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天之刃(第五更)

山東曲阜,衍聖公府的所在地。山東巡撫趙元華帶着烈火營的三萬人悄然來到城下,城門緩緩打開,迎接這三萬人進城。

沒有人多想,所有人都以爲這是守衛曲阜的正常調動,包括當代的衍聖公孔胤植。

趙元華入城之後,難免路過那座落在曲阜縣城裡的“衍聖公府”,佔地一百多畝,一片烏烏壓壓的古建築,三啓黑漆大門,門楹上掛着一副金字對聯,寫的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曱德聖曱人家。

出乎意料的是,山東巡撫竟然過而不進,讓緊張了一把的孔府門子們如釋重負。家主早就傳下話來,北伐軍的官員武將一律不準放進孔府。

孔胤植去年入神京向僞清朝廷朝見,很是風光了一把,入朝之後他是班列大學士之上。小順治還在神京太僕寺街賜了一座宅子,計門、廳、樓、房一百多間,這就是北京的衍聖公府。

北伐軍打進山東,孔府一直沒有表示,其實是大有原因的。第一他們不確定這支北伐軍能待到什麼時候,萬一自己去表了忠心,滿清又打回來了,豈不是完了蛋。第二,他們認定了北伐軍是漢人的武裝,就算是打贏了奪回了江山,也不可能對他們怎麼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作爲儒家文明的象徵物,聖人族裔的孔家乃是累世公卿、書香貴族,故而得到歷朝歷代統治者的優容,任憑天下如何改朝換代、烽火狼煙、生靈塗炭,也總是倒不了儒門聖人的牌坊。既然倒不了聖人的牌坊,那孔家的榮華富貴,也自然能夠藉着聖門族裔的金字招牌,而世世代代地永遠維持下去了。

無數世家隨着朝代漲落而消亡,哪怕是昔日名震天下的江東王謝子弟,也早已埋沒在故紙堆裡,成爲了遙遠的歷史。而比東晉王謝世家還要更古老的孔家,卻依舊鐘鳴鼎食、世代尊榮。

哪怕是天底下最尊貴的本朝皇室,在孔家後裔的眼裡,也都只是“富貴不過二百年”的暴發戶。

聖門族裔,千年世家……若說中國歷史上最有“貴族範兒”的家族,肯定非曲阜孔家莫屬!

千年的王朝,沒有一家不對他們優容對待的,所以他們有這個底氣並沒有對北伐軍有所表示。甚至闔府上下的男丁,都還留着鼠尾辮,等着清兵重新打回山東,他們好顯擺自己的忠心呢。

聽到院裡的惡奴前來傳信,說是北伐軍進城了,正在出恭的孔胤植滿不在乎,撇着嘴說道:“等他們來拜謁的時候,吩咐下去不要開門,這羣南蠻子不一定能打過清兵,萬一將來撤走了,見他們一面就是罪過。”

僕人驚道:“爺,他們可是兵強馬壯的,萬一惹惱了他們,那些大頭兵衝進府來可如何是好。”

孔胤植不以爲意,洋洋得意說道:“他們和清兵不一樣,他們都是漢人,只要是漢人,誰敢到我們府上放肆?”

說完之後,坐在便桶上的孔胤植輕輕敲了下,就有明眸徠齒的俏婢進來,小丫鬟低着頭不敢擡眼,以免污了主子的地界。提這恭桶時,要面露微笑,腳步輕盈,好像是捧着鮮花一樣。若是露出一絲一毫的嫌色,免不得要因爲“不敬主子”的罪名,而有板子等着。孔家的下人有一套嚴格的“禮法”,這些充滿了“貴族範兒”的繁文縟節,自然是意味着歷史積澱下來的體面和風度。但對於伺候他們的下等人來說,則意味着無數讓人頭痛和噁心的臭規矩。

孔家實現了極至的養尊處優,千年的優渥生活,讓他們有了成千上萬的下人,爲伺候最多幾十個主子而成天打轉。

有專門爲孔家巡山的巡山戶,專門爲孔家養豬的豬戶,專門爲孔家搬運桌椅等用具的扁擔戶,專門爲孔家割花園雜草的割草戶,專門供應府裡以荊條燒成的柴碳的荊碳戶,專門爲孔家糊窗戶的漿糊戶,專門爲孔家釀酒供酒的酒戶,專門爲孔家送新鮮蔬菜的菜戶,專門爲孔家制作各種條帚的掃帚戶,專門爲孔家點炮竹的放炮戶,專門爲孔家進供核桃的核桃戶,專門爲孔家獻杏的杏戶,專門爲孔家獻梨的梨戶……諸如此類,林林總總,無所不包。

幾乎孔家的每一項事物,都有專門的衆多佃戶爲之代勞。四鄉八里無數的老百姓,都圍着孔家這一家的主子們轉。

不同於其他豪門富戶裡的佃戶,這些給孔家納貢差役的人家,全都沒有任何的報酬。也就是說,白乾!

衍聖公府以聖人子弟自居,覺得讓這些卑賤的下等人做他們家的佃戶,除了按時交地租外,能夠給他們這麼高貴的世家做事納貢當差,已經是看得起他們了,應該感到榮耀纔對?怎麼可以還妄想要他家的報酬?

幾天之後,趙元華派出的探子,化作割草工進入到孔府打探消息,空閒時候坐在院中,和雜役們閒聊。

一個小探子,眼見幹完了活,一羣人半死不活地躺在院子裡,沒有人說話,故意扯到這個話題,嘆了口氣叫道:“唉,咱們命苦啊,生在這個破地方。現在明明是農忙的時候,俺家裡的田還沒有伺候好,就要到這裡來鋤草。”

一個年長的佃戶,臉色驚恐,急忙制止道:“你這個娃娃不要命了?也不看看這是在哪裡就敢亂說話。”

小探子笑嘻嘻地說道:“大叔別怕,我這不是看着這兒就咱們這些下人麼。院裡那些老爺們,誰肯來這裡看咱們一眼呢,他們還怕髒了眼睛呢。”

佃戶苦笑一聲,說道:“你說的也是,唉生在這個地方是咱們命苦哇,下輩子俺可不投在曲阜了。”

小探子見他鬆口,繼續拿話勾他,佃戶才侃侃而談起來。

原來當孔府的庭院內雜草叢生時,割草戶就要全家老小一起到孔府割草,一割就是連續五十多天。但問題是,當孔府庭院裡雜草叢生的時候,也往往正是田野裡農務繁忙之際。割草戶經常會因爲要替孔家無償割草,而耽誤了自己家的收成,一來就是一家人,少一個都不行,家裡的地根本沒有人能照顧,純看天意了。

偏偏孔家又從來不肯因爲你來割草,就減輕你家的租子,該交多少還得交多少,非常有原則。以至於割草戶每逢年景不好,就常有因家裡欠收又交不起孔家地租而餓死的。不過孔家也不在乎,這家人餓死了,再隨便指派另一戶割草戶就是。

更倒黴的還有水蘿蔔戶,他們原本就是孔家的割草戶,本來就需要承擔割草的勞役。

有一次替孔府割草的時候,他們把自己帶來的水蘿蔔分給其他莊子的割草戶解渴,當場被孔府發現。孔府中的某個主子嚐了嚐水蘿蔔後,覺得味道不錯,就下令指定這戶爲水蘿蔔戶。每年這戶除了繳納沉重的地租,承擔官府的雜稅,很多稅種其實是衙役瞎編出來的,收到的東西也進了他們私人的腰包,並且無償替孔府割草外,還要按例向孔府奉上數量很多的水蘿蔔……結果才三年就搞得家破人亡了。

然後,另一戶人家被指定爲水蘿蔔戶,因爲之前從來沒種過水蘿蔔,也不知去何處弄這東西,到了日子根本交不出來,於是被孔府管事奪了田地,全家趕出去淪爲了流民……

在曲阜周邊方圓百里,只要是孔府的佃戶,一定要小心謹慎,一件件血淋淋的教訓,讓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隨便幫孔家人做任何多餘的事,不要獻任何多餘的東西。不然一旦被孔家列爲定例,就要世世代代不能擺脫,自己受難不算,子孫也跟着倒黴。

無數的血案,沒有絲毫的遮掩,路人皆知。彷彿任何十惡不赦的罪行,前面加上個衍聖公府,就變得理所應當起來。這是聖人的光環,也是歷朝歷代當權者縱容下的惡果,可怕的是此地的受害百姓們,已經習以爲常。他們從未想過反抗,只知道逆來順受,聖人之說果然厲害,將這些愚笨農夫洗的明明白白的。

曲阜的衙署內,山東巡撫趙元華看着手下蒐集而來的一條條罪證,不住地搖頭。

這一次應該是潛象營蒐集罪證最容易得手的一次,關鍵是這些東西都擺在明面上,不用刻意搜查。有一種犯罪叫做有恃無恐,所謂的“聖人”後裔,在朗朗乾坤下,肆無忌憚地作惡。可笑的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卻成了他最大的保護傘。

趙元華不是讀書人,但是讓他動手,心底的惶恐和重壓還是折磨得這個特務頭子覺都睡不好。這一刀下去,有可能引發整個大明的地動山搖,責罵和詰責會鋪天蓋地而來,即使他手裡握有足夠的證據,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選擇性失明。

趙元華清楚自己的身份,他是越國公手裡的一把刀,即將與儒家讀書人開戰。

以往的歷史上的經驗告訴他,此戰一開,這把刀的命運會很慘淡,勢必淪爲棄子。但是趙元華相信,這一次不同了,越國公是非常之人,要做這非常之事,也會有非常的結果。

趙元華拔出潛象營的短刃,這柄刀極其特殊,全都是用同一種材質,同一種工藝打造而成。潛象營上下從兩大統領洪一濁、趙元華,到最下面的探子,全都是一樣的規制。

一樣的鋒利,一樣的尖銳。

趙元華將刀插到案上,用刀身將所有的罪證釘在桌上,沉聲道:“士爲知己者死,國公爺既然要捅破天,那就讓我趙元華做這個破天之刃吧。”

第五百一十五章 洋酋海軍盡歿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疇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關內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零五章 閨中房事勸諫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縣尊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國一盤棋第四百三十九章 出逃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五百零三章 小海建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二百零三章 忠與不忠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請戰!(第一更)第十八章 初到太湖第三百七十二章 唱徹吳語小調歸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四百一十九章 置縣狂魔侯玄演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個乾淨(求訂閱)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毒”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五百九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麼大的功勞討個媳婦不過分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潤滑油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頑疾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陰第二十二章 連環計第九十五章 血戰常州第六十八章 能讓大盜眼紅到改行的職業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二十七章 大地主聯盟第五百六十六章 舉國譁然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連環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舉國激憤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賭你不敢跟第四章 殺人練膽第三十三章 專欺老幼第四百六十七章 悵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級八萬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縣尊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浙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浙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進軍!決戰開啓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月開恩科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十二章 佛門屯水,淨化世間第四十章 一個亂字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麼樣?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就是那隻螃蟹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將帥爲質,楚河互換第五百四十八章 揮淚斬舊部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九十九章 飲馬秦淮河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五百七十章 毀其根基第四百九十二章 蹭喜酒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九十三章 傳檄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娃娃登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強皇權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終之戰開啓第一百二十章 三隻蠢驢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第三十三章 專欺老幼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波已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一百六十六章 決戰荊襄(6)第二百八十章 你的血統就是你的保命符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終之戰開啓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
第五百一十五章 洋酋海軍盡歿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疇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關內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零五章 閨中房事勸諫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縣尊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國一盤棋第四百三十九章 出逃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五百零三章 小海建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二百零三章 忠與不忠第五十二章 三個小小斥候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請戰!(第一更)第十八章 初到太湖第三百七十二章 唱徹吳語小調歸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四百一十九章 置縣狂魔侯玄演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個乾淨(求訂閱)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毒”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五百九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麼大的功勞討個媳婦不過分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潤滑油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頑疾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陰第二十二章 連環計第九十五章 血戰常州第六十八章 能讓大盜眼紅到改行的職業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二十七章 大地主聯盟第五百六十六章 舉國譁然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連環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舉國激憤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賭你不敢跟第四章 殺人練膽第三十三章 專欺老幼第四百六十七章 悵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級八萬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奸佞蓋座樓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縣尊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浙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浙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進軍!決戰開啓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月開恩科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四百零九章 震驚!景祐大帝冊封日本國主,竟然遭到此人反對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十二章 佛門屯水,淨化世間第四十章 一個亂字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嶺南官員換血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麼樣?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就是那隻螃蟹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將帥爲質,楚河互換第五百四十八章 揮淚斬舊部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九十九章 飲馬秦淮河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五百七十章 毀其根基第四百九十二章 蹭喜酒第一百八十九章 鐵骨錚錚老東林第九十三章 傳檄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娃娃登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強皇權第一百零八章 晉爵不加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終之戰開啓第一百二十章 三隻蠢驢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第三十三章 專欺老幼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波已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一百六十六章 決戰荊襄(6)第二百八十章 你的血統就是你的保命符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終之戰開啓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