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天國

曹衝一邊信口胡說,一邊看着周不疑那張狐疑的小臉,心裡十分得意,媽媽的,什麼天才少年,不是照樣被我騙得找不着北,原來天才也不是那麼可怕啊。他沒想想,古人再天才,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也發懵,諸葛亮號稱多智近乎妖,不是還照樣以爲天圓地方,這整整一千八百年的知識對於古人來說,當然是不可思議的事,別的不說,那個號稱全才的亞里士多德一個重物比輕物先落地的錯誤理論不是照樣流行了兩千年還被奉爲經典,古人就算是天才,那也只是智商,不是知識,知識是要靠積累的。

他慢慢的想到了一個問題,曹丕後來是要篡位的,這個周不疑會是什麼態度,是支持還是反對?緊接着他又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又怎麼辦呢?

他知道便宜老爸曹操雖然沒有代漢自立,但卻是給曹丕鋪好了路,做好了一切準備,曹操死後十一個月,曹丕就成了大魏國的皇帝。

不過那時候正牌曹衝的骨頭估計都爛了,而現在自己這個冒牌曹衝卻活得很滋潤,歷史在老白欠了他一屁股賭債的時候就已經悄悄發生了改變。

從歷史上說,曹衝如果不死,曹丕是沒有什麼機會的,連他自己都說,倉舒不死,我亦無望矣。可沒發生的事很難說,曹植也深得曹操喜愛,後來不也是被曹丕這個陰險的傢伙給鬥敗了嗎。倉舒就算不死,事情也難說,更何況自己現在只是個冒牌貨,是不是還能得到曹操一如既往的歡心都是個問題。

那自己是要打敗曹丕做個魏國的開國皇帝,還是在大漢大廈將傾時悄悄扶一把力,那豈不是要跟老曹作對?自己能搞得定嗎?別最後大漢沒中興,自己先把自己搞死了。這個時代大漢還有多少號召力?還有多少能夠忠心於朝庭的人?自己這個身份,這個時候提出興漢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要不,還是先考慮考慮在這個血與火的時代裡怎麼生存下去?畢竟小命要緊。

曹衝越想越多,陷入了沉思。

周不疑見曹衝沉默不語,等了片刻問道:“公子除了看到這些奇怪的物事,還有什麼見聞?”

曹衝一下子從沉思中驚醒過來,他看着周不疑那張臉,決定先試探一下這個天才少年的傾向。

“那個人讓我看了一本書,裡面有兩篇文章,一篇是霍光傳,一篇是王莽傳。”曹衝考慮了半天才慢慢的說道。

其實他這話裡有很大的破綻,在漢代書還不是論本的,要麼是一卷一卷的絲帛,要麼是一捆一捆的簡,就算是紙寫成的書,也不可能是一本。

不過周不疑先被他那些奇怪的東西給攝住了心神,現在又被他說的那兩篇文章給吸引住了注意力,一時倒沒想到這個破綻。

他眼神閃爍不定,心中思潮萬千,霍光傳和王莽傳?這裡面可有很大的區別,他們都是漢朝的重臣,都曾經輔佐過幾個少年天子,大權在握,區別在於一個一直是忠臣,一個後來篡漢自立了,所以是個賊臣,那個奇怪的人應該是天帝了,天帝給公子看這兩卷文是什麼意思?公子又會是什麼意思,他是想當霍光呢,還是想當王莽?

周不疑腦子裡翻騰着主意,他一時覺得興奮,一時又覺得有些害怕,不期然之間一個重大選擇已經擺在了他的面前。

他在思考着曹衝的想法,曹衝也在觀察着他的臉色。曹衝看到周不疑面色不定,知道自己說的那兩個人名引起了他的注意,就看他怎麼開口了。

“公子看了哪個?”周不疑穩定了一下情緒,微笑着問道。

曹衝一愣,沒想到周不疑反問了他一句,這個傢伙,狡猾狡猾的。

“我都看了。”曹衝略一思索也笑道。

“那公子覺得哪個人比較好?”周不疑緊接着問道。

曹衝一時倒沒想好,他的微笑掛在臉上,卻不知道如何回答。不過這微笑在周不疑的眼裡看來,卻是一種神秘莫測的笑。

一個真正的天才少年,一個冒牌的天才少年,兩個人就那麼各自虛僞的笑着,互相看着。

“什麼哪一個人比較好?說來我聽聽。”曹彰大笑着,邁着大步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進門就將腰裡別的長刀抽出來扔在一邊,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跪坐在周不疑的那一面。

“元直也在啊,你們在說什麼,說給我聽聽。”曹彰哈哈的笑着,招呼旁邊的侍女端過茶來一飲而盡。

“公子又去比武了?這次不知道是把誰給打敗了?”周不疑看着曹彰臉上的瘀青笑道。

“嘿嘿,元直你說話就是不實在。”曹彰摸了一下臉上的傷,“今天被張子威從馬上捅下來了,本來還想跟張正清幹一仗,不過那小子不理我,唉,都是子桓把人家給得罪了,兄長也真是,平白得罪了一個人。”

曹彰咂着嘴,無可奈何的說道。

曹衝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周不疑,張子威是誰,居然敢把曹彰從馬上捅下來,張正清又是誰,居然不鳥曹彰,怎麼還被曹丕給得罪了。

周不疑看在眼裡,卻沒有回答他。他轉向曹彰說道:“公子不必氣餒,張子威是蕩寇將軍張文遠的愛子,幷州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騎術當然要比公子精湛,不過公子天生神力驚人,想必假以時日,張子威也要甘拜下風的。至於正清,宣武侯剛過世不久,心情不太好也算是情理之中,公子不必掛懷。”

曹彰哈哈大笑起來:“好了,我知道元直你和張正清關係好,放心,我曹彰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輕重我還是分得清的。”

周不疑微微一笑,低着頭說道:“公子心胸開闊,不疑佩服。”

第26節 鍾繇第6節 風氣第30節 攪局第24節 緩兵第37節 閻行第29節 和親第9節 洛陽第29節 王粲第31節 糧草第1節 坐忘第34節 斷臂第18節 折將第3節 外戚第40節 虞翻第25節 孫賁第25節 興亡第7節 兩難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12節 盜版第31節 糧草第1節 扯謊第14節 算計第29節 閱兵第19節 劉磐第6節 黃老第10節 欺騙第24節 方案第26節 賦詩第28節 藏書第36節 謠言第36節 生擒第2節 王侯第18節 分化第20節 呂蒙第11節 水師第16節 劫營第1節 坐忘第2節 王侯第15節 書法第35節 機會第12節 殺機第15節 虛實第1節 狼顧第37節 白帝第32節 挑撥第5節 支持引子第17章 天子第18節 張鬆第16節 法正第3節 密謀第19節 說客第29節 和親第3節 傷寒第19節 雷銅第37節 奇功第23節 印刷第29節 閱兵第39節 巡陣第30節 權衡第21節 要價第38節 嚴顏第9節 工商第11節 劉表第5節 吐血第20節 荀悅第37節 閻行第24節 斷糧第4節 故縱第8節 魯肅第18節 封賞第24節 緩兵第15節 襲肅第6節 黃老第11節 運籌第10節 有德第39節 去留第8節 技改第29節 王粲第1節 狼顧第19節 訣別第6節 彭羕第23節 印刷第4節 木匠第30節 女兒第10節 鄧艾第9節 圈套第2節 張奮第24節 緩兵第16節 埋伏第35節 程普第18節 密詔第17節 孟達第10節 女婿第31節 面子第40節 封賞第6節 青囊第39節 張任第26節 鍾繇第21節 歸來
第26節 鍾繇第6節 風氣第30節 攪局第24節 緩兵第37節 閻行第29節 和親第9節 洛陽第29節 王粲第31節 糧草第1節 坐忘第34節 斷臂第18節 折將第3節 外戚第40節 虞翻第25節 孫賁第25節 興亡第7節 兩難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12節 盜版第31節 糧草第1節 扯謊第14節 算計第29節 閱兵第19節 劉磐第6節 黃老第10節 欺騙第24節 方案第26節 賦詩第28節 藏書第36節 謠言第36節 生擒第2節 王侯第18節 分化第20節 呂蒙第11節 水師第16節 劫營第1節 坐忘第2節 王侯第15節 書法第35節 機會第12節 殺機第15節 虛實第1節 狼顧第37節 白帝第32節 挑撥第5節 支持引子第17章 天子第18節 張鬆第16節 法正第3節 密謀第19節 說客第29節 和親第3節 傷寒第19節 雷銅第37節 奇功第23節 印刷第29節 閱兵第39節 巡陣第30節 權衡第21節 要價第38節 嚴顏第9節 工商第11節 劉表第5節 吐血第20節 荀悅第37節 閻行第24節 斷糧第4節 故縱第8節 魯肅第18節 封賞第24節 緩兵第15節 襲肅第6節 黃老第11節 運籌第10節 有德第39節 去留第8節 技改第29節 王粲第1節 狼顧第19節 訣別第6節 彭羕第23節 印刷第4節 木匠第30節 女兒第10節 鄧艾第9節 圈套第2節 張奮第24節 緩兵第16節 埋伏第35節 程普第18節 密詔第17節 孟達第10節 女婿第31節 面子第40節 封賞第6節 青囊第39節 張任第26節 鍾繇第21節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