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魏延

“此話怎講?!”蔡氏寒着臉,撥開劉琮伸過來的手,慢慢向前踱去,微微的偏着頭看着亦步亦趨的劉琮,冷笑了一聲說道:“夫君以爲,王威比劉備如何?”

劉琮想了想,怎麼又來了?不過他還是好好想了想:“王威不如玄德叔叔。”

蔡夫人慢條斯理的在席子上坐好,整理了一下裙子,又問道:“那比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如何?”劉琮想都不用想就笑了:“他如何能跟關張相比,關張那可都是萬人敵的猛將。”

“既然王威連關張都不如,那劉備手下兵有兩萬,將有關張,謀有徐庶、諸葛亮,爲什麼不會想出這等奇襲之計,卻被王威這個粗人想出來了?”

“這……”劉琮一下子無言以對。

“王威粗勇少謀,唯有忠心可嘉,要不然他跟着使君十來年,也不會只是一個城門司馬,那個魏延,哼,好用奇計,不計後果,也只有王威這等人才會把他當個智謀之士。你以爲使君不用他,是有才不用嗎?難道你覺得你的眼光比使君還強?”

劉琮被蔡氏這麼一說,剛纔的雄心壯志一下子成了影,渾身象是被抽去了骨頭一樣,癱坐在地上,耷拉着腦袋無精打采的說道:“那夫人說現在該怎麼辦?”

“哼”蔡氏撇着嘴看了他一眼:“你別擔心,王威這個人向來跟劉備不乾不淨的,留着也是個禍害,你就別管了,叔父他們會處理好的。”

王威出了府,上馬直奔西門,剛進了營門,假司馬魏延就迎了上來。魏延身高八尺,臉色紅潤,頜下一把短鬚,高鼻大口,看起來極爲威猛,只是兩隻眼睛比較細長,眼皮總是不能的閃動,好象總是在想着什麼。他一見王威從馬上跳下來,連忙湊過去說道:“將軍可曾答應?”

王威興奮的點點頭,將手中的馬鞭扔給侍衛,拉着魏延向裡走去,一邊走一邊問道:“文長,曹賊的位置搞清楚了沒有?”

魏延點了點頭:“我向劉始宗的隨從打聽過了,他說是在新野城外遇到曹軍的,按照曹操的行軍度估算,現在應該留樊城不遠了。”

“那估摸着明天就得過漢水了?”王威想了一想說道。

魏延有些撓頭道:“按說應該如此,只是現在劉豫州還在樊城,聽說他拒絕投降,將大儒宋仲子趕出來了。這樣的話,只怕曹操不會放着樊城不管,直接渡漢水啊。我們原先的半渡而擊的計策只怕有修改才行。”

王威一聽,立刻急了,他扯着魏延進了內室,將他摁着坐下,虎着臉問道:“文長,我這可是在將軍面前拍了胸脯的,你不是說絕無問題嗎?怎麼到了現在卻又變卦了?”

魏延一見他急了,連忙安撫道:“大人莫慌,我們當初議定的計劃本就是以曹操過漢水爲準,如果劉豫州拒絕投降,曹操自然不能放着樊城在後,放心大膽的渡水。不過大人也不用急,既然曹操可能會先攻樊城,我們不妨過了漢水,再向北去,不遠處便是鄧塞,當年孫堅破黃祖於此,地勢極是險要,又是曹操必經之路,我等在此設伏,兩千人足可擒得曹操,然後飄然遁去。曹軍地形不熟,縱有騎兵又能奈我何?我們在鄧塞之東三裡處河中備船,只要我們上了船,縱使曹操十幾萬大軍全到,也只能望水興嘆,大人奇功可成。”

王威聽了,沉思片刻,鄧塞那裡他也是熟悉的,知道大隊人馬通過極難,如果伏上兩千人馬,一擊而走,也不是不可能。想到這裡,他才露出笑容道:“既是如此,事不宜遲,只怕明天曹操就會兵臨樊城,我們要截擊他,只有在這裡了。傳令,今夜就到鄧塞設伏。”

魏延點了點頭,又問道:“我們帶走兩千人,如何向蒯大人交待。”

“別理他,我有鎮南將軍的秘令,就說我們是去迎接曹操的。”王威揮揮手,滿不在乎的說道。魏延見了,本有些不安,卻也沒有多說什麼,看王威這樣子,想來是在劉琮那裡得了保證的。他這人最不喜歡別人看不起他,自己再問,也許會惹得他不開心的。

派到蒯越那兒去請令的人很快就回來了,蒯越也沒有多問,一聽說是鎮南將軍劉琮的命令,很快就簽了手令,派了接替他們守城的人過來,相關手續一應俱全,要的糧食和軍械也如數交付。魏延見了,本來還有一點疑心也消失了。安排用了飯,酉時一過,他就跟着王威帶着兩千人出了襄陽城,渡過漢水,急行軍一個時辰,趕到了鄧塞。

鄧塞靜悄悄的,那座矗立在山坡上的堡壘沉默而寂靜,只有從山谷間吹過的風出呼呼的聲響,嶙峋的怪石如猛獸一般,作勢欲撲,皎潔的月亮從山坡上的樹林間探出頭來,將一片片扯成碎片的銀光灑落在濃綠的草皮上。

魏延安排了斥侯和崗哨,又帶着幾個親衛將明日準備衝下山去的路全部查看了一遍,這纔回到臨時的中軍帳,王威已經帶着人查完了後山的路,安排好了接應人員,回到了中軍帳剛坐下,正皺着眉頭捏着腿,他的腿在那次跟隨黃祖阻擊孫堅的戰鬥中受了傷,到現在還是一受點涼就隱隱作痛。

“文長,這次如果能抓住曹賊,你是功一件,少將軍一定會重用你的。”王威見了魏延笑道。

魏延笑了笑,拱手稱謝。他知道王威多次在劉表面前舉薦過他,不過不知道爲什麼,劉表一直看不上他,如果不是因爲王威是跟着他的老人,要給王威一點面子,只怕魏延已經被攆出襄陽城了。這次能有機會帶兵出來襲擊曹軍,對魏延來說,確實是個難得的機會,也許,少將軍和劉表不一樣,年輕人嘛,總是能接受新人新事一點。

“多謝大人,不過,曹操征戰多年,經驗豐富,帳下名將甚多,我們還是小心爲上。大人先休息,我來守着,有事我再叫醒你。”

王威張大了嘴打了個哈欠,確實感到一點睏意,也不多說,倚在一旁裹緊了大氅閉上了眼睛。魏延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樹梢月亮,輕輕的吁了一口氣。

這一次,自己能抓住這個機會嗎?他不免有些不敢確定的問自己。到襄陽這麼多年了,一直跟着王威,荊州無大戰,襄陽更是安定得很,自己的一身武藝,滿腹計謀,竟然無用武之地。他不免有些遺憾,早知如此,還不如到江夏黃祖那兒去。實在不行,到江南四郡也行啊,一起投到劉使君帳下的黃忠黃漢升跟着劉磐在攸縣,經常打仗,屢立戰功,都已經升到中郎將了,偏偏自己還是個城門司馬的假司馬,每天無聊的看着城門,只能跟那幾百部曲較勁,把他們折磨得叫苦連天,可是把他們操練得再好有什麼用,還不是守着城門天天檢查那些進出城門的人?本以爲這次曹操大軍南下,能有一場硬仗可打,自己也許有機會一展才華,哪知道曹操還沒過漢水,這幫人居然就降了。

他不甘心,不甘心荊州就這麼落入曹操的手中,更不甘心自己永遠這麼守着城門,所以向王威提出了襲擊曹軍的建議,他本來只是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試一把,沒想到少將軍還真的答應了。

也許,真是自己剛時來運轉了,那個瘋女人也說過的,他今年應該能轉運。只可惜,那個瘋女人死在大牢裡了。其實她也沒說錯啊,荊州今年確實有大喪,這不剛說了沒幾天,劉使君就過世了。

魏延看着無聲的月亮,思緒起伏,一時興奮,一時緊張,竟然一點睡意也沒有。他站起身來,衝着遠處看了看,其實遠處什麼也看不到,曹操的大營還在二十里以外,他根本看不到什麼。只是他現在雖然看不到什麼,心裡卻彷彿能看到明天曹操的大軍從山谷中經過,自己帶着那般訓練了很久的精銳呼嘯而下時,曹操大軍只能乾瞪眼的情形。

只可惜,這次不能和曹操帳下的名將橫野將軍徐晃徐公明較量一般。魏延略有遺憾的想到,爲了一擊而中,只能放前軍的徐晃過去了,要不然,真想跟他較量一下,看看究竟是這位名將有利害,還是我魏延魏文長利害。

魏延吐了口氣,又看了一眼北方靜靜的原野,緊了緊身上的大氅,靠着大石眯起了眼睛。

一名荊州斥候在山腳下直起身來,不滿的撓了撓身子上的癢處。他實在不明白,爲什麼小使君都說要投降了,整個襄陽城的人都輕鬆談笑的時候,將軍爲什麼要帶着他們這兩千人趁着黑趕到這鄧塞來。這晚上真難熬,草地裡蟲子特別多,這才潛伏了一會兒,身上就被咬了好多疙瘩,又疼又癢的難受極了。他不禁低聲咒罵了一聲,這些當官的真是,他們可以躺在帳逢裡,有人侍候着,老子卻得在這兒喂蟲子,真要立了功,還是他們拿大頭,分到自己手裡的不過幾百錢,只夠買一兩石米。

他忿忿不平的想着,偷眼看了一眼後面,貓了腰向旁邊一個樹走去,樹下面有一塊大石,正適合一個人坐着,他有些喜出望外的輕笑了一聲,一屁股坐了上去,舒服的伸開雙腿,剛要讚一聲,卻聽到身後一陣輕微的響聲,隱在蟲鳴中若隱若現,他手下意識的按上了腰間的環刀柄,同時猛的向前竄了一步,同時回過頭向後看過,剎那間大吃一驚,只見兩個人影一左一右猛的撲了上來。

第22節 問計第20節 族誅第37節 閻行第16節 試探第2節 交易第14節 換血第38節 決戰第18節 密詔第1節 增援第17節 孟達第2節 張奮第16節 荀彧第16節 試探第20節 荀悅第23節 和親第4節 攻城第20節 荀悅第37節 奇功第3節 奇襲第12節 親敵第15節 邛杖第36節 故技第16節 埋伏第23節 奇兵第8節 張機第24節 夷陵第1節 扯謊第21節 賈詡第32節 方圓第2節 捷報第38節 決戰第13節 敗仗第4節 解圍第29節 閱兵第11節 糧食第29節 重圍第33節 賀齊第20節 族誅第4節 攻城第4節 解圍引子第19節 何平第13節 算計第19節 說客第14節 錦帆第38節 龍陽第13節 同心第4節 九品第17節 太子第12節 激動第28節 見駕第8節 君父第36節 故技第6節 漢羌第20節 分化第8節 張機第8節 君父第33節 宏願第22節 陷阱第6節 漢羌第32節 雨來第20節 荀悅第24節 夷陵第30節 逼降第3節 援兵第18節 分化第26節 賦詩第33節 突變第21節 投降第24節 斷糧第3節 傷寒第3節 比武第2節 軍議第1節 羞辱第22節 上庸第12節 激動第1節 隆中第27節 來降第10節 夜話第17節 亂陣第4節 木匠第24節 胡商第6節 漢羌第29節 棋子第33節 王異第12節 親敵第20節 驅虎第35節 妙用第35節 激將第34節 斷臂第19節 孔融第21節 遼東第19節 變計第24節 金城第2節 軍議第16節 埋伏第12節 親敵第21節 求索
第22節 問計第20節 族誅第37節 閻行第16節 試探第2節 交易第14節 換血第38節 決戰第18節 密詔第1節 增援第17節 孟達第2節 張奮第16節 荀彧第16節 試探第20節 荀悅第23節 和親第4節 攻城第20節 荀悅第37節 奇功第3節 奇襲第12節 親敵第15節 邛杖第36節 故技第16節 埋伏第23節 奇兵第8節 張機第24節 夷陵第1節 扯謊第21節 賈詡第32節 方圓第2節 捷報第38節 決戰第13節 敗仗第4節 解圍第29節 閱兵第11節 糧食第29節 重圍第33節 賀齊第20節 族誅第4節 攻城第4節 解圍引子第19節 何平第13節 算計第19節 說客第14節 錦帆第38節 龍陽第13節 同心第4節 九品第17節 太子第12節 激動第28節 見駕第8節 君父第36節 故技第6節 漢羌第20節 分化第8節 張機第8節 君父第33節 宏願第22節 陷阱第6節 漢羌第32節 雨來第20節 荀悅第24節 夷陵第30節 逼降第3節 援兵第18節 分化第26節 賦詩第33節 突變第21節 投降第24節 斷糧第3節 傷寒第3節 比武第2節 軍議第1節 羞辱第22節 上庸第12節 激動第1節 隆中第27節 來降第10節 夜話第17節 亂陣第4節 木匠第24節 胡商第6節 漢羌第29節 棋子第33節 王異第12節 親敵第20節 驅虎第35節 妙用第35節 激將第34節 斷臂第19節 孔融第21節 遼東第19節 變計第24節 金城第2節 軍議第16節 埋伏第12節 親敵第21節 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