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求索

漢水南岸,曹沖和荀文倩款款道別,下了車來和龐統等人又說了幾句,然後特別來到荀悅面前,躬身行禮:“從伯長者,衝豈敢有勞從伯前來送行,折殺曹衝。”

荀悅笑着擺擺手:“倉舒,有吉醫匠的照料,又有華大師的五禽戲,好吃又喝的照料着,你看我的精神比來時好多了呢,來送送也不妨事,就當出來散散心。你此去要小心些,不可貪功冒進,早日得勝歸來,我還等着你討論大道呢。”

曹衝哈哈一笑,荀悅這些天的身體確實好得多了,臉色也紅潤了起來,天天吵架的聲音也洪亮了好多,在襄陽裡把宋仲子那樣的大儒都訓得一愣一愣的,精神頭十足。他也不再多說,扶着荀悅的手勸他好好將養身體,來日方長。

“時辰不早了,上船。”兩人並肩走到碼頭邊,荀悅笑着推開曹衝的手,揮了揮手道。

曹沖沖着衆人拱了拱手,看向了遠處的大喬夫人和孫尚香,正拉着孫尚香的手說話的大喬夫人見了,笑着推了孫尚香一把:“好了,虎妞,去,曹將軍正等着你出呢。”

“嫂嫂——”孫尚香不好意思的拉長了聲音,低下了頭。她在襄陽城已經成了一害,每天無事帶着她的二十個女衛要麼在襄陽城裡亂轉,要麼就到軍營裡找人打架,所到之處雞犬不寧,背後被人稱作爲母老虎。不僅劉巴頭疼,就連大喬夫人都有些吃不消了,乾脆稱她爲虎妞。這次聽說曹衝又要出征,託劉巴來說讓他把孫尚香帶走,不能再由着她在襄陽城裡瞎玩了,影響名聲。曹衝也聽到了孫尚香的英雄行徑。只得答應了大喬夫人地要求。帶着孫尚香去房陵。

“走走。”孫尚香大步流星的上了船,連聲招呼曹衝,一彎腰就鑽進了他的座艙。

曹衝下令起帆,又再次和岸上的人道了別。等船離了岸好遠他才鑽進船艙。孫尚香正端坐在他的席上,煞有其事的指着案上地地圖指指點點:“左翼前突佯攻,中軍退後,右翼包抄,起左飛陣……”

“什麼左飛陣?”曹衝撲哧一聲笑了起來,走到孫尚香身邊,屁股一歪將她擠到一邊:“這個位置也是你坐得地?一邊去。”

“小氣鬼,坐坐怎麼了。”孫尚香白了他一眼。往旁邊挪了挪,緊挨着曹衝坐好。曹衝也不嫌棄,正樂得享受她越來越成熟的身體,他笑着看了看孫尚香:“我說你們孫家的人真是薄情啊,你嫂嫂那麼照顧你,你走的時候居然不打個招呼?”

“誰說我沒打招呼。”孫尚香趴在地圖上,頭也不回地說道:“再說了,她哪裡照顧我了,她是嫌我壞了她的好事。所以特意把我趕到房陵去的。本來就沒安什麼好心。”

“好事,什麼好事?”曹衝有些意外的問道。

“你不知道嗎?”孫尚香回過頭看了他一眼:“你那個心腹劉大人三天兩頭往我嫂嫂那兒跑。你連這都不知道,也真夠糊塗的。”

“子初先生?”曹衝真有些意外,劉巴往大喬那兒跑幹什麼?

“跟你說了也白說,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事。”孫尚香撇了撇嘴,扭過頭繼續看地圖:“劉大人估計是看上我家嫂嫂了,有事無事去獻殷勤,就算是前些天忙成那樣,他也沒少去,我嫂嫂看我在他們眼前不方便,所以才讓劉大人跟你說,要你帶我去房陵打仗的。我正好也覺得在襄陽無聊,還不如跟你去房陵轉轉,看看你是怎麼練兵的。”

“哦——”曹衝恍然大悟,原來這裡面還有這回事,怪不得劉巴來說地時候,有些吞吞吐吐的,敢情是覺得孫尚香是個電燈啊。他想着想着,笑了起來:“這個劉子初,膽子不小啊,居然在我眼皮底下玩這麼一手。”

“這關你什麼事啊。”孫尚香頭也不擡地說道:“劉大人是你的屬下,又不是你兒子,他喜歡誰關你什麼事啊。他是單身,我嫂嫂也是單身,他們願意好是他們的事,你可管不着。”

曹衝微笑不語,他看着聚精會神看地圖的孫尚香,打量了半天笑道:“你這麼喜歡打仗?”

“喜歡。”孫尚香應道:“我從小就想和大郎一樣做個將

“這麼說你嫂嫂叫你虎妞也沒冤枉你,你父親號稱江東猛虎,你大兄號稱小霸王,都是威名赫赫,不知道你這個虎妞有沒有這方面的天份。”曹衝一邊開着玩笑一邊招呼鄧艾拿過幾張地圖來鋪在案上:“這是上庸的防務圖,如果讓你領兵,你準備從哪裡出,要用多少人馬,用什麼方法,多長時間可以拿下上庸?”他又招呼鄧艾道:“士載,你也別忙活了,一邊坐下看看孫大將軍調兵遣將。”

鄧艾笑着應了一聲,手腳麻利的收拾好了案上的文,屈腿跪坐在一側,眨巴着眼睛,在曹沖和孫尚香臉上掃來掃去,含笑不語。

“小屁孩,看什麼看。”孫尚香虎起臉瞪了一眼鄧艾,轉過頭對曹衝討好地笑道:“我如果說好了,你讓我帶兵去打上庸,行不行?”

“說好了再說。”曹衝擺了擺手:“先讓我聽聽你這幾個月有沒有長進,別再搞什麼左飛陣右飛陣地假把式來騙人。”

“喂,你別這麼說好不好,左飛陣右飛陣是我從雁行陣裡變化出來的,怎麼在你地嘴裡一文不值啊。”孫尚香不高興的撅起嘴,捏緊了拳頭,要不是她知道自己不是曹衝的對手,說不定就要撲上去揍他兩下了。

“我知道你地左飛陣右飛陣。不就是左右開弓的組合拳嗎,何必搞那個玄乎玄乎的名字嚇唬人,我可告訴你,名字好聽的一邊都不實用,越是簡潔明的越有效果。”曹衝不屑的擺擺手,指着地圖說道:“快說你打算怎麼攻上庸。從軍糧運輸開始。”

孫尚香被他一眼看出玄機。喪氣了嚥了口唾沫,咳嗽了一聲,仔細打量着地圖,掰着手指頭計算了一陣。開始謹慎地講述自己地預想,緊張得就跟臨場考試一樣,而且是一個學生兩個考官。

見曹衝的大船漸行漸遠,消失在水天之間,荀文倩將荀悅請上了車,調頭回城。荀悅看着路邊行色匆匆的路人,微笑不語。荀文倩看着他臉上的氣色漸好,也是喜不自勝。招呼着荀小青將車上溫着地樗酒取了出來,斟了一小杯遞給荀悅:“從伯。喝點酒竄竄身子,這天氣冷了,你可得注意點身體,別聽倉舒的到處跑,等開春了再看也不遲,反正你要在襄陽住上幾年。”

荀悅笑了,意味複雜的嘆了口氣:“倉舒這車確實是舒服啊,又寬敞又平穩。這兩匹拉車的馬也是神駿。只怕天子看了也要眼饞。”

“他啊,最相信聖人的一句話就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荀文倩故意板着臉,眼中卻露出一絲掩蓋不住的笑意:“聖人取義,他卻是先取利。在從伯面前居然還那麼振振有辭,說得天經地義似的,我說他是言僞而辯,他還不服呢。”

ωωω •ttκǎ n •C〇

荀悅搖着頭笑了,他放下酒杯,品味了一番清香,這才說道:“文倩,他在我面前振振有辭,其實是因爲他沒把我當外人。這些話都有違背聖人經義的,要是外人聽到了,自然有損他地聲望,他沒瞞着我,說明他是真的想實現他地宏願,可又覺得糊塗,這纔要跟我論個明白。”

荀文倩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荀悅,彷彿有些不認識他似的,和曹衝爭論的時候,這老頭吹鬍子瞪眼睛的,辭鋒尖銳,咄咄逼人,在他的嘴裡,曹衝簡直就是個要謀權篡位的強臣,怎麼在背後卻對他評價這麼高,看老頭這樣子,似乎很開心啊。

“你不要這麼看我,我們並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求同存異。”荀悅笑道:“其實我們的目標是想同地,只是選地路子不一樣而已。”

荀文倩來了興趣,整了整衣衫,向荀悅靠了靠說道:“那你跟我說說,你們怎麼個求同存異。”

荀悅饒有趣味的看着荀文倩,打量了她半天才笑着說道:“文倩,倉舒說得對,你在經國權謀地實務上很得你父親的真傳,但在思辯的虛務上還有點侷限。”

荀文倩嫣然一笑:“所以纔要向從伯請教啊。”

荀悅點點頭,看着外面在晨光中如煙似霧的樹枝,微微的皺起了眉頭,聲音飄渺得如幻夢一般:“文倩,你還記得埋在我荀家祖墳中的何伯求嗎?”

荀文倩想了想,點了點頭:“記得,不過父親從來不跟我說這個人。我一直覺得奇怪,這個何伯求怎麼會埋在我荀家的祖墳中,隱約聽兄長們說過,他是個黨人,具體的情況兄長也不說。”

“何伯求是個黨人,是個名士,是個劍俠。他是南陽襄鄉人,少時遊學洛陽,與郭林宗、賈偉節等人交好,顯名太學。熹平九年第一次黨錮之禍起,李元禮等人被誣入獄,何伯求領太學生請命,援救李元禮。永康元年,孝靈桓帝即位,李元禮、陳仲舉除奸不成,反爲所害,何伯求逃出洛陽,隱變姓名,聯絡汝潁名士,就是那時候和你父親成爲至交,你父親不惜傾盡家財,資助何伯求……”

荀悅眼神迷離了,他從桓帝年間的第一次黨錮之禍開始講起,把荀家如何在陳的引導下,由一個地方豪強一躍成爲士族精英,併成爲如今舉足輕重的世家大族,講他們當初如何受宦官迫害,如何對漢家王朝失望,在暗中保護被朝庭通緝的黨人,荀爽在京城和何等人密謀刺殺董卓。這些事情荀文倩有的是偶有耳聞,有地是根本不清楚。聽得她驚駭莫名,她沒想到自己的家人居然也做過這麼多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個遍注羣經的從祖荀爽居然在注易經時鼓吹改朝換代,並與黃巾張角有過學術上的交流。

“這……”荀文倩不知說什麼纔好,挺直了身子,緊張的看着侃侃而談地荀悅。覺得眼前這個從伯一下子陌生起來。她張了幾次口。都又閉了起來,她實在不知道如何說纔好。

“你從祖慈明先生隱居漢水之濱十幾年,就在這襄陽向西地武當,當年的草廬不知還在不在。”荀悅長嘆了一聲:“當然我跟着他隱居。除了你父親,誰也不知道我們在哪兒,連張角來拜訪,都是你父親帶着來的。誰又會想到三十年後,張角成了幾乎顛覆大漢的罪人,而我們荀家卻成了大漢忠臣,爲了這搖搖欲墜地大漢江山費盡心機。天意,真的不可捉摸嗎?”

“那……從祖歷次辭官不就。董卓亂政他卻接受了司空之位,是不是……”荀文倩說了半。有些不敢往下說了。荀爽是荀氏八龍中最有才學的一個,多次被舉薦爲官,但他都沒有接受,一心著做學問,董卓廢少帝,立當今天子,他去接受了董卓的任命,作了甘陵相。在上任的路上又接到改任光祿勳的詔命。到洛陽沒幾天就任了三公之一的司空,他前後的變化一直讓荀文倩不解。今天終於有機會問一問這個和荀爽走得最近地從伯的看法。

“不錯,當時是對董卓有所希望,可惜他只是個只知殺戮地兇人,不僅沒有振興大漢的希望,反而在病入膏肓的大漢身上狠狠斬了一刀,險些將大漢的社稷就此斷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所以你從祖才振衣而起,與鄭議郎(鄭泰)、種侍中(種緝)、伍越騎(伍瓊)、何伯求還有公達等人密謀除奸,可惜舉事之前你從祖病卒,伍越騎刺殺董卓失手身死,鄭公業(鄭泰)脫身東歸袁公路,公達與何伯求被捕,如果不是王子師(王允)相救,只怕公達現在已經……唉,好險啊。”

荀悅想起當年的險情,感慨萬千,當年他正當壯年,跟隨荀爽起事,失敗後間行歸鄉,隨後見識了關東連綿十數年的戰亂,看着一個個當年爲理想奔走的人開始爲了私利廝殺,特別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兄弟不顧天子在長安被李等欺凌,只想着爭權奪利,妄圖建立他們地袁氏江山。年輕地熱血冷了,衝動少了,慢慢的回想當初地所作所爲,他覺得很迷茫,不知道他們這麼做是在救大漢,還是在毀大漢?

“建安元年,天子東歸,我們曾以爲天子在曹操的輔佐下,大漢又有機會再一次中興,所以我奉天子之命寫了漢紀,想爲大漢再次中興提供點借鑑,沒想到建安十年袁紹身死,河北平定,曹操的舉動就有了變化,對天子也不那麼恭敬了。前年他平定柳城,北方初定,看起來是大漢又恢復了生機,其實我知道,大漢的火已經快熄了,快要被那撲天蓋地的黃土壓熄了。孔文舉死了,其實他的心早就死了,我的心也死了,所以寫完了申鑑之後辭官還鄉,你寫信讓我到襄陽來,我也只是學一學聖人,知其不可而爲之罷了。”

荀文倩默然無語。

“倉舒說我的前後不一致,正是一語中的。時過境遷,人的思想怎麼可能一致呢,當年的熱血,早就冷啦。”荀悅長嘆一聲,結束了他的講述。荀文倩適時的將酒杯遞到他的手中,荀悅舉起酒杯一飲而盡,老淚縱橫。

“那從伯覺得,你和倉舒的分歧能有解決之道嗎?”

“當然會有,因爲我們的目標一致。”荀悅肯定的說道,他指着路邊一間草屋前抱着孫兒笑着的老嫗:“我們都是要讓百姓能這樣開心的生活下去,有了這個共同目的,其他的手段不同都是可以協商的,倉舒說得對,再好的想法如果不能實現,那都是一句空話。”

荀文倩抿着嘴笑了:“從伯,我請你到襄陽來,是希望你能幫我說服倉舒,沒想到你卻被倉舒說服了。”

荀悅也含着淚笑了:“這不是誰說服誰,是誰說得有理。就聽誰的。”

劉巴和龐統坐在一輛車裡,跟在荀文倩地車後不遠處,兩人有滋有味的喝着酒,談笑風生。龐統瞟了一眼身後大喬夫人的馬車,打趣道:“子初,你好大的膽子。這大喬夫人可是丞相大人的。你可別玩火。”

劉巴皺着眉頭,苦着臉:“她去了一趟鄴城,連丞相大人的面都沒見,丞相大人又不是那種不開通地人。應該明白她地意思了。他能夠一聲不吭的放她回襄陽,公子還是對她這麼客氣,我覺得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那你也不能暗渡陳倉啊,總得先跟公子說一聲,將來就是有些麻煩,也好由公子幫你緩和一下。萬一風聲傳到丞相大人耳中,公子卻還矇在鼓裡,就是想幫你也幫不了啊。”龐統好意的提醒道。

劉巴點點頭。得意地一笑:“所以我勸公子把孫虎妞帶走了。”

龐統一愣,立刻輕聲的笑了起來。指着劉巴怪笑道:“原來我白替你擔心了,你早有打算,這一招投石問道用得好。”

“好說好說。”劉巴拱手笑道:“我們還是別說這個了,你過些天又要出了,對這位仲豫先生,你可想好對策了?別讓他把公子的心說亂了,壞了公子的大事。”

龐統搖搖頭:“你過慮了,公子什麼時候被人說亂過。再說了。荀仲豫也不是迂闊之人。你看他說的那些話,跟那些整天埋經文的酸儒有哪一點相似?他罵宋仲子等人是狗屁不通。只知咬文嚼字卻不通世務,搞錯了聖人的本意。荀慈明遍注羣經,他卻著漢紀,不正和公子常說的以史爲鑑暗通嗎?”

“嗯,說起來也是。”劉巴笑了,“還是你想得透,我是白擔心了。”

“呵呵呵……”龐統也笑了:“你和公子正相反,公子是大事不糊塗,細務上要我們提醒一二,你呢,最近卻是細務辦得極好,大事上卻有些糊塗了,莫不是美色當前,一心二用了?”

“慚愧慚愧。”劉巴有些尷尬地一笑。

龐統和劉巴開了一陣玩笑,收住了笑容:“子初,關中的戰事還沒起,這大批地糧草已經起運了,荊州今年的收成雖然不錯,但也不能無限制的交給他們糟蹋,這些可是公子的家當,還要留着打益州、打江南用,你這個管家可不能大意。公子有些事情不好出面,你要抓緊,曹子平這手腳是不是也太大了些,當真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心疼嗎?”

劉巴瞟了龐統一眼:“這個我心裡有數,曹子平在襄陽呆不了多長時間了,暫且讓他快活一時。倒是你們取上庸、西城,務必要小心從事,時間上要把握好,不能太早了,也不能太遲了。”

龐統哈哈大笑,拍了拍劉巴的肩膀:“只要子初的糧草軍械不短缺,什麼時候取漢中全在我等掌握之中,我說子初,取了西城之後公子要搞什麼招標,你可別把價格提得太高,搞得我們沒得賺頭。”

劉巴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舉起酒杯了一口:“你好好打你地仗就是了,我什麼時候這麼做過,公子都說了要雙贏,只要你們信守承諾,能富且仁,公子就保你們和氣生財,平平安安。價格多少又不是我隨口說地,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測算,最後還要公子點頭,你要想撈點便宜,跟公子直接說不是更好,何必在我們面前哭窮。”

龐統搖搖頭,擺了擺手道:“就知道是這個答案,說了也白說。別的不說了,拿下上庸,安排我家兄長去做上庸長,這個不難爲你。”

“這個你放心。這次交賦稅,你龐家和蔡家一樣,起了很好地帶頭作用,公子已經吩咐過了,要有來有往,既要有雷霆之威,也要有雨露之恩。山民兄論能力、論資歷都是上上之選的,做個上庸長綽綽有餘。”劉巴點點頭說道:“什麼時候上任,就看你們什麼時候拿下上庸了。”

第13節 算計第39節 拜服第1節 民重第20節 荀悅第8節 君父第30節 大喬第25節 分兵第25節 勸降第32節 挑撥第39節 張任第30節 逼降第12節 曹馥第8節 馬謖第35節 活捉第2節 交易第25節 興亡第19節 刺蝟第13節 比武第3節 比武第13節 同心第21節 取捨第32節 方圓第32節 轉機第19節 何平第18節 密詔第33節 突變第9節 圈套第10節 韋晃第18節 新政第15節 虛實第6節 青囊第37節 李通第22節 質子第1節 坐忘第13節 說降第14節 換血第13節 說降第26節 牛酒第9節 洛陽第37節 妙人第31節 奸細第28節 慘敗第18節 悍婦引子第30節 單挑第5節 吐血第23節 孫匡第14節 算計第40節 封賞第5節 支持第1節 日食第9節 虎女第11節 劉表第5節 天意第29節 許靖第17節 韋康第23節 和親第24節 觀望第20節 甘寧第34節 信心第19節 去卑第15節 奪位第30節 單挑第27節 空城第40節 脫圍第38節 龍陽第33節 宏願第29節 棋子第12節 殺機第39節 張任第38節 下套第37節 託孤第36節 且蘭第7節 許儀第16節 荀彧第2節 王侯第21節 遼東第10節 鄧艾第16節 法正第28節 見駕第10節 有德第28節 中計第26節 牛酒第10節 謠言第30節 女兒第38節 納妾第27節 談藝第20節 分化第29節 馬超第35節 狡兔第15節 邛杖第37節 城牆第2節 捷報第39節 去留第19節 何平第24節 魏延第39 血口第15節 書法第24節 緩兵第17節 恩威
第13節 算計第39節 拜服第1節 民重第20節 荀悅第8節 君父第30節 大喬第25節 分兵第25節 勸降第32節 挑撥第39節 張任第30節 逼降第12節 曹馥第8節 馬謖第35節 活捉第2節 交易第25節 興亡第19節 刺蝟第13節 比武第3節 比武第13節 同心第21節 取捨第32節 方圓第32節 轉機第19節 何平第18節 密詔第33節 突變第9節 圈套第10節 韋晃第18節 新政第15節 虛實第6節 青囊第37節 李通第22節 質子第1節 坐忘第13節 說降第14節 換血第13節 說降第26節 牛酒第9節 洛陽第37節 妙人第31節 奸細第28節 慘敗第18節 悍婦引子第30節 單挑第5節 吐血第23節 孫匡第14節 算計第40節 封賞第5節 支持第1節 日食第9節 虎女第11節 劉表第5節 天意第29節 許靖第17節 韋康第23節 和親第24節 觀望第20節 甘寧第34節 信心第19節 去卑第15節 奪位第30節 單挑第27節 空城第40節 脫圍第38節 龍陽第33節 宏願第29節 棋子第12節 殺機第39節 張任第38節 下套第37節 託孤第36節 且蘭第7節 許儀第16節 荀彧第2節 王侯第21節 遼東第10節 鄧艾第16節 法正第28節 見駕第10節 有德第28節 中計第26節 牛酒第10節 謠言第30節 女兒第38節 納妾第27節 談藝第20節 分化第29節 馬超第35節 狡兔第15節 邛杖第37節 城牆第2節 捷報第39節 去留第19節 何平第24節 魏延第39 血口第15節 書法第24節 緩兵第17節 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