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

在通電的稿子上簽字後,沈從雲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內,懶懶的坐在靠椅上,滿臉疲憊。

“嘟嘟!”敲門聲響起,沈從雲無奈的搖了搖頭,這時候想安靜一會,似乎已經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儘管沈從雲已經吩咐,軍事上的事情,由克澤全權處理。

“進來!”沈從雲回到辦公桌前坐直了身子,拿起一支筆來,擺出一副勤於工作的架勢。

“沈!我親自煮的咖啡,一起喝吧。”門口出現的居然是捧着盤子的克澤,總參謀長這時候居然有閒心來找自己和咖啡,沈從雲多少有點傻眼了。

咖啡很香,聞着就挺提神的,沈從雲抿了一口,回味了一番。

“不錯吧?正宗的巴西貨,我好不容易搞來的。”克澤說着放下杯子,擡頭看着沈從雲的臉道:“沈,可以說了麼?你答應過我,出兵的時候,我以朋友的身份問你,你就會給我一個解釋。”

克澤是全軍之中,對於沈從雲在戰前的軍事部署上利用權利干涉了出兵計劃唯一表示了不滿的人。克澤不是反對出兵,而是反對沈從雲出兵的方式。

“沈,我讀過中國的兵書,上面有一句話兵不厭詐,我很欣賞。戰爭,從來都是爲了勝利不擇手段的。而你在這一次作戰計劃部署的時候,爲什麼要否定我制定用兩個師的兵力提前潛伏到小站附近,突然偷襲的計劃?要知道,從德州到小站,至少是一天的路程。”克澤顯示出德國人秉性中特有的固執,儘管在之前的作戰計劃制定時,克澤選擇了服從。

沈從雲淡淡的笑了笑道:“克澤,既然你以朋友的身份問我,那麼我告訴你。這裡是中國,一個封建帝王存在了兩千年的國度。你很難想象封建帝王在中國意味着什麼,很難想象中國人在兩千年的封建歷史的長河中,忠君思想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的骨髓裡面。我以一個清朝臣子的身份起兵,將面臨的可能是半數以上中國人的口誅筆伐,即便他們知道我做的是對的,表面上也不可能支持我。亂臣賊子這個罪名,我是跑不掉的了。如果再採用偷襲的方式,顯得我是提前有了準備,那麼天下士紳的民心相背,將更顯而易見。還記得我在下達出兵命令時對大家說的話麼?黑鍋我來背,送死你們去。”

“中國,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克澤還是無法理解,只能表示了遺憾。沈從雲站起身來,看看掛鐘上的時間道:“好了,英美德法俄五國公使約見時間到了,我又該去忙了。”

五國公使聯袂出現在上海,並不是巧合,而是沈從雲自慈禧動手之日起就發出的秘密邀請。

會客室內煙霧繚繞,美國公使田貝嘴巴上的古巴雪茄,英國公使竇納樂叼着的菸斗,其他三國公使也不甘落後的狂抽菸。沈從雲這個強力人物的秘密邀請,就已經讓他們在敏感時期感到了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

坐在會議室的沙發上,五國公使的表情各異,都在爲自己的國家打着小算盤。

美國人正忙着美西戰爭,眼睛都盯在菲律賓和關島上,作爲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沈從雲這個美國在遠東最大的貿易伙伴的崛起,是符合美國在華利益的。符合美國外交部制定的在華培植代言人的計劃的。

德國的目標很明確,利用這次機會,在中國獲得最大的利益的同時,壓制俄國在中國不斷擴張的觸角,相比於前一個目標,沈從雲作爲德國軍火工業最大的買家,後一條在當前的局勢下,則顯得更爲緊迫。德國公使海靖,甚至根據這些年沈從雲和德國良好的關係,主觀的臆斷,國內會爲了遏制俄國的發展,而支持沈從雲對抗俄國,進而拖住俄、法聯盟中的俄國。

法國公使的心情是最爲複雜的,沈從雲是對法戰爭的勝利者,並利用這一契機,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內,崛起成爲中國最強大的軍閥。當前法國的主要壓力來自德國,所以法國爲了破壞德、奧、俄、意四國聯盟的包圍,國會纔會制定花費大量的資金,幫助俄國工業改進的計劃。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是矛盾的,俄國人對中國土地的野心是無止境的,這很可能觸怒沈從雲這個強硬的軍閥,一旦沈從雲能夠快速的穩定全國的局勢,那麼很可能出現俄國出兵中國東北,沈從雲不惜一切的發動對俄的作戰,俄國一旦無法在短期內製服沈從雲,陷入道對華作戰的泥潭中,這很明顯不符合法國在歐洲的利益。

英國公使竇納樂,此刻想的則是,沈從雲一旦政變成功,那麼如何保住進而擴大英國在長江中下游的利益,擴大英國在緬甸、西藏的利益。

俄國公使此刻則是信心十足,一向桀驁不馴的沈從雲,很有可能在五國公使的聯合壓力下屈服,攫取中國東北的時機來了。不過之前俄國公使與德、法、英三國公使之間的接觸時,除了法國表示明確的支持,德國公使表現的則非常的含糊。

沈從雲邁步進來的時候,五國公使同時站了起來,美國公使田貝主動上前與沈從雲握手道:“總督閣下,我代表美國政府,對中國目前出現的動盪局勢表示不安,同時代表我個人對您的行爲表示支持!”

“謝謝!謝謝美國人民的友好!”沈從雲客氣的說道,德國公使這時候也出人意料的上來,握着沈從雲的手道:“總督閣下,中國發生的事情,我已經緊急電告國內,相信在短期內國內會有迴音,我僅代表我個人表示,我將敦促國內,儘快將您定購兩艘新式巡洋艦的交付工作完成。並希望您與德國之間的友好合作能長期穩定的保持下去。”

“公使先生,您的誠意讓我非常感動!”

美德兩個公使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是因爲和沈從雲有利益關係,英、法、俄三國公使完全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一幕。被衝擊的有點措手不及了。

一干外交辭令後,沈從雲沒有像俄國公使預計的那樣,提出國際支持,而是等大家坐下後說道:“各位公使,緊急約見各位,是因爲在下意識到皇帝陛下的維新行動,將會收到保守派的瘋狂迫害。約見各位,就是想提醒各位,這是中國的內政,希望各國不要干涉,本人可以保證,各國在華的既得利益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害。如果在座的有人要支持慈禧太后,將成爲中國人民的公敵。”

沈從雲這番強硬的開場白,主要是針對俄國來的,所以除了俄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公使都顯得相對的平靜。俄國公使有心搞點事情來,不過看看盟友法國公使都沒啥動作,也知道按捺住,畢竟美國和德國已經率先表示了對沈從雲的支持。而且,有很多話題,還是私下裡談比較合適,更別說眼下沈從雲能不能得手,還是另外一回事呢。

秘密約見成了秘密照會,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觀望了,根據戰場上的變化,該動刀子的就別客氣了。

北京!沈從雲通電全國出兵勤王的事情,無疑是引爆了一顆原子彈一般。

被譽爲外戰無敵的南洋新軍,居然這個時候跳出來“勤王”,明眼人一眼就看穿了,沈從雲只是早有預謀的,不然爲什麼在維新之初站出來,全力支持光緒皇帝呢?

紫禁城裡亂成了一團,慈禧緊急召見在京的榮祿、袁世凱、以及兵部和軍機處所有大臣,現在能指望的只有榮祿麾下的北洋三軍了。

“都說一說吧!該怎麼辦纔是?”慈禧臉上的氣急敗壞,鐵青的臉色,配合往日的淫威,這時候顯得愈發的面目猙獰。

“太后,臣即刻率一鎮精兵南下,固守小站天津一線!只是臣以爲,南洋新軍虎狼之師也,小站新軍成軍不久,恐難以抵擋。另外開戰之後的軍餉,也請戶部速速發放足數。另外,我北洋水師也當即刻起錨出港,封鎖渤海灣,防備沈從雲登陸京畿側後!”作爲慈禧的急先鋒,榮祿自然是首當其衝的站了出來。

“袁世凱,你說說,新軍是你練的,你說你能一戰擊潰沈從雲的部隊麼?”

“太后,臣以爲,北洋新軍勝敵不足,自保有餘,如能退守天津,有武毅軍、甘軍配合,守上半年不成問題。”袁世凱一邊回答,一邊拿眼睛注意着慈禧和在座大臣的表情。

這時候在座的所有人,個個面如喪家之犬,一副大禍臨頭的架勢。

“太后,微臣以爲,當今首要的之事,當昭告天下,定沈從雲一個亂臣賊子的罪名,令天下督撫羣起而討之!”李鴻藻已經氣的鬍子亂顫了,跪在地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慈禧冷笑着把目光投在一直不說話的李鴻章臉上,陰森森的問道:“李鴻章,你是什麼個意思?”

“太后,沈從雲作亂,定是受了維新黨人的蠱惑,微臣請旨電告沈從雲退兵,如其不從,必與之誓不兩立。”此刻的李鴻章心懷忐忑,慈禧是什麼人他可太明白了。

“哼!”慈禧哼哼了一聲道:“榮祿、袁世凱,即刻南下吧。小站既然不可守,則退至天津,務必把叛軍擋在天津一線,李鴻章,立刻去求見各國公使,謀求列強幹涉。記住了,寧與外人,不與家奴。”

慈禧說到着,臉上露出凌厲的殺氣道:“各部也儘快動起來,禮部速速擬一份電文,通告全國,令各省督撫尤其是閩浙、湖廣一定要儘快出兵兩江。銀子的事情,戶部立刻與各國銀行協商借款一事,三日內不惜代價要談妥當了。”

小站!

作爲後期被稱爲“北洋三傑”之首的王士珍,在平壤之戰中,也是和日本人拼過命的一員猛將。

得知沈從雲的新軍自山東德州出發,並分兩路進逼小站的情報後,王士珍第一時間請來了奉命留守的段祺瑞、馮國璋。

北京政變,袁世凱率一鎮精銳進京,留下的人馬還有足足兩個鎮已經新編的一個鎮的兵力,迎面撲來的南洋新軍,兵力相當,但作爲防守的一方,王士珍的判斷無疑是己方佔了地利,至於天時、人和,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王士珍的當面之敵是悍將劉永福,這個和法國人激戰多年的將領,以山東提督的身份率軍衝在了最前面。

“諸位,時間不多了,劉永福的大軍天黑可到,必須儘快拿出一個作戰方案出來。”王士珍神情嚴峻,這一次戰鬥不必以前,對手可是打敗了法國人和日本人的南洋新軍。可不比小站這些沒見過血的新軍。

“我只說兩點,第一,後撤到天津城內,背靠天津城牆進行防禦戰,等待袁大人率軍增援。第二,就地構築陣地,把現有兵力呈扇形展開,南洋新軍決戰。”馮國璋是秀才出身,曾是聶士成手下,不過在聶士成手下的時候不怎麼得意,多次提意見都沒有被重視,到了袁世凱的身邊,這才快速的竄了起來,所以他對袁世凱的知遇之恩,還是非常感激的。同樣是在和日本人的作戰中見過血的馮國璋,快速的作出了反應,提出了兩條意見。

“我認爲退守天津,配合武毅軍協同守備爲上策!眼下雙方雖然兵力相當。但是請各位注意南洋新軍,每鎮(師)配備了一個重炮團、每三鎮配備一協重炮,而我全軍不過配備了一協的炮兵!南洋新軍火炮數量遠遠在我軍之上,尤其是南洋新軍大量裝備的秘密武器迫擊炮,至今只有德國陸軍購買了專利權,大量裝備到部隊中。我以爲,我們在小站這個一馬平川的地帶和南洋新軍作戰,明顯是處於不利位置的。”炮兵出身的段祺瑞,首先考慮的自然是雙方炮火的對比。

三人正在商議的時候,北京的電報來了。

“退守天津!”

天津雖然距離小站不過十公里,可是朝廷和馮國璋都低估了南洋新軍的推進速度。戰前考慮到小站新軍可能會退守天津,總參已經制定針對性的戰術,即以第一、二兩軍的騎兵旅,組成新編騎兵第一師爲先導,快速突進,力求拖住小站北洋新軍。

張光明,當初和餘震等人同時加入到沈從雲麾下的學生兵之一。相比於餘震、趙星龍、王潮等人,張光明一直不怎麼顯山露水。從最初的排長幹起,一路慢慢的往上至連長、營長、團長。一直到兩年前,新軍籌建騎兵旅的時候,餘震向沈從雲推薦了張光明出任第一軍騎兵旅的旅長,從此纔算鄭重進入了沈從雲的視線之中。

這一次臨時組建騎兵師,張光明被委以重任,擔負起了突前拖住小站敵軍的重任。

張光明表面上看起來穩重,實際上用兵喜歡冒險,喜歡兵行險招,這也是之前一直沒有被重用的緣故。因爲沈從雲的建軍思想,是以厚重、穩健著稱。用兵上主張在大兵團作戰的時候,用兵以正爲主,行險爲輔助。

這一次張光明能成爲騎兵師師長,正是因爲餘震和克澤看中了他在平時練兵時,主張騎兵要盡最大的可能,發揮其快速機動的作戰風格,以達到出敵不意的作戰效果。

日頭已經是正午了,張光明停在路邊,不斷的催促着部下快速推進,對以這一次的作戰,張光明曾經上書沈從雲,提出以騎兵爲攻擊主力,趁夜色的掩護,悄悄的運動到小站附近隱蔽起來,然後突然的偷襲。

這一計劃得到了克澤的欣賞,但是給沈從雲否定了。現在的張光明,只能按照總參的作戰計劃,儘快的趕到小站,騷擾牽制小站敵軍的撤退。

不過,要是安心的按照作戰計劃來打仗,張光明就不是張光明瞭,所謂將在外,君明有所不受。張光明心裡想的更多。

用起兵拖住敵人是預訂的作戰計劃,而張光明考慮的則是,如何利用手上一個師的騎兵,儘可能的吃掉小站敵軍的有生力量。

“師座!剛纔得到的消息,小站敵軍正在往天津撤退!”兩個騎兵旅旅長楊軍、戴小樓聯袂而至。

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三十一章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一部 第三十章 撈個夠本先(2更)第三部第二十章 堅實的邁進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四部第三十九章 最後的血性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一部 第三十五章 拼命(3更票來)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一部第七章 到底誰小氣?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二部 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三部第二十章 堅實的邁進第一部 第二十九章 活捉波里也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四部第四十章 亂局初現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一部 第三十章 撈個夠本先(2更)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無奈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五部第四章 “查緝海盜”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六部 第二十三章《 今聖語錄 》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六部 第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三十一章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
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三十一章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一部 第三十章 撈個夠本先(2更)第三部第二十章 堅實的邁進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四部第三十九章 最後的血性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一部 第三十一章 以千秋功業的名義忽悠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銀的威力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一部 第十章 驚動左宗棠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一部 第三十五章 拼命(3更票來)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一部第七章 到底誰小氣?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二部 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三部第二十章 堅實的邁進第一部 第二十九章 活捉波里也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四部第四十章 亂局初現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一部 第三十章 撈個夠本先(2更)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二部 第三十三章 無奈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五部第十五章 潛艇!原來是潛艇!第五部第四章 “查緝海盜”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六部 第二十三章《 今聖語錄 》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六部 第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三十一章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