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金鑾寶殿,金鑾寶座硌

鄂爾泰起復,滿州五虎將崛起,薩爾滸城之戰,草河堡之戰,年羹堯病死,滿人再製朝鮮,遼東風雲突變,李肆一清二楚。.滿人一頭在遼東重開河山,一頭在北京城叩頭請降,不僅是滿人一族求存的陰謀陽算,還有滿人的內部分裂之勢。

後者之勢,李肆另有用處,允傅恆入紅衣,隨駕入北京就基於此勢,而前者絕非李肆可容忍,這不僅是小視英華,還把他李肆當作了傻子來算。

“陛下,遼東不過是草莽之地,又怎值得大英入眼。再說滿人已歸服大英,遼東也屬大英之土,其下紛雜人心,皆亂大英之義,有我滿人代大英震懾,也無禍及大英之害。”

阿克敦總算喘口了氣,繼續稱述利害。

“大英雖強,有云剛過易折,遼東之人也皆愚氓,隋時煬帝……”

阿克敦越說越亂,竟把隋煬帝也扯了出來,尹繼善一聲咳嗽打斷了他,再沉沉道:“就不知陛下意欲如何?”

現在這架勢,說什麼都沒用,還是等聖道亮出本意的好。

李肆搖頭道:“問朕之前,先問問你們滿人本心,你們還意欲如何?”

本心……本心當然是你李肆以下,英華億萬邪魔盡皆煙消雲散,大清重回盛世,滿漢一家,繼續過着和和樂樂的好日子。

這念頭閃過,上至阿克敦、尹繼善,下至跪拜在此的數百滿人,人人心中都閃過冰寒之念。聖道既有此問,自是知滿人這般本心,換了他們。不斬草除根,更待如何?聖道這話就是在揭示他們的命運,滿人一族的命運?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聖道真要將滿人趕盡殺絕時。一陣腳步聲響起,竟是數百清宮命婦自太和門穿出,個個盛裝,低頭籠袖,款款行來。

過了金水橋,來到紅衣和侍衛親軍所列的警戒人牆前,婦人們跪拜在地,脆聲匯成鶯燕之溪:“罪婦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清的太皇太后,皇太后……

兩個婦人被引到李肆身前,身份讓李肆吃了一驚,一個是雍正妃子,一個是乾隆皇后,茹喜竟然把她們都丟下了?

“罪婦等留在紫禁城,任由萬歲處置。只求償滿人罪孽,舒漢人之心。望萬歲雷霆稍減,給滿人一條活路……”

鈕鈷祿氏牽着富察氏盈盈下拜,這富察氏一臉悽苦,倒還別有一番風韻。李肆是真楞了一下。楞的不是富察氏的姿色,而是這些娘們跳出來的用意。

再見這些妃嬪命婦人人兩眼發紅,顯是痛哭過一番,作了什麼心理準備,而一旁那些滿臣個個身上哆嗦不定,頭排那個年輕滿臣更是緊咬牙關,額頭青筋畢露,李肆悟了。

一股荒謬至極的感覺涌上心頭,靖康之恥……茹喜,甚至是整個滿人,要給英華,給漢人還回一場靖康之恥。

對英華國人來說,滿人不僅低頭認降,連昔日皇帝的妃嬪都成了戰利品,任人凌辱,這是何等快意啊。

當年金人施加給宋人的奇恥大辱,今日英華在金人後裔滿人身上找回來了,有這一樁快事墊底,英華要絕滿人一族的人心怕也要消散大半。.

看看蕭勝、吳崖、王堂合等人臉上閃過的興奮之色,就清楚這般人心了。

好算計……

好心性……

李肆再看看這兩婦人,尤其是富察氏那一臉羔羊般的驚懼之色下,還透着一絲爲存族而不惜身的大義凜然,六百年前,趙宋靖康之恥的幕幕記述就在心中激盪不停。

杜牧有詩感慨: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花蕊婦人卻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女人於天下,到底該是什麼面目?

茹喜所想,滿人所想,甚至蕭勝吳崖這幫傢伙所代表的英華國人所想,都不是他李肆所想,不是英華所開新世所要的。

就算這些婦人毅然自獻,背後怕也有茹喜的謀算,這也是一道陽謀,靠着婦人的犧牲,滿人心氣更能凝爲一團,怕這就是茹喜要滿人“臥薪嚐膽”的一環吧。

破這一招卻是輕而易舉,李肆瞅了瞅身後隨從中臉色也頗爲複雜的傅恆,笑道:“鈕鈷祿氏,富察氏,留下來的怎麼都是你們啊?”

這一句話像是一記重錘,將滿人剛凝結起來的那股凜然決絕之氣砸碎,留守的滿人不是沒想過這事,可形勢之急,容不得他們想得太深,今日聖道一言,幡然頓悟。

鈕祜祿氏,滿人貴胄,野豬皮起家的鐵桿兄弟,世代都受愛新覺羅家厚待,康熙就有三個妃子出自鈕鈷祿氏,如今這鈕鈷祿氏更在雍正喪後主持宮闈,是無實有名的皇后,茹喜都不得不在握權時給其皇太后之名,甚至還特意籠絡一些出自鈕鈷祿氏的滿人爲親信,比如當年乾隆之亂時,站在她一方的常保。

滿人北遷時,茹喜對鈕鈷祿氏怕是有了更多顧忌,常保如何處置還不知,可想方設法,例如以存族大義說服太皇太后鈕鈷祿氏留在紫禁城,這已能看得很清楚。隨同阿克敦和尹繼善留守北京的滿人裡,出自鈕鈷祿氏的可非少數。

而富察氏麼,更是乾隆之亂裡跟茹喜直接爭權的滿人中堅,死了一個傅清,跑了一個傅恆,留下的富察皇后,茹喜肯定也不敢帶回盛京。而像明瑞這樣的富察氏人,也跟鈕鈷祿氏一樣,大多數人都留了下來。

本是獻身以存一族的決絕,在李肆輕飄飄如無心之語的一言之間就崩潰了,搞半天這還是茹喜排斥政敵隱患的陰謀……

李肆再道:“如何處置爾等。《討滿令》已說得很清楚了,當然,若是爾等願改漢名。正血脈,入我英華新世,法司也當稍寬刑罰。你們也未必沒有新的出路……”

一側傅恆高聲道:“聖上已爲大家放開一條生路,就不要再存着爲他人擔責之心了!大家擔不起滿人一族!也不需要擔!就爲郎家、傅家等華夏之下的族脈謀新的未來吧!”

鈕鈷祿氏中改漢姓多爲“郎”,富察氏則如傅恆一般爲“傅”,傅恆這一嗓子,讓衆滿人如雷貫耳,渾身戰慄,這是喜悅的顫抖。原本由茹喜捏起的滿人一心之勢頓時瓦解,在傅恆的帶領下。這上千滿人男女深深叩拜,齊呼“聖上仁德——!”

李肆再看向那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低聲道:“你們呢,還有兩個艾姓男人等着,去伺候他們吧。”

兩個婦人身軀劇震,胤禛和弘曆還活着這事,她們有所耳聞。卻怎麼不敢相信,可現在李肆親**代,雖是化作艾姓,她們卻一聽就明白。

婦人涕淚皆下,再度叩拜。李肆揮手而去,在文武大員的簇擁下,跨過金水橋,直入太和門,朝太和殿而去。

“臣覺得……”

一路行去,吳崖忍不住又要開口,這太便宜了滿人吧,雖只是以鈕鈷祿和富察氏爲主的少部分滿人,雖也要改漢姓,受審服刑,但有李肆這一言,他們該是得不了重罪。而雍正和乾隆還能得回老婆,這是何其優待……

“前些日子,嘉慶廢帝也由心腹親信護着逃到了總領館。”

陳萬策再來了這麼一句,蕭勝更咆哮道:“什麼!?那傢伙還能一家團圓!?”

嘉慶廢帝是茹安所生,雍正的“遺腹子”,茹喜雖廢了他的帝位,卻還是沒下殺手,就幽禁在圓明園裡。之前北京城大亂,他也被救了出去,學着他四哥弘曆一般,南投英華。

這當然讓蕭勝吳崖等人極度不滿,咱們英華反的是滿清,滿清的代表是誰?愛新覺羅家啊,現在李肆不僅收留了雍正、乾隆,恂親王,還要收容嘉慶,簡直成了愛新覺羅家的避難地,這事未免太荒謬了,難道皇帝真是有收藏滿清皇帝的怪癖麼?

李肆一邊走一邊道:“百年寇仇,豈是一刀就能了結的?寇仇亡盡了,百年恥辱怕也要甩到腦後……”

他微微笑道:“新會人是怯懦不知人倫廉恥的漢人代表,他們已雪恥自新,石祿漢軍旗人是叛了民族大義的漢奸,他們也已用血肉洗刷了罪惡,而要真正洗刷華夏百年淪喪的恥辱,就還缺俯首自新的滿人,愛新覺羅氏,鈕鈷祿氏,富察氏,還有誰比他們更能代表滿人呢?”

接着他語氣轉爲沉重:“砍腦袋容易,誅心難,朕留着他們,不是什麼仁恕。這些滿人在英華新世裡要得存,就得世代自我誅心,時時自省,讓他們提醒國人,華夏曾有百年恥辱。華夏若是不自強,不正大義,不應時而變,那般恥辱就又在眼前。”

言語再轉爲昂揚:“再說了,他們只是滿人裡的一小撮,還有數十萬滿人跑到了遼東,正在發春秋大夢,以爲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國中留着這麼一股做夢都想跟他們劃清界限的滿人,再下狠手,也不必受什麼仁義束縛了。”

茹喜的底牌已經丟出來了,至此李肆心中坦蕩,如果此時茹喜在他身前,問他要怎麼處置滿人,他的回答很簡單:無條件投降,聽候處置。

他已經讓翰林院和總帥部這文武兩方在西伯利亞選擇合適的地點,要的是滿人既不徹底絕族,又毫無威脅。而在西伯利亞的環境下退化爲幾十百人一股的漁獵蠻族,那是再理想不過的最終方案了。

說到遼東滿人,衆人個個眼中放光,如李肆所說,紫禁城絕非北伐終點,英華國界也絕非關內,自古以來……遼東就是我華夏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是華夏成其爲華夏,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戰未完!

李肆一番話,衆人也完成了一段心路歷程,話盡時,太和殿已到,李肆擡眼看看殿門上的牌匾,“建極綏猷”四個大字,是弘曆寫的,明時也是這四個字,但清時卻多了蚯蚓般的滿蒙文,這四字大意是“天子承命於天,安邦定國,下撫庶民,人心歸服,人心天道並於一身”。

“換了這牌匾……”

李肆隨口吩咐着,南京無涯宮和東京未央宮正殿的牌匾上都是這四個字,是他親自寫的,直接換一塊就好。不得不說,這四個字是對帝王職責的絕佳概括,即便在他所開的君民相約之國,也還能切題。而帝王是否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跨入這富麗堂皇的大殿,三人合抱的蟠龍大紅柱撐起肅穆空間,軍靴踏上由蘇州土燒製,兩尺見方的黑黃“金磚”上,衆人下意識地就放輕了呼吸。

寬闊大殿中立着寶臺,寶臺正面左右是七層丹陛,臺上就是須彌座樣式的寶座,寶座前方,丹犀左右立着四個香幾,香几上是三足香爐,留下來的太監已尊禁衛署叮囑,焚起了檀香,香筒內插着藏香,金鑾殿裡青煙繚繞,薰香沁人肺腑,肅穆異常。

擡眼再看金鑾寶座,就見殿頂“藻井”如懸鐘般虛護寶座,藻井上刻繪着一副攝人心神的陽像,一條巨龍蟠臥,龍口銜着一顆大寶珠,名爲“軒轅鏡”,寓意爲能在此鏡之下穩居寶座的,纔是真龍天子。

太和殿就是民間俗稱的金鑾寶殿,明清皇帝大朝,典禮等儀制所在處,這寶座就是金鑾寶座。除卻李肆外,其他人,包括陳萬策都是第一次見到,頓覺這寶座直沉心底,在那一瞬間擠走所有思緒,壓得整個人都沉甸甸的,甚至膝蓋都有發虛之感,想要朝這寶座叩拜。

衆人沉默着感應這座大殿,似乎殿中還餘着真龍天子之氣,陳萬策收攝心神,顫聲道:“請陛下升座!”

原本跟李肆就只有半步之遙的蕭勝、賈昊、吳崖等人猛醒,紛紛後退一大步,拱手同聲道:“請陛下升座!”

李肆嗯了一聲,舉步踏上丹犀,上臺後,抽刀轉身,握着軍刀,緩緩坐上金鑾寶座。

這一就座,眼前光彩隱約變幻,似乎整個世界,再生一絲不同。

陳萬策施了個眼色,入殿的上百文武官員默契地跪拜在地,長聲呼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聲呼,殿外禁軍和侍衛親軍也跟着吶喊,喊聲自太和殿傳出,四周警戒的數千紅衣也一同發喊,整個紫禁城都清晰耳聞,留在紫禁城裡的太監宮女們紛紛放下手中活計,跪拜在地,也跟着應和呼喝。

“萬歲萬歲萬萬歲——”

片刻後,這陣呼喊擴作大潮,溢出紫禁城外,外面的官民軍丁也一同發喊,像是最初李肆車駕入城時歡呼的迴音,此時終於傳了回來。

不多時,北京城一城都沉浸在萬歲呼喊中,喜迎新的皇帝落座,新的朝廷降臨,可太和殿裡,正發生着極其不和諧的一幕。

李肆正姿態極爲不雅地摸着屁股,嘆道:“硌得很,真不舒服……”RQ

第33章 全是牛人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69章 陳飯細炒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79章 猛火去強毒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729章 白蓮聖姑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579章 英華的咬文嚼字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411章 戰長沙,遊弈軍,就此一戰!第902章 末路彷徨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964章 爲何而戰,華夷再新辯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62章 黃金與人心第94章 閉關三折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49章 禍福相依第726章 神展開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492章 一擁就正和聖人無道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980章 天下砥定看新世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515章 我想回家
第33章 全是牛人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69章 陳飯細炒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79章 猛火去強毒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729章 白蓮聖姑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579章 英華的咬文嚼字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411章 戰長沙,遊弈軍,就此一戰!第902章 末路彷徨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964章 爲何而戰,華夷再新辯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62章 黃金與人心第94章 閉關三折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49章 禍福相依第726章 神展開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492章 一擁就正和聖人無道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980章 天下砥定看新世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515章 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