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重返合肥

這是龐德率領的七千騎兵趕上了曹軍糧船,他們在西岸奔馳,向北鋪天蓋地殺來。

在西岸護衛糧船的兩千士兵大驚失色,紛紛列隊要和漢軍士兵抗衡,負責押糧的曹軍主將正是大將臧霸,他心急如焚,大聲喊道:“列隊攔截,船隊先撤走!”

慌亂中,船隊加快了度,而東岸也曹軍士兵也紛紛奔至岸邊,張弓搭箭,準備支援西岸曹軍。

就在這時,東岸曹軍士兵忽然一陣大亂,鋪天蓋地的箭矢從他們身後射來,黑暗中,只見數百艘戰船出現在不遠處的妃子湖邊,也就是剛剛形成不久的新湖。

戰船都不大,只有五百石左右,但船上卻站滿了密集的漢軍士兵,這是甘寧率領水軍殺出來了。

船隻靠岸,上萬名漢軍士兵紛紛跳下船,揮舞着長矛和戰刀,吶喊着向東岸的曹軍士兵殺來。

曹軍士兵措不及防,頓時一陣大亂,黑夜中,東岸曹軍士兵一片混亂,爭先恐後向北逃命,不少人跌倒被踐踏,死傷無數,哭聲、喊聲,夾雜着漢軍密集的箭雨,只頃刻間,東岸的曹軍便崩潰了。

但漢軍並沒有追擊敗兵,他們的目標不是士兵,他們的目標是糧船,一萬漢軍一齊向曹軍糧船隊放箭,箭矢如雨點般地射向運河中的船隻,船上曹軍紛紛鑽入船棚,不少搖櫓船伕躲閃不及,被箭射中,慘叫着落入水中。

一些曹軍士兵也向岸上放箭,但曹軍士兵數量太少,也過於分散,在漢軍士兵的密集射擊下,曹軍士兵死傷慘重,就連躲在船棚內的曹軍士兵也難逃強弩硬弓的射擊,被射死在船中。

很快,長達十餘里的船隊停止了前行,全部停泊在江中,等待漢軍的處置,這時,西岸的漢軍騎兵如暴風驟雨般殺進曹軍隊伍中,強大的衝擊力將一片片曹軍士兵衝到,戰刀掠起鮮血,人頭飛上天空,巨大的恐懼使曹軍士兵再無抵抗意志。

不到一刻鐘,兩千曹軍士兵的抵抗便崩潰了,臧霸在混亂中殺開一條血路逃脫,但他手下的兩千士兵卻沒有東岸士兵的幸運,漢軍戰馬奔馳,將兩千曹軍士兵團團包圍,截斷他們所有的退路,曹軍士兵走投無路,紛紛跪地投降,懇求饒命.......

約半個時辰後,甘寧率數百艘漢軍快船趕到,控制了曹軍糧船,船隊開始緩緩調頭,向剛形成不久的妃子湖駛去,騎兵隊也押着戰俘快向西面的六安縣奔去,很快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曹軍糧船是半夜一更時分被漢軍攔截,當曹仁得到臧霸傳來的消息時,時間已到了三更時分,這時漢軍船隊和騎兵都早已遠去。

合肥北城內,數千士兵手執火把,將整個北城門照如白晝,北城門內,曹仁頂盔貫甲,手提大刀騎在戰馬之上,在他身後是密密麻麻的曹軍士兵,足有兩萬餘人。

曹軍糧船被漢軍攔截,對曹仁而言,無疑是奇恥大辱,張遼在合肥時,糧草從未丟失,而他剛剛接任合肥主帥,便被劫走三萬石糧食,曹仁的顏面無論如何也掛不住了。

曹仁下令將臧霸重打一百軍棍,並點兵兩萬,準備親自去追回糧船。

“將軍請息怒,冷靜下來!”

司馬辛毗攔在曹仁馬前,苦苦勸他:“漢軍是走水路,糧船已遠去,無可追尋,況且還有七千騎兵,若將軍倉促出擊,被漢軍伏擊,損兵折將是小事,若將軍生意外,合肥就保不住了,請將軍三思!”

在辛毗的反覆勸說下,曹仁怒氣稍稍平息,他正要下令軍隊回營,就在這時,城頭忽然想起了刺耳的警鐘聲,‘當!當!當!’鐘聲十分急促。

曹仁一驚,催馬沿着甬道向城頭奔去,站在城頭上,眼前的情形令他大吃一驚,只見南面的曠野裡,一條長長的火龍正疾向合肥方向開來,火龍一眼望不見邊際。

在城南三裡處,火龍已開始聚集,越來越多,儼如天上繁星,又彷彿火的海洋,極其壯觀浩瀚。

城上曹軍士兵兩腿戰慄,個個臉色蒼白,剛剛撤去才一個月的漢軍主力又再次殺回來了。

曹仁的心也似沉入深淵,劉璟去而復返,顯然是早有預謀,似乎就是在等合肥換將,難道他曹仁一世英名就要栽在合肥嗎?

曹仁心中大恨,毅然回頭大喝道:“傳令,城下軍隊立刻上城防禦!”

曹仁改變了計劃了,原本要帶兩萬軍殺出城去,現在他不出城,而是轉爲防禦城池,兩萬曹軍士兵紛紛奔上城頭,劍拔弩張,準備和漢軍決一死戰。

曹仁在城頭凝視着城下一片火的海洋,他心中有些奇怪,漢軍很少這樣聲勢浩大來進攻,似乎更喜歡無聲無息來襲,他不由自言自語道:“漢軍爲何要造如此大的聲勢?”

忽然,曹仁似乎想到了什麼,驀地回頭向城北的土山望去,那黑黝黝的大山矗立在城外,月光將它黑色的巨影投射到城內,半個城池都在它的籠罩之下。

.......

自從漢軍南撤,曹軍便佔領了北城外的土山,張遼在土山上修建圍牆,並駐紮五十名士兵,曹仁接掌合肥後,並沒有將土山上的駐兵撤走,反而將駐紮土山的士兵增加到百人。

無論張遼還是曹仁,他們都很清楚,這座土山極大地威脅着合肥的安全,只是將它搬走或者削除不太現實,那隻能是由曹軍來控制。

讓我們把時間向前推一個時辰,兩更時分,漢軍火的海洋還沒有出現在城南,合肥四周萬籟俱寂,四百餘名鷹擊軍士兵在正副統領劉正與任平的率領下,正從東西兩個方向向山頂快攀爬。

劉正彷彿猿猴一般敏捷迅,他率先爬上山頂,躲在山頂的圍牆下,牆頭有一名曹軍士兵正在來回巡邏,相比合肥城而言,土山的防禦要弱得多,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土山位於北城外,與合肥城隔着護城河,本身就不屬於合肥的防禦體系。

而另一方面,山頂的面積不大,難以大量駐軍,曹仁也只能將這座土山當做北城的瞭望臺和烽燧,觀察敵情,並及時舉火向壽春示警,要知道,這座土山正好擋住了北城的烽燧,一旦漢軍進攻合肥,他們就難以向壽春示警。

但對漢軍而言,這座土山卻意義重大,他們可以居高臨下,壓制住北城曹軍,儘管城內也有一座土山,但漢軍已經找到了對付城內土山的辦法。

劉正貼身站在圍牆下,迅裝上手弩,瞄準了牆上巡哨曹軍,‘咔!’一聲輕響,一支毒弩箭閃電般射出,正中曹軍士兵咽喉,弩箭上的劇毒見血封喉,曹軍悶哼一聲,從牆上栽下。

劉正一擺手,兩百餘名士兵紛紛衝上山頂,劉正一躍爬上牆頭,卻正好看見另一邊任平也上了牆頭,兩人默契地對視一笑,同時跳入牆內,四百名漢軍鷹擊軍也紛紛翻入牆內,向曹軍的營帳撲去。

只片刻,鷹擊軍便解決了土山上的曹軍駐兵,等在山腳下的漢軍工事兵開始向土山上搬運重型投石機。

漢國工部侍郎兼將作大匠馬鈞也出現在山頂,他是在半個月前從長安趕到合肥,帶來了最新的輪式投石機,這種輪式投石機外形就像風車,屬於重型投石機,可以連續投擲三十隻火油陶罐。

同時可以根據目標遠近調節射距,最近百步外,最遠可投擲到三百五十步外,比起從前的投石機,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

而且拆裝簡便,將零件搬上山頂後,可以迅裝配,搶奪先機,非常適合土山攻防戰。

這種重型輪式投石機實際上在一年前便被馬鈞明出來,但一直沒有投入實戰,因爲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難以解決,那就是投石機的木軸不太結實,連續使用兩三次後就會斷裂,一旦木軸斷裂,整個投石機就報廢了。

爲了解決這個弱點,馬鈞先後用銅軸和鐵軸取代,但因製造工藝問題,銅軸和鐵軸都無法替代木軸,馬鈞只得尋找更結實耐磨的木頭。

目前他用的是鐵木做軸,可以堅持十幾次不斷,但對於投石機本身而言,這種投石機的成本還是太大了,一架投石機就要耗費數十萬錢,是別的投石機十倍。

儘管這種投石機的耗費成本太大,但爲了合肥戰役,劉璟也不顧成本耗費,命令馬鈞製造三百架輪式投石機,趕赴合肥戰場。

就在漢軍主力出現在城南之時,土山上的漢軍工事兵已經在馬鈞及徒弟們的指導下,裝配好了十架重型投石機,這時,北城上響起了警鐘,無數士兵正向北城涌來,曹仁已經意識到了北城的危險。

“王將軍,敵軍已現了我們!”一名士兵急向主將王平稟報。

王平當機立斷令道:“搶佔先機,燒燬城內土山!”

十架重型輪式投石機開始吱吱嘎嘎轉動起來,度越來越快,這時馬鈞大喊一聲,“可以了!”

操縱投石機的士兵立刻剪斷了懸繩,十架輪式投石機幾乎是同時射,三百隻裝滿火油的陶罐依次射出,鋪天蓋地地向城內的土山射去。

這時,三隻巨大的火球也騰空而起,在天空劃出三道赤亮的火焰,帶着長長的尾煙,呼嘯着射向城內的山頭。

..........

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32事態嚴峻第455章 內外交困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48章 清船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60章 蘄春風雲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391章 功虧一簣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77章 新野急報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86章 緊急商議
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32事態嚴峻第455章 內外交困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48章 清船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965章 順水推舟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71章 冤家路窄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360章 蘄春風雲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391章 功虧一簣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77章 新野急報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86章 緊急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