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

兩人正對着牆上一張輿圖指點江山,那上面插着無數小旗,分作紅白藍三色。

紅的自然是英華自己,白的則是敵人,藍的是友軍。看起來像是軍事態勢,旗上卻寫着“糧”、“鹽”、“鐵”等字樣,竟是商貨態勢。

向懷良點頭道:“鹽商全是皇商和官商,都要解決掉。在此事上,韃子官府那邊甚至都能算友軍,他們要穩江南,就必須面臨選擇,是保這些鹽商,還是保江南人心。”

多年前,很多人都不明白,皇帝爲何執意要取消鹽業專賣,將鹽價降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可到眼下,英華以商貨殖民江南,鹽業竟然成了最犀利的一柄刀劍。

潮汕盛良、廣州南鹽和高州鹽業這三家英華鹽業巨頭,一口氣將三四百萬斤鹽拉到了龍門港,按十文一斤的批發價,也不過三四萬兩銀子的生意。但僅僅只是江浙兩省,一年就要吃十倍於這個數目的鹽,更不用說還要加上安徽、江西更北面的市場,百萬兩銀子的盤子,三家決議聯手瓜分。

這兩月試探下來,江南鹽商對市場把控極嚴,一面四下找關係,從龍門進低價鹽,一面將這些鹽當作官鹽,轉手七八倍利。

不僅這個英華鹽業聯合體不滿,江南的地方官府也不滿,江南民人也不滿,杭州搶鹽風波以及範時捷後續的舉措,不過是冰山一角,這些鹽商已被列爲堅決拔除的禍害。而要對付鹽商,江南地方官府都能算作助力。

向懷良接着道:“米商和鐵商,韃子管制雖嚴但因爲商路繁雜,利潤分在各處,沒什麼皇商一直紮在裡面,有的也只是一些官商,他們也是受官府壓榨的對象。在這事上,地方官府是咱們的敵人。米商和鐵商,大多都能當助力。”

這就是商貨殖民的繁雜因爲清廷對商貨的管控,是以單純的權利勾結來把握。把控得嚴的利益大頭在皇商手裡,比如鹽。把控不到的,利益分攤在民間,而夾在中間的,則是官商分攤。每一種商貨,敵友之勢都不同,這需要分門別類規戈,對策。

薛雪皺眉道:“米、鹽、鐵這是江南本就缺的商貨,我們以低價進去,對江南人都是有利的,這些事都能得江南人民心。但棉布、針織這一類商貨,江南本就自產,百萬人都靠這些產業爲生而我們英華的棉布針織,價低質優。如果在江南大興,還不知有多少民人破家無業,那時江南民人可要視我英華爲敵。”

向懷良也皺起了眉頭,西院有好幾位院事都是絲棉織造產業出身,就在叫囂要將英華棉布針織傾銷入江南,薛雪所說也是皇帝的顧慮,所以暫時只讓他們派人來考察沒讓這一行動手。

“江南民人,總會視我英華爲敵的,或者說是江南民人抱團的方式,本就是我英華大敵。”

另一個嗓音響起,兩人轉頭看去,喲嗬一聲叫出了口。

薛雪打趣道:“宋大賢,你怎麼也來了?是來看熱鬧的麼?”

向懷良道:“有宋先生在,江南事就好辦多了。”

來人是宋既,肩寬個高,皮膚黝黑一笑露出口白齒,份外明朗。

他朝兩人拱手道:“江南事涉及商貨變動和國政往來,亙古難見宋某自然要親歷一番。”

是到牆邊,打量那張輿圖他點頭道:“諸位已將形勢摸得很透了,我也作不了什麼。只是官家覺得,大家對江南事的根底還各有想法,要借我這張嘴再來說說。”

宋既剛纔就強調江南民人的“抱團方式。”薛雪長於宏觀謀劃,向懷良長於商貨細節,對這體制之事不熟悉,就靜候宋既下文。

“當年我英華立國,推行官府下鄉,最大的阻力是什麼?宗族!”

“華夏數千年來,以農爲本,這宗族自是好的口可到了如今,縱觀寰宇,東西連通,已是以工商爲本,以資爲本的時代。華夏若還是停在老路上,歐羅巴諸國,遲早會魚肉我華夏。”

“以工商爲本,不是說要捨棄農稼,而是說要以工商事理來重組各業,重組天下。而以農爲本的宗族,奉行的是以血脈事理來維繫天下,抑揚百業。要鼎革華夏,這宗族就必須破開。”

“我英華所行官府下鄉,目的就是以官府護着工商事理,透到天下末梢,取代宗族對地方鄉社對商貨來往,百業抑揚的把控。”

宋既已學貫中西,開口就是大家風範,幾句話就將大背景交代清楚。此時範晉和徐師道又進來了,就靜靜在一邊聽着。

“我們一國,在兩廣、雲貴和湖南等地推行官府下鄉,時至今日,仍未大成。廣東是基本功成,福建因海貿興盛,此事也算順利。但其間所起諸多衝突,那幫腐儒的報紙也渲染得夠多了,不是國勢強盛,南洋開疆,這些衝突還真要亂了一國人心。”

“江南是番什麼景象呢?江南田稠人密,宗族勢大。我本也是揚州人,讀書是靠宗族供養,異日做官,也要照拂宗族,由此結成一張大網,從地方到朝堂,將國事一層層網住。”

“我還見族中子弟,但凡不是讀書人,自己所創之業,都要受宗族把控。長久下來,族中人不是讀書,就是務農,要行工商事,都被族中責罰,說是忘本。”

“在江南,工商被指爲末業,但即便是行末業之人,也是以宗族抱團。

就說蘇杭織坊,即便廣招織工,也是以宗族方式管着。他們所結的東家行西家行,各自涇渭分明,死守規矩。就如耕田一般操持他們的產業,對相互爭利之事格外厭憎。”

“而我英華的東家行,使足了力氣革新工藝,廣辦新業目光遠望,腳下總是不停。西家行則是跟東家行爭利,而不是以排斥其他僱工爲本業。”

宋既有力地道:“爭!我英華爲何國勢能蒸蒸日上,就在於官家和朝廷所定下的經制,能推着人去爭!水不活則腐,業不進則退,人不爭則廢!而這江南就是不爭之地,被宗族拴着也無能爭之力!”

“宋元之時,江南百業興盛,諸多技藝層出不窮,明時都還能見巧匠精工。到了滿清時,再無新業!是江南人再無智,再無識嗎?不是,是韃子朝廷壓了下來!藉着犬儒和宗族壓得泯然無跡。”

“當年張伯行主政江南,多少江南人投奔英華,現在他們成了誰?”

“他們成了西行三賢,我宋既、唐孫鎬,加上李方膺,都是江南人!他們成了真正的有爲之官鄭板橋!他們成了順風快遞東主黃斐成了即將完成蒸汽機的黃卓!成了國人交口稱讚的大畫師邊壽民!成了黃慎、莊在意和徐師道江南三傑!更有呂留良的後人呂毅中,現在也成了我英華翰林院的新晉翰林!”

宋既的聲音深沉下來:“江南人傑地靈,但若是還被韃子的辮子拖着,被古往今來的宗族犬儒壓着,這沉痾就再難起了……”

接着他揚起了聲調:“這沉痾本已重了,之前我英華的定海之敗,就能看出,江南人心沉在了水下,不願自起!若是我英華直接揮軍而上,他日爭利時,樁樁惡事,我英華都要揹着。我是江南人,我自己都不願朝廷背這些責,這是那些江南人自己該得的!”

“所以我們在龍門紮根,以商貨入江南。要的不僅是讓英華工商得利,也要讓江南民人得利。同時還要他們看清楚,附着在這些商貨上的工商事理,能給他們更大的利,由此讓他們掙脫宗族之鎖,將工商事理暗潛民間,待得時機成熟,江南一舉而定。”

宋既微微笑道:“英華得福建,何其輕鬆,這不就因爲我英華工商事理,之前已深透到了福建民間麼?”

啪啪啪的熱烈掌聲響起,此時宋既纔看到,背後竟然立着範晉、徐師道和一干江南行營的幕僚。徐師道鼓掌尤爲用力,他也被提到了呢……

宋既趕緊拱手道:“這番話可不全是宋某自己所悟,行前官家可是好好提點過我的。”

這傢伙確實也不謙虛,要換李方膺,怕是要全推給皇帝。

鼓掌過後,薛雪再問:“這是從華夏根骨來看江南,若是從商貨事入手,宋賢者還有什麼看法?”

宋既現在的學術方向不止在社會體制,更深入到了經濟層面,這也是他領着江南行營參事的頭銜,來龍門輔佐範晉的原因。

他點頭道:“江南的商貨事,要從進出來看。出江南的是絲綢、生絲、棉布等織造品,而入江南的商貨卻不多,糧米只是調劑,鐵工等物量極少。江南奢靡之風盛行,奢靡的不過是香火、歌妓等事。滿清之下的江南,是一個……自成一體,似乎能延續萬年也不變的地方。”

這可不是李肆的提點,李肆要在這,怕還是豎起大拇指,贊這宋既目光超卓,竟然看透了江南的經濟本質。

在李肆那個時代,學術界對江南經濟的歸類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爲江南手工業發達,城市化率很高,商貿興盛,還表現出了明顯的外向型經濟特點,比如輸出大量織造品,已有近代工業社會的徵兆,換早前的說法,就是“資本主義萌芽”。

但另一種看法卻認爲,江南還是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這個“小農”不是說經濟以農業爲主。而是說這種經濟完全是以自給自足爲目的,並沒有蘊含自我革新的要素。即便是跟宋元明時期比,滿清時代的江南,依舊是保守和落後的。一個明證就是,進入滿清之後,不管是農業還是手工業生產,以及金融制度,再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創新。而所謂外向型經濟,都是江南之外的資本組織起來的,它自身並沒有組織起外向型資本。

李肆在之前那個時代還沒太深體會,但現在親眼目睹,親身觀察,他對江南經濟的認識,已經偏向第二個觀點。一句大白話,就算滿清時代的江南有“資本主義萌芽。”是“近代手工業社會。”但就靠它自己,一萬年都進化不到資本主義社會和現代工業社會。

從某個層面上看,此時的江南,隱隱像是滿清治下的整個華夏。

接着宋既道:“既然是自成一體,犬儒和宗族纏着,滿清朝廷壓着,其間利害糾葛無比繁複。要破開此局,就得另有思路。”

“剛纔薛先生和向院事說到了江南的敵我之分,我倒是覺得,我們不應從現有的格局來看敵我之分,而該從未來的江南格局,倒推敵友。”

倒推敵友?

衆人眼睛發亮,這個思路好,這是變被動爲主動。

宋既笑道:“這其實是世事常理,我們需要的一個穩定,並且對我英華忠心的江南。我們有商貨在手,我們有大軍在後,那麼,我們需要作什麼呢?”

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中,他沉聲道:“我們需要在江南,扶起一羣新的得利者。他們憎惡官府,憎惡皇商和官商,當然,他們也必須有一定的力量,足以承攬我們的商貨,將其轉賣到江南民人手裡,同時還能應對那兩方的壓力。”

薛雪嘿嘿笑道:“漢鋒,…咱們要大造一批漢奸……”,

這個思路是李肆早就定下來的,所謂“漢奸。”在李肆肚子裡還有另一個詞……買辦。

江南行營對此方略也很熟悉,之所以放任江南各路人來買賣商貨,就是這個目的。但宋既交代了大背景,再道出這一策,大家就覺得,之前的作法太過粗疏,沒有從一個整體層面來把控這事。

要怎麼破開一個封閉的社會體系?辦法很簡單,清除掉原本的既得利益者,扶起另一層既得利益者。古往今來,改朝換代,或者是“革命。”都是此理。放在江南此事上,原本的既得利益者,那就是官商、皇商以及佔據資本層面制高點的壟斷商人。將這些人推到,把原本處於得利下層的工商推上來,由他們跟英華結合,取代那些原本的既得利益者,由此就能在大方向完成江南的過渡。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英華不僅要推倒原本的既得利益者,還要推倒原本的利益流轉制度,甚至連通宗族都要破開,其間所產生的衝突就非常劇烈。此時還留着滿清官府,就是把這些責任丟給滿清去背,雖然因隔着滿清官府一層,行事也很麻煩,但權衡利弊,英華有時間,可以花些水磨功夫。

可要怎麼扶起這批“漢奸”呢?

這是目前最大的難題,現在江南處處設卡,商貨流通很受影響。

宋既聳肩道:“怎麼扶?走私唄,給那些人兩三倍利,他們當然也得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咱們可不是保姆,什麼事都幫他們幹完了。”

大規模走私,掀翻江南原有的商貨流通體系,這意味着一場動亂,範晉沉吟道:“也不能對他們全放手……”,

宋既再道:“怕他們禍害江南民人,反而敗了英華在江南的名聲?簡單,我是江南人,來龍門的大多都是以前逃出江南的本地人,有本地人看着,行事是有底限的。”

這一番話畢,英華對江南的商貨殖民計劃,也終於大體成型。()

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553章 聖戰序幕?第197章 殺出一個混沌第816章 東洲記:炎黃之路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701章 長江大決戰:天下大亂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466章 女兒當國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130章 各有各的決心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510章 磨刀待砍柴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58章 媳婦是誰?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316章 恢恢天網,總有延遲第1015章 莽荒地中海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173章 一艘船的海軍第522章 我們是賽里斯人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938章 直隸風雲,又見團結拳第95章 漿糊裡搗出金窩頭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1003章 政黨大爆炸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血戰到底1第630章 魔鬼就在銅錢中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
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553章 聖戰序幕?第197章 殺出一個混沌第816章 東洲記:炎黃之路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701章 長江大決戰:天下大亂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466章 女兒當國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130章 各有各的決心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510章 磨刀待砍柴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58章 媳婦是誰?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316章 恢恢天網,總有延遲第1015章 莽荒地中海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173章 一艘船的海軍第522章 我們是賽里斯人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938章 直隸風雲,又見團結拳第95章 漿糊裡搗出金窩頭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1003章 政黨大爆炸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血戰到底1第630章 魔鬼就在銅錢中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