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武則天尬聊

“您啊...”侍衛撇着嘴,揶揄着武崇訓“危險了,怕是做不成我家駙馬了。”

什麼情況?

武崇訓有點懵,“到底怎麼回事兒。”

“也沒怎麼回事兒。”

收了武二公子的賞錢,兩個侍衛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把剛纔所見,一五一十地告與武崇訓,吧啦吧啦說了一大通。

......

“誰能想到樓上還有幾個膽大的客人沒走呢?”

......

“也不是膽大。”另一個侍衛插話,“我看那人不是一般人,光他身邊那個胖子就不是庸手!”

......

“對對對!”前一個侍衛不住點頭,“你看那氣度,咱們殿下進去纔多大一會兒,就性情大變,成了...成了小鳥依人的小公主了。”

.....

“可不可不,那出來的時候,咱們殿下一門要扒着人家的手臂不放。人家還不樂意呢,一個勁兒躲!”

“......”

這兩位也是極品,整個就是八婆附身。說着說着,就開始繪聲繪色地八卦起來,全然沒有注意到,咱們的武二公子此時臉都綠了。

整個人僵在那裡,滿腦子就一個念頭:“這特麼又是哪兒蹦出來的一個。”

暗叫,不妙啊!

說實話,多個情敵武崇訓一點都不意外,就李裹兒那個傾世容顏,武崇訓最不缺的就是情敵。

連當今陛下第一次見到裹兒的時候,都誇讚她是自太宗以前,大唐皇城之中的第一美人,何況他們這些年輕公子?

只不過,還沒這種情況啊?

一般都是公子哥圍着裹兒轉,還沒見哪個公子哥能讓裹兒圍着他轉的呢!

“完了完了。”

武崇訓一拍大腿,“此番算是遇上大敵了。”

猛一轉頭,瞪向兩個侍衛,“快說,這人長相如何?”

“長相?”侍衛好好回味了一下,“好像不怎麼樣啊!披頭散髮,跟個瘋子似的。”

“......”

武崇訓更納悶兒了,長的不怎麼樣,裹兒怎麼就讓人迷走了呢?

急忙再問,“那...可有什麼特別。”

“當然有!”侍衛忙不迭地點頭,“不然殿下怎麼會跟他走了?”

“什麼特別?”

“文采好像不錯。”

“文采?何以見得?”

“他臨走之時吟了一首詩,好像是不錯,殿下聽完就跟他說了。”

“什麼詩?”

“小的想想哈。”侍衛低頭使勁回憶,還真讓他想起來了。

“好說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武崇訓聽完,猛的心神一顫,好詩啊,難怪裹兒會被其迷住了。

回過神來,揚手就給了侍衛一個暴慄敲在腦門兒上,“下回先說重點!”

罵完,武崇訓又摸出幾顆金豆子扔給二人,轉身出了邀月樓。

一邊走,還一邊唸叨着:“原來裹兒喜歡文采好的,不行...本公子要回去讀書了。”

“......”

“......”

兩個侍衛一陣無語,“唉....”長嘆一聲,“崇訓公子真是好脾氣。”

“可不可不,這要是換了別人,還不和那個人拼命?”

......

——————————

另一邊,李裹兒像個布袋熊一樣幾乎是掛在吳寧身上,和他一起回了懷仁坊的李宅。

......

“什麼!?”

一番細談之後,李裹兒終於明白了她的寧哥哥爲什麼消失八年,又爲什麼進京。

“你現在叫穆子究?要還下山坳鄉親們一個清白?”

“嗯。”吳寧點頭。

“所以,寧要求殿下幫我保守秘密,以後在別的場合見到我,只能把我當做是穆子究,而不是吳寧。”

“好啊好啊!”

李裹兒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暗自一握拳,嘟囔了一句:“好刺激啊...”

“......”

“......”

吳寧、吳啓皆是無語。

吳啓心中甚至有幾分擔心,他總感覺吳老九這回是在玩火,這個少女心性的小丫頭不知深淺,早晚要壞事。

但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吳寧已經走了第一步,卻是沒法回頭了。

......

就在李裹兒與吳寧相認,不足三日的光景。

洛陽城中,就有一首新詩流傳開來。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人愛詩,有若宋人愛詞,連尋常百姓若聽得好詩佳句,也會苦心背頌,以增談資。

這樣一首情意綿綿的好詩出世,自然引得城中百姓無不探究一二。

事逢大比之年,百姓們還以爲是哪個新科舉子佳句偶得呢,也只有少數的上流人物方知這首最先是從武三思的二公子,武崇訓嘴裡傳出來的。

話說幾天前,武二公子回到府中,不停地念叨着這首詩。

偶然之間,被其父武三思聽了去,還以爲是自家兒郎所作,甚是高興。

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武三思怎能放過?自然推波助瀾,使得此詩在京中傳開。

傳播之廣,連宮中的大周天子都有所耳聞。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如今的武則天已然是七十四歲高齡,雖也是操勞國事,可是人老子性情也就慵懶了起來,三五不時,卻是也喜歡品詩賞舞之類的雅娛之趣。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呵呵呵。”老太太搖頭苦笑,“崇訓這孩子怕是癡了心智,這種詩也作得出來,卻是難爲他了。”

“不過,確是好詩。”

笑着看向上官婉兒,“看來,倒是是長進了。”

上官婉兒附和一笑,“可不是嗎,這樣的好詩臣妾都要自嘆不如呢。”

“哦?”武則天意外地一疑,“婉兒真這麼想?”

要知道,上官小婉別看在她面前畢恭畢敬,可是這丫頭卻是有真本事的,號稱是大唐第一才女,詩書文章還從沒見她服過誰。

今日能說出這種話來,卻是不容易的。

“回稟陛下!”上官婉兒恭敬作答,“卻非虛言,說此詩位列千古亦不爲過,婉兒自問是作不出來的。”

“嗯。”武則天笑了,僅憑上官婉兒這一句評語,老太太對武崇訓的喜愛又增了幾分。

突然話鋒一轉,“你說,安樂與崇訓兩人合不合適?”

“......”上官婉兒一陣無語,心說,看來老太太已經有賜婚之意了。

柔聲道:“陛下有意撮合,那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不過....”上官小婉話鋒一轉。

“臣妾倒是聽說一點別的傳聞,好像近幾日,安樂公主與一個蜀中舉子走的頗近,怕是動了心思。”

“是嗎?”武則天不以爲意,“坊間虛言,不足爲信。”

就算是真的,老太太也沒當回事兒啊!

一個舉子,就算再有才氣,也配不上安樂的,老太太現在一門心思就想着李裹兒和武崇訓到底能不能成。

要知道,李顯和武三思若是結了親家,對老太太來說確是好事。

想到這兒,“來人,宣武崇訓覲見。”

說幹就幹,武老太太從來不是拖泥帶水的人。

過了有一會兒,武崇訓應旨而來。

進殿見武則天歪躺在軟榻上,立時心中大定,知到非是什麼朝廷政事,而是親人之約了。

憨笑着拜上一個大禮,“侄孫崇訓,給皇奶奶請安呢!”

武崇訓長的眉清目秀,模樣就招人愛,武則天自然也是喜歡。

笑着道:“起來吧,坐下說話。”

“好嘞!”

武崇訓乖張的應下,大大咧咧地就坐下了,“說吧,您老人家是不是想侄孫了?這才叫崇訓進宮的吧?”

武則天白了他一眼,卻是一點都不生氣。

有心問他與李裹兒相處如何,用不用皇奶奶幫你一把?卻是不能上來就直說。

只有一搭沒一搭地問起那首詩來,“朕聽說,你最近長進了??作了一首好詩?”

如果武崇訓回答是,那老太太就能把話頭引到詩中情意,還有他和李裹兒之間的事情上。

可惜,武崇訓別的優點沒有,就是比較實誠。

“皇奶奶是說那首《錦瑟》?”

“正是。”

武崇訓一撇嘴,好不失望,“不瞞皇奶奶,侄孫倒希望那是我作的。可惜,咱沒那個本事啊!”

得!

武崇訓這麼說,武則天就聊不下去了,沒法往李裹兒那引了啊!

疑聲道:“不是你?坊間不都傳是你作的嗎?”

“真不是。”武崇訓道,“是從侄孫這裡傳開的卻是不假,可是詩作的主人卻非侄孫。”

“那是誰?”

“開始我也不知道是誰,後來多方走訪,方知詩的主人可能是莘州舉子穆子期。”

“哦?”

莘州舉子穆子期?

那不就是長路鏢局裡的那個“書生”?

而且,老太太馬上聯想到剛剛官上婉兒提到的那個傳聞:與一個蜀中舉子走的很近...

難道就是這個穆子期?

下意識地自言自語,“那穆子期寫這首《錦瑟》,又是寫給誰的?”

沒想到,武崇訓以爲是問他,苦聲作答,“寫給安樂公主的.....”

“嗯?”

武則天先是一愣,隨之心緒飛快地思索起來,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高居皇位的大周天子。

良久....

“崇訓啊....”

“侄孫在!”

“朕累了,你且回去吧,改日再來陪朕。”

“好!”武崇訓沒心沒肺地應下,躬身一拜,“那皇奶奶保重身體,侄孫告退!”

說完,轉身出了武則天的寢殿。

“婉兒....”

“臣妾在。”

“宣穆子期覲見!”

“......”

上官小婉不敢違抗,默然轉身辦事,可是心中卻有些微涼。

她終究是皇帝啊,也終究是那麼絕情!

前一刻還要撮合武崇訓,後一刻卻是又有了更好的人選。

......

————————

又過了一會兒,今科大熱穆子期隨着皇城侍衛,第一次踏入了大周皇宮。

此時,吳啓昂首挺胸,坦然前行。而在其身邊,一個個羨慕的目光向其投來。

二十多歲名師指點,身家背景更是深不可測。如今大比還沒開考,卻已得天子垂青,宮城覲見。

這樣的人物,怕是百年也難出一個!

......

無視身邊的目光,吳啓緩步踏入天子大殿。

一進門,就見正朔高位,一威嚴老婦龍鳳及身,端於正位。

吳啓拱手一拜:“草民穆氏子期,參見陛下!”

“平身吧!”武則天無波無瀾地聲音在大殿之中迴盪。

吳啓擡頭,與天子直視。

霎時間,大殿之中再無聲息,高位的武則天,其身旁的上官婉兒,都在打量着這個年輕人。

武則天第一反應就是:此子不凡!

能首見天子而面不改色,禮數週全,又不卑不亢。只此一點,已經難得。

而上官婉兒....

“好帥啊....”

一向高傲的上官小婉差點犯了花癡!!

......

“草民?”卻是武則天打破了沉默,“子期怕是謙虛了吧?”

“如今,坊間盛傳,今科子期必爲魁首。想來不久,便可錦袍加身,爲朝效力了。”

“子期也不必再自謙‘草民’。”

“......”

這是一句誅心之語,武老太太面色平靜,可是這話卻一點都不平靜。

今科還沒考,魁首亦得武則天欽點,哪來的子期必爲魁首?

武老太太把這句民間笑言,還帶着點捧殺之意的話說出來,就是想看看這個書生穆子期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當如何做答。

而這句一出,連上官小婉都爲吳啓捏了一把汗。

換了別人怕是嚇的立時拜倒,高呼恕罪了,可是,吳啓卻依舊面無波瀾。

“陛下也說坊間謠傳了,草民不遠萬里入京赴考,考的是大周的官,非是坊間的官。”

“信的是大周的皇帝,非是坊間的讒言,又怎會爲了坊間的幾句戲言,就妄自尊大,不稱草民呢?”

“想來,陛下亦與草民同想,也不希望一個不知深淺的黃口小兒入朝爲禍吧!?”

漂亮!!

武則天暗讚一聲。

人漂亮,答的更漂亮!

不但言之有理,而且還倒將了她一軍,問她是不是信了坊間?

哈哈哈,當真漂亮啊!

老太太心思又活分起來,此子人品長相都屬一流,若是安樂與他結緣......也屬良配,更重要的是,朝堂對長路鏢局的掌控怕是增色不知多少呢!

這樣看來,安樂與長路鏢局結親,和與武崇訓結親相比,卻是更有好處。

想到這兒,武老太太又動了做媒婆心思。

又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問了一句,“朕聽聞,子期近日與安樂公主作了一首好詩?”

嗯,吳啓要是點頭,那武老太太自然就能把話頭引到二人感情上去。自然而然地就能搓合。

可是,吳啓沒什麼優點,他也是個坦蕩的人啊!

“啓稟陛下,傳聞有誤,那首《錦瑟》非是草民所寫。”

得,武則天又聊不下去了。

“不是你寫的?”

“不是!”

“那是誰寫的?”

“草民的兄長穆子究,寫給安樂公主的。”

“誰!?”

武則天心說,這個名字聽着耳熟,半天才反過味來,“那....那不就是長路鏢局的掌舵人,穆子究嗎!?”

登時臉色一變,“你兄長也來京城了?難道他也要考個功名不成?”

“陛下誤會了。”吳啓道,“兄長此來只爲陪草民赴考,並無應試之意。”

“是嗎?”

武則天眯起老眸,“他不是揚言,只做九省盟主,永不染指京師嗎?”

吳啓再次躬身一拜,“草民說過了,兄弟只爲送考,與它事無關。”

“......”

武則天沉默了,冷冷地看着吳啓,與之前的態度判若兩人。

良久。

“來人....”

“宣穆子究......覲見!!”

.....

第四三四章 放行第三五六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渣男第一零二章 探監第二十二章 這位小哥很樸實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四九七章 錢荒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四五七章 唯一的機會(二合一)第三九二章 李賢之才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第一一五章 入贅也不是不行第二七七章 草率第二九一章 吃醋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四六五章 帥,是原罪第二零五章 江湖是什麼(二)第二八二章 霸氣第二五三章 有我當年五成功力第一一七章 發家得從忽悠開始第四六八章 殺了就殺了第五零五章 連環坑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一五零章 玩鷹的反被鷹啄了眼第五一零章 萌公子也不是吃素的引子:大唐往事第二五一章 徹底榨乾第四六七章 再說一遍第四章 天意如此致:一個屁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二六四章 挑明第四三零章 飛揚的血鏢旗(二合一加更)第五十九章 慾望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一一零章 懷疑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二二九章 高延福的想象力第三四八章 寧爲一隻雞折腰第四三一章 堅持第四六七章 再說一遍第三十六章 到底是不是緣分第二八三章 寬容第三四八章 寧爲一隻雞折腰第六十八章 圓滑油膩小少年第四章 天意如此第二六五章 贏家第六十二章 被親爹嫌棄的孫伯安第三六八章 自己做主的武崇訓第一三七章 讓索元禮佔了便宜?第三八三章 四色鏢旗第四六五章 帥,是原罪第四一五章 不甘心第六章 逼出來的大廚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一六六章 明搶?第二零二章 來了羣賣石頭的(五千字)第三零九章 高泰的精緻分析第三七七章 收攏永業田第一九七章 天授元年的第一場雪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三三一章 同衙爲官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七十四章 吳老九罵街第一零二章 探監第一三四章 兩份奏摺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四六四章 殺無赦第三七五章 心疼第四二零章 日落日升第四零零章 風聲鶴唳第二三四章 心懷鬼胎第五二六章 神氣第二十九章 信義與生存之道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內衣(二合一)第二三八章 武則天真正的意圖第一一一章 孟蒼生的右手第三四六章 不幹也得幹第二八一章 局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一七四章 卑微與聖潔第二六二章 裝,還是你會裝啊第三二七章 王從簡第二七六章 入甕第三一七章 一個字:亂!第三一五章 拿下萬年縣第五二三章 玩死我吧第五二七章 一擰一個圈嘿嘿嘿.......單章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一四一章 此非正義第四六二章 造反的都喜歡玄武門第五零八章 吳老九慌了第十三章 人情味兒第四四五章 值得守護(二合一)第二八四章 套話第三二三章 馬子工
第四三四章 放行第三五六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渣男第一零二章 探監第二十二章 這位小哥很樸實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四九七章 錢荒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四五七章 唯一的機會(二合一)第三九二章 李賢之才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第一一五章 入贅也不是不行第二七七章 草率第二九一章 吃醋第十四章 夜談會第四六五章 帥,是原罪第二零五章 江湖是什麼(二)第二八二章 霸氣第二五三章 有我當年五成功力第一一七章 發家得從忽悠開始第四六八章 殺了就殺了第五零五章 連環坑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四五四章 最殘忍的方式第一五零章 玩鷹的反被鷹啄了眼第五一零章 萌公子也不是吃素的引子:大唐往事第二五一章 徹底榨乾第四六七章 再說一遍第四章 天意如此致:一個屁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二六四章 挑明第四三零章 飛揚的血鏢旗(二合一加更)第五十九章 慾望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一一零章 懷疑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二二九章 高延福的想象力第三四八章 寧爲一隻雞折腰第四三一章 堅持第四六七章 再說一遍第三十六章 到底是不是緣分第二八三章 寬容第三四八章 寧爲一隻雞折腰第六十八章 圓滑油膩小少年第四章 天意如此第二六五章 贏家第六十二章 被親爹嫌棄的孫伯安第三六八章 自己做主的武崇訓第一三七章 讓索元禮佔了便宜?第三八三章 四色鏢旗第四六五章 帥,是原罪第四一五章 不甘心第六章 逼出來的大廚第三一八章 可憐的富貴人第一六六章 明搶?第二零二章 來了羣賣石頭的(五千字)第三零九章 高泰的精緻分析第三七七章 收攏永業田第一九七章 天授元年的第一場雪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三三一章 同衙爲官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七十四章 吳老九罵街第一零二章 探監第一三四章 兩份奏摺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四六四章 殺無赦第三七五章 心疼第四二零章 日落日升第四零零章 風聲鶴唳第二三四章 心懷鬼胎第五二六章 神氣第二十九章 信義與生存之道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內衣(二合一)第二三八章 武則天真正的意圖第一一一章 孟蒼生的右手第三四六章 不幹也得幹第二八一章 局第三一六章 紫玉佩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一七四章 卑微與聖潔第二六二章 裝,還是你會裝啊第三二七章 王從簡第二七六章 入甕第三一七章 一個字:亂!第三一五章 拿下萬年縣第五二三章 玩死我吧第五二七章 一擰一個圈嘿嘿嘿.......單章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一四一章 此非正義第四六二章 造反的都喜歡玄武門第五零八章 吳老九慌了第十三章 人情味兒第四四五章 值得守護(二合一)第二八四章 套話第三二三章 馬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