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天國

曹衝一邊信口胡說,一邊看着周不疑那張狐疑的小臉,心裡十分得意,媽媽的,什麼天才少年,不是照樣被我騙得找不着北,原來天才也不是那麼可怕啊。他沒想想,古人再天才,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也發懵,諸葛亮號稱多智近乎妖,不是還照樣以爲天圓地方,這整整一千八百年的知識對於古人來說,當然是不可思議的事,別的不說,那個號稱全才的亞里士多德一個重物比輕物先落地的錯誤理論不是照樣流行了兩千年還被奉爲經典,古人就算是天才,那也只是智商,不是知識,知識是要靠積累的。

他慢慢的想到了一個問題,曹丕後來是要篡位的,這個周不疑會是什麼態度,是支持還是反對?緊接着他又想到了一個問題,自己又怎麼辦呢?

他知道便宜老爸曹操雖然沒有代漢自立,但卻是給曹丕鋪好了路,做好了一切準備,曹操死後十一個月,曹丕就成了大魏國的皇帝。

不過那時候正牌曹衝的骨頭估計都爛了,而現在自己這個冒牌曹衝卻活得很滋潤,歷史在老白欠了他一屁股賭債的時候就已經悄悄發生了改變。

從歷史上說,曹衝如果不死,曹丕是沒有什麼機會的,連他自己都說,倉舒不死,我亦無望矣。可沒發生的事很難說,曹植也深得曹操喜愛,後來不也是被曹丕這個陰險的傢伙給鬥敗了嗎。倉舒就算不死,事情也難說,更何況自己現在只是個冒牌貨,是不是還能得到曹操一如既往的歡心都是個問題。

那自己是要打敗曹丕做個魏國的開國皇帝,還是在大漢大廈將傾時悄悄扶一把力,那豈不是要跟老曹作對?自己能搞得定嗎?別最後大漢沒中興,自己先把自己搞死了。這個時代大漢還有多少號召力?還有多少能夠忠心於朝庭的人?自己這個身份,這個時候提出興漢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要不,還是先考慮考慮在這個血與火的時代裡怎麼生存下去?畢竟小命要緊。

曹衝越想越多,陷入了沉思。

周不疑見曹衝沉默不語,等了片刻問道:“公子除了看到這些奇怪的物事,還有什麼見聞?”

曹衝一下子從沉思中驚醒過來,他看着周不疑那張臉,決定先試探一下這個天才少年的傾向。

“那個人讓我看了一本書,裡面有兩篇文章,一篇是霍光傳,一篇是王莽傳。”曹衝考慮了半天才慢慢的說道。

其實他這話裡有很大的破綻,在漢代書還不是論本的,要麼是一卷一卷的絲帛,要麼是一捆一捆的簡,就算是紙寫成的書,也不可能是一本。

不過周不疑先被他那些奇怪的東西給攝住了心神,現在又被他說的那兩篇文章給吸引住了注意力,一時倒沒想到這個破綻。

他眼神閃爍不定,心中思潮萬千,霍光傳和王莽傳?這裡面可有很大的區別,他們都是漢朝的重臣,都曾經輔佐過幾個少年天子,大權在握,區別在於一個一直是忠臣,一個後來篡漢自立了,所以是個賊臣,那個奇怪的人應該是天帝了,天帝給公子看這兩卷文是什麼意思?公子又會是什麼意思,他是想當霍光呢,還是想當王莽?

周不疑腦子裡翻騰着主意,他一時覺得興奮,一時又覺得有些害怕,不期然之間一個重大選擇已經擺在了他的面前。

他在思考着曹衝的想法,曹衝也在觀察着他的臉色。曹衝看到周不疑面色不定,知道自己說的那兩個人名引起了他的注意,就看他怎麼開口了。

“公子看了哪個?”周不疑穩定了一下情緒,微笑着問道。

曹衝一愣,沒想到周不疑反問了他一句,這個傢伙,狡猾狡猾的。

“我都看了。”曹衝略一思索也笑道。

“那公子覺得哪個人比較好?”周不疑緊接着問道。

曹衝一時倒沒想好,他的微笑掛在臉上,卻不知道如何回答。不過這微笑在周不疑的眼裡看來,卻是一種神秘莫測的笑。

一個真正的天才少年,一個冒牌的天才少年,兩個人就那麼各自虛僞的笑着,互相看着。

“什麼哪一個人比較好?說來我聽聽。”曹彰大笑着,邁着大步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進門就將腰裡別的長刀抽出來扔在一邊,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跪坐在周不疑的那一面。

“元直也在啊,你們在說什麼,說給我聽聽。”曹彰哈哈的笑着,招呼旁邊的侍女端過茶來一飲而盡。

“公子又去比武了?這次不知道是把誰給打敗了?”周不疑看着曹彰臉上的瘀青笑道。

“嘿嘿,元直你說話就是不實在。”曹彰摸了一下臉上的傷,“今天被張子威從馬上捅下來了,本來還想跟張正清幹一仗,不過那小子不理我,唉,都是子桓把人家給得罪了,兄長也真是,平白得罪了一個人。”

曹彰咂着嘴,無可奈何的說道。

曹衝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周不疑,張子威是誰,居然敢把曹彰從馬上捅下來,張正清又是誰,居然不鳥曹彰,怎麼還被曹丕給得罪了。

周不疑看在眼裡,卻沒有回答他。他轉向曹彰說道:“公子不必氣餒,張子威是蕩寇將軍張文遠的愛子,幷州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騎術當然要比公子精湛,不過公子天生神力驚人,想必假以時日,張子威也要甘拜下風的。至於正清,宣武侯剛過世不久,心情不太好也算是情理之中,公子不必掛懷。”

曹彰哈哈大笑起來:“好了,我知道元直你和張正清關係好,放心,我曹彰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輕重我還是分得清的。”

周不疑微微一笑,低着頭說道:“公子心胸開闊,不疑佩服。”

第1節 增援第35節 激將第12節 激動第30節 大喬第26節 劉封第34節 信心第23節 試探第4節 解圍第12節 曹馥第22節 鮮卑第20節 郗慮第15節 請辭第39節 樑鵠第39節 反攻第33節 王異第26節 孟獲第21節 要價第15節 書法第29節 和親第25節 困獸第1節 羞辱第26節 草案第39節 父子第25節 封禪第22節 鮮卑第10節 謠言第23節 姜維第11節 命相第5節 搗鬼第34節 地勢第2節 儒法第39 血口第32節 朱鑠第35節 妙用第32節 慷慨第36節 訛詐第19節 刺蝟第36節 堵截第12節 耿紀第23節 西城第20節 分化第7節 兩難第26節 賦詩第20節 郗慮第23節 試探第27節 破城第32節 朱鑠第39節 父子第21節 圍攻第31節 劉璋第29節 南海第33節 奪橋第18節 悍婦第12節 盜版第36節 故技第37節 妙人第24節 方案第26節 賦詩第17節 殺人第28節 中計第34節 地勢第11節 命相第38節 決戰第36節 合圍第8節 君父第32節 張飛第30節 單挑第33節 賀齊第25節 封禪第3節 傷寒第38節 決戰第18節 漢紀第18節 新政第40節 虞翻第10節 開戰第22節 問計第31節 糧草第8節 張機第33節 王異第37節 李通第20節 甘寧第40節 虞翻第18節 郝昭第20節 驅虎第34節 伏擊第10節 女婿第20節 族誅第15節 襲肅第11節 鳳雛第34節 地勢第33節 王異第16節 埋伏第33節 脫鉤第38節 下套第40節 意外第24節 夷陵第14節 錦帆第3節 密謀第29節 南海第22節 權衡
第1節 增援第35節 激將第12節 激動第30節 大喬第26節 劉封第34節 信心第23節 試探第4節 解圍第12節 曹馥第22節 鮮卑第20節 郗慮第15節 請辭第39節 樑鵠第39節 反攻第33節 王異第26節 孟獲第21節 要價第15節 書法第29節 和親第25節 困獸第1節 羞辱第26節 草案第39節 父子第25節 封禪第22節 鮮卑第10節 謠言第23節 姜維第11節 命相第5節 搗鬼第34節 地勢第2節 儒法第39 血口第32節 朱鑠第35節 妙用第32節 慷慨第36節 訛詐第19節 刺蝟第36節 堵截第12節 耿紀第23節 西城第20節 分化第7節 兩難第26節 賦詩第20節 郗慮第23節 試探第27節 破城第32節 朱鑠第39節 父子第21節 圍攻第31節 劉璋第29節 南海第33節 奪橋第18節 悍婦第12節 盜版第36節 故技第37節 妙人第24節 方案第26節 賦詩第17節 殺人第28節 中計第34節 地勢第11節 命相第38節 決戰第36節 合圍第8節 君父第32節 張飛第30節 單挑第33節 賀齊第25節 封禪第3節 傷寒第38節 決戰第18節 漢紀第18節 新政第40節 虞翻第10節 開戰第22節 問計第31節 糧草第8節 張機第33節 王異第37節 李通第20節 甘寧第40節 虞翻第18節 郝昭第20節 驅虎第34節 伏擊第10節 女婿第20節 族誅第15節 襲肅第11節 鳳雛第34節 地勢第33節 王異第16節 埋伏第33節 脫鉤第38節 下套第40節 意外第24節 夷陵第14節 錦帆第3節 密謀第29節 南海第22節 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