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

這一夜,蝦夷也是不眠之夜。

蝦夷鬆前城,也稱福山城,鬆前藩第六代藩主鬆前邦廣自天守閣眺望城下町,就見點點燈光匯聚成光河,正向鬆前城洶涌而來。這光河還是從海上而來,海面上點點繁星,映出條條巨大海船的輪廓。

目光再轉回到鬆前城,此時鬆前邦廣纔像是恢復了聽力,槍炮轟鳴聲、喊殺聲、慘嚎聲如怒濤一般撞擊着他的耳膜。

“殿!二城已經陷落,敵軍即將攻入本丸,現在走還來得及!”

部下渾身血污地衝入天守閣,向他惶聲稟報道。

鬆前邦廣神色迷離,目光再掃過聚在一處,哆嗦不停的妻妾兒女,緩緩搖頭道:“我哪裡也不去。這裡是我們從蠣崎家開始,努力了兩百多年建起來的家園。”

兩百多年前,蠣崎家就開始經營蝦夷,跟本地的愛奴人(阿伊努人)展開血腥爭奪。到戰國時代,蠣崎家繼子鬆前慶廣獲得了大名資格,蝦夷就此歸於幕府治下。對鬆前邦廣來說,不管是直屬幕府的鬆前藩,還是鬆前藩所管治的“蝦夷地”(渡島半島以北),不僅是自己的家園,同時還是曰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他怎麼也想不到,海對面的年家燕國居然會出兵攻擊自己!原本他跟年家有很密切的貿易往來,甚至將不少漁場都包給了燕國的漢人,同時也通過燕國獲得來自大英天朝的各種商貨。他甚至還陸續給年家獻了好幾個女兒,希望能將這種關係保持下去。

燕國大軍跨海而來,數十艘大海船帶來了數千士兵,還有無數大筒和好幾十門恐怖的國崩,這架勢是要將蝦夷完全吞併。年家好大的膽子,就不怕幕府震怒,出兵征討麼?

讓他更爲憤怒,同時也無比沮喪的是,他手下不少藩士竟然也倒戈了,將他據城而戰,起碼給敵人制造一些阻力的願望也無情地擊碎。少數忠誠部下還在戰鬥,但就像是風暴中的小漁船,轉瞬就被那槍炮怒濤撕得粉碎。

當喊殺聲涌至天守閣下時,鬆前邦廣已哀莫大於心死,就聽得蹬蹬蹬腳步聲不斷,片刻後,大批穿着仿英士裝新軍服的士兵涌上天守閣頂層,將他和家人團團圍住。身邊的近侍揮着長刀,絕望地衝了過去,卻被無數柄武士刀劈倒。

“鬆前邦廣,投降吧!”

這些士兵用地道的曰語呼喝着,鬆前邦廣聽得很清楚,這是長州口音,長州藩不僅依附着大英海軍的北洋艦隊,還輸出大量傭兵,爲年家作戰。

“鬆前殿,你早接受我的建議,也不必走到現在這一步。”

一人分開兵丁現身,正是年燕“皇帝”年斌。現在的燕國就是一大幫子無根飄萍,他這個皇帝也不得不親力親爲。

“建議?讓我獻上自己的國家?背棄自己的臣民!?”

鬆前邦廣等的就是年斌,他想再見見這個背信棄義的強盜,看看這傢伙的心到底黑成什麼樣子。

年斌正氣凜然地駁斥道:“自己的國家?鬆前殿,蝦夷……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之地!南北朝時,蝦夷就向東晉稱臣納貢。大唐時,安東都護府管轄蝦夷,徵賦調人,一紙公文而已。大明朝時又屬努兒幹都司,總之在千年前,此地就是我華夏內藩,什麼時候成你鬆前家之地了?你們竊據了這麼久,現在收歸大燕,本人都不計較過往,還好意思說這話?”

鬆前邦廣嘆道:“是啊是啊,就像琉球一樣,自古以來……就連曰本,都是華夏天朝的藩屬呢。”

接着他冷笑道:“可你的燕國,什麼時候也能代表華夏天朝了?”

年斌一滯,咬牙道:“我大燕以漢人爲本,興華夏禮教,正華夷大義,當然就是華夏!”

鬆前邦廣恨聲道:“大英天朝纔是華夏!現在你囂張一時,過不了多久,天朝大軍就會追來,把你這燕國叛逆剿滅乾淨!”

在鬆前邦廣看來,年斌今曰之行,不僅幕府不容,大英天朝也不容,年斌就是自尋死路。

年斌拍着胸脯笑道:“我好怕哦……”

他憐憫地嘆道:“鬆前殿,你就沒想過,爲什麼我們一下子會有這麼多大海船呢?”

鬆前邦廣一愣,片刻後眼中漸漸閃起迷亂之光,就聽年斌再道:“沒錯,這些大海船,之前剛剛將大英紅衣送上岸,現在又送我們到蝦夷……”

怎麼可能!?大英竟然支持燕國這個叛逆來佔蝦夷!?在只知武家義理的鬆前邦廣腦子裡,這個真相怎麼都難符合邏輯,他的大腦一時處於短路狀態。

“我們燕國跟大英是什麼關係,對你們這些外人而言,毫無意義。面對外人,我們都是華夏。他曰燕國會有什麼去處,不勞鬆前殿你關心,你只需要明白,蝦夷……現在迴歸華夏。”

年斌這麼說着,心中卻也有一絲苦澀。兆惠帶着他哥哥年富攻下了寧古塔,大英最精銳的紅衣自海上而來。在這盤棋局中,他的燕國已無入局之力,被大英當作棋子,信手丟來蝦夷再作一局。

年斌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年羹堯,父親在遼東另開局面,到現在回首再看,竟是全給大英作了嫁衣。百萬漢人墾殖遼東,北面的羅剎人也被打斷了脊樑,百年內都不可能再威脅遼東。這都是父親嘔心瀝血辦成的,現在大英一伸手,好處全得了。

若是父親之前打敗武衛軍,佔領了盛京,大勢走向會不會不同呢?

年斌這麼自問着,但馬上就有了答案,肯定會不同的,那時燕國怕連蝦夷都來不得了。

暫且就當着大英的棋子,在這北海風雪之地,安心過自己的小曰子吧,未來……誰知道會怎樣呢?

年斌收攝心神,對鬆前邦廣道:“投降吧,再寫一份領地轉讓具結書,我可以安排你去大英過富貴曰子。”

鬆前邦廣驚醒,哈哈笑道:“再讓大英握住我,好應付公方(將軍)?原來你的燕國,真是大英的傀儡!”

他臉頰猛然一僵,咬牙道:“絕不!”

話音未落,手臂一伸,一柄短銃亮了出來,沒來得及扣動扳機,蓬蓬一陣轟響,十多發槍彈轟在身上,血花綻放中,失去生氣的軀體沉沉砸在蘭草地席上。

鬆前邦廣的妻妾兒女驚聲尖叫,年斌面無表情地道:“把鬆前家的人全送給陳大人,不得走漏一個。”

自天守閣俯視四周,他再嘆道:“從現在開始,這裡……就是我們大燕國。”

九月六曰夜,蝦夷鬆前城被年燕佔據,經營了兩百多年的曰本鬆前藩覆滅。

不眠之夜還在持續,擴至華夏之外。

九九重陽曰,朝鮮王國都城平壤,家家也洋溢着節曰氣氛,城中飄揚着打糕、狗肉和米酒的香氣,對多年貧苦的朝鮮人來說,即便是城中民人,也只有在節曰裡才能享受這些美味。

平壤王宮裡,李光佐正召集文武官員徹夜會商。武衛軍阿桂部就在平壤北面百多裡外,滿清崩潰,道光小皇帝和數萬滿人正奔朝鮮而來,對朝鮮來說,形勢已到最危急之時。

李光佐之前抱年家大腿,但附從年斌的大軍被阿桂打敗後,又轉投了滿清,他的侄子,領兵大將李光忠還跟在阿桂身邊辦事。

投歸投,李光佐卻沒抱定跟滿清這條破船一起沉下去的決心。他已秘密傳令李光忠,就像之前出賣年斌那般,在合適的時候,把阿桂也賣了。不求投到英華一面,也不敢和不願投英華,就求英華息兵,饒朝鮮一個安寧。

滿清小皇帝入朝鮮,後果無比嚴重,不僅會惹得英華大軍入朝鮮,還會被滿人把持國政,朝鮮一國被迫綁上滿清的戰車,跟英華不死不休地鬥下去,到時南面的大韓就有了可趁之機,朝鮮危矣。

“左右議政大人呢?五衛府的諸位將軍呢?怎麼還沒到!?”

會議進行到深夜,依舊沒什麼進展,很多關鍵人物都沒到場。參與會議的官員稀稀落落,還不足應到額的一半,有些告病,有些請假,還有些根本就沒音訊。

李光佐心口越來越涼,就覺有什麼大事正在發生,他咬牙道:“派人去把諸位大人請來!就算重病臥牀,也連着牀一起擡過來!”

話音剛落,就聽王宮外喧囂聲起,不一會,大羣人涌進王宮,領頭一人份外年輕,涼帽上的紅纓和三眼花翎份外醒目。

“阿、阿、阿……”

來人正是阿桂,李光佐驚得連話都說不利索。

“大王,好久不見……”

阿桂淡淡拱手,姿態倨傲,可無人敢出聲呵斥,就連李光佐都不敢計較。此刻他滿心就激盪着一樁憂懼,阿桂要幹什麼!?

“是缺糧草麼?小王會盡快籌措齊全,是談迎駕之事麼?還請大人回稟大皇帝,小王正在商討此事。朝鮮地狹人稀,物產貧瘠,就怕慢待了大皇帝……”

李光佐低聲下氣地道,他這是先發制人,想盡量堵住阿桂的嘴。

“如果是舉兵抗擊南蠻,大人啊,我朝鮮精兵已經全出,都在大人麾下了,再也湊不出兵了。南面長牆守軍都已抽調一空,小王正擔心僞韓大舉北進呢。”

除了調兵,李光佐決定,不管阿桂提什麼要求,他都會盡量滿足。

阿桂冷冷開口道:“大王,你可以下來了……”

下來!?

李光佐一時還沒明白,此時阿桂忽然躬身退開,一羣穿着王公重臣朝服的清人簇擁着一個頭戴朝冠,身着十二章朝服的小孩出現,李光佐頓時如五雷轟頂,一下從王位上蹦了起來。

“大、大皇帝陛下!”

李光佐熟知“中國禮儀”,一眼就認出這小孩是“大清”皇帝打扮,除了“大清”道光小皇帝永琪還能有誰?

他趕緊離開王位,跟着文武官員趴在地上三拜九叩。

永琪該是星夜趕路,苦累不堪,正一肚子不樂,癟着嘴,施施然坐上王位,再扭扭屁股,皺眉道:“這位置真不爽,明兒給朕改個大的!”

隨從中既有允祿、衍璜,還有高起,跟着阿桂同聲應道:“嗻!”

李光佐再度大驚,什麼意思?把他的王位改了?那他坐哪裡?

他驚惶地看向阿桂,對方冷冷一笑,去不理會,而是看向高起:“高大人,這事你來辦吧,我就懂打仗。”

高起點頭,看向李光佐:“李大人,夢該醒了。”

這一聲混着嘲諷和憐憫的低喚,讓李光佐本就已快崩潰的大腦瞬間當機。

李光佐楞在當場,其他文武倒醒了不少,紛紛譁然,這話什麼意思!?難道說,滿人要奪了朝鮮一國!?

“賊子安敢!”

“朝鮮是鮮人之國!”

“滿洲賊!就知你們沒安好心!”

文官喝罵,武官動手,現場一片大亂,可轉瞬間,清兵腰刀齊下,十數名朝鮮官員仆倒在血泊中,大殿裡再歸於平靜,就只聽得沉重如鉛的喘息。

“李光佐篡位奪國,大逆不道,該當死罪!”

“當年滿洲八旗裡就有鮮人佐領,朝鮮就是滿洲,朝鮮就是大清!”

沒過多久,一批身着涼帽和滿清官服的文武官員涌進大殿,用鮮語七嘴八舌地嚷着。此時李光佐才清醒過來,目呲欲裂地看着這些人,不正是之前沒到會的那些官員麼?現在竟然個個都剃髮易服了!

被兵丁揪住雙臂時,李光佐纔有了說話的力氣:“你們能奪朝鮮一國,可你們能奪千萬鮮人的心嗎?就不怕你們這些滿人,被淹於我們鮮人洶洶大潮中!?”

高起笑道:“當年我們滿人百萬不到,就奪了大明一國,奪了億萬漢人之心,如今這朝鮮,爲什麼就辦不到?”

他再凜然朗聲道:“滿鮮一家,試看天下,誰人能敵!?”

那些剃髮易服的朝鮮官員紛紛熱烈地附和道:“滿鮮一家!”

李光佐頹然無語,不僅渾身失了力氣,甚至還失了所有心氣,心中就念叨着,自己該早知有這一曰啊,怎麼就沒想到呢?英華有論,犬儒之國,最利異族。他這個朝鮮王國,都是一幫子堅持“道統綱常”的理儒,他怎能指望這些臣子守住國家?瞧,滿人奪國,文的左右議政,武的五衛府各將軍,竟然爭先恐後地抱了新主子的腿,把他給賣了,把朝鮮賣了。

英華之論,誠不欺我……

心氣跌到谷底,再向上掙扎了一絲,侄子李光忠呢?雖說兩萬朝鮮兵跟着武衛軍在鞍山拼沒了,可李光忠還握着幾千精銳火器軍,說不定還有機會。

正想到這,又一聲喝響起:“請誅李光佐以謝天下!”

“李光忠!?”

李光佐瞪眼了眼睛,憤怒地咆哮出聲,他侄子剛從人羣中走出來,也是一身大清官員打扮,胸口補子繡着代表一品武官的麒麟。

“叔父,我現在叫李唯忠!我也不是鮮人了,萬歲爺擡我入了旗,我現在是正黃旗副都統……”

李光忠……不,李唯忠冷冷說着,每個字都如刀子般剮着李光佐的心口。

“你們不得好死!你們滿人沒一個人能得好下場!”

李光佐被拖了下去,心知自己絕無生路,他淒厲地呼號着。即便人已消失了好一陣,這呼號還在殿堂裡迴盪着。

看看小皇帝連帶宗親們都一臉土色,李光佐的話顯然戳中了他們的憂懼,高起道:“放心,聖道無心入朝鮮,咱們只要韜光隱晦,幾十年安寧還是有的。”

阿桂也道:“朝鮮地狹,只要善加經營,就算有難,我們也有周旋之機。”

宗親和滿鮮臣子們欣慰地點頭,小皇帝永琪更拍掌道:“高卿和阿桂真是朕的廉頗和藺相如啊,大清有你們二位扶持,定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高起和阿桂相視一笑,滿是默契。

高起再道:“之前在盛京已經去國了,若是我們再舉大清旗號,難免不會刺激到聖道,在這裡,我們最好換個旗號。”

允祿和衍璜等人也都點頭,這也是不得已。

阿桂顯然早有腹稿,沉聲道:“再叫滿洲也容易讓聖道和南蠻總是惦記着咱們,就算不舉大軍,也要各方打壓,這滿洲之名,最好也別彰顯。”

小皇帝和宗親重臣們紛紛道,就依二位的意思辦。

“這樣吧,咱們寫在手上,看看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如此甚好,高某於此也有所思。”

定國號可是無上榮耀,阿桂和高起不願一人獨佔,兩人寫在手掌上,再靠臂一攤,那一瞬間,兩人都欣慰地笑了。

“建州朝鮮”,雖多達四個字,雖以“建州”替代“滿洲”,還要加上朝鮮,可這四個字不僅對內安撫鮮人,讓他們覺得這也是自己的國家。對外也能自矮姿態,向聖道和英華表白自己要重拾當年對大明華夏恭順的建州女真淵源,絕無冒犯華夏之心。

高起道:“定此國名,是求滿人族存,而八旗……九旗制,乃至滿洲祖制,不容更改!”

阿桂道:“沒了漢軍綠旗,就再加個朝鮮綠旗吧!”

衆人撫掌道:“善!”

聖道二十四年,九九重陽曰,朝鮮王國覆滅,建州朝鮮新生,原大清道光皇帝永琪登基爲建州朝鮮皇帝,年號“永和”。

東京未央宮,李肆穩坐龍椅,靜靜看着下方一口水缸,還有水缸上那顆人頭。人頭上那雙眼睛正放射着變幻不定的光采,死死盯住了他。

“你的功業已經攀到了頂點,從現在開始,你已在走下坡路了。你推轉了人世,時勢急進,百倍於舊世,你的大英,也許百年之後就會消亡!而你的子孫,也會在徒勞的抗爭中,被時勢碾得粉碎!”

許久後,茹喜冷聲說着。到了這般境地,她還不願死,就只想着再見李肆一面。而她也如願以償了,李肆好奇心很重,拒絕不了這種在多年宿敵前炫耀勝利,展示優越感的誘惑。

當她面對李肆時,原本滿心充盈的哀苦、渴盼等等積了二十來年,身爲女人一面的情感卻驟然消失了,只剩下一股熾熱的戰鬥之氣,此時她眼裡的李肆,就是她這一輩子的對手。即便她事業已敗,身軀已殘,也阻礙不了她以毒舌侵蝕李肆的帝王之心。

李肆卻毫不理會這些話,悠悠道:“我曾經給過你機會……”

茹喜一愣,二十四年前,無涯宮那一幕又浮現在她腦海裡,那是她刻骨銘心的記憶。

李肆再道:“你以爲你能擔負起一族人的命運,結果呢,你錯了。”

接着微微一笑:“有你這個前車之鑑,我怎麼會重蹈覆轍呢?”

他再轉頭看向身邊的侍從,一身紅衣,英氣勃發,正是太子李克載:“克載,你也該想好了儲位傳承的事,就在這裡談談吧。”

李克載正憎惡地看着茹喜,聽到這話,詫異地圓瞪雙眼:“這裡!?當着她的面!?”

李肆睨視一眼那口水缸,點頭道:“爲什麼不呢?她總是跟我對弈過這麼大一場棋局,此時她已經出局,我還得繼續下,讓她看看我接下來的行子,這點人情還是可以照顧的。”

他再展眉笑道:“再說了,人家貴爲太后,掌國多年,艹弄皇權可是大行家了,給你的點子挑挑刺,那該是輕鬆至極。”

茹喜不知自己該說什麼,只能冷笑以示輕蔑,可心中卻蕩着無盡狂瀾。沒錯,當年他真給了她機會,“看在讓他的侍女流了同情之淚”的份上,可以放了她和茹安。如果那時自己真答應了,現在自己還會被裝在水缸裡,置於他那勝利者的憐憫目光下嗎?

可惜,那時她滿心以爲,自己有資格跟他對弈,不願放棄。現在回首,其實從來都是他的棋子。看,現在他忽然來這一出,自己根本就跟不上他的思維,這個男人,腦子裡到底裝了多少智慧呢……

()

第676章 國動如山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495章 燒了她!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四十三章 天使與魔鬼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49章 禍福相依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104章 對戰狼狽的代價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122章 熱血三娘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338章 湖南大決戰:一百小時定勝負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592章 江南三剃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951章 燕皇如曇,聖道將聚鼎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620章 新生的鍛打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7章 我是瘋兒也是傻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225章 加班加點安全期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595章 沈在寬的心路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361章 神霄起,驚雷在即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
第676章 國動如山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495章 燒了她!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四十三章 天使與魔鬼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49章 禍福相依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104章 對戰狼狽的代價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122章 熱血三娘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338章 湖南大決戰:一百小時定勝負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592章 江南三剃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951章 燕皇如曇,聖道將聚鼎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620章 新生的鍛打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7章 我是瘋兒也是傻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225章 加班加點安全期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595章 沈在寬的心路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361章 神霄起,驚雷在即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