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

“大人你看,那裡有條大狗!”

“哈哈,這就叫天無絕人之路。國難當頭,我們都餓的皮包骨頭,這條狗卻又大又肥,一看就是條賣國狗,快去捉了來吃了。”

河岸淺灘上,幾百個衣衫襤褸的潰兵,簇擁着一個少年,往河邊衝來。

一條大黃狗,舔舐着侯玄演的臉頰,他們兩個被一起衝到了岸邊。狗的水性不差,加上身體小,倒沒出什麼事。

只是找不見主人,只有侯玄演一個,好歹是個熟人。所以一直蹲在侯玄演身邊,等他起來,帶着自己去找主人。

“大人,還有一個死人。”

少年擠出人羣,走到近前手指併攏,測了下侯玄演還有呼吸。“這人還沒死,我看他蓄髮未剃,也是個鐵骨錚錚的漢人,快把他救起來。”

“那這條狗怎麼辦?”

大黃自知沒有力量逃出去,搖着尾巴吐着舌頭,一臉和善。

“笨蛋!這個人明顯是個自己人,等他醒了你還好意思吃他的狗麼?還不趁現在,扒了皮吃了,等他醒來我們一推四五六...”

“大人英明!”

大黃眼見幾個人眼色不善的往自己這邊走來,狗的感覺最爲靈敏,預感到自己大難臨頭。焦急的大黃,一邊叫着一邊用爪子撥弄侯玄演的身體,想讓他醒過來。

“這狗成了精了,快點上去。別讓他把人弄起來了。”

嗤啦一聲,侯玄演身上的衣服被扯碎,胸中掖着的一塊布條露了出來。

少年頭領伸手撿了起來,展開一看,頓時熱淚盈眶。

“嘉定剿恢義師”六個大字,用黑線繡在白布上,沾滿了血跡。

“這狗不能吃了,把人帶上,我們繼續走,別被清狗追上了。”

....

侯玄演昏昏沉沉間,感覺自己被人架在空中,睜眼一看果然躺在一張簡易的擔架上。

我被抓了?我被救了?

迫不及待地張開眼,勉強擡了一下頭,看到擡着自己的人,腦後有頭髮。侯玄演長舒一口氣,“不是清狗。”而且看他們的穿着打扮,應該是一支義軍。

突然一個腦袋伸了過來,面帶微笑地說道:“你醒了?”

侯玄演轉身一看,這個人十五六歲的模樣,雖然穿着破舊的盔甲,也難掩一身的書卷氣。

“多謝諸位相救,這裡是哪裡,諸位是什麼人?”

“我是夏完淳,這裡是去太湖的路上,我們在河邊撿到了你和你的大狗。”

原來是他,在松江府一帶活動的義軍,的確很有可能是夏家父子的手下。這個夏完淳就是“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的少年英雄,侯玄演兩世爲人,都知道他的大名。這廝自稱“江左少年”,是個地地道道的神童,在江南一帶就屬於“別人家的孩子”,幾乎每一個恨鐵不成鋼的父親。在教育自己兒子時候,都要來一句:“你看看人家夏家小子夏完淳!”

大狗?對啊,元寶呢?侯玄演一個激靈,急促地問道:“那我的同伴呢?”

“你還有同伴?那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碰到你的時候,就只有你和狗。”

大黃聽到狗這個字,不適時宜地叫了幾聲。

連我都沒事,他們水性都比我好,應該也逃了出來了吧!沒想到這一次必死的局面,就這樣逃出生天,侯玄演大感慶幸。

侯玄演掙扎着爬起身來,兩個人上來扶住他,一瘸一拐地往前繼續走。

“各位好漢,大恩不言謝,我還要去尋找我的同伴,咱們還是就此別過吧。”

夏完淳他們的下場可不太好,侯玄演不想和他們去太湖送死,也知道這些人是勸不住的。更何況一百多個嘉定少年,還散落在這片四戰之地,他急着去找到他們,帶他們到江對面去。

夏完淳笑道:“你這個樣子,獨自在這附近,和尋死沒有什麼兩樣。我看你是胸中放着嘉定義師的旗子,應該是侯黃的手下吧?”

“家父候峒曾。”

夏完淳臉色一變,抱拳說道:“原來是忠烈之後,失敬失敬。”

侯玄演暗歎一聲,你也馬上也要成了忠烈之後了,得這麼個稱呼可不怎麼好受。

夏完淳的父親夏允彝,和好友陳子龍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敗後於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節,時年50歲。距離今天,也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想到這裡,侯玄演還是決定勸他一句。他左右看了一圈,附耳道:“夏公子,你們是不是要去投奔江南副總兵吳志葵,攻打蘇州?”

夏完淳臉色一變,問道:“你怎麼知道?”

這是絕對的機密,父親也只是跟自己說起過而已。

侯玄演搖了搖頭,扯着他的衣服,說道:“來這邊細聊。”

夏完淳也知道,他們要交談的是絕對不能外漏的消息,這些兵雖然都是自己心腹,但是一旦反水告密,後果太嚴重。

兩個人來到路邊,侯玄演找了樹墩,一屁股坐上。大黃搖着尾巴,蹲在他的腳下。“夏公子,如今局勢糜爛,清兵攜勝之威,更有江北四鎮的精兵助紂爲虐。吳志葵的兵馬,再加上你們聚集的義軍,根本不是對手。守城尚且費勁,更別說攻城了。那蘇杭兩州,清兵沒費一兵一卒,城牆也沒被攻破,豈是那麼好打的。不如勸說令尊,帶兵南撤,保留實力。等到監國的唐王一聲令下,咱們再打回江浙!”

夏完淳聽到他說監國唐王時,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色。他們父子效忠的是魯王朱以海,門戶之見,對唐王頗有牴觸。但是很快,他就掩飾了過去,如今大敵當前,有識之士都已經看到了門戶之爭的危害。在夏完淳心中,只要能恢復大明江山,哪個王爺做皇帝都可以。

“侯兄所言不差,可是江北這半壁江山,也是的大明的國土,總要有人犧牲,才能讓大家記住這一點。否則這裡的百姓,安安逸逸在建奴鐵騎下生活幾十年,誰還記得自己是漢人。”夏完淳揹負雙手,站在林中,陽光穿透密密麻麻的樹葉,照在他的臉上。

“夏兄所言,讓我慚愧,我侯玄演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但是此間尚有嘉定遺民,我的一百弟兄,我答應過他們帶他們過江。言猶在耳,豈敢棄之,咱們就此分道揚鑣吧,”

第一百六十三章 決戰荊襄(3)第五百三十三章 修法前夕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計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歲末飲宴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覺得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第五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謀朝篡位第八十一章 都是漢奸,一視同仁第五百二十一章 賣人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六十三章 盡收江浙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這裡有人有戀父情節...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計,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要專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跟我爹不熟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賜爵第五百八十五章 倭人的野望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將星閃耀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四百八十六章 後宮空虛第四百七十八章 派兵增援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標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舉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言犯賤,哦,是犯顏直諫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零九章 江山壯麗(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清和南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九十三章 傳檄天下第一百零九章 鄉親們,北伐軍成立啦!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戰荊襄(2)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八十七章 他就是一個人肉存錢罐而已第五百二十二章 笑死人了第二百二十章 奔波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頑疾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三十章 比慘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爲了永樂大帝殺他全家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陷武昌第二百九十九章 樂觀精神的消亡史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條約第七十九章 一羣和平愛好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四百零八章 啓用舊將第三百一十五章 滿清的遮羞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強皇權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一百四十章 再臨鎮江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馬不卸鞍第三百八十一章 少女和皇帝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一十五章 滿清的遮羞布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殺!第六百零九章 江山壯麗(大結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四百三十章 惡之大者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三百八十章 大國意識第四百一十一章 男人們的浪漫就是一起遊西湖、唱軍歌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六十章 把手伸向紹興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風骨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業興邦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個掃黃案件的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不爲人知的秘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館的雛形第四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五百零二章 立軍爲民第五百八十二章 陛下,我能生(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給你一個希望,然後絕望而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決戰荊襄(3)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四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可以留下十個第一百七十四章 莫名其妙地拿下了襄陽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託孤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四百一十五章 倭兵志願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四十八章 英雄斷腕
第一百六十三章 決戰荊襄(3)第五百三十三章 修法前夕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計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歲末飲宴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覺得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第五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謀朝篡位第八十一章 都是漢奸,一視同仁第五百二十一章 賣人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六十三章 盡收江浙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這裡有人有戀父情節...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計,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要專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我跟我爹不熟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賜爵第五百八十五章 倭人的野望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將星閃耀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四百八十六章 後宮空虛第四百七十八章 派兵增援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標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舉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言犯賤,哦,是犯顏直諫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零九章 江山壯麗(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清和南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九十三章 傳檄天下第一百零九章 鄉親們,北伐軍成立啦!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戰荊襄(2)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八十七章 他就是一個人肉存錢罐而已第五百二十二章 笑死人了第二百二十章 奔波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頑疾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三十章 比慘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爲了永樂大帝殺他全家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陷武昌第二百九十九章 樂觀精神的消亡史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條約第七十九章 一羣和平愛好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四百零八章 啓用舊將第三百一十五章 滿清的遮羞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強皇權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一百四十章 再臨鎮江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馬不卸鞍第三百八十一章 少女和皇帝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一十五章 滿清的遮羞布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殺!第六百零九章 江山壯麗(大結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四百三十章 惡之大者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三百八十章 大國意識第四百一十一章 男人們的浪漫就是一起遊西湖、唱軍歌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風巡視第六十章 把手伸向紹興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風骨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業興邦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個掃黃案件的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不爲人知的秘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館的雛形第四百四十三章 絕望第五百零二章 立軍爲民第五百八十二章 陛下,我能生(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給你一個希望,然後絕望而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決戰荊襄(3)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四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可以留下十個第一百七十四章 莫名其妙地拿下了襄陽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託孤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四百一十五章 倭兵志願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四十八章 英雄斷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