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

金陵的六月,是天下少有的酷暑,尤其是正午時分,太陽高高掛起,灼烤着大地。這種天氣裡走在沒有樹蔭的街頭,都容易突然暈厥過去。

然而就在這種天氣中,金陵照樣有來自各地的商隊,他們或架着馬車,或帶着車隊,三五十人結成一羣,來自各個地方。

金陵和江南大部分地區,遍地都是新興的工廠,以往家庭小作坊式的紡織產布已經徹底跟不上時代。大明控制的海域不斷擴大,就有了數之不盡的貨物傾銷地,一般的小作坊根本不夠看的。

朝廷對於商人的支持,讓大明成爲了第一個工廠興起的土壤。尤其是侯玄演讓利於民的政策,使得很多工廠變相受到了朝廷的扶持。

推動人們前進的從來都不是固有僵化思維,而是金錢和利益,既然讀死書不能做官了,也不能光宗耀祖光大門楣了,誰還會抱着四書五經皓首窮經呢。

侯玄演也屢次發現,如今的大明有弊端,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地追逐金錢的時代。這不是華夏該有的模樣,肯坐下來讀些好書的人越來越少了。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就在這個時候,金陵發生了一件大事,兩個工廠發生了大規模的械鬥。

金陵吳家在江寧有一家工廠,這是個專門紡織的廠子,裡面有個夥計在進廠之前是個祖傳的木匠,在織布之餘他和自己仍然當着木匠的爹,發明出一種新式的紡車。

這種紡車用水力作爲動力,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而且節省了人力。此事甚至驚動了吳家的家主吳濟坤,對木匠父子大加賞賜,並和他們簽訂了合同,買斷了這個紡車的技術,吳濟坤當即決定擴建廠子。

誰知道木匠父子吃着鍋裡的看着盆裡的,轉頭又把這個新式紡車賣給了江寧縣中另一個工廠,這個工廠來頭也不小,是江寧當地的士紳徐家,徐家累出高官闊綽的時候吳家還是個微末的商賈。

吳濟坤聽後大爲惱火,派人去尋木匠來對峙,木匠全家躲到徐家的府上,吳家的人上門討要徐家也不肯放人。最後雙方火氣越來越大,在江寧發生械鬥,打傷了七十餘人。

這件事甚至報到了侯玄演的案上,瞭解完前因後果之後,侯玄演親自出面斷案。

今日的大堂內外,擠滿了來自金陵附近的各色人士,他們都抻着脖子踮着腳尖想知道這個案子該怎麼判。

刑部大堂難得對外開放,侯玄演看着外面烏泱泱的人羣,暗暗點頭。旁邊坐着的也都是朝中大佬,有張煌言、馬士英等人。

這件事他第一次聽到,就知道是個契機,一個難逢的好機會。

驚堂木一拍,侯玄演也過了一把斷案的癮,吳濟坤和徐元朗還有木匠父子被押了上來。

吳濟坤就不說了,是金陵首富,而且和王爺是舊相識了。徐元朗是江寧徐家的家主,北伐也是出過大力的,而且徐家世代都是江寧望族,再加上這件事三方都覺得自己有理,所以到了公堂也冷眼瞧着對方,誰都不服誰。

吳濟坤認爲自己花錢買了這項技術,而且立下了字據;徐元朗卻認爲,發明這東西並不是摸得着看得見的東西,哪裡有買斷別人想法的事;木匠父子難得見到這麼多錢財,想要讓他們高風亮節顯然是不可能的。

侯玄演看着堂下四個人,兩邊的衣着華貴,氣度不凡,看上去就是富貴人家,而且臉上怒氣衝衝,顯然是自恃身份不想對簿公堂。而夾在中間的木匠父子則心虛許多,眼神躲躲閃閃,看上去有些猥瑣。

“你們在江寧械鬥,先不說原因,就此事而言已經是嚴重蔑視我朝法紀。”

吳濟坤和徐元朗臉色一急,剛想申辯,侯玄演接着說道:“吳濟坤年近古稀,於國有功,不便在公堂受審。着吳守玉替父受審,給他搬個椅子,在旁聽審。”

徐元朗臉色更加難看,相反的吳家人反而長舒了一口氣,王爺畢竟還是念舊。

侯玄演接着和顏悅色地說道:“徐元朗也是資助過北伐的人,雖無功名在身,也不必伏地聽審。”

徐家人懸着的心落了下來,唯有木匠父子更加害怕,這是什麼意思,兩邊都是關係戶,難道要拿我們父子開刀?

侯玄演笑嘻嘻地站起來,對着木匠父子說道:“至於你們父子,雖有貪財之德虧,難掩巧技利之大功。紡車革新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將來貧者有衣穿,乃是造福百姓的功德。”侯玄演臉色紅潤,越說越激動,對着左右官員說道:“如此英才,當賞,重重賞。”

堂下堂內一片譁然,大家帶着瓜子板凳,攜老扶幼全家出動看好戲來了。結果看了一出攝政王和稀泥?

而和稀泥大師此刻仍然侃侃而談,直把刑部大堂變成了茶樓所在,言語間不過是鼓勵大家向木匠父子學習。

徐元朗聽的雲山霧罩,搞了半天到底是吳家的錯還是徐家的錯?

侯玄演終於停止了對木匠父子的誇讚,轉而說道:“至於江寧械鬥,吳、徐兩家皆有不是,着各賠對方千兩銀子,用以撫卹受傷夥計家屬。至於這個水力紡車,既然是木匠賣給了吳家,又賣給了徐家,這是朝廷的過錯。”

“王爺,這怎麼是朝廷的過錯了?”旁聽的張煌言聽不下去了,忍不住打斷了他問道。

“此事歸根結底,是朝廷的法度不健全,大明律中可有斷此案的依據?”

張煌言啞口無言,這主兒完全不把朝廷威嚴當回事,代表朝廷當庭認錯那不是自降身份麼?

侯玄演卻不以爲然,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承認自己的錯誤非但不會喪失威嚴,反而會提升朝廷的公信力。

侯玄演見張煌言不再說話,轉過頭來繼續說道:“本王決定從即日起,着文淵閣、司禮監、刑部、工部抽調人手,完善法度,制定一套規範。凡是發明革新,創造未有之物,皆可申請‘專利’,凡是用此物獲利者,要麼買斷‘專利’,要麼須支付費用。朝廷將保護‘專利’十五年,十五年後此物人人皆可用。

今日的案子,既然是因爲朝廷的法制不健全,那麼就由朝廷出錢,買下小木匠的水力紡車‘專利’,送與吳、徐兩家所有。今後大明商人的工廠若用此車,或者相仿的車,皆需支付銀兩給兩家。”

專利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大明,此時除了侯玄演,其他人的腦子還沒有完全明白過來。

但是這個案子的影響之大,勢必會通過這些吃瓜羣衆,傳遍全國。

侯玄演是整個大明最受關注的人物,所有關於他的軼事奇聞,都有着廣闊的聽衆市場。

‘專利’這個詞,也勢必隨着大家的傳揚,早晚人盡皆知。

吳濟坤和徐元朗在侯玄演的調停下,重歸於好。雙方一起走出了衙門,臉上看似很平靜,心中卻涌起了滔天巨浪。商人對錢是最敏感的,‘專利’這個東西,分明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水力紡車的作坊建成之後,效率比以往提升了幾十倍,這個東西豈能不推廣開來。到時候全國的商人誰想用,就要給自己付錢,雖然不知道多少,但是積少成多還是非常驚人的。

當然最振奮的,莫過於那些匠人,以往老老實實做工就是了,現在卻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一旦跟小木匠一樣,搞出一個‘專利’來,那不就意味着有了大把的錢財。

不出侯玄演的預料,這件案子迅速被傳播開來,街頭巷尾都在議論。

隨之而來的,就是一波發明熱,各種樣式的發明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各地的專利衙門開始以府爲單位興建,大明土地廣闊,想要都到一處申請是不可能的。

開始的時候,大家苦不堪言,人多了雜了,什麼樣的發明都出來了。有的根本就是毫無用處,甚至鬧出很多笑話。

終於,戶部出了一個高招,申請專利需要先繳納一定的費用。若是評判出來是甲等專利,可以返還所有費用。若是丙等專利,則不退還所繳費用。

如此一來,纔打住了這一波全民發明熱潮。

在明朝,這個傳播的速度已經足夠快了,但是侯玄演還是不滿足。

政令如何才能最快地速度影響全國,在沒有電視、廣播的時代,唯有報紙這一條路。好在他在全國的掃盲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年多。

說幹就幹,侯玄演馬上派人叫來了禮部尚書顧炎武。

顧炎武的在禮部這些年,剛開始出盡了風頭,但是越到後面越沒事幹,只剩下四夷館和鴻臚寺還有事幹,其他的衙門基本上就是擺設。

來到王府之後,親兵帶着他來到書房,顧炎武隱隱聽到書房有女子嬉笑聲音,便止住了腳步。

秦禾上前敲門道:“王爺,顧尚書來了。”

“快請進來。”侯玄演整了整衣襟,看着推門而入的顧炎武,笑道:“給顧大人上茶。”

旁邊的丫鬟瀟瀟福了一記,轉身出去沏茶,顧炎武問道:“王爺召下官來,不知所謂何事?”

侯玄演從桌上拿出一張紙來,顧炎武往前一瞧,王爺所用的紙張質地也是一般。看來外界風傳王爺北伐之後,艱苦樸素,回京時候一聲破舊衣裳,並非虛言啊。

侯玄演卻不知道簡單的一張紙,在顧炎武心裡已經腦補了一出清廉節儉的反腐大戲,興沖沖地說道:“你看這個。”

顧炎武接過紙張一看,排版十分清楚,幾篇文章有的是說朝廷政令,有的是漠北捷報,用詞十分簡潔易懂。

“這是邸報?”顧炎武一眼就看了出來。

侯玄演拍手道:“不錯,本朝的通政司自從甲申國難之後,一直就沒有再重建。我打算重開通政司,而且這次面向百姓發行,以確保地方與朝廷齊心。”

通政司就是大明朝廷中,專門負責邸報的出版和發行的衙門。

顧炎武一聽眼色一亮,禮部清閒這麼久,所有的官員見了自己都憂心仲仲的生怕失業,沒想到就落下這麼個大活來。

“王爺此舉高明啊,這樣一來政令通暢,朝廷的意志也可以快速地佈施四海,正是一招妙棋。”要不是這聲音中氣十足,侯玄演都懷疑眼前的顧炎武是馬士英假扮的了,這語氣完全是馬士英的口吻,不過也說明了顧炎武對此事是很贊成的。

“呵呵,既然顧尚書也覺得可以,就回去着手準備吧。此事宜早不宜晚,儘快辦好我們也好早日看看效果。”

顧炎武興奮勁一過去,馬上問道:“就是不知道面向百姓,他們會不會掏錢購買,不然光是紙張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侯玄演笑道:“現在不是過去了,外番金銀流入,民間藏銀不少,多寫點百姓感興趣的內容,自然可以讓他們養成購買邸報的習慣。”

有錢就是好辦事,禮部的批條剛剛拿到,戶部的銀子已經到位。

顧炎武興奮地帶着禮部的閒散官員,精心準備了第一份金陵邸報,侯玄演一看大爲光火,這玩意以前的秀才都不一定能看懂,這像是面對百姓麼?

禮部官員光顧着賣弄文采,詩詞歌賦、駢儷散文,措辭優美,多含典故。這東西要是在士子間,倒是可以引起共鳴。

但是既然有活幹,禮部官員就幹勁十足,修訂版的很快就出來了。

侯玄演一看,這次還不錯,除了詳盡地解釋了專利的含義,以及各種規程之外,還有漠北大捷的一些英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爲了吸引小民的目光,顧炎武找了當朝幾個大佬,寫了自己的一些童年趣事,刊登其上。

侯玄演望着中間的空缺,說道:“這個地方也利用起來,可以連載一些傳奇小說之類的,話本也可以。”

顧炎武點了點頭,問道:“哪幾本適合?”

侯玄演不耐煩地說道:“我大明人才濟濟,好的小說不計其數,什麼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這種曠世奇作,都可以連載嘛。”

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功升官第五百六十七章 華式殖民第三十章 比慘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鮮之殤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四百二十八章 點將徵遼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禪位第八十九章 黑雲壓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二百章 死亡名單第四百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零一章 過個好年第四百七十六章 禪位第四百五十二章 釋然第六十七章 一本正經第一百零七章 罵我的人不配有小JJ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陰魂不散李率泰第九十九章 飲馬秦淮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痛擊我的盟友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家聚會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縣鉅富第一百一十六章 將門有女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一百二十二章 清理豬隊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戰荊襄(2)第二十二章 連環計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八十六章 官方海盜第二百四十六章 鳩佔鵲巢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縣鉅富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國就得一致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馬不卸鞍第四百零二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第四百九十八章 詔下萬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約翰茶樓第八十三章 喝花酒、X女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賜爵第一百六十四章 決戰荊襄(4)第一百四十九章 擒王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三百一十九章 誘人的香料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事不忍聞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沙整風運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演戲(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盡收江浙第六百零六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輩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強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小侯心中的盛世第二十六章 反覆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戰荊襄第一百二十九章 漢奸標本第六十六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五十六章 欲揚先抑(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殺戮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階級鬥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四百七十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百一十六章 燒死少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軍皆醉,大開城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五百五十一章 養狼當犬第五百四十八章 揮淚斬舊部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戰第三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讓他們變得熱情好客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是個什麼東西?第三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十一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十一章 夜襲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計,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關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一百八十章 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第一百零五章 性感多鐸,在線進城第二百零二章 佛也發火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
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功升官第五百六十七章 華式殖民第三十章 比慘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鮮之殤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四百二十八章 點將徵遼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禪位第八十九章 黑雲壓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二百章 死亡名單第四百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零一章 過個好年第四百七十六章 禪位第四百五十二章 釋然第六十七章 一本正經第一百零七章 罵我的人不配有小JJ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陰魂不散李率泰第九十九章 飲馬秦淮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痛擊我的盟友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家聚會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縣鉅富第一百一十六章 將門有女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一百二十二章 清理豬隊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戰荊襄(2)第二十二章 連環計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八十六章 官方海盜第二百四十六章 鳩佔鵲巢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縣鉅富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國就得一致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馬不卸鞍第四百零二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民羣衆的汪洋大海第四百九十八章 詔下萬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約翰茶樓第八十三章 喝花酒、X女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賜爵第一百六十四章 決戰荊襄(4)第一百四十九章 擒王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三百一十九章 誘人的香料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事不忍聞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沙整風運動第三百五十七章 演戲(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盡收江浙第六百零六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輩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強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小侯心中的盛世第二十六章 反覆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戰荊襄第一百二十九章 漢奸標本第六十六章 路見不平第三百五十六章 欲揚先抑(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殺戮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階級鬥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四百七十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百一十六章 燒死少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軍皆醉,大開城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五百五十一章 養狼當犬第五百四十八章 揮淚斬舊部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戰第三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讓他們變得熱情好客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是個什麼東西?第三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十一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十一章 夜襲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計,釜底抽薪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關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一百八十章 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第一百零五章 性感多鐸,在線進城第二百零二章 佛也發火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