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曹沾尋希望

經歷了近兩月風潮後,原本略顯寂寥的大觀園再度熙熙攘攘,而繞着大半月的一圈酒樓茶館也喧鬧重現,黃昏時,更是一派繁華之景。紅男、紅燈,綠酒、綠女,佛心都難持靜。

一行頭戴鳳翅紗巾,身着錦衣褶裙的麗人進了茶館,頓時惹來茶客們紛紛矚目,有人甚至已經端茶揮扇,準備去搭訕,卻被亮眼的攔住。看她們腰間都綴着金銀魚袋,竟都是有品級的女官,非大觀園戲子。

女官們落座後,鶯鶯燕燕低談,不經意間吐露的言語,更讓旁桌聽者一顆心又驚又癢。

“是金陵十二釵!”

“頭釵的狀元娘不在,真是遺憾。”

早年江南剛復不久,狀元娘還是個小丫頭,領着金陵女子學院的一班同窗爲祖父公堂應訴,好事者就將這十二丫頭稱呼爲金陵十二釵。

那時還只是隨口一稱,傳得不廣,而後英華開女子科舉,這班同窗都中了舉,雖多是師範科,可傍上聖道二十年的明法科女狀元李香玉,這名聲一下就響了,國中之人既知狀元娘,就知十二釵。

說到金陵十二釵,角落裡一人猛然擡頭,原本充斥着陰鬱頹廢之色的面容生出期待,再聽到狀元娘不在,又轉爲沮喪,同時還有三分慶幸。

“香玉那表哥無膽不說,還總是低視咱們女兒家,難不成還要陛下賜婚,他才覺得有臺階下?他算哪門子人物啊。”

“別說她那表哥了,香玉已經想通了,沒見她在宅子裡堆了個落葉墓麼,香玉要自待新春。只是看今日人物,還真沒幾個配得上香玉的……”

“也不能這般說啊,要文,翰林院和通事館裡滿是朱紫俊彥,學通中外。遊歷天下,要武,黃埔和香港兩軍學裡出來的好男兒可不少,不乏年未而立就升到了中郎將的翹楚。”

“你倒是心熱眼寬。怎不說說香玉所處那律法一脈?我看房公子倒不錯,十九年的明法狀元,在訟師會裡一直默默幫扶香玉……”

句句話飄入角落裡,那人苦澀地埋下頭,眼中再生濃烈的不甘。

一杯茶仰頭飲下,像是酒一般,薰得曹沾胸口燥亂。

身爲這兩月來國中聲潮的最早引領者之一。曹沾現在已湮於輿論。倒不是遭了鉗制,純粹是他自我放逐。

短短兩月,曹沾就經歷了兩次劇烈的心路煎熬。第一次是朱一貴的背叛,曹沾本全心相信朱一貴會在販奴案上窮追工商到底,卻沒想到,朱一貴在汪士慎遇害後,雖對他口口聲聲說初衷不改,轉頭就丟開前論。一心去接汪士慎的道路。而他找朱一貴幾次理論,最初是冷淡敷衍,之後更徑直拒他於門外。

當時曹沾已灰了一半心。他捨棄仕途,就爲心中的公平正義,爲求窮治一國資本之害。可連朱一貴這樣的民意領袖,都視他之所求爲晉身之階,名望之梯,不惜與敵人妥協,他再不相信英華還有心堅志遠的名望君子。

接着朱一貴遇害,不僅讓曹沾感慨國敵的猖獗,朱一貴的無智,還將他心中最後一道堤壩沖垮。禁衛署在這一案中曖昧難明的手腳。海軍的痕跡更被截然抹去,對略知上層運作的曹沾來說,一隻大手的操弄隱約可見,而國法在此間已蕩然無存。

當李香玉心中的理想國崩塌時,曹沾的感受更爲強烈。居延堡袍澤的熱血,從軍三年自己的熱血。似乎都枉費一場,只覺從古至今,無論中外,“肉食者鄙”都是真理,什麼今人世,什麼聖道明君,也概莫能外。

當國中討滿聲潮到了頂點,激進派提《限滿令》,要清算旗人三代時,曹沾又認識到自己的旗人根底,更覺自己之前堅持的東西太過可笑。他視工商爲敵,認爲其財富都得來不義,都有原罪。可他自己這旗人也身帶原罪,哪有立場去討伐別人呢。

就此他心中一切皆沙,甚至連天人之倫都再立不起來了。

短短不過月餘,曹沾頹廢得難以自拔,日日在大觀園外坐看盛世喧囂,視其爲沉淪之潮,襯着他筆下的文字,一泄心中苦悶。

他在寫故事,故事名字叫《石頭記》,講的是虛僞浮華之世裡大觀園的故事。主角是一塊天生靈玉,名叫寶玉,清靈剔透不染塵,但因爲大觀園的主人是個僞善豪商,名爲賈政,身爲賈政的兒子,寶玉也不得不姓賈,註定了生來就要受煎熬。

大觀園裡還有十二釵,爲首的是寶玉表妹,名叫林黛玉,這名字是他從香玉那聽來的,隨手就用上了,喻的是誰,一目瞭然。黛玉就如香玉一般,冰雪聰明,但卻是個小性子。

寶玉和黛玉在賈府的大觀園裡郎情妾意,還有慈愛老太君護着,本該是雙宿雙飛的和美之戲。可惜,賈府因不行善業而遭天譴,偌大產業煙消雲散,兩玉終難成雙。寶玉被迫娶商友之女薛寶釵,黛玉遠嫁海外蠻荒之地……

曹沾的腹稿就打到了這裡,前一部分正合其少年時代的命運變遷,不由自主地就將早年曹府李府生活拿來用作了大觀園。而後該如何行文,他正猶豫着寶玉和黛玉誰先死,又是怎麼個死法,如此才能讀之泣血,大瀉心中哀苦。

今日在此飲茶沉思,卻遇見了現實裡的金陵十二釵,又勾起他對香玉的思念,而聽她們說香玉與那房公子的關聯,更是憾恨。也罷,就讓寶玉先死,黛玉思寶玉,泣血而死吧……

正苦得深沉,哎喲一聲喚,一人對面落座,卻是之前同僚,江蘇兵備道邊防司的另一位尋邊曹事。

同僚道:“夢阮啊,讓我一通好找!蘇相改了你的處置,把瀆職減爲過失,延你一任遷轉而已,司里正等着你復職呢。”

曹沾悽然搖頭:“當官?這官還有什麼可當的?少時讀孔孟,之後讀道墨,不管讀什麼,當官都是求安天下。看這世道,能有可安之日?民能不遭其害?既不能。這官當來何用?不定還權商合一,害民甚於舊世。”

同僚並不在意他的權商合一論,反而爲這悲天憫人之懷所動:“還是夢阮高潔,我們都是庸人了。只是夢阮所說也有差。別的官不好說,咱們邊防司的官,現在可正有大用!你還不知,自國中起討伐滿清聲潮後,南北販奴案是少了,可邊境南投的北人卻日日激增,我們都忙得四腳朝天。我都是藉着尋你之名回東京喘氣的……”

說到之前的職事,曹沾提起一些心氣,訝異地道:“怎會呢?國中雖只是在面上作交代,但限工奴的大義還是立了起來,三合會一黨已是過街老鼠,沒人敢再大肆販人,北面應該安寧下來纔對吧。”

同僚嘆道:“夢阮啊,你可知國中立起《用工法》。限制用北人爲工後,北面就亂得一塌糊塗,再加上《限滿令》。北人都以爲我們決意要南北區隔,將他們視爲外敵。法令明年生效,山東河南大批民人南下,就指望在今年能入英華,免得他日我英華北伐,把他們當外敵料理了。”

曹沾抽了口涼氣,就呢喃着三個字:怎麼會。

國中這股聲潮,根底不就是求立起南北同胞之義麼,怎麼會適得其反?

同僚再道:“夢阮你總認爲北人在咱們這受了壓榨,可滿清治下的北人也只是勉強過活。到咱們南面來,便是受了十年長契,也還有出頭之日,否則他怎麼會向南來呢?這道理該是一看就明的啊,你啊,總是盯着工商獲利。卻不知作了工奴的北人也在獲利。”

“別說咱們邊防亂了,國中風頭也又開始亂了。夢阮這幾日沒看報麼?江南和嶺南的織造和百工業反對《用工法》,還不是業主反對,而是工人反對。他們認爲之前北人爲工奴還只是業主偷偷摸摸幹,規模都不敢太大,而現在朝廷照顧北人,以用工執照爲北人大開方便之門,讓他們少了飯碗。還不如徑直禁絕用北人爲工,容業主之前以偷渡客爲工奴那般行事。”

曹沾撫額,照顧了南北大義,就照顧不到一國大義,這真是矛盾啊。此時他忽然又覺,自己之前的“徹悟”,其實還是幼稚。

心氣活絡了一些,曹沾感慨道:“這都是沒能早日一統之過。”

同僚嘿嘿道:“一統?現在還有兩國,大義還有高下之分,一統不就更是南北相爭了麼?”

曹沾撓頭:“那要怎麼辦!?”

同僚道:“你又不是陛下,不是薛相陳相,大義大政自有他們去調治,你我要管的是邊境上那洶洶人流該怎麼處置,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

曹沾呆了許久,惆悵地道:“我等讀書人爲官,竟是不能兌夢麼?”

沒有一個清晰的理想之政,只埋頭辦這些實在事,在曹沾看來,就如芸芸胥吏一般,所作毫無意義。

他終究沒有馬上答應同僚,只推說先考慮考慮。

出茶館時夜色已濃,曹沾再度彷徨,原本灌在筆上的一腔熱血也散了。心緒雜亂間,招來一輛驢車就要回住處,車伕的山東腔讓他有了興趣。

“什麼清啊英啊,俺們哪在意?也沒資格在意。老家先是鬧白蓮,再過官兵,前兩年又是水旱不斷,再呆不住了。俺們村原本商量着去關東,還有的說去燕國公那,可還是聽了牙人的話,來了這南面。現在想啊,真是老天指點,俺們自個也沒瞎眼!”

“肯定賺得少,可得看怎麼比。你們江南趕車的分四成,俺們北面來的頂多二成,少一半,可只要跑得勤,一月怎麼也能有兩張紅龍票,加上媳婦作工,一家老小六口過得還湊合,家裡旬日能沾點葷腥,俺還能喝點小酒。你們江南人不願乾的髒活累活,正好給俺們幹,總是條活路,比在北面等死強得多。”

“你們大英的老爺們在鬧啥俺們不懂,那些說是爲俺們好的,俺們未必落了好。不讓俺們幹工,俺們吃什麼?十年八年有人養着,這事還是福氣!現在好了,不能籤長契,俺還愁契滿後能不能再找到活幹。上工還要執照,能找的活也少了。”

這驢車另有車主。山東車伕只是被僱來趕車的,說到新法,也在埋怨。

“老爺別怪,俺有話直說。到這南面來總不習慣,太亂!說話人太多,啥話都能說,不過……”

藉着街道的燈光,樸實車伕的側臉顯出淡淡笑意,讓一顆心本沉在泥潭底處的曹沾也感覺輕鬆了許多:“只要肯幹,在這裡真能掙出好日子。”

曹沾品着讓自己沉鬱鬆動的東西。忽然有所感悟,這東西該就是希望吧。所謂希望,是從腳下去看前方,而自己之前總習慣從飄渺之處看回來,自然是越看越失望。

“或許,後四十回該寫寶玉大展鴻圖,救下賈府,再與黛玉海外拓業。恩愛圓滿……”

曹沾忽然起了大改《石頭記》腹稿的衝動,但另一個衝動再升上來,明日他就想回衙門去。而再一個深深埋在心底的衝動,似乎也有了露頭的跡象。

《石頭記》到底能不能面世,而面世的版本又是什麼模樣,此時都還是疑問,至於曹沾和李香玉的未來,依舊難以預料。可如曹沾的體會那般,英華一國,前路終究是希望。

而在北面,十一月的紫禁城裡,兩位太后相互對視。心中揣滿的是冷冰冰的絕望。

“茹安,我對你這麼好,視你爲姐妹,還把你的兒子扶起來當了皇帝,你就是這麼對我的!?爲什麼?爲什麼你要這麼對我?”

茹喜尖聲叫着,茹安跪在她身前。涕淚橫流,瑟瑟發抖。

“你以爲你也成太后了,就跟我平起平坐了?你以爲是皇上的親額娘,說話就該比我更有份量了,是不是啊?別再狡辯了,狗奴才都會這麼想,更別說你慈寧太后了!”

茹喜嘴裡罵着,眼中也在流淚。茹安是她在這世上最親最信之人了,從石祿一直伴過來,到現在已經快三十年,她總以爲這姐妹情能延續一輩子,可現在……茹安終究背叛了她。如果說之前李肆、胤禛和弘曆三人所爲讓她對男人絕望,那麼現在茹安則是讓她對所有人絕望。

說起來還是南蠻,還是那李肆害的。

從討伐販奴案開始,大清朝堂就開始飄搖不定,而當汪士慎案和朱一貴案相繼而起,南蠻輿論將罪責栽到大清身上時,朝中一些人的野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既然是兩宮皇太后垂簾,那麼拉一個打一個就再自然不過,某些以道統爲大旗,企圖將大清道路扳回舊世的野心分子,就瞄上了慈寧太后,也就是茹安手中的權柄。儘管這權柄是茹喜給的,可若是搞掉了茹喜,茹安本就是皇帝親母,大義在手,大清就能重走正確的道路,持道學禮教的浩然正氣,再造大清之世。

“你既不當我是姐姐了,就別怪我不當你是人!”

茹喜很快鎮定下來,茹安沒再辯解,紫禁城上下都在茹喜掌握之中,自己身邊以爲絕對可信的太監,從來都是茹喜所掌握的棋子。她已知道,當那些人跟她暗通消息,她沒第一時間向茹喜坦白,就已是死罪了。

“求太后饒了皇上,他不知情的……”

茹安現在只求她的兒子能保住,龍椅都無所謂了,至少命要保住。

“皇上就是皇上,怎能推卸責任呢?倒是你,且讓你活着,讓你生不如死,讓你悔上三十年!拖下去,削了這賤人的手足,種在罈子裡!”

茹喜陰惻惻地說着,茹安一聲慘叫,當場暈倒,太監拖下去時,一道水漬直抵門外。

聖道二十二年,嘉慶二年,一場針對慈淳太后的宮廷政變在醞釀階段就被太后雷霆霹靂般瓦解,而後大清政局更在外壓之下,急速演進到新的階段。

“嘉慶沒了,現在該……道光?”

展開那張確定是李肆授意制訂的大清年號表,茹喜數到了倒數第五個,深深長嘆一聲。

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262章 就是這個時刻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748章 變則通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60章 連珠炮響第58章 媳婦是誰?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485章 迷亂危局步步近第60章 連珠炮響第690章 長江大決戰:實力派演技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22章 帝王仁心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397章 戰長沙,糊塗的八旗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973章 已知和未知的背叛第689章 長江大決戰:戰爭買賣第636章 有人爭利,有人爭義,這纔是義利一體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964章 爲何而戰,華夷再新辯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69章 陳飯細炒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55章 帝王三等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
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262章 就是這個時刻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748章 變則通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60章 連珠炮響第58章 媳婦是誰?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485章 迷亂危局步步近第60章 連珠炮響第690章 長江大決戰:實力派演技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22章 帝王仁心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397章 戰長沙,糊塗的八旗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973章 已知和未知的背叛第689章 長江大決戰:戰爭買賣第636章 有人爭利,有人爭義,這纔是義利一體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964章 爲何而戰,華夷再新辯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69章 陳飯細炒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55章 帝王三等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