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最後希望

按照孫權和黃蓋的約定,黃蓋每天都要用鴿信向建業報告吳郡的情況,這也是因爲漢軍攻佔京口後,吳郡和建業間的聯繫被切斷,而被迫採取的一種應對策略。

此時孫權也知道漢軍主力佔領京口之事,漢軍主力沒有西來建業,而是直接向南殺去,這讓孫權十分擔心吳郡的安危,他幾乎每天都要詢問吳郡那邊的消息。

黃蓋也和約定的一樣,每天發送一份鴿信到建業,證實了孫權的擔心,漢軍佔領了毗陵縣,佔領了毗陵全境,漢軍主力正向南推進,但就在這時,鴿信的內容卻發生了變化,漢軍沒有攻打吳縣,而是在挖掘運河,一連幾天,每天鴿信內容都差不多,漢軍遲遲沒有攻城,依然在疏通運河。

這讓孫權的心中十分困‘惑’,漢軍不攻城掠寨,卻在疏通運河,這是在做什麼?

孫權在書房內負手來回踱步,他此時已忘記了江東在大局上的潰敗,卻着眼於細節上的得失,對於如何能翻盤,他沒有一點思路,他只懷着一絲僥倖,或許漢軍被困在吳郡,或者在吳郡遭遇失敗。

這時,一名‘侍’衛在‘門’口稟報:“吳侯,羅校尉求見!”

孫權點點頭,“讓他進來!”

片刻,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將領快步走進房間,此人叫羅巖,出任內務軍校尉,也就是秘密機構鷹喙的頭目,他和前任首領王寧一樣,都是出身孫權‘侍’衛,對孫權忠心耿耿,是孫權最信任之人。

羅巖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參見吳侯!”

孫權瞥了他一眼,冷冷問道:“諸葛瑾有下落了嗎?”

幾天前,諸葛瑾意外失蹤,士兵只找到他損壞的馬車,馬車內血跡斑斑,挽馬被‘亂’箭‘射’死,諸葛瑾和車伕卻不知所蹤,這件事引起了衆多官員議論,諸葛瑾爲人寬厚,人緣極好,官員們紛紛去諸葛府中慰問他的妻兒。

這件事讓孫權很被動,他懷疑諸葛瑾已經投敵,但從現場看,諸葛瑾又似乎出事了,孫權有心殺一儆百,將諸葛瑾妻兒投入獄中,但又怕引起百官憤怒,讓他左右爲難。

羅巖沉聲道:“卑職派人嚴密監視諸葛府,前幾天他妻子痛不‘欲’生,可這兩天她忽然安靜下來,悲痛減輕很多,甚至有點假裝悲傷,卑職總覺得有人在給諸葛瑾家屬通風報信。”

“我不要你的猜測,是誰在給他們通風報信?”孫權有些惱火道。

羅巖無奈解釋道:“這幾天他們府中沒有家人進出,但來了不少官員上‘門’慰問,足有十幾人,包括張軍師,卑職確實不知是誰給他們通風報信。”

孫權負手走了幾步,忽然惡狠狠道:“既然如此,就當諸葛瑾已背叛,立刻將他妻兒下獄審訊!”

“卑職遵令!”羅巖明知不妥,但也只得答應了。

孫權又問道:“現在官員們有什麼動作?”

這也是孫權所關心之事,秣陵縣城內謠言四起,人心惶惶,這個時候,百官們都在各自打算了,孫權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準備背叛自己。

“回稟吳侯,這段時間官員們都非常沉默,沒有人公開表達自己的態度,但入夜後,官員們‘私’下往來密切,往來很多,卑職無法一一統計。”

“有沒有誰暗中召集官員密談?”

“昨天晚上,有十幾個官員去了張軍師府中,都是從前和他一個派系的官員,他們在一起聚會了大約兩個時辰才散去。”

和張昭一個派系,那就是北方派了,也是江東最大的實力派,包括張昭、諸葛瑾、薛綜、程秉、嚴畯等高官,還有數十名普通官員,在目前這個情況下,這些派系聚會也是情理之中,但孫權卻很想知道,是張昭主動召集他們,還是他們自發去找張昭?

想到這,孫權吩咐道:“你去調查清楚,北方派的聚會是誰發起?這很重要,一定要搞清楚。”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稟報:“吳侯,呂都督有急事求見!”

孫權讓羅巖退下,這才讓呂‘蒙’前來進見,片刻,呂‘蒙’匆匆走進了書房,向孫權施一禮,有些緊張道:“吳侯,卑職得到消息,可能吳縣已經失守!”

孫權一愣,“這...這是哪裡得消息?”

“消息從軍中傳來,卑職仔細盤查過,是吳郡那邊有敗兵逃回,帶回來一些不利的消息。”

“什麼....消息?”

“說是黃將軍偷襲漢軍大營中計,被漢軍伏擊,大敗而逃,朱恆投降漢軍,獻了吳縣城,現在黃將軍情況不明。”

孫權呆住了,慢慢頹然坐下,如果消息是真,那麼吳縣真的完了,每天送來的鴿信也是假消息,他就是感到奇怪,漢軍爲何不攻城,反而疏通運河做什麼?

半晌,孫權低低嘆息一聲,“呂都督,如果消息是真,我們該怎麼辦?”

呂‘蒙’咬牙道:“卑職聽說漢軍糧草屯積在毗陵縣,如果我們能偷襲毗陵成功,燒燬漢軍糧草,或許我們還有一線希望。”

孫權沉思片刻道:“偷襲毗陵,需要多少軍隊?”

“軍隊不在多,而在於‘精’,三千人足矣,卑職推薦丁奉爲主將,率軍偷襲毗陵。”

此時孫權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要有人說,還有一線希望,他都會毫不猶豫抓住,只是讓他出兵,這有點讓他爲難,但只沉‘吟’片刻,孫權便做出了決定,“也罷!就依呂都督之言,當丁將軍率軍偷襲毗陵縣。”

江東文官們各有打算,江東武將們也逐漸分化,以呂‘蒙’爲首的少壯派依舊殫盡竭慮,盡一切力量擊敗漢軍,挽救江東。

而以陳武、蔣欽爲首的老將則比較悲觀,認爲江東大勢已去,雖然他們沒有說出投降漢軍之類的話,但也態度消極,不肯賣力防禦。

到了江東最危急的時刻,孫權也終於認識到,他只能依靠呂‘蒙’等少壯派,和漢軍進行最後一搏。

夜晚,一支軍隊離開了建業,正迅速向東進發,這支三千人的軍隊正是由丁奉率領,前去偷襲毗陵縣漢軍糧草重地的江東軍。

事實上,呂‘蒙’得到的消息也只是十天前的事實,十天前,漢軍爲了攻打吳郡,而將二十萬石糧囤積在毗陵縣,以毗陵縣爲糧草後勤重地,但現在吳郡已經被漢軍主力攻下,那麼毗陵縣還是不是糧草後勤重地?呂‘蒙’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爲此,他做出兩個方案,如果毗陵縣還是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那麼丁奉必須千方百計燒燬漢軍的糧草,迫使漢軍因缺糧而退兵,相反,如果毗陵縣已經不再是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那就由丁奉自己去尋找漢軍糧草所在,想辦法燒燬它。

總之,丁奉和他率領的三千軍就成了呂‘蒙’安排在外面的一支奇兵,一旦漢軍主力包圍建業,這支奇兵將在外圍作戰,伺機進攻漢軍的死‘穴’。

也正是這個戰術意圖,丁奉率領的這三千軍隊十分‘精’銳,都是五六年的老兵,大多參加過合‘肥’之戰,訓練充足,裝備‘精’良,除了全套的刀矛盔甲外,每個士兵還揹着三鬥米和一隻火油皮袋。

丁奉走得並不急迫,在走出五十里後,天漸漸亮了,丁奉見前方有一片樹林,便下令全軍進入樹林休息。

士兵們走了一夜,也着實有些疲憊不堪,他們紛紛衝進樹林,尋找一處乾燥之地休息,丁奉也找到一塊大石坐下,一邊喝水,一邊思索着呂‘蒙’給他的命令。

丁奉本人也認爲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不應該再停留於毗陵縣,既然漢軍拿下了吳郡,那麼下一步必然是殺一記回馬槍,調頭進攻建業,在這種情況下,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會放在哪裡?

丁奉取出一幅地圖放在大石上,仔細地尋找漢軍可能選擇的後勤的重地,這個承擔糧食後勤的重地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交’通便利,尤其要方便水運,其次要離建業比較近,便於隨時向漢軍支援糧食,憑這一點,毗陵縣就要去掉了,甚至京口也不可能,原因都是離建業太遠。

而第三就是要安全,便於駐紮重兵,有利於防禦,不會被敵軍輕易偷襲,可是....建業附近同時符合這三條的地方几乎沒有,不是‘交’通不便,就是安全不利。

這時,丁奉的目光有些凝固了,他發現了最有可能成爲漢軍後勤重地的存糧之地,那就是長江北岸,既有長江的水運便利,又有遠離江東軍的安全,同時離建業很近。

丁奉心中充滿了苦澀,如果他是劉璟,他會不會把極其重要的後勤重地依舊放在不安全的江東,而不遷去安全且便利的江北呢?答案是必然的,漢軍糧草必然會北遷,連他這個普通的江東戰將都能想到這一點,作爲一國之君的劉璟會想不到嗎?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走來,向丁奉稟報道:“啓稟將軍,我們在樹林裡抓到兩個逃兵。”

丁奉點點頭,“把他們帶上來!”

309章 撲朔迷離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49章 鍾繇贈字314章 劉備歸來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308章 激戰隆中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63章 深夜急令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421章 暗度陳倉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4章 再陷困境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79章 刀下留人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461章 爾虞我詐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11章 益州內亂
309章 撲朔迷離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049章 鍾繇贈字314章 劉備歸來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308章 激戰隆中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63章 深夜急令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421章 暗度陳倉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4章 再陷困境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79章 刀下留人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461章 爾虞我詐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03章 夏口議戰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11章 益州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