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轉移視線

粵北雄城韶關,現在已經變成廣東革命軍北伐各部的前線指揮部。

孫中山在此之前成功地消弭了黨內分裂苗頭,以確保駐粵各省革命軍現有地位、停止各部防區調整並暫停新稅法實施爲條件,成功地化解了革命軍各派的矛盾,得以調動鄧鏗的新編粵軍第一師、沈鴻英的桂軍第五混成旅、李烈鈞的滇湘聯軍、大元帥府直屬劉秉先警衛旅等兩萬五千將士,高舉北伐護法的旗幟,揮師北上。

國民黨內精英胡漢民、汪精衛,以及山東兵敗後逃回廣東的居正等十餘人,隨駕北上,革命軍各部將領雲集韶關,一時間整個韶關城將星雲集,聲勢浩大。

革命軍北伐總指揮部設在城內軍營北面的熙和園,這座原本屬於滿清鹽政使衙門的三進式庭院,如今已是熙熙攘攘人流穿梭,居於園林正中的懿德閣前後左右佈滿崗哨,幾名大汗淋漓的軍官,圍在大門外那棵百年海棠樹旁的高高木杆下,不斷轉動木杆,調整上端的天線接收姿態。

古香古色的正堂裡,一片忙碌。

粵軍第一師師長鄧鏗歉意地來到位於正北位置的辦公桌前,低聲向正在草擬命令的孫中山低聲報告:

“先生,我們的兩臺老式電臺都出了問題,機要科和通信科正在檢查天線,美國工程師說電臺使用已久,兼之缺少配件,恐怕一時半會兒難以修復......是不是暫時先從警衛旅劉旅長那裡,借他們的電臺來用用?他們的那部電臺,可是美國貝爾公司的高檔貨。”

“可以,你直接到城南軍營,找介石打個招呼就行了,子承昨天上午率領一個連去樂昌迎接新兵團了。”孫中山仍在書寫,沒有擡頭。

鄧鏗答應一聲,轉身離去,走出兩步又再回來,驚訝地詢問剛剛停筆的孫中山:“子承去樂昌接新兵團?是不是湖南分部秘密徵召的地方武裝?”

孫中山擡起頭,自豪地笑着說:

“是從四川招募來的新兵......帶隊的三十名軍官,全部都是我們去年送到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深造的優秀青年軍官,這三十名軍官基本上學的是步科和工兵科,由於形勢逼人,我們只能提前把他們召回來,另外剩下的二十人學的是難度大專業性強的測繪通信科、炮科和騎兵科,所以只好讓他們繼續學習,等畢業後才能大用。”

鄧鏗睜大了眼睛:“怎麼一直沒聽說這事?難道這個新兵團也和子承老弟當年一樣,悄悄從四川一路行軍而來?”

“哈哈!這個新兵團可比子承當年舒服多了,在子承和介石的請求下,川軍總司令蕭益民聽取了我們派遣到四川軍校深造的幾十名學員的意見,派出運兵船,將這個擁有兩千五百官兵的新兵團一路送到常德,然後在程頌雲的大力幫助下,迅速向南開往樂昌,子承只需要到樂昌去迎接就行了。??”孫中山詳細地介紹。

“不知道這個新兵團有沒有配備川軍普遍裝備的輕機槍和迫擊炮等新式裝備?”鄧鏗眼睛發亮了。

孫中山遺憾地搖搖頭:“非常可惜,聽說是爲了行動迅速便於行軍,新兵團只得到川軍換裝下來的仿毛瑟步槍和豹牌手槍,輕重機槍和迫擊炮一件沒有,不過我們也該知足了,這個蕭益民還是很夠意思的,等新兵團到來,我們直屬警衛旅就可以升級爲警衛師了。”

鄧鏗一聽頗爲失望:

“唉……我們在肅清粵北地方勢力和豪強武裝的過程中,弄到了十幾萬大洋,之前也曾通過子承向四川購買他們的輕機槍和迫擊炮,可是四川方面就是不賣,就連身爲蕭益民義兄兼大舅子的子承也沒辦法......

“根據目前的形勢看,短時間內我們很難獲得先進的武器裝備,香港和福州的幾個洋行倒是有各種長短槍和子彈銷售,但是一直沒有火炮、輕重機槍和迫擊炮供應,歐洲大戰看樣子越打越激烈,在沒有分出最終的勝負之前,我們很難買到火炮和先進武器!

“反觀我們的對手,北洋軍各部能夠源源不斷從日本手裡購買,這對我們下一步行動非常不利…….哎呀,看我又囉嗦了,先生,我先走一步,這就去警衛旅把電臺借回來。”

孫中山目送鄧鏗走出大門,手撫下巴,陷入沉思中。

半小時不到,鄧鏗風風火火地返回,身邊還跟着一臉嚴峻的前敵指揮部副總參謀長兼警衛旅參謀長蔣介石。

鄧鏗汗都來不及擦,就把兩份電文送到孫中山面前:

“川軍第四師配合湘西守備部隊拿下常德之後,於三日前的深夜,突然調頭北上,襲擊了湖北公安,之後第四師一部馬不停蹄攻向沙市,另外兩個旅突然折向東北,強行佔領潛江,還把鄂軍第三師全都殲滅了。”

孫中山大吃一驚,抓過電文,飛速查閱,連看兩遍徐徐放下:“這個蕭益民究竟想幹什麼?難道他野心突然膨脹了…….電臺呢?拿來沒有?”

“送到隔壁通信科了。”蔣介石連忙回答,分佈在正堂各處的胡漢民和汪精衛等人,紛紛圍了過來。

“介石,你去辦,啓用蕭益民交給我們的聯絡密碼本,問問他到底想幹什麼?再給湖南的譚祖庵和程頌雲將軍去電,詢問他們的看法和湖南各界的反應,再給廣州的許部長去電告知……兆銘,你負責聯絡上海分部和江浙分部,探查一下北洋一系和歐美各國的反應,這事要快!”孫中山的反應極其敏銳。

蔣介石和汪精衛匆匆離去,孫中山示意鄧鏗等人坐下,想了想,和藹地問道:“諸位對川軍的舉動怎麼看?”

身材瘦小、一臉正氣的胡漢民隨口就答: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川軍不顧之前各方達成的默契,在湖南局勢尚未底定之前,悍然揮師攻佔武漢的西面屏障潛江,無異於公開宣佈他們霸佔湖北的野心,這絕不是孤立的事件,很可能是四川軍政兩界和迅速壯大的民主黨中央的一致決定,如果四川方面的軍事行動得不到遏制,整個局勢將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全面內戰很可能因此而爆發。”

“報告大元帥,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將軍的來電——”

機要秘書將電文雙手呈上,退後一步,轉身離去。

鄧鏗和蔣介石後腳就到,蔣介石手裡拿着幾張電文快速送上,顯然是通過剛剛啓用的新電臺獲得的。

孫中山看完所有電文,終於大大地鬆了口氣:

“諸位,川軍第四師的兩個旅正在撤出潛江,返回宜昌,鄂軍將領石星川率部接防潛江,蕭一鳴的兩份電報,分別對潛江一役做了詳細解釋,雖然理由聽起來有些牽強,但還是很有誠意的。

“此外,湖南的譚祖庵和程潛二位將軍,對此並未有太大反應,他們都一致認爲:川軍的行動不會有任何危害,他們的來電讓人感覺好像他們早已知道事情的結果了。”

鄧鏗疑惑未解:“會不會是欲擒故縱之計?川軍三巨頭蕭益民、包季卿和王陵基都是足智多謀之輩,從兩次川滇戰役和川軍揮師宜昌、再到悍然派兵強佔大冶等等一系列手段來看,下一步什麼可能都存在,我們不得不防啊!”

“不錯!說不定這是蕭益民的投石問路之計,通過攻佔潛江,看看全國各派和北洋駐軍的反應。”胡漢民的政治敏感度確實很高。

汪精衛收起摺扇,非常從容地附和胡漢民:“展堂兄的分析很有道理,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一直以來,在我們的輿論宣傳影響之下,川軍和蕭益民都給人一種橫蠻霸道、自私自利、罔顧大局的印象,卻沒有多少人去注意蕭益民本人。

“這個從茶館跑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大軍閥,其實擁有非凡的政治才華和眼光,幾年來蕭益民的一系列軍政論文和政治觀點備受中外政治家和軍事家矚目,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所以說,也許我們自己疏忽了什麼。”

衆人一愣過後,迅即陷入沉思。

汪精衛掃一眼若有所思的同僚,在孫中山鼓勵的目光中,繼續說道:“還有蕭益民的首席智囊——川軍總參謀長包季卿,此人非常低調,似乎永遠都躲藏在蕭益民的身影之後,可是根據本人在北京、上海與滿清王爺和北洋各級將領的交往中瞭解到,進士出身的包季卿遠遠被外界低估了,此人是個投筆從戎的儒將,曾擔任過廣州將軍府參軍、滿清駐日武官、滿清禁衛統領大臣、入藏軍左路統領等職務,無論是軍事才華還是政治能力都極爲優秀,要不是滿清高官之間的內鬥,使其成爲入藏軍失利的替罪羊,此人的聲譽絕不在袁世凱、奕等人之下。”

汪精衛停頓片刻,侃侃而談:“剩下的川軍副總司令兼川軍第一軍中將軍長王陵基,大家對他已經很熟悉了,此人素有智勇雙全的盛譽,軍旅經驗異常豐富。川軍在這三個人的率領下迅速壯大,已經取代了北洋軍,成爲全國首屈一指的勁旅,足以體現這三個川軍統帥的能力,所以本人認爲,是應該客觀看待川軍的時候了,之前我們對川軍和民主黨均報以敵視態度,那麼今後呢?如果真的與川軍和民主黨成爲敵人,我們能不能留住與四川形成實質性結盟的湖南,恐怕都成爲問題,更不要奢談北伐了,何況我們內部……唉!”

衆人震驚過後,一片沉默,就連孫中山也對汪精衛的突然表態深感驚訝。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剛走沒多久的機要科長小跑而來,緊張地向孫中山稟報:“報告元帥,從湖南開來的警衛旅新兵團經過樂昌時,被駐守樂昌的黔軍護國軍第一師包圍繳械,新兵團憤然抵抗,隨即發生激戰,結果是新兵團擊退黔軍,佔領了樂昌,隨即用電報向全國發出通電,控訴黔軍的暴行,以及黔軍軍紀敗壞、屠殺民衆的罪行…….”

“什麼——”

蔣介石霍然站起,其他各位軍政要員也都大吃一驚。

孫中山只覺得雙耳“嗡”的一聲,腦中隨即一片空白。

ps:誠摯地求下訂閱、推薦票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下)第126章 赤誠(五)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15章 分歧(下)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213章 淵源第123章 破局第26章 利益鏈(下)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91章 統一運動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126章 赤誠(四)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06章 圍困第134章 聯盟第64章 風暴(二)第138章 試金石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64章 風暴(二)第150章 裂痕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64章 風暴(二)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26章 利益鏈(上)第234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105章 開戰(三)第26章 利益鏈(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22章 草根的報仇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8章 身不由己第61章 以進爲退第231章 取捨第105章 開戰(一)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138章 試金石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0章 淵源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79章 川滇之戰(四)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23章 破局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上)第115章 分歧(中)第240章 底線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134章 聯盟第34章 靠山(上)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20章 淵源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17章 一怒之下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99章 求變圖存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51章 頓悟(上)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5章 開戰(五)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64章 風暴(四)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77章 形勢所逼
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下)第126章 赤誠(五)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15章 分歧(下)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213章 淵源第123章 破局第26章 利益鏈(下)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91章 統一運動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126章 赤誠(四)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06章 圍困第134章 聯盟第64章 風暴(二)第138章 試金石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64章 風暴(二)第150章 裂痕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64章 風暴(二)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26章 利益鏈(上)第234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105章 開戰(三)第26章 利益鏈(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22章 草根的報仇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8章 身不由己第61章 以進爲退第231章 取捨第105章 開戰(一)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138章 試金石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0章 淵源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79章 川滇之戰(四)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23章 破局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上)第115章 分歧(中)第240章 底線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134章 聯盟第34章 靠山(上)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20章 淵源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17章 一怒之下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99章 求變圖存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51章 頓悟(上)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5章 開戰(五)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64章 風暴(四)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177章 形勢所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