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

兩軍決戰,二十多萬人對壘,皇帝與天王照面,這幾乎就是定國之戰,自然沒可能如演義小說中那般“兩軍相會,當面紮營……”那般輕巧。四月京城定策,六月駕臨武昌府,康熙這腳步已算是迅疾如風,不是有減震舒坦的廣式馬車在,這番急趕,他那把老骨頭可難經得住折騰。

這兩個月來,康熙自然不可能悶頭趕路,相關謀劃如一張大網撒下。而李肆蹲在昭山,除了練兵,也沒有閒着,雙方自有一番暗箭往來。可從表面上看,這兩個多月不僅是湖南,連四川、福建都風平浪靜,竟像是又回到了“太平盛世”的時分。

武昌府,親征鑾駕行在,康熙準備召開御前軍議。開會前他需要先定下大方針,於是招來趙弘燦摸底。這傢伙雖被擼了兵部尚書,但他熟悉李肆,又知兵事,康熙還是以他爲軍中參贊,有事必問。

趙弘燦道:“那李賊在長沙以南,湘潭以北的昭山立營,至今已有兩三月。對長沙城的攻擊卻是點到爲止,大異往日攻城拔寨的凌厲勢頭,該是另有所謀,我朝廷大軍不得不防!”

康熙淡淡一笑:“他圖什麼!?不就是圖着要跟朕在長沙對決,正列陣以待!”

大手一揮,康熙沉聲道:“且讓他舒心着,待朕大軍至嶽州時,他就該左右失措了!”

趙弘燦皺眉細想,然後豁然,連聲道:“皇上英明!臣本就在納悶,爲何四川和福建的形勢也跟着沉寂下來,卻沒想到,是皇上的三面開花之計!”

康熙含笑點頭,胤禎領軍進了四川,穩住重慶局勢後,他就下過諭令,暫時不要大動。福建方面,被定爲閩浙戰場主帥的施世驃也受了類似諭令,要讓賊軍當面寬鬆一些。

這是吸取宜章之戰的教訓,那時三面戰場勢頭不齊,被那李肆搞了一出乾坤大挪移,匯聚主力,在宜章把胤禎打了個措手不及。如今他親征而至,待到朝廷大軍在湖南主戰場動手時,四川和福建再一起發動。那李肆主力聚在湖南,再難施展出三頭六臂的本事。到時三面重壓,看他不左支右絀,難以應付!

想及得意處,康熙心說,你李肆雖然強,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你能跟我治下大清比拼人多物足!?你終究是弱者,這一戰要怎麼打,你就得受我擺佈。

福建廈門,施世驃遠望西北,沉鬱已久的心口也蕩起一股快意。早前他被康熙拔爲靖海將軍,這可是他老子施琅平臺後得的榮職。可眼下這將軍卻不止是榮職,閩浙戰場,他現在就是說一不二的主事人。雖然閩浙總督滿保也以閩浙剿賊欽差大臣身份從旁分治,讓他沒辦法如其他將軍那般隨便插手地方政務,但此般殊榮,今世也就四川年羹堯能和他比。而年羹堯終究是旗人,以漢人之身,在戰時得授將軍,已跟平三藩時的趙良棟相提並論。

不問責他在古雷海戰之敗,還拔他爲將軍,皇恩浩蕩,施世驃卻更看出皇上和朝廷的急切。年邁皇帝都要親征,此時形勢,比三藩時更危急,直追當年噶爾丹東進。

由此他求戰報效之心更盛,古雷海戰後,他的水師再不敢聚起船隊在海上行動,只好縮在金廈跟當面鷹揚軍對峙,面對鷹揚軍,他無反攻之力,可一個多月前鷹揚軍撤走,他覺得有了可趁之機。

鷹揚軍撤走後,佔據漳州、龍溪和澄海一線的是伏波軍和福建民軍。前者沒打過交道,從服色看,似乎從屬於賊軍水師,該是精銳,數量卻不過千人。後者雖有萬人,卻是倉促組織起來的,甚至有不少原先的綠營官兵。不僅不堪惡戰,一旦遭了重壓,還有反投朝廷的可能,施世驃就有心大舉反攻,奪回漳州。

可惜,跟着封授將軍旨意而來的還有一紙諭令,康熙要他暫緩進逼,以穩爲先,讓施世驃的謀劃落空。仔細一想,施世驃也不得不以穩爲先。畢竟朝廷大軍還未在湖南聚齊,若是在福建激起李肆的怒火,就只遣一軍再進福建,自己又要吃不消。他更不敢忽略另一個大敵,身側還有賊軍的“水師大都督”蕭勝虎視眈眈,貿然出動,到時候可能連金廈都要丟掉。

跟漳州比起來,金廈更重要,因爲金廈直通澎湖,即便蕭勝制住海路,只要施世驃將船隊化整爲零,來往澎湖就沒什麼大礙。畢竟那蕭勝手裡的快船太少,沒辦法完全隔絕海路。而澎湖緊緊握在手中,臺灣纔有保障,臺灣纔是他施家的根基。

所以施世驃壓着戰意,就在廈門跟英華軍對峙,直到得報康熙已經到達武昌,才覺心頭暢快起來,開始着力部署反攻之計。

回到水師提督衙門,就要點軍備戰,卻見水師提標中營參將藍廷珍帶着一個軍將急急而入。

“軍門!臺灣有變!”

藍廷珍急聲喚着,施世驃心中劇震,是那蕭勝攻入臺灣了!?

“標下澎湖協守備林亮,爲報軍情,冒死直航廈門而來!軍門,臺灣賊起,不過半月已波及全臺!文官都逃到了澎湖,只姚總戎率軍在臺灣府城拒敵,求軍門速發援兵,否則臺灣危矣!”

那軍將跪地哭喊道,施世驃腦子嗡的一下麻了,眼前視野也一片模糊。

蕭勝是臺灣鎮把總出身,會在臺灣搞事,他早有預料。之前就再三嚴令臺灣鎮多加防範,還請動閩浙總督滿保,行文臺灣府清鄉連保,防範賊軍滲透蠱惑。

從去年宜章之戰到現在,臺灣一直沒什麼動靜,他還以爲是自家措施得當,讓蕭勝沒有機會在臺灣下手。卻沒想到,那蕭勝不搞則已,一搞,整個臺灣都反了!?

“你叫……林亮?從澎湖直接過來的?好好,忠義之人,且將臺灣事細細說來。”

施世驃壓住心中驚恐,扶起那林亮,要聽此事細節。從澎湖到廈門,現在都有蕭勝的快船巡弋。若是水師戰船直航,運氣不好,就是船毀人亡。所以清兵、官員和驛傳來往臺灣和大陸,都是走北線福州再南下。這林亮爲省時間,直航廈門,還真是絕大冒險。

再聽臺灣鎮總兵姚堂還固守臺灣府城,施世驃心中稍安,形勢還不算壞到極點,在臺灣本島終究還有落腳之地。

聽了林亮一番報告,施世驃心中輾轉反側,臉色也青白不定,最終咬牙恨聲道:“出兵!藍參將,匯聚船隊,你率水師提標四營,載陸路提標三營,金門鎮、閩安協,急赴澎湖!”

殷特布原本在江南所聚綠營大軍,因爲蕭勝率船隊直搗江南,處處生火,已經散回江南各地協防。施世驃爲閩浙戰場最高指揮官,麾下兵力卻不算多。

有滿保分權,浙江綠營他動不了,而且福州將軍所部旗營他也無權調度,手裡就只有福建水陸綠營,以及滿保支援他的閩浙督標和浙江部分綠營。算下來賬面上有八萬,實際能戰的不過六萬,其中還包括臺灣澎湖的一萬人。

聽到施世驃這佈置,藍廷珍一驚,他是略知施世驃的謀劃。這幾部兵力有一萬兩三千人,還都是精銳,將他們都調往臺灣,福建當面,就再沒配合湖南戰局的力量。

“臺灣爲重!若是得了臺灣,賊軍如虎添翼,再難制住,這是更大一局,皇上早有交代!”

施世驃冷聲說着,還不止是爲他施家着想。此刻南蠻佔了兩廣雲貴,正爭奪湖南,就跟之前三藩與朝廷爭鬥之勢。若是讓南蠻再佔住臺灣,那可是三藩外加臺灣鄭家齊心聯手的勢頭,大清可就真的危險了。

這番大棋局,藍廷珍當然摻和不進去,他擔心起另一件事,“軍門,海路還在賊軍手裡,那蕭勝怎會坐視我水師大隊進赴臺灣?”

施世驃嘆氣:“就只有化整爲零,以單船航澎湖,不可聚船隊而行。”

海路被制就是這般憋屈,施世驃有些悔恨,早知事態是這般變化,就不敢慫恿荷蘭人貿然出擊,而是請其護住海路,有荷蘭人護航,也不至於連遣援兵至臺灣都這麼鬼鬼祟祟,如老鼠過河一般。

自己這番難堪處境,竟是被原本看好的“好漢子”部下蕭勝所逼,施世驃氣得太陽穴直跳:“蕭勝那個王八蛋!當年就該在英德尋隙一刀砍了他腦袋!”

南澳島,聽得軍情處密探報說施世驃在廈門水師提督衙門跳腳大罵他,蕭勝哈哈一笑:“施軍門此番可是罵錯人了,這可不是蕭某人的佈置,天王早在一年多前就埋下了根,蓄積到今才發作,他自然是吃不消的。”

這的確是李肆的謀劃,青浦舉旗後,鷹揚軍東征,打進福建後,臺灣就有了動靜。昔日鄭家部屬都在暗中串聯,想要揭竿而起。李肆卻派了鄭永赴臺,將他們安撫下來,還出資讓他們往臺灣北面的大加納和雞籠灣匯聚墾田。這一年多下來,已經聚起相當規模。由鄭家部屬和天地會兩方運作,這番動靜瞞住了清廷,到此時才終於引爆。

“咱們纔是主角吧,這湊熱鬧的,怎麼還搶了戲臺呢?”

臺灣嘉義,原本的縣衙已被改作英華臺灣招討使衙門,新任招討使鄭永看着臺灣輿圖,一臉怔忪。

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69章 陳飯細炒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869章 三合會在禍害着誰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173章 一艘船的海軍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492章 一擁就正和聖人無道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50章 一語起風雷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930章 過河!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373章 左手刀槍,右手孔聖,趁你病要你命!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133章 這裡沒有女人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778章 朝鮮風雲:薩長之血和島津之淚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907章 哥薩克,撤退!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69章 陳飯細炒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869章 三合會在禍害着誰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173章 一艘船的海軍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492章 一擁就正和聖人無道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50章 一語起風雷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930章 過河!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373章 左手刀槍,右手孔聖,趁你病要你命!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133章 這裡沒有女人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778章 朝鮮風雲:薩長之血和島津之淚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907章 哥薩克,撤退!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