始調查。

然而新的事情又來了。

還有移民呢。

總的來說,有大海之懼,還有徹底的離井背鄉,如今不是到了走投無路之時,一般百姓還是不願意遷徙到彼岸。

如果不是彼岸利用郵驛司,不斷地向內陸寄錢寄信。說不定就是到了走投無路之時,都不會有多少百姓願意去彼岸。

因此來到港口,準備遷徙的這些百姓,可以說個個都是走投無路的。

臨來前。將家中那一點可憐的財產,包括房屋與耕地,都一起便賣了。

現在海商們讓他們回去,文彥博也讓他們回去,然而怎麼回去啊。

於是一起賴在港口不走,還有許多百姓傻呼呼地對杭州衙役官員說。你們將他們勸回來吧。

這可不是少人,近萬百姓,文彥博也被這些人弄得苦逼萬分,因此吩咐衙役,讓他們對這些百姓說,不要指望杭州了,你們去泉州吧。

但問題又來了,這不是王巨前世,順着高速公路,坐一個長途汽車,不用十個小時就到達泉州了。

讓這些百姓一步步走,走完這兩千里路,得走到那一天?

還好,海客們替他們搭建了草棚,還留下大量糧食,否則這一萬百姓鬧將起來,杭州現在就亂套了。

王桓看到這種情形,勸了文彥博大半天,杭州是不指望了,現在天氣還沒有涼下來,正正好,再晚,天氣一冷,那就會出大事了。因此勸文彥博從杭州抽出一些錢糧資助,再派一個嚮導帶着他們去泉州。

雖然一萬人不算少,但比密州港那密密麻麻的移民強吧。

那麼只要幾萬貫錢糧,這些百姓也就主動南下了。

然而文彥博很不悅,幾萬貫錢哪,當真是幾萬文錢,當真不是民脂民膏,爲何送給去彼岸的人!用了一個彼岸爲理由,將王桓打發了。

王桓心中譏諷,幾萬貫錢是不少,但不過是你一年薪酬罷了,當真比近萬條性命更重要?就是去了彼岸,他們不是宋人哪?

不過他也無奈,因爲他也沒有權利管這件事。

於是開始調查,李家二郎被海客擄走,不過杭州還有一些證人,如秀秀,以及幾個圍觀的路人。

很快王桓就查出問題,打肯定是打了,而且那名家奴確實被揍得不輕,不然也不會讓其他人扶着回去。可問題是秀秀所在的院落離李家足足有四里多地,如果脾臟打破,就是扶着,也不可能扶回去的。

王桓還沒有回來,只是將這些看到的聽到的查到的,逐一寫下來,用特腳遞,送到京城。

不提命案本身,文彥博對這些移民的態度,就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邊韓晉卿與楊畏也到了密州港。

兩人先是目瞪口呆,不是遷徙百姓的數量,而是泊在港口那幾艘六面主帆的超級大船。

中國古代最大的木船達到多少噸位,這可能是一個謎面了,因爲船隻一旦達到一千噸以上,罕有海難事故,所以後人打撈上來的沉船多是幾百噸,傳說中的鄭和寶船究竟是多大,王巨也不清楚。

不過後來歐洲許多木質海船噸位都超過了兩千噸。

但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歐洲海船,各方技術更加成熟,因此這幾艘兩千多噸的海船,對兩人都產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不過想一想它們的壽命,兩人嘆了一口氣。

文彥博敢胡來,他們不敢,主動上了船,開始調查。

其實根本不是範純仁所想像的那樣。

開始時確實是用武力將幾人綁架上船的,但船離開後,各自分開,關在一個密封的小黑屋子裡,也沒有說是去密州的。

幾人關了禁閉,又以爲船是駛向彼岸的,因此第二天,沒有用任何刑罰,一五一十全招供了。

甚至連李家二郎做了多少不法之事,全部一一說了出來。

得到供狀後,海商們才氣不過,上來拳打腳踢。

但這個動武力是在招供之後,與嚴刑逼問,沒有半點關係。或者禁閉……在這時代,誰能知道小黑屋子的厲害?

韓晉卿又親自審問,還是如此,基本上這就是所有真相了,於是將經過寫了下來,用快馬送到京城。

好了,最大的難題來臨了。(未完待續。)

第571章 貴人第708章 聖儒 上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721章 真相第463章 喜相逢第731章 假像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三三二章 水與火第786章 動手了 下第一七三章 攏心第725章 斷錯了第一一一章 挑戰第525章 心機第一八五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中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八十一章 命案第二九〇章 驚豔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一二四章 觀燈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三三二章 水與火第510章 雪祭第480 勸說第564章 退一步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806章 三國第453章 三十萬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659章 海戰 下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審判 上第480 勸說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六八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596章 市易市易 下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四二四章 軍監司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二九三章 一個訪客第一六五章 推官 上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624章 縮影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二七四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二三章 妹夫生猛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95章 第三個 上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503章 大轉移第742章 抵消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494章 會戰開始 上第666章 入彀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774章 腥氣第501章 好牌第632章 右孫吳第十八章 折服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514章 死亡樂章 3第三三七章 白衣女子第二二三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下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837章 三明第696章 第三個 中第三七八章 新語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 上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647章 蘇茂蠻第587章 燕歸來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693章 完了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三一六章 直臣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598章 白衣 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485章 人樣子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三五六章 世襲第507章 逆轉 上第八十章 磨練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
第571章 貴人第708章 聖儒 上第二七〇章 縣學第721章 真相第463章 喜相逢第731章 假像第三四三章 贖人第二五三章 更上一層樓第三三二章 水與火第786章 動手了 下第一七三章 攏心第725章 斷錯了第一一一章 挑戰第525章 心機第一八五章 子午山剿匪記 中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八十一章 命案第二九〇章 驚豔第517章 死亡樂章 6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一二四章 觀燈第二〇八章 權威第三三二章 水與火第510章 雪祭第480 勸說第564章 退一步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806章 三國第453章 三十萬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659章 海戰 下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二一七章 王巨的審判 上第480 勸說第七十五章 對子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 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 上第三九六章 井田第一四六章 相約第三六八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596章 市易市易 下第827章 紙老虎 下第四二四章 軍監司第一〇六章 捉他第二九三章 一個訪客第一六五章 推官 上第二十六章 送禮第624章 縮影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着坑 下第四一三章 總向愁中白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二七四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二三章 妹夫生猛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695章 第三個 上第735章 最暗黑 上第503章 大轉移第742章 抵消第二六四章 朱序 上第494章 會戰開始 上第666章 入彀第576章 錦衣晝行 下第一二一章 省試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774章 腥氣第501章 好牌第632章 右孫吳第十八章 折服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514章 死亡樂章 3第三三七章 白衣女子第二二三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下第一四四章 巧遇第九十七章 放榜 下第837章 三明第696章 第三個 中第三七八章 新語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 上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647章 蘇茂蠻第587章 燕歸來第五十七章 苦逼的丁家 中第693章 完了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三一六章 直臣第五十四章 插釵第598章 白衣 上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三六五章 鞭屍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485章 人樣子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三五六章 世襲第507章 逆轉 上第八十章 磨練第二四六章 五萬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