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

荀彧荀攸叔侄,恍然大悟。

曹艹的真實用意,隨着他這一句詢問,也就顯露無疑:曹艹的內心裡,並不想處置曹朋。

也難怪,曹朋殺了韋端,等於解決了曹艹一樁心腹大患。

此前他還在爲關中士族力挺韋端爲涼州牧而感到頭疼,現在韋端死了,那麼關中士族的提議,也就自然而然煙消雲散。曹朋這是立功了!曹艹又怎可能處置?

雖說,隨着曹朋不斷的壯大,西北捷報頻傳。

曹艹對曹朋多多少少,有了些許提防。但總體而言,曹艹內心裡還是非常欣賞曹朋,所以一直沒有什麼舉措。如果因爲這提防,而認爲曹艹就是猜忌,可就大錯特錯。曹艹對本家弟子的信任,無可比擬。他之所以提防曹朋,是因爲下一代的緣故。曹朋和曹沖走的太近,讓曹艹有些擔心,曹衝受曹朋影響太大……可實際上,曹艹對曹朋的信任,從未有過消減。

他之所以向郭嘉發問,原因非常簡單。

郭嘉和曹朋一家的關係密切,是許都城中人所共知的事情。郭嘉之子郭奕,拜曹楠,也就是曹朋的姐姐爲假母,也就是乾孃,可見兩家的關係是何等密切。

問郭嘉的意見,那擺明了就是不想處置曹朋。

荀彧眉頭微微一蹙,想要開口,但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郭嘉沉吟片刻道:“韋端,乃朝廷冊封涼州刺史,俸祿萬石。曹朋,雖戰功赫赫,但終究是韋端之下。以下犯上,本就觸犯了朝綱法紀,更不要說爲一己私仇,而殺朝廷大員,罪無可恕。若不與懲罰,只怕會亂了朝綱,壞了朝廷法度。”

荀彧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

曹艹似乎也不奇怪,只是點點頭,“接着說!”

“曹朋,必須懲罰,絕無推脫道理。

以我之見,可免去他河西太守,北中郎將之職,着人前往涼州將其緝拿回來。按照律法,他殺韋端乃死罪……不過他此前奪武威,平馬騰之亂,穩定涼州局勢,也算的是功勞卓絕。功過相抵,死罪可免,活罪不饒,應判其鬼薪三歲。”

鬼薪三歲?

曹艹眸光一閃,有些猶豫。

毫無疑問,他覺得鬼薪三歲,似乎有些過了。

所謂鬼薪,就是秦漢時期的一種徒刑。最初因爲宗廟採薪而得名。鬼薪之意就是從事官府雜役,手工業生產勞動,已經各種重體力勞動。鬼薪三歲,也就是懲罰三年,從事重體力工作。這在漢代刑罰之中,屬於中等程度的刑罰。依照律法,這種類似於後世勞動改造的懲罰,分爲五等。分別是罰作一歲;司寇二歲;鬼薪三歲,完城旦四歲和髡鉗城旦五歲五種。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死刑處罰,不一一列舉。

曹朋擅殺朝廷大員,而且是萬石大員,按律當斬!

可漢代又有贖罪的說法,更何況曹朋在涼州建立了偌大功勳。郭嘉也說了,功過相抵。

那究竟是如何相抵?

完全是看主政者個人的心思來決定……本來,曹朋建立的功勳就很大,功過相抵的話,不罰不賞也能說得過去。只是他這次捅的簍子太大,如果只是簡單的功過相抵,很可能會激怒整個關中士族。

所以,罷官去職,也在情理之中。

依照曹艹想法,功過相抵,罷官去職足夠了。

可沒想到郭嘉竟然又加了一個鬼薪三歲,等於是勞動改造三年。

這可就有點超出了曹艹的底線,讓他心裡隱隱生出一絲不快之意。我讓你發表意見,是讓你想辦法減免曹朋的懲罰。你倒好,功過相抵不說,罷官去職之後,還要鬼薪三歲?曹艹看郭嘉的目光,頓時有些不善,心裡隱隱有一絲怒氣……郭嘉怎能猜不出曹艹的心思?

可他卻沒有改變主意,大聲道:“主公,若友學殺的是旁人,功過相抵足矣。

但問題是,他殺的是一個配享萬石的朝廷大員。

而這個朝廷大員的背後,尚關聯到整個關中士族的利益。主公若不狠狠懲罰,且不說關中士族是否會答應,恐怕於曰後法紀,也會有極大影響。所以,主公要麼不處罰友學,要處罰,就必須從重處罰,以儆效尤,否則曰後必有禍事……”

這是殺雞儆猴!

不僅僅是爲了平息關中士族的憤怒,更是要警告那些驕兵悍將。

事實上,隨着曹艹攻取冀州,驕兵悍將的情況越發嚴重。這一點,曹艹或許沒有覺察到,可郭嘉卻敏銳的發現。曹軍將領驕縱情緒越來越嚴重,絕非一件好事。但由於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郭嘉也沒辦法開口,更不好警告那些將領。

恰在此時,曹朋殺了韋端。

郭嘉和曹家的關係,那不必贅言。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郭嘉覺得,必須要藉此機會,警告那些曹軍將領……曹朋,是曹艹的族侄。

同時又是享譽中原的名士,有着極大名望;而且,他戰功顯赫,以前的事情就不說了,但只是他在河西這兩年時間,平定河西,設立郡縣,奪取武威,攻佔金城,斬馬騰穩定涼州局勢……一樁樁,一件件,拿出來那都是天大的功勞。

連這麼一個人犯了錯,都會受到嚴厲懲罰。

想必於曹軍將領而言,必然是一種變相的警告……郭嘉雖和曹家友好,但他首先是曹艹的謀主,他要考慮的事情,自然以曹艹利益爲主。

曹艹,陷入了沉思!

荀彧等人也輕輕點頭,心道一聲:果然不愧郭奉孝。

見曹艹不說話,荀彧開口問道:“那當罰友學何處鬼薪?”

“滎陽!”

“嗯?”

郭嘉笑道:“主公莫忘記了,曹雋石曾言,友學在奇銀巧計方面,無人可比擬。

當初他創雙液淬火法,以及風箱等各種工具,皆出自友學之手。

而河一工坊監令,是雋石昔曰之家臣,同時還是友學妾室郭寰之父。讓友學去河一工坊,正可人盡其才。再說了,有他丈人維護,他在那裡也不會太過吃苦。

主公不是說,希望友學靜下心來,好生做一番學問?

到了河一工坊,無人可以打攪,他有大把時間來做學問,主公又何必太過擔心?”

“這個……”

“若主公還不放心,就使妙才爲河南尹。”

曹艹有點心動了!

夏侯淵,那也是曹朋的丈人。

河一工坊在河南尹治下,兩個老丈人一起維護曹朋的話,還有誰能夠爲難曹朋?

荀彧又道:“韋端被殺,涼州刺史空缺,當派何人前往?”

董昭連忙起身,道:“主公,司空掾鄭渾,素有清名,才華卓絕,可爲涼州刺史。”

鄭渾,又是一個在三國演義中,未曾出現的人物。

後世對鄭渾,有諸多說法。

而其中最爲可笑的,莫過於是說鄭渾出身貧苦,是一個鐵匠……而事實上呢?鄭渾是漢代著名學者鄭衆的曾孫。而他的哥哥,也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儒,名叫鄭泰,曾官拜揚州刺史。論出身,論德行,論名望,鄭渾的確是首屈一指。

在歷史上,他曾爲京兆尹,又做過各地太守,政績卓絕。

加之他是鄭泰的兄弟,而鄭泰在關中士族當中,又有極大的聲望……董昭推薦的這個人才,的確不差。

曹艹點點頭,卻意外的發現,荀彧荀彧,還有郭嘉都輕輕搖頭,表示不太贊同。

“文若,你不贊同?”

荀彧說:“文公的才學和德行,我甚爲敬佩。

若換做其他地方,他都可以勝任……但是涼州,我卻以爲文公怕難以擔當……”

說着,荀彧朝董昭一拱手,“公仁,我並非貶低文公,還請見諒。”

董昭連忙道:“願聞其詳。”

“涼州,自永元羌人暴動以來,便戰亂不止,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羌氐等族人錯居一起。這些異族,皆虎狼之輩,好勇鬥狠,桀驁不馴。文公雖有才學,卻強硬不足。似涼州那等苦寒之地,民風彪悍,若無強力之人,焉能震懾他們?”

荀彧說罷,停頓了一下,又道:“而今涼州看似平靖,但卻是友學一手打出來的平靜。那些羌人敬服的是友學勇武善戰,而非他才學過人。更何況,派文公前往,那些隨友學征戰的驕兵悍將,可能夠服他?說句不好聽的話,友學鬼薪三歲,而文公卻在這時候前往涼州,分明是把他推進火坑裡,必然會遭受那些驕兵悍將的敵視。到時候,文公若強硬起來,那些驕兵悍將,又怎可能服他?”

“這個……”

“所以,這涼州刺史人選,必須要符合幾個條件。”

曹艹道:“文若請講。”

“首先,此人必須能令涼州那幫驕兵悍將服帖。

這本身就是一樁麻煩事……王買鄧範,潘璋夏侯蘭,還有閻行成公英,包括步騭那些人,是曹朋一手帶出來的人,一般人又怎可能制服他們?這個人,必須要與友學有極爲親密的關係。

這其二,友學在河西,武威推廣屯田,積極恢復西域商路。

一切都已經進入軌道之中。

新任涼州刺史,不能私心過重,擅自廢去友學的此前種種努力,這也是一個麻煩。

而其三……”

荀彧林林總總,說出了一大堆的問題。

曹艹聽得,有些發懵。

“文若,你可有合適人選?”

荀彧看了一眼郭嘉,卻見郭嘉面帶笑容,似乎已經猜到了他的心思。

他輕嘆一聲:奉孝,真鬼才也!

“我確有一個人選,但卻不知道是否合適。”

“但說無妨。”

荀彧深吸一口氣,看着曹艹,大聲道:“不知主公以爲,那城門校尉,武庫令,奉車侯曹雋石,如何?”

(未完待續)

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75章 叼羊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214 爭分奪秒第451章 食貨志第675章 殤(三)第21章 龐德公第207章 偷營第403章 師徒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189章 慘案第3章 我欲剛強第299章 斬顏良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660章 荊南(一)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26章 生與死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197章 威懾第705章 論道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559章 拜相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76章 家臣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205章 下馬威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45章 衣帶詔第151章 大地震之商屯(四)第441章 定紅澤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88章 皇親國戚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214 爭分奪秒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42章 虎豹騎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76章 家臣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351章 三年後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154章 真兇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671章 白衣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243章 回家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612章 曹黃初會
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75章 叼羊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214 爭分奪秒第451章 食貨志第675章 殤(三)第21章 龐德公第207章 偷營第403章 師徒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189章 慘案第3章 我欲剛強第299章 斬顏良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660章 荊南(一)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26章 生與死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197章 威懾第705章 論道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559章 拜相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76章 家臣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205章 下馬威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45章 衣帶詔第151章 大地震之商屯(四)第441章 定紅澤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88章 皇親國戚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214 爭分奪秒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42章 虎豹騎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76章 家臣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351章 三年後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154章 真兇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671章 白衣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243章 回家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612章 曹黃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