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0983【地震 地裂 旱災 沙塵暴】

三月,銀川府。

總督趙鼎親自視察春耕,不但帶着一些官吏,而且還跟着數百騎兵。

去年大戰耽誤農時,補種糧食又遇旱災,導致寧夏這邊的糧食嚴重歉收。甚至許多草原都枯黃一片,牧民分到牲畜卻沒草料,產不出奶也長不出膘,只能一頭一頭挨個吃掉。

“各縣水利去年都已修繕,還以工代賑新開挖了兩條灌渠,”銀川知府蔣作義,指着正忙碌春耕的農夫說,“積雪初化,水位漸漸恢復,這幾日正抓準時機灌田,免得又遇到了春旱。”

趙鼎點頭讚許,又提醒道:“還是該種一些小米,遇到大旱還能有些收成。如果全都種稻子,一旱起來就全完了。”

蔣作義說:“去年已調請來粟米種子,今年每家每戶的田畝,一半種大米,一半種小米。許多農民不懂怎樣種小米,勸農官在手把手的教他們。”

“極好。”趙鼎誇獎道。

就在趙鼎繼續視察春耕的時候,突然飛鳥成羣盤旋驚叫,好多田鼠、兔子從地裡鑽出,城內外的貓狗也躁動起來。

不論官民,還是將士,全都愣在原地舉目四望。

良久,趙鼎猛然反應過來:“恐有地動之災異,着令官吏軍民,接下來半月少留在屋內,睡覺最好也睡在屋外空地上。”

自有官吏到處去傳令,但大家聽不聽就難說了。

由於異象實在太多,當天晚上還是願意聽的,城內外許多百姓都不敢住在家裡。

結果啥事兒都沒發生。

第二天晚上,就有許多百姓不住屋外了。

第三天晚上,許多官吏都回屋安睡。趙鼎親自在城內外巡視,他現身就有官吏呼喊百姓出屋,等他一走官吏則睜隻眼閉隻眼。

幸好地震發生在白天!

第四天,半上午。

趙鼎正在總督府辦公,這裡是西夏皇宮一處殿閣改造的。

突然間地動山搖,驚得趙鼎扶住桌案站起,隨即又迅速鑽到桌案下面躲避。

殿宇搖晃一陣,地震終於停止。

趙鼎從桌下鑽出大喊:“出去,快出去躲避!”

根本不用他提醒,總督府官吏已飛快往外奔,整個銀川府城街道上全是人。

都指揮使、按察使、知府、知縣陸續帶人過來,驚慌失措的報告哪裡又垮塌了房屋。

就在衆人以爲結束的時候,大地再次晃動,而且比之前那次更劇烈!

趙鼎親眼看到前方有一處民房倒塌。

他強自鎮定下來,召集軍政兩套系統的官員,勒令衆人立即安撫百姓並組織救援。

城內外所有百姓,趕緊轉移去郊外空地,以廂坊爲單位進行安置。同時從百姓裡面招募勇者,刨開廢墟看能否救出生還者,但沒有倒塌的房屋不得靠近。

至於駐軍,一部分負責維持治安,一部分也去參與救災。

“轟隆隆!”

又是一次威力稍小的餘震,嚇得參與救援的軍民,驚魂未定逃去空地。

在郊外足足住了三天,確定沒有餘震了,趙鼎才讓軍民有序返回。

按察使嚴秉孝跑來趙鼎身邊,低聲說:“外來軍民不須多慮,本地百姓卻在傳謠。說什麼西夏曆代國主的魂魄,不甘心社稷覆滅,都回來索命報仇了……”

趙鼎表情嚴肅,再次召集軍政大員開會。

“眼下要務,第一是賑災和救人。那些房屋倒塌的,儘快組織人手重建家園,以工代賑吸納沒飯吃的百姓。”

“第二是埋葬屍體,西夏舊民崇佛,他們是願意火化的。把屍體趕緊燒了,免得災後出現瘟疫。”

“第三是防備叛亂。那些部落酋長和牧主,草場、田產被沒收拆分,極有可能趁機造謠起事。”

“第四是安撫人心。不止是用救災來安撫,還要以毒攻毒趁機宣傳。就說這次地震是西夏社稷傾覆,龍脈徹底斷絕了才造成的。地震以後,西夏龍脈斷絕,西夏再也不能復國!一切災異,都推到西夏頭上,我大明是來救苦救難的。”

銀川府迅速安排着一切,同時還把這四道政令,派信使飛馬送去寧夏各州縣。

總督所在的銀川府,很快就平靜下來。

誰知二十日過去,又來一次地震,而且震中心轉移到夏州那邊。

夏州地裂,噴涌泉水!

繼而又颳起前所未見的沙塵暴,黃沙堆積出二十米高的沙丘。沙丘連着沙丘,猶如一道道長堤,一共有好幾千百姓被沙塵埋葬。

歷史上,這一連串災害,導致西夏盜賊四起,起義軍遍佈近半國土——僅興慶府一地,死於地震者就超過萬人。

如果朱銘知道有這種事,他去年肯定不會出兵,而且等到各種災害之後再動手。

現在等於接到一個燙手山芋,還得花費大量精力和錢糧用於維穩!

……

鳴沙縣東部。

早在夏商時期,這裡沃野千里,羌戎等民族於此遊牧。

秦漢時期,關東地區的百姓,陸續遷徙至此開墾。

此後朝代變換,時而放牧,時而農耕,最終形成半耕半牧。

水土流失逐漸嚴重,許多地方變成光禿禿的黃土山樑。

西夏剛開國那幾十年,官府還曾組織百姓開挖灌渠。這幾十年來,灌渠早就堵塞荒廢,農作物從小麥逐漸變成小米。

六月,旱情愈發嚴峻。

這裡的三個部落酋長,聯合召集十多個曾經的大牧主、大田主商議造反。

酋長星多保忠憤怒道:“我們去年在靈州投降,雖說沒什麼功勞,卻有許多苦勞。幫着穩定治安、搬運輜重,累死累活卻換來什麼?那可惡的炫州知州、州判、指揮使,招我們的族衆去疏通灌渠,結果只疏通黃河兩岸的灌渠。我們這裡的灌渠,一條都沒有疏通!”

“我早就已經打聽過了,別的部落在靈州疏通灌渠,領到糧食比我們多得多!我們這邊,累死累活挖渠,只能領一點糧食餬口。還有靈州分給百姓的種子和牲畜,是我們這邊的好幾倍。人家靈州還給鋤頭鐮刀,我們這裡一樣都沒有!”

“在座的各位,都是大牧主、大田主。投降之後沒什麼賞賜,卻還要分走我們的牧場和農田。在大明第一年就這樣,今後還不越過越艱難?”

“我聽說,西北、東北那些州縣,到處都有災異發生。這肯定是大夏曆代皇帝的英魂回來了,他們會保佑我們趕走明軍。我們在這裡起兵,還有其他部落在別處起兵,到時候推舉一個宗室興復大夏!”

類似場面,在寧夏各個地方出現,但情況又有所不同。

鳴沙縣東邊的三部起義,確確實實是被官府逼的。底層農民、牧人雖然分到了農田和草場,但拿到的賑災糧、種子、牲畜嚴重不足,官府甚至連一把農具都懶得發。以工代賑修繕水利,也只在黃河兩岸搞,這邊的貧瘠黃土地啥都沒撈到。

從上到下,各個階層,都被煽動起來造反!

再說石州那邊,就又不一樣。

首領們剛開始煽動,就有小牧主跑去報官。

不是牧人報官,而是小牧主報官。

在農耕地區,有大地主和中小地主。

在草原地區,也有大牧主和中小牧主。遼國如此,西夏亦如此。

中小牧主類似草原上的“良家子”,屬於被徵兵的主要羣體。西夏那些編制較大的精銳兵種,至少一半兵源都來自中小牧主家庭,因爲他們有財力保養戰馬、武器和盔甲。

遼國和西夏得了一樣的病。

由於頻繁戰爭、貪污腐敗、兼併加劇,導致社會支柱階層(中小牧主)愈發貧困,並且數量日趨減少。

於是乎,稅源和兵源受到影響,招募的部隊戰力嚴重下降。

你可以理解成,一個現代國家的中產階級,數量日漸萎縮且趨於貧困狀態!

甚至有許多小牧主,窮到要給別的牧主做牧人。

也就是小地主跑去給人做佃戶。

大明去年剝奪草場和田產,只對大地主、大牧主下手。

數量更多的中小地主和牧主,其實是沒有動的。他們雖然資產不變,但減輕了賦稅,也減輕了兵役,只覺渾身輕鬆有了盼頭。

現在大地主、大牧主煽動造反,中小地主和牧主怎麼可能全都願意跟隨?

有人被煽動得失去思考能力。

有人聽了煽動,卻嚇得趕緊去報官!

石州指揮使接到舉報信息,立即帶兵殺過去。那些大地主、大牧主還沒完成串聯,就被大明駐軍一股腦兒逮住,通通按照造反進行處理。

說實話,只要各府縣的文官武將不亂搞,那些西夏餘孽是鬧不起來的。

因爲大明官府團結了大多數,中小地主、中小牧主、農民和牧人,通通都站在大明這一邊!

或許他們不敢公然拒絕造反,但絕對有人跑去官府報信,而官府又能迅速調兵鎮壓。

哪個州縣鬧大了,那裡的文官武將肯定有問題。

鳴沙縣的亂子就鬧得很大,近萬起義軍翻山越嶺,殺到黃河東岸的肥沃地帶才被發現。

在此之前,一個報官的都沒有。

黃河東岸百姓,要麼被裹挾加入叛軍,要麼拒絕作亂被殺死。

被殺死的,甚至有一些是陝西移民。他們連選擇的權力都沒有,被甄別出來直接砍頭!

就在起義軍渡河時,西岸百姓紛紛往城裡逃,縣令卻死活不願開門,因爲害怕百姓裡面混入奸細。

無數百姓只能逃去別的縣,或者拖家帶口往山裡鑽。

當天晚上,炫州指揮使蒲泉,就帶着五百將士騎馬殺來。直接夜襲大營,一萬多起義軍被殺潰,追亡逐北數十里斬殺無數。

走秦檜的關係,跑來做知州的楊願。

還有州判晏順清,以及鳴沙縣令,跟指揮使蒲泉一起報功。

他們僅僅死傷個位數,就消滅了一萬多亂賊,這是活脫脫的大功一件啊。

但也有瑕疵,亂賊燒燬了幾處倉庫!

第1131章 1126【皇家學會與皇室財政】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1201章 後記五十七教小皇帝如何躺平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664章 0659【兩個猛人合作】第713章 0708【夜襲】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489章 0484【趙鼎】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第52章 閒聊幾句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1080章 1075【羣衆的力量】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467章第905章 0900【還得先做機牀才行】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425章 0420【還有豪俠部隊?】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1256章 後記一百一十二請大明幫我們匈牙利打造海軍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54章 0051【收麥】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1175章 後記三十一新聞學的魅力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1062章 1057【人屠黃佐】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無情的投票機器】第11章 0010【潑皮】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1083章 1078【顧家好男人】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82章 烏龍了第944章 0939【岳飛韓世忠合兵出征】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686章 0681【馬擴歸國】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18章 0017【卦象】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795章 0790【德政】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51章 0049【過猶不及】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1211章 後記六十七婚宴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1243章 後記九十九隻要快樂就好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927章 0922【演武】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948章 0943【此乃漢家故地】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905章 0900【還得先做機牀才行】
第1131章 1126【皇家學會與皇室財政】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1201章 後記五十七教小皇帝如何躺平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第664章 0659【兩個猛人合作】第713章 0708【夜襲】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489章 0484【趙鼎】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第52章 閒聊幾句第907章 0902【斯里蘭卡和南印度】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1080章 1075【羣衆的力量】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467章第905章 0900【還得先做機牀才行】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425章 0420【還有豪俠部隊?】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1256章 後記一百一十二請大明幫我們匈牙利打造海軍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592章 0587【殿試也讓太子做主】第54章 0051【收麥】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470章 0465【姚平仲的暢想】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1175章 後記三十一新聞學的魅力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218章 0213【爲民請命】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351章 0346【戰績輝煌的夔州路官兵】第1062章 1057【人屠黃佐】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無情的投票機器】第11章 0010【潑皮】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1083章 1078【顧家好男人】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149章 0144【元宵前夜】第82章 烏龍了第944章 0939【岳飛韓世忠合兵出征】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190章 0185【盜賊遍地】第686章 0681【馬擴歸國】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434章 0429【月餅的故事】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617章 0612【張公廟前發誓】第533章 0528【再勇猛也是一頓亂槍】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18章 0017【卦象】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795章 0790【德政】第575章 0570【辛興宗要海外建國?】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51章 0049【過猶不及】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1211章 後記六十七婚宴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書三卷】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1243章 後記九十九隻要快樂就好第157章 0152【教導主任】第927章 0922【演武】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948章 0943【此乃漢家故地】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905章 0900【還得先做機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