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

已是十一月,廣東的消息已經傳遍北京城,可朝野都很平靜,因爲皇上很平靜”一如往年,就在暢春園呆着,還招了幾位成年阿哥,帶着皇孫一起入住,享受着天倫之樂。其中包括大家公認已經失寵的四阿哥胤慎,還有很早就因廢太子案被冷落的十三阿哥胤祥,八阿哥胤禩雖然還被圈禁,皇上卻許他可以傳遞信件物品,據說胤禩呈上一本手抄的金剛經,皇上收到時還面帶笑容。

內廷傳出消息,說皇上有意復四阿哥的王位,連帶八阿哥的罪,也要一併赦了,這事大家都不覺得稀奇,畢竟之前太子的事擺在那,他們父子之間爭爭合合,都見慣了。

廣東的事”皇上態度鮮明,意志堅決,就一個字:剿!

皇上讓大學士們議定剿賊方略,打爛廣東甚至南方無所謂,撕爛盛世顏面也無所謂,在皇上看來,廣東李肆這顆毒瘡已經熟透,毒全都在體外,徑直下刀割就好。

“跳梁小賊,何以爲敵!?半省之地就敢稱王,千百年來,此輩絕無成事之例!爾等循着過往剿賊正理,開列將帥人選,議定兵馬調撥,三路而進”擊賊於驕狂之時!”

康熙說這話時的輕飄飄語氣,一直在大學士耳中迴旋,讓他們也感慨不已。之前皇上還百般慎重,甚至抹下朝廷顏面,主動向李肆示好。如今卻像是肚腹暢快了一般,再不當什麼難事這轉變未免太自然了點。

可接着他們就發現了端倪,這轉變一點也不自然,康熙甚至都不看李肆廣發的撤文,也不想跟大學士議定細節,完全只把廣東一省之事當作一縣之事那般淡然,拋開皇上身上那層英明神武的氣息大學士們看到的是一隻正將腦袋插進沙子裡的鴕鳥。

這一記耳光打得太響,大學士們明白了,皇上現在是滿眼金星,正頭暈目眩,想先緩緩氣呢。

不說皇上,就連他們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痛。這李肆實在不是人!你要反隨你,爲什麼偏偏在皇上大談溫病調理,大局爲先的時候反?偏偏就在朝廷屈尊降行,封官許爵的時候反?之前皇上的方略徹底失敗似乎還助長了李賊的氣焰,皇上還能對他們臣子談到李賊,不知道是下了多大的功夫,才能強撐起顏面。

聖賢雲,主辱臣死,大學士們戰戰兢兢地開始商議對策,而南書房的翰林們心態卻更爲複雜。

“聽聞外海洋夷中有名爲“英噶禮,之國,船艦炮利,國力甚強。這李肆定國號爲英,用心昭然若揭,他也就是靠着槍炮犀利,纔敢起悖妄之心。此人定是綺洋夷爲父母壞我華夏法統。循着此理瓣駁,他李肆無君無父的面目,天下人盡知。那時不僅無人響應他,他手下黨羽,也該自慚無顏面對祖宗,就此紛紛散去,我朝廷不費刀槍即能潰滅此賊!”

毒書房的翰林院編井王敬銘自信滿滿地說着,不少人都點頭說好,這是絕其根本之策。

他們接下的任務,是駁斥李肆《英華討虜掇》,徵剎李賊自然得言明朝廷大義,讓天下人盡知李賊的醜惡面目。輿論戰場的重要性不下於刀槍血肉的戰場這些翰林一個個都熱血澎湃,滿肚子援刮詞藻要堆砌出一篇華麗雍容,大義凜然的文章。

聽得這話,接觸過李肆一事的翰林卻是冷眼以對,看這王敬銘的眼神如看傻子。

“丹思兄,你剛入南書房,李肆此人,你還不知根底。他是韶州英德人,英德古時稱英州,他以此爲國號,是自詡華夏正朔,若是落題於此,怕是要把天下讀書人的心都引偏,去想我大清的國號來由……”

翰林院編修惠士奇搖頭,他看出了一些端倪。

“何謂偏?我大清開寰宇之新世,砥華夏之新基,國號自不能再循古宇舊,這般道理,明理之人就該想得通!”

侍讀學士張廷玉趕緊插話,這個方向可是大逆不道,深論下去,能不能散李肆黨羽之心不知道,南書房諸人的心怕是要先散了。

“可滿天下千萬讀書人,也難保有昏聵腐愚之輩,若是深談此事,也難保不會惑亂他們的心思,因此這國號一事,不必細談。”

張廷玉讀老了聖賢書,自然知道這事可不能細細去掰,斥責了惠士奇後,也否定了王敬銘的提議。

“李賊這掇文,只泛泛而提我大清乃外族而入,得國不正,連說辭都沒有,都不值批駁。而更多是在講天道,什麼許人自利,什麼結國而利萬民、利天下,他立國是衛護這天道,他爲君是領受天命,衛護萬民,這是混楊朱和老莊之說。於我輩讀書人而言”本就是謬論,愚以爲,就循着三綱五常,斥其毀我華夏法統,彰示我大清正朔之位就好。”

徐陶樟發話了,他是今年的新科狀元,而王敬銘則是康熙五十二年的恩科狀元,和早早入宮,深得帝心,狀元是由皇上親點的王敬銘相比,他的底子更紮實,對觸及法統之事也更敏感。

張廷玉是此次會議的主持,覺得這個立場堂堂正正,正要點頭,惠士奇又發話了。

“就怕此論又發何爲正朔之爭,我華夏法統自是以三綱五常爲基,也要觸及天命之論”國受何命而立,說的就是以何爲國!李賊之搬文,即便僞逆,但也在回答這個問題,若是朝廷避實就虛,只提正朔,不提正朔之源”正朔之根,怕是要落在下乘。”

這一番話,說得諸翰林面面相覷,張廷玉淡淡看着他,眼瞳裡卻翻滾着慢惡的精光,這個惠士奇,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皇上幾十年仁治,不就是在建這個正朔?可要命的是,眼見盛世而臨,正朔之名深入人心,李肆卻反了,還拖着一省工商草民一起反了,一巴掌將這仁治而得的正朔給扇飛”再提這一點,怕是繼續自打耳光。

那麼這正朔,就要上溯到我大清滅李闖,報了李闖滅前明之仇,由此而繼承前明基業,這是順治朝的底調,也算是正理。

可問題是,今上幾十年仁治,已覺不必再提清繼明之正朔,而是得天下人心來的基業”如今又要老調重提,是不是顯得太心虛了?

所以張廷玉很惱怒”如果他們南書房不能湊出一篇討賊撤文,將李肆的撤文從道義上實實壓倒,他們這些讀書人,恐怕要辜負身受的深重皇恩了。

對了,闖王……

張廷玉腦子猛然清靈”底下傳回的消息”說廣東民間”也有人傳言李肆乃李闖之後,不管是真是假,這層皮蒙在李肆身上,他可是脫也脫不掉,嘿嘿……看天下人,還敢有誰跟你李肆打交道。

“闖王之後,要再興民不納糧,奪伸之產,毀華夏根基之事,嗯嗯,好、好、好啊!”

暢春園濤寧居,康熙看了張廷玉呈上的討賊掇文底稿,一直繃着的顏面終於舒展開了,這盆髒水潑得好!

點出了幾個不合意之處,張廷玉渾身通泰地退下了,接着康慈傳了另一人進見。

“胤慎,你看……廣東之事”是不是要派下大帥,掌大將軍印,執全盤而剿李賊的好?”

康熙和顏悅色地問着胤慎,頓時讓胤慎眼角發熱。

不容易啊,儘管皇阿瑪沒有直接道歉,但這一問,已是言明後悔之心。

“兒臣以爲,廣東李賊,三面受圍,一人居中,有些顧此失彼。還是分三路運籌的好,如此不僅可顯我朝廷並不以廣東事爲撼動根基之亂,還可免除西北策妄阿拉布坦藉機生事之心。”

徵剩李肆的方略,胤慎跟手下人已經細談過了,如果設大將軍之位,統籌大局,有幾個壞處。第一自然就是難以調度,但這僅僅是細節,更大的壞處是,這就讓策妄阿拉布坦看出朝廷的處境,要藉機出兵。

這兩條是公,而以私這一層面來看,儘管他胤慎在康熙眼裡的印象轉好,甚至還傳出了可能復他王位的風聲,但他肯定撈不到大將軍之位。若是由其他王公重臣得了這大將軍之位,對他的未來並沒有好處,畢竟他這個人”在朝堂和宗親裡的名聲並不好。直接籠絡這位大將軍,難度太高。

沒錯,現在胤慎已經轉了心思”這一番起落,讓他看到了皇阿瑪的軟弱,皇阿瑪不再是那個英明神武的聖君。他就經常在想,如果換了他是皇上,那李肆恐怕還是李北江的時候,就已經被他解決掉了,哪能養虎爲患到現在?

所以,他想當皇帝,他也覺得自己能幹得更好……

籠絡重臣還做不到,那就籠絡未來的重臣吧。

不設一路統帥,分路的臣子就好籠絡,特別是湖南的年羹堯,有希望獨當一路,設了總攬全軍的統帥,功勞就到不了年羹堯身上,也就沒辦法讓他和年羹堯緊緊相附。

“嗯?真沒想到,你也開始能顧全大局,有持重之心了。”

康熙有些意外,也有些欣慰。

“小乒歷呢?帶他來見見,咱們父子爺孫三,今天就好好聚聚,再不談國事。”

康熙不再提廣東之事,他想見見孫子,五歲的小弘曆很是乖巧,一家人遊遊園子,也能寬慰一下自己這顆破碎的心,不再去想那該死的李肆!當初收到李肆造反的消息時,他就覺渾身惡寒,到現在還沒消掉。

攘外必先安內,朝堂文武齊心,一家相處怡然,康熙這才覺得自己緩了過來,有信心面對李肆那惡賊。

“皇上,南風甚緊,遊園可得穿厚些。”

正要出行,小太監獻媚地多嘴了一句。

“拖出去!杖斃!”

壓住的寒氣倒誰入心,康熙額頭青筋猛跳,咬牙呼喝着。()

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911章 紅衣岳家軍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510章 磨刀待砍柴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啊!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357章 要戰人心 先上馬甲第33章 全是牛人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22章 帝王仁心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812章 東洲記:馬結人緣第944章 仁義當先,各方齊動員第956章 金鑾寶殿,金鑾寶座硌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308章 我就是私心作祟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544章 你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嗎?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
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911章 紅衣岳家軍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510章 磨刀待砍柴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啊!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357章 要戰人心 先上馬甲第33章 全是牛人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22章 帝王仁心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812章 東洲記:馬結人緣第944章 仁義當先,各方齊動員第956章 金鑾寶殿,金鑾寶座硌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308章 我就是私心作祟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544章 你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嗎?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