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臉“厚”心“黑” (1)

——人活世上夠“意思”

爲人處世非有“厚”的工夫不可。如果爲人內向靦腆,不能忍受各種在處世交往中的屈辱,過於顧及自己的面子,就不能夠與朋友和敵人相處,更不可能抓住機會顯示自己。即使本身有出衆的才智,也會被淹沒在芸芸衆生裡。我們主張“黑”,不是簡單的詭計多端、狡詐陰險,它更多包含了睿智、謀略與高瞻遠矚的深刻內涵。誰要想充分實現自我的價值與質量,誰就要擁有較別人更多的智慧與韜略,這是現代人要成功所必需的。

1.臉薄心軟怕得罪事情註定要辦壞

談判專家多米尼克(DominickJ.Misino)說:“我們必須從更客觀的角度來看整件事,並清楚瞭解,我們的目標是要確保每個人都活着。”這句話用在M型人脈厚黑術上,更是百分之百正確無疑。

有一個以人道治理而聞名的企業老闆說,他從不會因爲下屬處理事情不夠完善要求他們離職;但只要誰踏上他的警戒線,他必定以原則爲第一,該“殺”就“殺”絕不手軟。

例如,他就曾經因爲一支原子筆,開除一名高級經理。“他常將公司原子筆當成私人物品帶回家,雖然培養一個主管要花上許多時間,但是當你發現一個人品格有問題時,如果不能快刀斬亂麻,就有可能造成公司風紀敗壞,導致十幾年的功業在一夕間倒塌。”

有時候得罪人,是爲了保護背後更大的利益。雖然這名經理握有公司許多商業機密,得罪他會有機密和客源外泄的陣痛期;但如果因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來卻可能讓整個公司陷入危機,害更多人沒飯吃。

就像被稱爲“中國鞋王”的王振滔說:“我們現在有幾千名員工,如果產品質量沒保障,大家就要丟飯碗。誰讓我們丟飯碗,我們就先砸他的飯碗。”

平常爲人隨和不擺架子的王振滔,也曾經一舉解聘8位高層管理人員,主要是因爲他們負責生產的皮鞋質量不合格。

他也不諱言這是“殺雞儆猴”的必要手段,因爲只有這樣做,纔可能有效提升員工的質量意識,並讓公司向上提升。得罪8個人,換來上千名員工的飯碗,值得。

在這個世界上,越有成就的人,越會因爲堅持的理念和手段,造成更多對手的出現。但在你表明做法和決心的同時,理念一致的人也會逐漸聚集,形成龐大的人脈資源。

前奇異總裁傑克?威爾許曾經表示,故意且有策略性的得罪人是必要的,這樣才能去蕪存菁,擁有最好的人脈資源。

所以,他雖然是出了名的愛才如命,但砍人不手軟也是出名的。

他說:“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選擇適當的人才。”讓一個不適當的人留在位置上,不但浪費資源,還容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過也因爲威爾許賞罰分明的性格,反而吸引了更多有能力的人前往挑戰,想證明自己的不平凡。

根據很多人多年在營銷公關界的輔導經驗,我們發現,如果你真想要建立成功的M型人脈,做好公關,並不是像無脊椎動物般只會哈腰狗腿,逆來順受就可以。事實上,這種人頂多只能做做表面公關,大多不會有什麼偉大的成就。

相對的,在商場和職場上,那些敢於突破、臉皮厚心腸黑、不怕得罪人的人,纔是真正可以擁有M型人脈的公關高手。

如果你想成功,千萬不能當這種臉薄心軟的濫好人,同時,你也不能選這樣的軟腳蝦當朋友,否則你註定要被擠到M型窮人的另一端。

“你這個人怎麼臉皮這麼厚!”如果有人對你說這句話,你覺得他在罵你還在捧你?反正只要我們腦子不進水,就不會把它當好話聽。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時代變了。在如今的很多場合下,臉皮不厚還真不行,至少,讀MBA就是如此。

厚臉皮是管理者必備的素質,當然,這不是要讓你變得厚顏無恥,而是要把你的膽子變大,讓你“有膽”在課堂上搶着發言,即使答錯了也面不改色心不跳;讓你“有膽”在一屋子的陌生人面前發表演講,侃侃而談,對有可能飛過來的西紅柿和臭雞蛋視而不見。

聽上去,這好像是在培養政客,但事實上,這也是未來管理者必備的素質之一。設想一下,你MBA畢業了,成了某跨國公司的高級經理,如果某天你受命向CEO及董事會彙報工作,卻走進會議室就渾身發顫,對着你精心準備的ppt文件,就是說不出話來,或者說得磕磕巴巴,辭不達義,那不是鬧笑話嗎?

你先別笑,這樣的人不是沒有。中國傳統文化講求內斂與含蓄,不鼓勵“出風頭”,認爲“做人要謙虛、低調”。因此,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國人,多數從小到大既不在課堂上積極發言,也不擅長對着一羣人發表演講。許多人一站到講臺上就面紅耳赤,即使開講,也先說上一串自謙的話,生怕別人認爲自己臉皮太厚。

這種文化傳統的好壞不能一概而論,因爲畢竟要視外界環境而定。但在MBA的課堂上,這種態度肯定是要不得的。

以案例分析爲例,教授在講解案例時會提出問題,但多數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你的回答只要能自圓其說,就會得到肯定。而且,真理越辯越明,參加發言的學生越多,不同觀點碰撞的機會越大,大家能從中學到的東西就越多。就算你的回答沒有得到教授的肯定,但卻啓發了其他同學,又有誰能笑話你呢?

敢發言比不說強,這是個需要較大勇氣去克服的心理障礙。不過,學校也有辦法“對付”你。聽說在哈佛商學院,課堂表現是要計入課程總評分的,這就逼得你必須要舉手發言。哈佛的哲學是,敢發言是最重要的,哪怕說錯了,也比不說話強。

這一點,據說現在所謂的“80後”一代就做得不錯,其自我表現欲都比較強。不管他們的專業水平如何,起碼從“臉皮”上說,他們已經達到MBA的入學標準了。

2.學做鱷魚流點兒淚死皮賴臉不要累

成人用語言交流信息,孩子用哭聲表達意願。孩子的哭不僅僅告訴大人他餓了,更多的時候是要求大人抱抱他,和他一起玩,讓他人安撫他。哭是孩子的語言,他以特殊的方式告訴大人,他需要愛,需要溫暖,需要慰藉。相反,不哭的孩子大人很少去關注他,因爲他乖,不哭不鬧,不讓人心煩,甚至有時竟讓人忽略了他,忘記了他。因此,愛哭的孩子也是受大人愛撫最多的孩子。

示弱並非弱的表現,它其實是厚黑處世的一種謀略。

厚黑教主李宗吾認爲,嬰兒時期的哭聲能吸引母親的注意力,尤其是雙胞姐妹或兄弟,這一點更爲明顯。一個哭得厲害,一個卻不會哭。愛哭的孩子就會得到更多的愛撫,吃的奶也更多,更容易被人注意,而不愛哭的孩子則相反。孩子的哭是一種手段,一種招數,而成人在需要別人注意時,方法也和孩子大體相同,只不過他把哭變成了其他方式而已。

主動向朋友訴說自己的苦惱,使人感到你也有弱點,也需要慰藉。而給予別人以慰藉,是善良的人引以爲榮的,厚黑之士正是利用人們同情弱者這一點謀求自己謀求不到的利益。

有些歌星或演員爲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擴大影響,也往往利用這種技巧進行宣傳。因此,想要成爲明日之星,必備的條件當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利用艱苦的歷程博取人們的同情心。

有些人聲稱“我少年喪父,母兼父責,經歷過千辛萬苦”或“我少年時,母病父殘,靠我一個人來養活一家老小……”將這類極其悲慘的遭遇,在適當的時機道出,有人認爲這是常識性的技巧,是利用心理上的壓迫感現象來博得他人的同情。

女性職員最容易使用弱者的攻勢,當她因不稱職遭到批評時,哭泣就會變成她的一種武器,你無法同一個已經崩潰的人較量。想想你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吧。你在和你的父母、孩子談一個什麼問題時,你立場正確,理由充足,最後所有的有利因素都歸於你,突然間他們的眼眶涌出了淚水,一顆顆淚珠沿着他們的臉頰滑落。你會有什麼反應?大多數人都開始退卻,說:“算了,算了,別哭了,我想我太生硬些了。”甚至可能加上一句:“姑奶奶,別哭了,你說你想要什麼吧!”

有人認爲哭泣是女人的法寶,其實這話並不盡然。男人的眼淚因爲不常流而更有效!

例如:一家公司搞分流下崗,領導層一直想要解聘一個高大結實的男領班。這家公司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極其謹慎,絕不會貼出一張解聘通知,或者叫某個人到辦公室裡去宣佈:“你被開除了!”這樣,會被上訴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並會破壞公司名譽。於是,公司安排一個會議。在會議中人事經理會對要被解僱的僱員提及“在公司範圍之外的生活”及其他事業的選擇。通常職工對這種微妙的暗示的反應是自動辭職。這樣一來,公司連退職津貼都省下了。

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7章 臉“厚”心“黑” (1)第12章 行事果斷 (4)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27章 臉“厚”心“黑” (1)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
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21章 圓熟變通 (2)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2章 圓熟變通 (3)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4章 圓熟變通 (5)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27章 臉“厚”心“黑” (1)第12章 行事果斷 (4)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3章 行事果斷 (5)第20章 圓熟變通 (1)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8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4)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1章 行事果斷 (3)第19章 行事果斷 (11)第17章 行事果斷 (9)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27章 臉“厚”心“黑” (1)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5章 圓熟變通 (6)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15章 行事果斷 (7)第9章 行事果斷 (1)第16章 行事果斷 (8)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1)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18章 行事果斷 (10)第5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1)第3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 (2)第7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3)第4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23章 圓熟變通 (4)第26章 圓熟變通 (7)第14章 行事果斷 (6)第10章 行事果斷 (2)第6章 一個人最爲重要的是他的內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