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

在融合別的民族這件事上,漢人有着獨特的技巧,或者說是天賦。

因爲科舉制度的改革,而無所事事只能參加掃盲班教學工作的夫子書生們,一時間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去交趾宣揚禮教,弘揚華夏文化,簡直就是崇高的事業,再加上還有官做,豈不美哉?

他們捧着邸報,上面有關於去安南做教化官的文章,奔走相告彈冠相慶。

各地的報名口人滿爲患,交趾並不算很偏遠的地方,尤其是現在朝廷開闢了各處的商路,凡是大明商人能夠到達的地方,什麼東西都能買的到。

一個年近中年的文弱男子,抱着拳向前面排隊的問道:“劉兄!你也要去這交趾地做一個教化官麼?”

“連你這區區秀才都要去,本舉人豈能落後?”

被一頓搶白的老書生也不以爲杵,人逢喜事精神爽,沒有功名怎麼了?在他前面的劉舉人,也是夠倒黴的,當年崇禎帝最後一班的舉人,還沒等到安排官職呢,李自成打來了。好不容易江山穩固,這位又出來去找衙門,人家衙門說了現在不認當年的舉人了,讓他重新考。劉舉人不以爲意,寒窗苦讀這麼多年,中舉還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就憑自己的一身八股文的才華,結果一去傻了眼...

五花八門的考題,差點做的他吐血,雄赳赳進了考場如同一隻鬥雞,出來時就跟個蔫家雀一樣...

讀書爲的是什麼?

問十個人有十個回答,但是誰都知道直接目的就是做官,官做不成又沒有別的手藝,豈不是混吃等死。

好在朝廷後來給了大家一個差事,只要是讀書人都可以成爲掃盲班的先生,這纔有了他們一口飯吃。但是這些人讀書,可不是爲了吃飯。巨大的心理落差,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的,只有那些真正的才思敏捷的讀書人,纔可以迅速地轉過彎來,往經世致用的學問上發展。

其實自從科舉改制之後,能夠中舉的大部分也是以前的讀書人,畢竟半路出家的連字都認不全的話,他拿什麼進行考試。

侯玄演不是爲了消滅傳統文化,只是爲了去其糟粕,文章寫的好的人照樣可以有不錯的出路,出幾本真才實學的書就是受人追捧的才子,活得好的大有人在。

剩下的就都是這些讀死書的了,這些人別的不行,經史子集還是懂得。

從各地召集了這麼一批人,光金陵就有千人,統一發放文書關碟,官印調令,從此之後就是朝廷中在冊的教化官了。

這些人頹廢了這麼幾年,精神和身體受到了雙重摺磨,所謂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是說的他們。

新任的吏部尚書顧守正望着這羣歪瓜裂棗,心不甘情不願地指揮衆人發放完畢,回頭對前來觀禮的顧炎武說道:“世侄,此事是禮部管轄,我本不該多嘴,但是你也得仔細勘查。陛下大包大攬,將這些人一股腦收爲官員,我總覺得有失妥當。”

顧炎武的年紀和顧守正相差不大,但是顧守正實打實是他叔父輩的,而且這個人極其認死理,一口一個世侄絕不含糊。顧炎武沒有辦法,笑着說道:“依我看,不如去宮中請陛下來看看,等陛下見了這些人的樣子,或許就會心生悔意,豈不勝過你我勸諫。”

顧守正點了點頭,兩人結伴前往皇宮,到了紫禁城在太監的帶路下來到御花圓,只見侯玄演在幾個宮女太監的侍候下,正在和景王還有公主玩耍,在他旁邊還有一個大胖小子在皇后的懷中,咧着嘴哈哈笑。他們三人圍着一個木製的三個輪子的車,不用馬車推,也能慢慢前行。

顧炎武不着痕跡地瞄了一眼景王殿下,穿着紅色的比甲,外罩無袖的青色貂裘,玩的正興致勃勃,臉上絲毫看不出委屈的痕跡,尤其是眉眼間比起以往還要快活一些。

侯玄演從車上下來,景王馬上嗖的一聲竄到主座上,使勁地蹬車。

侯玄演一邊在青鸞的服侍下披上大氅,接過她遞來的手爐一邊笑道:“你們來得正好,快看匠師館的新發明,這些人真不錯,用橡膠製成的輪子代替了木輪,這樣一來車子行駛起來顛簸大爲減小。朕看此物非同小可,將來必是全部換成這種輪子,我們的道路又修得好,從此之後的運輸速度,可要大爲改進了。”

顧守正咳嗦一聲,不接話茬,反而說道:“陛下,禮部選派的教化官已經集結完畢,在金陵城郊等待出發。微臣觀這等人學識一般卻自視甚高,讓他們去教化越人,恐怕事倍功半。”

“哦?很差麼?走,去看看。”侯玄演將暖手的手爐交給青鸞,帶着兩人和一羣太監出宮。

秦禾在宮外聽到皇帝出宮,立馬準備好了鑾輿,侯玄演從他手裡接過馬鞭,說道:“太慢了,騎馬去吧。”

秦禾笑着給兩位尚書大人牽來馬匹,侯玄演騎馬帶着他們來到宮外,城外的陽光明媚,街上的行人不少,侍衛開道很快就來到金陵西郊。

金陵守備將軍徐元寶率兵護送這些人南下,見到侯玄演下馬行禮,周圍的金陵兵馬讓開一條道路,讓皇帝和尚書大人進來。

皇帝的鑾輿這些讀書人都是認識的,眼看皇帝竟然來了,都驚喜不已。看來他們這些官員,是很受重視的,普通的官上任,哪裡有御駕送行的先例。

侯玄演騎在馬上,巡視着這些讀書人,頻頻點頭。

衆人一看陛下笑意盈盈,顯然是對自己是非滿意,不禁挺胸擡頭,如同鬥勝的公雞。

侯玄演乾脆騎馬到衆人中間,沿途紛紛讓開道路,將他圍在裡面。

“舊時凡遵禮、守義之諸侯,稱爲諸夏。從此華、夏作爲中原,稱四方爲‘夷蠻戎狄’,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此聖人之言。今朕遣爾等入越,越人本是漢種,久染夷俗,墮落至斯,朕心甚痛。卿等宜勉勵教化,勿失朕望,早日功成。讓越人識漢字、說漢語、不復受其捏造之史蠱惑,而與我同宗爲敵也。

若能讓越人摒棄歪史,重歸正道,卿等功績不下於征戰將。趁着天色尚好,出發吧!”

徐元寶帶着情緒激昂的衆人,走上了南下的道路。

侯玄演對着顧守正說道:“任何人都有用處,只要給了他們合適的舞臺,這些人你看着不順眼,但是對於朕的大計,卻沒有比他們更合適的了。攻佔南洋城池,是三軍將士的功勞,讓他們不再造反,認同朝廷,卻非這些人不可。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不外乎是。”

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等條約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吾皇好叼,建議封禪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疇第四百八十五章 賜爵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計,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五百九十二章 公子世無雙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臨山東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十六章 信侯爺,死光光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一百一十七章 美麗的誤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芝龍的海盜哲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網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個泥潭讓侯玄演跳進去第八十章 跟我去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偵改革第五百三十八章 從嚴從重處理第十八章 初到太湖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四十一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六十章 威名在外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二百四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第一百二十章 三隻蠢驢第四百一十五章 倭兵志願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國與亡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關內外第四百六十四章 勝利第二十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五百六十五章 世界皇帝之爭第三百零四章 看好了,這纔是軍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五十九章 天下可以沒有陳子龍,卻不能沒有侯玄演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誰人識得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五百九十五章 隱患第五百零八章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但都是爲了建設大華第一百七十五章 詐死脫身第三百四十三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五百三十八章 從嚴從重處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誰人識得君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屠城者死第一百九十章 論大明皇帝爲何經常死的蹊蹺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馬第四百零七章 花錢也是戰爭的目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標題很重要第十二章 佛門屯水,淨化世間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縣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三百七十章 兩處戰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夾在中間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言犯賤,哦,是犯顏直諫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六百零七章 大公主的戀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五百三十一章 一隻洋奴第一百一十六章 將門有女第七十五章 西城三日,大殺四方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百八十章 你的血統就是你的保命符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煙四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閱兵授勳第三百六十一章 破而後立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七十四章 無雙利器,盡是擺設第二十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
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等條約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吾皇好叼,建議封禪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疇第四百八十五章 賜爵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計,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五百九十二章 公子世無雙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臨山東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十六章 信侯爺,死光光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一百一十七章 美麗的誤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芝龍的海盜哲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網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個泥潭讓侯玄演跳進去第八十章 跟我去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偵改革第五百三十八章 從嚴從重處理第十八章 初到太湖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四十一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六十章 威名在外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二百四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第一百二十章 三隻蠢驢第四百一十五章 倭兵志願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五百五十六章 百戰小將,得勝歸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國與亡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關內外第四百六十四章 勝利第二十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五百六十五章 世界皇帝之爭第三百零四章 看好了,這纔是軍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五十九章 天下可以沒有陳子龍,卻不能沒有侯玄演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誰人識得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五百九十五章 隱患第五百零八章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但都是爲了建設大華第一百七十五章 詐死脫身第三百四十三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五百三十八章 從嚴從重處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誰人識得君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屠城者死第一百九十章 論大明皇帝爲何經常死的蹊蹺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馬第四百零七章 花錢也是戰爭的目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標題很重要第十二章 佛門屯水,淨化世間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縣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三百七十章 兩處戰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夾在中間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言犯賤,哦,是犯顏直諫第四百五十九章 訓子第六百零七章 大公主的戀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五百三十一章 一隻洋奴第一百一十六章 將門有女第七十五章 西城三日,大殺四方第五百零四章 先打攔路虎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百八十章 你的血統就是你的保命符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樓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煙四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隻手遮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閱兵授勳第三百六十一章 破而後立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七十四章 無雙利器,盡是擺設第二十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