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西復靈州

三萬漢羌聯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廖化率領,率一萬軍隊北上攻取靈州,另一路由馬超親自統帥,南下迎戰劉猛的匈奴軍隊。

廖化率一萬軍從南渡口渡過了黃河,軍隊快速向北而去。

奪取靈州的關鍵在於靈州縣城,這裡是劉猛的老巢,城中生活着數千匈奴貴族,而各個部落的普通牧民則以靈州縣爲中心,分佈在方圓百里內草原內,事實上,匈奴人目前所佔的土地還不到靈州的三成,包括賀蘭山腳下在內其他廣袤草原都還沒有匈奴人出現,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已是初冬時節,匈奴人需要聚居過冬,另一方面也是匈奴人剛佔領靈州不久,還沒有完成最後的牧場分配。

天不亮,廖化率領一萬軍隊抵達了靈州城外十里處,這一帶原是羌人的農田,沒有牧民在這裡駐營,大片大片的農田內荒無人煙,遠處是稀稀疏疏的幾株樹木,在凜冽的寒風中顯得十分荒涼蕭瑟。

廖化看了看天色,五更已過,東天空還沒有泛起魚肚白,夜空晴朗,掛着幾顆半明半亮的星星,雖然已經過了最黑暗的一刻,但夜色依然很深,正是攻城的機會。

這時,兩名斥候飛奔而回,向廖化施禮道:“啓稟副都督,卑職已探明城上情況。”

“城頭現在有多少軍隊?”

“城頭現在只有四支巡哨,每邊城牆一隊,一隊士兵約二十人,另外在南北兩座城頭上有幾名士兵,其餘便不再有敵軍。”

敵軍並不多,但廖化還是有些猶豫,關鍵是他現在不知道靈州縣內的駐兵情況,按理,劉猛不可能把全部軍隊帶走,總會留下一部分軍隊駐守要害之地,他是不是應該先摸清城內駐軍的底細,再出兵攻城呢?

但沉思良久,廖化最終還是決定立刻攻城,他有一萬軍隊,又是突襲縣城,就算城中有駐軍,也未必能抵擋住他的進攻,廖化當即將手下得力干將張印找來。

張印跟隨廖化多年,從一名什長累功升爲牙將,是廖化得力的左膀右臂,他上前抱拳道:“請將軍下令!”

“我給你一千精銳,還有二十架攻城梯,趁現在敵軍防備不足,你用雷霆之速,給我奪下西城門,放火爲號,我率大軍進城!”

“遵令!”

張印率本部一千士兵向西城奔去,廖化望着他們奔遠,當即令道:“大軍準備出擊!”

一千軍隊在張印的率領下,迅速接近了城池,城池並不高大,只有兩丈四尺左右,爬上一株大樹便可清晰地看見城頭上的情形,一名士兵在大樹上觀察城頭巡哨軍,這時他低聲喊道:“將軍,巡哨向南去了!”

張印一擺手令道:“走西北角!”

黑暗中,士兵們迅速奔跑,此時城上的巡哨正好背對他們向邊走去,一千士兵動作迅速,一直奔至護城河邊,他們搭上長木板,衝過了護城河,就在這時,城頭忽然響起了刺耳的鐘聲,他們躲過了西城上巡哨士兵,不料卻被北城頭的哨兵發現了。書哈哈

‘當!當!當!’

刺耳的鐘聲在城頭上敲響,有士兵在大喊:“快去稟報,有敵軍偷襲!”

城頭上有箭矢射下,兩名士兵躲閃不及,被箭矢射中,先後慘叫兩聲,**下了護城河,張印當即立斷道:“攀城!”

二十架攻城梯搭上了城牆,五百士兵迅速向城頭攀去,另外五百人則舉弩向城頭放箭,密集的弩箭射向城頭,將城頭上的二十名守軍死死壓住,漢軍忽然停止了射擊,只見張印一躍而上,率先殺上城頭,手中長槍向匈奴守軍刺去,一連刺翻三名匈奴士兵。

這時越來越多的漢軍士兵殺上城頭,其餘十幾名匈奴士兵見勢不妙,調頭便向城下跑去,大喊大叫:“是漢軍,漢軍上城了!”

“不要管他們!”

張印止住了要追趕的士兵,立刻喝令道:“先攻佔西門!”

數百士兵大喊一聲,一齊向西城門殺去。

廖化此時已率軍在距離城池約兩裡外的一片曠野裡等候,他心中多少有點緊張,天空已翻起魚肚白,天色已麻麻亮,再不奪取城池,時間上就來不及了。

這時,另一名羌人大將楊速靠近廖化身邊低聲問道:“將軍找我嗎?”

廖化對他道:“城破後,由羌軍入城,我要率軍去收降羌人牧民。”

楊速大喜,城中大部分都是匈奴貴族,財富極多,他們可要發一筆橫財了,但他隨即又想到匈奴人對羌人的屠殺,咬牙切齒問道:“城破後,是否可以屠城?”

廖化沉吟片刻,便點點頭道:“如果要屠城,就殺乾淨一點,城中男子,無論長幼,一個不留,另外,官方倉稟和劉猛的府邸必須由漢軍掌控,你們不準動,還要一條要記住,不準放火燒城!”

楊速抱拳行禮,“卑職記住了!”

他轉身離去,廖化又對一名親兵道:“等會兒告訴張印,讓他們佔領官方倉稟和劉猛的府邸,尤其控制城門,不準任何逃脫!”

士兵答應一聲,立刻向城門處奔去,就在這時,西城樓上點燃了一團火焰,格外的醒目,楊速激動得大喊一聲,“弟兄們,復仇的時候到了,殺進城去!”

五千羌兵齊聲怒吼,他們催動戰馬,揮舞戰刀,向靈州城內殺去,而廖化則率領四千漢軍騎兵,向城池北方奔去,他們的目標是普通牧民,不准他們逃回河套。

城內哭聲、慘叫聲大作,殺紅了眼的羌人士兵不再顧及男女老幼,在縣城內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

劉猛率領一萬匈奴騎兵離開靈州只有兩天,匈奴騎兵沿着清水河一路南下,終於抵達了高平縣,高平縣已是一座空城,就在三個時辰前,從三水縣傳來的烽火警告了這座軍城,也警告了蕭關守軍。

此時蕭關守軍確實不算多,只有四千人,由趙雲部將樑頌率領,他看到了烽火警報,立刻做出決定,將高平縣的一千守軍撤回蕭關,集中力量防禦蕭關,同時也將縣城內兩百餘戶居民和商賈也一併撤回。

與此同時,樑頌又派人回安定縣求援,希望駐紮安定縣的三千軍隊也前來援助自己。

劉猛殺到蕭關時,天已經黑了,他手中的攻城武器只有十幾架攻城梯,難以對蕭關產生威脅,劉猛命令軍隊進駐高平縣,又命令一名千夫長去附近砍伐樹木,製造簡易攻城梯。

入夜,劉猛站在高平縣城牆上,眺望遠方的羣山巍巍,以及黑黝黝的蕭關城牆,但他心中有一種莫名的煩惱,這種煩惱的根源是他這次出兵南下,他是擅自出兵,他的父親劉去卑是希望他能抓緊時間經營靈州,然後他們會以靈州爲後勤重地,向河西發動攻勢,佔領河西走廊,一旦他們佔領整個關隴地區,他們就勢力將會空前壯大,可以匈奴本部分庭抗禮,不必再看呼廚泉的臉色,這是劉去卑父子的最大心願,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

但匈奴單于呼廚泉卻是明確要求他出兵,也就是這次行動,一旦漢軍主力離開蕭關,殺向高奴縣,劉猛便可率軍偷襲蕭關,或者截斷漢軍的補給線,雖然劉猛知道自己應該聽從父親之言,以大局和前途爲重,但他骨子裡卻願意執行單于的命令,這是他盼望已久的一刻,攻克蕭關,殺入關中,爲匈奴帝國立下不世之功。

劉猛經不起呼廚泉的一再催促,而他父親卻沒有消息,躊躇良久後,劉猛終於決定執行單于的命令,突襲蕭關,或者截斷漢軍的後勤補給。

而此時,蕭關並非他想的那麼簡單,不是隻有一座空關,而是有不少軍隊駐守,想攻下蕭關似乎並不容易,這讓劉猛心中有些失落,或許他明天可以改變目標,殺向馬嶺河谷,截斷漢軍的補給線,這也是呼廚泉給他另一個任務,一旦漢軍從蕭關出兵,漢軍的補給線最有可能走馬嶺河道,如果切斷漢軍補給線,令漢軍主力不戰自潰,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功勞。

想到這,劉猛暗暗下定決心,明天一早,他再仔細觀察一番,如果蕭關真的難以攻下,他也就不必爲此損兵折將,轉道去截斷漢軍補給線,任務輕鬆簡單,而且收穫頗豐。

劉猛剛剛作出決定,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馬蹄聲,隱隱有人在城下大喊:“小王爺在哪裡?”聲音頗爲焦急。

劉猛一怔,他快步走到西城牆上,探頭向下看了看,似乎是兩名匈奴士兵,劉猛立刻令道:“帶他們上來見我!”

片刻,兩名士兵被帶了上來,兩人神情惶恐,見到劉猛便急道:“小王爺,我們是黃河南渡口的哨兵,就在昨天上午,一支軍隊從西面而來,渡過了黃河,向靈州去了。”

劉猛大吃一驚,一把揪住士兵的衣襟,大吼道:“是哪裡來的軍隊?”

士兵嚇得戰戰兢兢道:“好像是河西過來的軍隊,有漢兵,也有羌兵,大約有一萬人左右。”

劉猛瞪大了眼,他忽然大叫一聲,一把推開士兵,衝到女牆對城內大吼大叫,“立刻集合整隊,快一點,我們老巢就要被端了!”

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7章 竹林試刀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61章 緊急補救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956章 突襲葉城
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34章 圍剿亂賊第67章 竹林試刀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21章 一簡戰書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61章 緊急補救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956章 突襲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