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這麼牛的大太監,到底是誰?

安史之亂?趙桓的二十四史還沒讀多少,也就讀到了漢代,這段歷史還不是很瞭解。

【歷史事件提醒:安史之亂,安祿山和史思明二人發起的反唐之亂。】

【被視爲盛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亂導致大量人口減少、民不聊生而國力銳減。標誌着地方藩鎮勢力徹底割據。】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的節度使,也終於雄踞一方,尾大不掉。】

【土地、丁口、甲兵、財賦皆掌管與一人之手。】

【而盤查丁口、經紀賦稅的酷吏,皆爲退役甲兵。】

【參軍做軍卒有田地可以均、也可以當上官吏,管理一方百姓,百姓參軍熱情高昂,戰鬥士氣旺盛。】

【酷吏爲節度使原來舊部,自然擁戴節度使,長此以往,節度使變成了土皇帝。】

唐朝的節度使和大宋的節度使大爲不同,宋朝的節度使不掌握土地、丁口、財賦,只掌握了甲兵。

但是現在西軍那邊,折家等將門,其實已經將其全部掌握在手了啊!

又是藩鎮割據嗎?

种師道看着趙桓臉上了然的神情,繼續說道:“天寶十三年,春,正月,己亥,楊國忠言安祿山必反,玄宗皇帝輕信安祿山讒言,賞賜安祿山資財,着其返回駐地。”

“夏,六月,乙丑朔,玄宗皇帝見這名太監滿臉憂愁,就問他: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

“這名太監回答道:‘臣聞雲南數喪師,又邊將擁兵太盛,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上曰:卿勿言,朕徐思之。”

“天寶十四年,冬,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衆,號二十萬,反於范陽。”

“十一月,乙丑,太原太守顏真卿,上書言安祿山反了!上猶以爲惡祿山者,詐爲之,未之信也。”

“後來安史禍亂之兵,屢戰屢勝,打到潼關的時候,打不下去了,實在是守城的將領高仙芝太過生猛,安祿山真的打不下來,就準備退兵。

“而且安祿山的地盤發生了叛亂,他也非常着急回去。”

“前唐玄宗皇帝聽信讒言,更換守將高仙芝,嚴令潼關守將哥舒翰,出潼關應敵,放着地利不用,非要出關二戰,哥舒翰又上了年紀,打仗有些昏聵,就打了個大敗。”

“安祿山兵逼長安城。”

趙桓聽故事聽的起勁,差點忘記了這場辯論的起因是什麼,种師道忽然停了下來,趙桓纔回過神來,點了點頭,說道:“朕不通軍務,戰陣之時,不亂摻和。”

种師道點頭繼續說道:“這名太監就帶着前唐玄宗皇帝,倉皇逃跑。”

“前唐玄宗皇帝,悔不當初,沒有聽這個太監的勸諫,提防將領,限制李林甫的權力,以至於,落魄到了殺掉楊貴妃的田地。”

“前唐玄宗皇帝痛哭流涕,這名太監掏出匕首,意欲自裁謝罪,全因自己勸諫無功,才導致了禍亂,玄宗阻止了這名太監的自刎。”

“當時前唐玄宗皇帝三子李亨,在靈武稱帝登基,這玄宗變成了太上皇,玄宗大喜,認爲三子孝順無比,何憂。”

“這名太監卻認爲兩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漢北盡爲戰區,天下痛心,而玄宗皇帝以爲的‘何憂’,他不敢聞命。”

咦!趙桓大爲驚異,這太監的見識,實在是高了玄宗皇帝好幾個段位啊!

安史之亂打成了一鍋粥,這李隆基還認爲何憂。

這個太監卻看得通透,知道事情大條了。

再看看趙英,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因爲趙英,自己的貼身大太監實在聽不下去了,他和這個神童太監差距實在太大了!

然後,這趙英就跑去幫親從官推車去了!

种師道看着落日餘暉下的車隊,也是爲趙英這個皮賴的樣子逗笑了。

他想了想繼續說道:“果然不出這名太監所料。”

“三子登基稱帝,命郭子儀和李光弼討伐逆賊,先後收復了失地,平定了安史之亂,整頓朝堂。以‘請太上皇速歸,朕做回太子’爲由,接回了玄宗皇帝,並且軟禁了玄宗。”

“當時有宮人不敬玄宗皇帝,這名太監就站出來,維護前唐玄宗皇帝。是當時,前唐玄宗皇帝也只剩下這名白髮蒼蒼的老太監可以依靠,可以陪伴。”

“三子登基是爲前唐肅宗皇帝,肅宗皇帝覺得這名太監,對玄宗皇帝太過忠誠,唯恐有宮闈之亂。”

“就將這名太監流放到了巫州。”

“行至巫州,看到了玄宗皇帝喜歡吃的薺菜,感慨萬分,言: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採。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

“他以薺菜爲名,實際卻是害怕玄宗皇帝連薺菜都沒得吃。氣味終不改,他還是那個太監,立侍左右而不敢倚靠任何東西的太監。”

倒是個忠心的太監,趙桓感慨,他想到了童貫,也是扔下了捷勝軍的軍權,放下了自己一輩子打拼下來的一切,悉數交還給朝廷,隻身前往南方投奔趙佶。

難道童貫不知道戰事平定,他的下場嗎?

而且當時的廟算,制定的種種戰略,還有不授予武將陣圖的事,童貫也是看在眼裡的。

金兵只有三萬精銳,怎麼可能攻得下來汴京城?

到戰事平定,童貫又如何自處?

放下一切,說的容易,做起來,哪有那麼簡單,但是童貫就那麼走了,單騎出京,南下尋他的太上皇去了。

趙桓看着自己的大太監,趙英笨拙的推車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

“後來,前唐肅宗皇帝大赦天下,這名太監呢,才從巫州,回到了朗州。結果在朗州,聽聞前唐玄宗皇帝已經駕崩。這名太監北望長安,嚎啕大哭,活活哭死,時人無不動容。”

“官家以爲,這名太監是忠?是奸?”

趙桓覺得這是一道送分題,說道:“這還用說,自然是極大的忠臣、能臣無疑。”

可不是嗎?比自己家這隻大太監,強太多了!

“只是他是誰?”

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府給發媳婦嗎?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五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昏睡的趙桓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狀態,不對勁啊!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二百零六章 封岳飛爲歐皇(4/5)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獵朔州?那就來吧!(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二百零一章 岳飛是個敞亮人啊!(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些人活着就能撐起一片天穹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帝今天不上班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濟貧的大宋商賈?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二百九十二章 趙構自立爲吳王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八百二十五章 陰陽怪氣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二百四十三章 糧船和糧食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三百四十章 系統,連你也欺負朕是吧!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八百八十七章 兩軍陣前,狺狺狂吠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六百八十七章 內帑和國帑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不能忘本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九十三章 系統發的老婆,是將門之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
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府給發媳婦嗎?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五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昏睡的趙桓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狀態,不對勁啊!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二百零六章 封岳飛爲歐皇(4/5)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獵朔州?那就來吧!(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二百零一章 岳飛是個敞亮人啊!(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些人活着就能撐起一片天穹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帝今天不上班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五百七十五章 劫富濟貧的大宋商賈?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二百九十二章 趙構自立爲吳王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八百二十五章 陰陽怪氣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二百四十三章 糧船和糧食第二百四十九章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三百四十章 系統,連你也欺負朕是吧!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八百八十七章 兩軍陣前,狺狺狂吠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六百八十七章 內帑和國帑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不能忘本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九十三章 系統發的老婆,是將門之後!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