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

“李肆……跋扈桀驁,恣意妄行,此次廣州之亂,他與相關人等都有不可推卸之責!”

不管是聽到,還是說到這個名字,胤禛都是腸胃翻騰,噁心欲嘔。

“但兒臣所知,此人除了與廣東官場交際甚密,靠着他那北江船行的產業,在廣東被稱呼爲李三江之外,尚無更多劣跡。廣州城西的青浦貨站,貨站守衛抗拒官兵一事裡,他名下一些護船的船丁也被裹挾參與,事後兒臣以朝廷天威懾服住他,他也甚乖覺,認罪納捐。”

可面對康熙的詢問,胤禛還是得護住李肆。

“兒臣想到此人不過是涉案諸多廣東商賈中的一個,事後上下安撫,他也出力甚多。以皇阿瑪的仁治大局爲重,並未單獨針對他做嚴苛處置,就不知……皇阿瑪爲何會單獨提到他?”

胤禛小心地問着。康熙召他進宮,專門問道李肆其人,最初還把他驚得魂飛魄散,現在看來,想必是康熙通過另外的渠道,得了些什麼風聲。

可事到如今,他也只有硬着脖子幫李肆遮掩,不然自己的麻煩就大了。一番話下來,李肆是個混蛋,但總的來說,還是屬於朝廷能管控能懾服,沒什麼根本危害的混蛋。如果真是什麼大混蛋,他胤禛最多不過是受了矇蔽。

胤禛的回答,印證了康熙的推測,或者說是給了康熙所想要的答案,否則真如那林統所言,李肆內外勾結,暗霸廣東,那他這幾十年可以周旋出來的安寧大局,就要徹底泡湯。

“原本還覺得你做事毛躁,此番去廣東,又虎頭蛇尾。卻沒想到,你已學會了隱忍權衡,顧全大局,朕心甚慰啊。”

康熙誇獎道。

胤禛滿臉赤紅,咕咚一下跪倒,叩謝他老子的親口褒揚,這可是太難得了。

接着康熙還是不放心,詢問了諸多細節。比如說三江票行跟李肆的關係。

胤禛說三江票行東主無數,李肆也該只是其中之一,而三江這個名字,就如同興隆豐盛一般,廣東滿地都有,不足爲奇。

胤禛見着康熙的心思還算寧定,又趕緊一憤懣之語,奏報說廣東兵實在不堪用,數十倍於敵的撫標軍標圍攻,卻是死傷慘重,最後出動旗兵才終於見。他懇請康熙再充實廣東軍備,最好能再遣旗兵下廣州。這可是他的真心之語。雖然跟李肆暫時“合作”,目的卻是相互遮掩。可以他本心,自然不想讓廣東真落入李肆之手,加強廣東軍備,也是要遏制李肆的勢力。

說到這個,康熙就來了興趣。詳細詢問了青浦貨站的地勢,然後以沙場老帥的口氣告訴胤禛,當年雅克薩尼布楚之戰也是這般光景,地勢開闊,握有洋槍,仗就只能打成這般模樣。至於廣東軍備之事,事涉八旗,還需要從長計議,現在最要緊的,就是關牢廣東的大門。

等到胤禛出宮時,春風拂面,他卻只覺一身惡寒,這一關過得真是兇險。

關於廣東的具體處置,第一波舉措於四月初敲定。這波舉措包含甚廣,分爲對商、對民、對官以及對洋四個層面,其中諸多舉措也都用於江南。

對商而言,要求嚴查廣東工商事務,現有之滑輪等新物列入朝廷管控範圍,如有涉及鋼鐵的新物,一律上報至督撫,獲准備案後方可製造販賣。而票行之類的產業,也必須投報布政使衙門,來回賬目,都須備案。在洋物方面,加強行商管控,洋物如有外流,一體問責行商。而像青浦貨站這樣的市集,由廣東督撫議定專管章程,派員定駐監察。

對民方面,全省搜查不明來歷的洋物,類似自來火銃之類的軍器,自繳者無罪,被查到私藏的,杖八十,流徙三千里。重申禁集令,凡非官許可,帶軍器相集,三人以上者,都以圖謀不軌論處,十人以上則是謀叛。

對官這一面,由戶部吏部牽頭,覈查銀流撥解關節,嚴禁民商介入。已納入民間票行的銀兩,必須馬上退出來,再有此類情事,以瀆職論處。其他諸如加強工商監察力度等等套話,自然是又多說了一遍。

原本李光地等人對票行這類產業很是牴觸,他們的意見是徑直封禁。可另一波大臣,比如湯田等人,都認爲這是民間自利之事,歷代都有,朝廷不能隨意介入。而內務府的黃商,包括晉商和兩淮鹽商,還有江南等地商賈,也都開始嘗試組建票行,真要封禁,他們也要跳出來鬧騰,這個勢頭難以打壓。蘇州織造李煦給康熙的奏摺就說得很明白:“民商銀流自洽,朝廷伸手,經辦之人行事難以周全,怕有激起民商聚夥相抗之患,得不償失。”

商人爲賺錢抱團,朝廷不怕,可爲了對抗朝廷抱團,這事就麻煩了。康熙很清醒,沒有理會李光地等人的意見,只要求通過報備審查制度,來嚴格管束票行等產業。

四月中,李肆在英德收到了這些消息,對他來說,康熙這一套組合拳只是拳風上體而已,根本不觸及實際。

有實際影響的是另外兩件事。

廣州之亂,給康熙的最大震動,在李肆的刻意引導下,轉向了南洋外洋,因此康熙重提禁海之事。只是這一條還需要廣東給出具體的意見,可不可行,具體章程如何,廣東要先給個態度,免得政策發出來,朝廷和地方打架。

這事有利有弊,李肆先交給了彭先仲的商關部研究,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廣東南海知縣林統妄語詆譭原任南海縣典史李肆,所言謬妄駭聽,吏部論處革職待審。李肆所行違例,也一體緝拿問罪。由廣東巡撫、廣東按察使以及廣州知府會同審理。

“喲,還是要拿我啊。”

李肆嘿嘿笑個不停,心中卻是一陣後怕。事情果然是瞞不住的。這個南海縣知縣,沒辦直接上奏康熙,也不敢走官面程序告他李肆,居然偷偷摸摸找關係把消息遞了出去。卻沒想到他把事情一下捅得太直接,康熙老兒壓根就不相信。就不知道這個林統,到底是什麼用心,纔要拼上身家性命和他作對。仔細想想,之前這傢伙的表現,和其他官員沒太大差別,照樣貪照樣腐,事情也照樣做。

關於緝拿他問罪這事,李肆根本就不上心。楊琳敢來拿他嗎?反正他不是這個案子的正犯,甚至還是被“誣告”的受害者,楊琳最多是裝裝樣子,讓英德縣“就地看管”。

“跟楊琳透個風,別整死了那個林統。我想知道那林統到底是什麼想。”

李肆吩咐着劉興純。現在掌管公關部的劉興純就是他在廣東官面上的代表。

現在的態勢,離造反還有兩步。第一步是康熙完全看透他,第二步是康熙下定決心,要徹底收拾他。康熙和清廷要跨過這兩步,還需要不少時間,李肆也就靜下心來,繼續加緊擴軍訓練。

可就是在這時候,一件往日他幾乎忽略掉的大事,終於浮出水面。

“沒錢了!”關蒄這個小賬婆撅嘴叫着。

“真的快沒錢了。”彭先仲和顧希夷一同來了,攤手告難。

八千杆燧發火槍,每杆十二兩銀子。八千套單兵裝具,加上頭盔和胸甲,每套九兩銀子,加起來就是二十萬兩銀子,這都還只是小錢。算上在預備兵和守備兵上花的錢,滿編制的話,李肆的軍隊每月光維持費就要十萬兩銀子,這還沒算上炮兵和海軍的花銷。

之前撫卹廣東官兵,未來一年還將開支過去三十萬兩,再加上自己的軍備費用,未來一年,李肆得開銷接近二百萬兩銀子。

軍備之外,將作部、學校、醫衛,以及商關部、公關部,都是花錢的部門,李肆鋪開的這個攤子,年度開支預算,未來一年得三百萬兩銀子才能打住。

而李肆現在的收入,玻璃、水泥、鋼鐵、船行、百貨、票行等等產業加起來,每月純利也就十來萬兩,就算未來產業高速擴張,李肆在下一年,還有一半的財政缺口。

“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總司,你得把這個缺口補上。”

顧希夷憂心忡忡。

“三江投資的銀子,現在已經快到這個數目。但是未來一年也得支付三十萬兩利錢,而且都還投在了佛山鋼鐵和東莞機械兩樁產業上,撥不出多少。”

彭先仲考慮得全面,也堵死了李肆動用那筆錢的心思。除了研究開源節流的常規應對,李肆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商人借錢,由三江投資開設一年期的短期債券業務。佛山鋼鐵和東莞機械,現在還處於投入期,效益遠遠沒有顯現出來。

彭先仲給李肆潑了冷水,他的回答涉及到了眼前的大勢走向。

“商人們還不清楚總司到底是什麼想啊。之前他們都當總司是傍着八阿哥,只爲賺錢。現在總司這攤事業鋪開,軍力也顯現出來,他們都很擔心。廣東的官場,銀貨商流通路等關節被總司拿捏着,他們做生意不得不找上總司,但要他們跟總司做長期生意,這可就麻煩了。”

說白了,商人們生意照做,但要跟他這個幾乎已經打上反賊標籤的人攜手共進,那就只能說抱歉了。借錢?沒門。

李肆是什麼想?

那不是廢話麼,造反……

商人這邊的事還沒想透,幾天後,劉興純回來,臉色不怎麼好看。

“楊琳說,他更想知道,總司你到底有什麼想?”

好了,以楊琳爲首的廣東官員們也在試探,李肆到底是什麼想,老老實實做生意?

誰信吶?有句俗話叫,沒有造反的心,只有造反的行。既然你有了對抗官府對抗朝廷的力量,你不想反,那不是聖人,就是白癡。

只是李肆之前爆發出來的力量,都是爲了自保,而且頭上還隱約懸着一個八阿哥的身影,所以楊琳等廣東官員,纔敢暫時替他遮掩,相信他現在不會造反。

但以後呢?以後你老人家想幹什麼?能不能交個底?

不管李肆怎麼說,楊琳等人自然不會期待他說真心話,但至少從這話裡,他們能有個判斷。

商人和官員,這是聯手逼宮了。

李肆說:“問題不在於我怎麼說,而在於我怎麼做。”

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53章 恢恢密網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284章 意外的決戰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307章 真正的戰場在他背後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885章 曹沾尋希望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521章 怎麼花這一千萬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675章 武死戰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474章 鍾老爺的大轉進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
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53章 恢恢密網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284章 意外的決戰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307章 真正的戰場在他背後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885章 曹沾尋希望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521章 怎麼花這一千萬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675章 武死戰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474章 鍾老爺的大轉進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