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趙郡李氏的潛藏實力(下)

歷城的歷史非常悠久,因地處歷山(今改名爲千佛山)下而得名。

1964年,我國考古學家發現遠古時期文化遺址,位於歷城西郊田家莊村南玉符河畔,證明距今約6500年至7400年之間,這裡已有先民繁居。

說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亦是不爲過。

西周時,歷城屬於譚國,春秋鄭莊公十年,屬齊國,稱爲濼邑,此後一直是齊國的核心地盤。

在戰國時,歷城被稱爲歷下邑。

秦統一中國後,歷城屬於濟北郡。

西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開始設歷城縣,屬青州濟南郡。東漢初屬青州濟南郡,後屬濟南國。

三國時,歷城屬魏國青州安平郡,又屬青州濟南國。永嘉之亂以後,濟南郡治所從東平陵遷到歷城。北魏之後,歷城一直屬於齊州濟南郡,行政區劃就沒有動過。

山東,歷來都是河北世家的自留地,此時尤其是如此。歷史上高殷被高演篡位,後者曾經十分擔心趙郡李氏從歷城起兵造反。

原因無他,這裡有造反的本錢,無論是經濟基礎還是民風民俗。

wωw ●TTκan ●¢ ○

不管是南北朝還是後世,這塊地方都出響馬愛鬧民變,這是從黃巾之亂就留下來的“傳統”。

高洋和高伯逸一行,及麾下神策軍將士萬人,坐着戰船來到了歷城周邊,並在歷城外的黃台山下駐紮。

歷城的北面皆小山,而且分散於濟河兩岸(濟河後來被黃河侵佔至今,所以這些山就分散於黃河兩岸了),故有“齊煙九點”之勝。

其實九非確數,是多的意思,今天的人,認爲這“九點”乃是臥牛山、華山、鵲山、標山、鳳凰山、北馬鞍山、粟山、藥山和匡山,其中並沒有黃台山。

濟河水緩且水清,航運發達,乃是山東的母親河。而黃台山四周皆是清流,它的南面是蓮子湖,小清河就在山前流過。這裡有山有水,勝似江南,風景美如畫。

此時正是初秋時節,這裡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來了就不想走。

高洋登上黃台山頂遙望四周,遠處的渡口,船隻來往如梭,大片的土地被平整,蓋起木板房,作爲倉儲吞吐着貨物。

真是一座富有生機的大城啊!

高洋此番東巡,總算是明白齊國的賦稅,到底是來自哪裡了。河北的世家,雖然沒有像晉陽鮮卑那樣,揮舞着爪子,炫耀武力不可一世。

但是,這些人似乎更會經營產業,更會種田,更會賺錢!

他們的力量不可小覷。

尤其是趙郡李氏,或者說高伯逸那個平日裡不顯山露水的“岳父”!

歷城高洋一直沒有來過,不過他知道,光靠着一郡一縣的力量,歷城是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程度的。

東河泊司是一個行政機構,負責管理齊國北面的江河湖泊上航運的經營,其中濟州的任城和齊州的歷城,就是兩個大的中轉站。

與南陳和解之後,從江南來的絲綢、布匹等物,都會從這裡來。更別說還有海運的航線!

所以高洋相信,現在齊州,是非常富庶的。因爲它是借了“大勢”,這一片區域都在幫它。

高洋還相信,李祖升的腰桿子,也是非常硬朗的。

“九合啊,聽說你提出的一些政策,都在齊州率先實行,看來,齊州上下,真的是非常給你面子啊。”

高洋意味深長的說道。

地方實力派尾大不掉,這是封建王朝裡面常常會出現的情況。爲了制衡地方實力派,朝廷裡常常會有什麼“招討使”“巡撫”“轉運使”“布政司”一類的機構和官職來分權。

只不過,表面上這一套是行得通,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則會出現很多很多的現實問題,最後地方實力派還是不可避免的做大。

在高洋眼裡,歷城肯定不像是晉陽一樣,聽調不聽宣。不過從現在看來,估計也沒強到哪裡去。

想到這些,似乎眼前的美景也不美了。

高洋輕嘆了一口氣,意興闌珊的說道:“黃台山風景好,朕決定將行宮設在這裡,就不住歷城了。

朕此番是要泰山封禪,還是以正事爲主。所以歷城的事情,由你去辦,朕不會跟這裡的人見面,以免讓人誤會。

朕給你三天時間,把輜重辦好,把封禪要用的東西準備好,去吧。”

“喏,微臣一定辦妥。”

高伯逸拱手說道。

等他走了以後,高洋繼續揹着手看遠處的景色,面色充滿了憂慮。

他不去歷城,是不想給河北世家,包括趙郡李氏在內,不想給他們錯誤的信號!晉陽鮮卑吃人,河北世家亦是吃人,必要的敲打還是要的。

如果此時高洋開開心心的進歷城,跟當地的官員一起宴飲,那麼在有心人眼裡,這些反映出來的東西,味道可就不太一樣了。

而高伯逸則是不同,他本來就跟河北世家關係密切,還是趙郡李氏的“女婿”,他如果都不去主持大局,那才叫有陰謀。

當皇帝很難,不僅高危職業,而且還是高壓職業。

當皇帝也很容易,只要能玩好平衡術,就能無往而不利。

當然,前提是國家不被人滅掉。

……

再次見到“老丈人”,高伯逸發現對方除了瘦了些以外,看着竟然沒怎麼顯老。不過兩人在歷城門口碰面,李祖升背後還是一大堆的官員,對方看起來似乎非常沒面子。

畢竟他們是來迎接高洋入城的,結果這位皇帝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不去歷城“視察工作”,讓每個人都心中惴惴不安。

“大都督,神策軍雖是禁軍,但沒有陛下手諭,不可入城,大都督莫要壞了規矩。”

李祖升公事公辦的說道,穿着緋色官服,看上去丰神俊逸的。

在老巢歷城,他是一副地頭蛇模樣。當然,他是在高伯逸面前如此,在高洋那裡,是不敢放肆的。

“那是自然,在下此行來歷城,只是交接公務而已,三日後就啓程赴泰山。”

高伯逸也裝模作樣的說道。

剛纔兩人已經交換了眼神,確定雙方都是有私密話要說,此地人多眼雜,不方便進一步交流。

“那請大都督入城,在下已經備好了接風宴。”

李祖升做了一個請的動作,高伯逸隨即翻身上馬,直挺挺的帶着親兵騎着馬入了歷城。他的高傲姿態,弄得李祖升好不尷尬。

重要的後宮情節和創作意圖第291章 眼見未必爲實第319章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第1094章 鄭伯克段(上)第503章 忠臣註定孤單第187章 密謀第802章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第354章 斛律跑跑第779章 新年“快樂”(完)第399章 交淺言深第764章 審判日(5)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050章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第889章 巨人離場(上)第720章 開局操作猛如虎(上)第746章 北齊好叔父(上)第49章第579章 是你想太多第241章 小人物的大翅膀第844章 宣而不戰第252章 物是人非第95章 嚴峻的形勢第138章 風生水起第20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出獄)第1009章 一路向北(2)第404章 大冢宰的試探第890章 巨人離場(下)第447章 尋找強援第1250章 時代的曙光(完)第684章 不夜城(下)第1338章 英雄總倒在黎明之前(中)第1004章 冰雪雄城(上)第180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908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3)第731章 後天保時代(1)第360章 毫無意義又影響深遠第1216章 西風襲來(3)第1099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上)第1037章 武鬥厲害,文鬥更是厲害(上)第583章 陽謀對陰謀古代人的正名、別名、小名、學名、族名、表字的含義用途第904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4)第211章 別慌,我們走慢點第1266章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下)第1338章 英雄總倒在黎明之前(中)第742章 麻桿打狼(上)第3章 居鄴城,大不易第186章 先斬你一臂(下)第150章 假大師說真道理第1245章 程序的正義(下)第378章 泄密(加更求票)第264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142章 高調與低調第451章 愛要要,不要滾第47章 少林功夫好誒第39章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第249章 不好意思,我攤牌了第329章 治世之能臣第788章 暴虐與狂怒(上)隋唐紡織業的大發展第72章 吾乃北朝范增也第851章 經濟制裁(完)第257章 讒言大比拼第1157章 面授機宜(下)第927章 開府建衙(中)第909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4)第28章 都是常規操作第651章 枋頭煮酒第816章勇敢的滑翔翼(下)第527章 戰略反擊(下)第841章 所謂忍讓,不過是被逼無奈的妥協第807章 胸懷利器,殺心自起第551章 似有鬼影隨行第99章 世間的規則如此殘酷第454章 節外生枝第1199章 天意不可違(下)第886章 塵歸塵,土歸土(上)第994章 凜冬將至(完)第89章 相親之類的我真不擅長啊第572章 進亦憂退亦憂第916章 “安定祥和”(下)第594章 投石問路之計第374章 不如回家洗洗睡第113章 魚兒上鉤第1097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中)第1059章 大佬有大佬的格局(下)第434章 人間有正氣第790章 暴虐與狂怒(下)第1196章 河陽之戰(4)第189章 高伯逸的殺人劍北齊高氏皇族與晉陽鮮卑間的數次“鬥法”(月底求月票)第246章 縱橫捭闔第28章 都是常規操作第469章 欲哭無淚第600章 強勢迴歸(加更求票)第328章 宰輔歸來第1164章 天才總是不被理解的(1)第247章 會盟第720章 開局操作猛如虎(上)第1299章 人生不得志十有八九(本卷完)
重要的後宮情節和創作意圖第291章 眼見未必爲實第319章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第1094章 鄭伯克段(上)第503章 忠臣註定孤單第187章 密謀第802章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第354章 斛律跑跑第779章 新年“快樂”(完)第399章 交淺言深第764章 審判日(5)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050章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第889章 巨人離場(上)第720章 開局操作猛如虎(上)第746章 北齊好叔父(上)第49章第579章 是你想太多第241章 小人物的大翅膀第844章 宣而不戰第252章 物是人非第95章 嚴峻的形勢第138章 風生水起第20章 大理寺獄三日遊(出獄)第1009章 一路向北(2)第404章 大冢宰的試探第890章 巨人離場(下)第447章 尋找強援第1250章 時代的曙光(完)第684章 不夜城(下)第1338章 英雄總倒在黎明之前(中)第1004章 冰雪雄城(上)第180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908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3)第731章 後天保時代(1)第360章 毫無意義又影響深遠第1216章 西風襲來(3)第1099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上)第1037章 武鬥厲害,文鬥更是厲害(上)第583章 陽謀對陰謀古代人的正名、別名、小名、學名、族名、表字的含義用途第904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4)第211章 別慌,我們走慢點第1266章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下)第1338章 英雄總倒在黎明之前(中)第742章 麻桿打狼(上)第3章 居鄴城,大不易第186章 先斬你一臂(下)第150章 假大師說真道理第1245章 程序的正義(下)第378章 泄密(加更求票)第264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142章 高調與低調第451章 愛要要,不要滾第47章 少林功夫好誒第39章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第249章 不好意思,我攤牌了第329章 治世之能臣第788章 暴虐與狂怒(上)隋唐紡織業的大發展第72章 吾乃北朝范增也第851章 經濟制裁(完)第257章 讒言大比拼第1157章 面授機宜(下)第927章 開府建衙(中)第909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4)第28章 都是常規操作第651章 枋頭煮酒第816章勇敢的滑翔翼(下)第527章 戰略反擊(下)第841章 所謂忍讓,不過是被逼無奈的妥協第807章 胸懷利器,殺心自起第551章 似有鬼影隨行第99章 世間的規則如此殘酷第454章 節外生枝第1199章 天意不可違(下)第886章 塵歸塵,土歸土(上)第994章 凜冬將至(完)第89章 相親之類的我真不擅長啊第572章 進亦憂退亦憂第916章 “安定祥和”(下)第594章 投石問路之計第374章 不如回家洗洗睡第113章 魚兒上鉤第1097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中)第1059章 大佬有大佬的格局(下)第434章 人間有正氣第790章 暴虐與狂怒(下)第1196章 河陽之戰(4)第189章 高伯逸的殺人劍北齊高氏皇族與晉陽鮮卑間的數次“鬥法”(月底求月票)第246章 縱橫捭闔第28章 都是常規操作第469章 欲哭無淚第600章 強勢迴歸(加更求票)第328章 宰輔歸來第1164章 天才總是不被理解的(1)第247章 會盟第720章 開局操作猛如虎(上)第1299章 人生不得志十有八九(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