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封王

熊貓新書,《暗黑裁決》,請有興趣的朋友去紅燒一下,書號227⑧933

孫權不會收容劉備!

如果是接收劉備手裡的那些力量,想必他會非常高興。可是收容劉備?孫權不願意做那種養虎爲患的事情。想當初陶謙邀請劉備,結果把徐州送給了劉備;劉表接納劉備,卻使得荊州內部,一下子變得四分五裂。

這是個野心極大的傢伙,孫權不得不認真考慮。

但是,如果讓他接收長沙郡,孫權義不容辭……

要知道,孫氏兩代,父子三人,對荊州的渴望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孫權繼位以來,雖說極力剋制自己的野心,但是對荊襄九郡的野心,卻越來越熾烈。只不過礙於曹操,令孫權沒有機會下手。而今劉備把長沙郡送上來,對孫權,無疑有着巨大誘圌惑。有了長沙郡,他不但可以在荊南進一步擴大地盤,還可以讓江東水軍,橫行江水,甚至延伸至雲夢澤。

如此巨大的誘圌惑,孫權又怎能拒絕?

劉備壯士斷腕,讓出長沙。

說實話,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的選擇。而今的局勢,他想要立足荊州,難度太大。特別是五溪蠻歸附曹操之後,令曹操掌控一部分武陵山蠻的力量。哪怕劉備手中尚有飛頭蠻可以利用,但還是受到巨大的鉗制。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唯有讓出長沙,西進巴蜀。

也許,有人會問了!

劉備的人品既然這麼差,劉璋怎麼會同意,讓劉備入川?

事實上,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在巴蜀也是有過激烈的爭吵。很多人並不同意讓劉備進入益州,可是劉璋在再三考量後,還是決定收容劉備。

川中的狀況,並不容樂觀。

隨着各種劣幣的充斥,令巴蜀物價飛漲,物資也隨之出現了短缺。

曹朋對益州的策略,就類似於後世美國的策略。我花費金錢,購圌買各種資源作爲儲備,等到你資源匱乏時,我就能夠掌控住大部分的資源。

西川,天圌府之國!

但若說物資豐富,也是相對而言。

曹朋通過河西商會下屬的各種商隊,不斷加大與巴蜀之間的貿易往來。

同時,統一了北方貨幣,封圌鎖劣幣流通。

這情況也就造成了,西川貨幣持續貶值,即便是劉璋在年初出面調整,效果也不甚明顯。最可怕的,還是在於北方貨幣,不斷向西川滲透。

製作精美的建安重寶,想要打造出來並不容易。

除非官圌府統一發行,若私鑄建安重寶,且不說能否製作精良,但只是工費,恐怕就要超過建安重寶的本身價值。如此一來,建安重寶逐漸開始取代了西川所盛行的漢五銖,成爲一種硬通貨。劉璋即便是有心阻止,可市場的糜爛,讓他也無可奈何,眼睜睜看着西川民生面臨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與劉璋有着不錯關係的南蠻,開始出現了騷圌動……

南中四郡,是漢人和土著混居之地。

南中豪強雍闓野心勃勃,趁西川混亂之際,聯合了牂牁太守,越嶲土著酋長高定,南中豪強孟獲等人,公然宣稱,拒絕劉璋的政令,形同獨立。

那孟獲,在南中頗有聲望。

不管是在漢人,還是在土著當中,很得信任。

建安十三年初,孟獲暗中說反當地土著,南中三十六洞圌洞主同時起事,自號大王,脫離西川的管轄。並且在孟獲的鼓動下,連連出擊,試探劉璋的底線。

如此狀況下,西川出現了巨大的危機。經濟的糜爛,南蠻的威脅……劉璋父子通知西川二十餘年,迎來了一場從未出現過的巨大危機。

人心浮動,物價飛漲!

漢中張魯也虎視眈眈,試圖向西川發動攻擊。

內憂外患之下,劉璋已無力應付。正好這時候,劉備也出現了危機。

於是便有人向劉璋建議:若劉備不可居荊南,何不令其入川,駐守越嶲郡,抵禦南蠻土著?

時益州從事黃權,卻勸說劉璋:“劉備,梟雄也,狼子野心,不可輕與。當初他走投無路,劉表將其收留。可此人在荊州,卻收買人心,拉攏劉表重臣,令得荊州內部,混亂不堪。若非如此,曹操焉能兵不刃血,奪取荊襄?

今若請此人入川,恐西川危矣。

主公還需三思,西川而今雖有些混亂,卻並非不可治理。年初時,主公命劉巴出仕,接手西川事務,雖未有建樹,但或多或少也有所平抑。

此等狀況下,請劉備入川,無異於引狼入室,主公不可不小心纔是。”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

歷史上先效力劉備,後歸降曹魏,拜車騎將軍。

此時黃權爲劉璋主簿,自然奮力勸說,試圖阻止劉備入川。

劉璋聽了黃權勸說,意動了!

沒錯,劉備的名聲可不是太好,走到哪兒,哪兒就會出現混亂,着實不讓人放心。

本來劉璋已經放棄了這個想,可不成想卻被女婿費觀聽說。

這費觀,字賓伯,荊州江夏人士。

此人與劉璋,有着極爲親密的關係。劉璋的母親,就是費觀的族姑。費觀少而入川,得劉璋所重,將女兒嫁給了費觀。所以,費觀雖是荊州人,但在西川,倒是頗有威望,甚得劉璋的寵信。時費觀正年青,尚不足而立之年,平常和妻子在州牧府居住。這一日劉璋回家,愁容滿面。

費觀便上前詢問。

劉璋把他的想告訴了費觀,“吳懿說,可以請劉備入川,抵禦南蠻。

可是黃公衡卻不贊同,認爲劉備入川,如引狼入室。

我也知道,劉備此人素有野心。可也不得不承認,此人打仗確是一把好手。他屢敗曹操,非戰之罪,實他實力不如人。若是有他鎮守南中,倒是可以令我無後顧之憂。”

費觀一聽,立刻表達了意見。

“劉備,漢室宗親也,與丈人乃同宗。

今漢室衰頹,丈人爲大司徒,自當聯絡漢室宗親,以圖將來興復漢室。

劉備而今,走投無路。

若丈人收留,必會感恩戴德。再說了,南中荒冷,多爲土著蠻人。他駐守南中,與丈人並無太大影響。丈人只需封圌鎖水陸咽喉要道,便可以令此人老老實實,不敢輕舉妄動。觀以爲,如今令劉備入川,倒也不算壞事。

黃公衡,西川人也。

其人雖有才華,可是卻多有地域之見,排斥外鄉人,令西川難以吐故納新。依我看,他還是存有私心。若劉備入川,恐怕會壞了他的好事。”

“是嗎?”

劉璋本就是個耳根子比較軟的人。

費觀又是他女婿,而且還是母親族人,自然更信費觀多一些。

在費觀的勸說下,劉璋最終還是同意,請劉備入川。爲避免黃權等人的反對,在三天後,劉璋突然下令,命黃權爲廣漢長,調離成都任職。

隨後,劉璋命中郎將吳懿前往長沙,迎接劉備入川。

而此時,劉備則命馬良出使江東,商討事宜。孫權聽說劉備要讓出長沙,自然非常高興。在和馬良商議之後,孫權決定,贈劉備兵馬三千,輜重糧草無數。作爲回報,劉備讓出長沙郡,趁曹操生病時,孫權迅速奪取臨湘。

而劉備則神不知鬼不覺,跳出長沙郡,率部和陳到,在酉陽合兵一處。

建安十三年九月初,曹操水軍,和江東水軍於三江口發生衝突。

水軍大都督蔡瑁指揮失誤,令水軍損失慘重。江東水軍大都督,火燒荊州水軍戰船,斬殺水軍副都督張允。荊州水軍,死傷近三分之一……

水軍失利尚是小事!

最關鍵的是,經此一戰,江東水軍打通了雲夢澤的通路,橫行於大江之上。

曹軍失去水軍掩護,自然落於下風。

雖則後來杜畿死戰奪回三江口,但是於大局而言,卻沒有太多的改變。

曹操在病中,得知水軍失利,頓時大怒。

他終於下定了決心,要收回水軍的控制權。於是命徐晃率部,在水軍大營中,拿下蔡瑁,押解回襄陽。同時,曹操命合肥太守甘寧,出任水軍大都督一職。

甘寧是誰?

昔日巴郡錦帆賊。

不過,他更是出身曹朋門下,戰赫赫。

黃承彥抵達荊州之後,立刻拜訪荊州各地家族。經過黃承彥一番遊說之後,荊州人對甘寧,倒也沒有太大的牴觸。其一,甘寧本身就是荊州人,祖籍南陽,後來纔去了巴郡。他的資歷,也足夠了!三年太守生涯,累積戰無數。這樣一個人,也可以算作是荊州自己人吧……

這第二點,甘寧曾是曹朋門客,屬曹朋門下。

荊州人對曹朋,還是頗有好感。

特別是如蒯氏、龐氏,包括蔡氏家族,對他都極爲認可,自然也不會出面阻止。

而黃承彥,本身就是荊襄名士,聲望不小。

他出面遊說,更進一步爲甘寧接掌水軍,掃平了道路。就這樣,甘寧出任水軍大都督,已成爲定局。曹操隨後命曹仁接手合肥,繼任合肥太守。

而原水軍副都督杜畿,同樣出自曹朋門下。

對於甘寧的到來,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反感……

曹操又命,東陵島周倉,爲水軍副都督,鎮海將軍,繼續駐守東陵島,操練水軍。

這鎮海將軍,是個雜號將軍,此前從未出現過。

曹操對水軍開始重視起來,他深知將來若征伐江東,水軍將成爲主力。沒有一支強大水軍的協助,想要征討江東,可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專門置鎮海將軍一職,也體現出他對水軍的重視……

然而就在這時候,劉備出讓長沙郡,孫權接手臨湘的事情,爆發出來。

引爆此事的人,卻還是劉備。

按照劉備和孫權的約定,在孫權沒有完全布控長沙之前,雙方最好還是隱瞞消息。畢竟,孫權從江東調兵遣將,需要一個時間。桂陽方得,孫權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消化。如果再佔領長沙郡,的確不是容易之事。

哪知道,就在孫權調兵遣將之時,劉備突然出手。

在和劉璋約定好後,建安十三年九月中,劉備集結精銳兵馬共一萬兩千人,以張飛爲先鋒,呂吉副將,率部強攻夷陵,突破了曹軍防線……

曹軍,正處於休整狀態。

大面積的水土不服,令曹軍無力進攻。

樂進也在調整狀態,根本沒有想到,劉備會突然發力。

在死守夷陵三日後,樂進狼狽而逃……劉備順勢,佔領了夷陵。做出奇襲襄陽態勢。曹操聞聽消息,使文聘馳援。不想,在虎牙山下,遭遇曹軍伏擊,文聘戰死!此消息傳出,荊州振盪,襄陽頓時人心惶惶。

荊州刺史夏侯惇,南郡太守劉先,忙派人向曹操求援。

曹操同樣大驚失色,馬上命夏侯惇復奪夷陵,並下令駐守烏林的曹純,前往夷陵救援。曹軍大規模的調動,令荊州上下惶恐不安。可就在夏侯惇調兵遣將,準備復奪夷陵的時候,劉備突然率部轉向,直撲秭歸,奪取巫縣。

夷陵,他放棄了!

夏侯惇全力一擊,卻好像打在空氣裡。

只氣得夏侯惇暴跳如雷,立刻率部追擊,想要在巫縣全殲劉備。可是不想劉備,又在秭歸設伏。當夏侯惇進駐秭歸之後,劉備火燒秭歸,張飛陳到二人伏擊……秭歸一戰,險些令夏侯惇葬身火海。雖然被親軍拼死救出,卻一病圌不圌起,難以繼續擔當重任。

秭歸一戰,曹軍死傷兩千餘人。

夏侯惇被送回許都調養,短時間內,無繼續出戰。

也是東尼哥悲催,三次和劉備交鋒,結果卻都是以慘敗而告終。頭次圍剿汝南,被劉備一個千里大迂迴,繞的搞不清楚方向;次回坐鎮南陽,卻被劉備奇襲,奪取宛城,慘敗而走;如今秭歸一戰,夏侯惇更輸得鼻青臉腫。隨着夏侯惇的戰敗,夏侯淵進駐襄陽,繼任荊州牧……

而劉備,卻趁此機會,撤離荊州,進駐江關。

益州中郎將吳懿,巴郡太守嚴顏率部接應,在魚復做出了防禦姿態。

事情到了這一步,曹操終於醒悟過來。

他被劉備和孫權,耍了!

只氣得曹操暴怒,甚至不顧病體衰弱,親率曹軍十萬,兵指臨湘。

這孫權,實在是太過分了……

前腳才和我結盟,後腳就給我一刀。我連桂陽郡都給了你,你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了長沙?這種事情,萬萬不能發生。所以,曹操抑制不住怒火,不顧荀彧郭嘉的勸阻,要全力攻取臨湘,而後復奪桂陽。

曹操命京兆人金旋爲前鋒,上將邢道榮爲副將,兵臨臨湘城下。

剛得到任命,爲長沙太守的太史慈,面對數萬大軍來襲,卻絲毫沒有慌張。此時,江東兵馬尚未布控完畢,臨湘兵力,也不夠充足。但太史慈卻沒有懼色,當曹軍抵達臨湘時,太史慈趁曹軍立足未穩,率部出擊。

他親率敢死士三百人,殺入曹軍中軍。

金旋倉促應戰,被太史慈一箭射殺;而邢道榮則被太史亨董襲兩人纏住,鏖戰十數個回合,太史慈拍馬趕到,一槍把邢道榮挑殺馬下,大獲全勝。

臨湘一戰,使得曹操爲之震動。

當曹操親率大軍,抵達臨湘的時候,太史慈卻再次出擊。

趁天色漆黑,太史慈領三百敢死士衝進曹軍大營,槍挑偏將軍劉度,箭射上將韓玄,火燒曹軍大營之後,從容撤離。三百敢死士,竟無一人傷亡。

曹操在亂戰中,也被太史慈射中了肩膀。

幸好典韋出手相救,否則就有可能葬於臨湘城下……

荊南之戰,對曹操而言,確非好地方。自荊南之戰開啓之後,他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得知偷襲大營之人是太史慈,曹操忍不住感慨:神亭嶺下與小霸王爭鋒者,今威風不減當年。

心中,竟對太史慈生出愛惜之意。

可愛惜歸愛惜,十萬大軍擁擠在臨湘。

而江東兵馬,也源源不絕抵達。

在太史慈抵住了曹操的攻擊之後,江東援兵抵達荊南。孫權啓用陸遜爲桂陽太守,爲太史慈保證糧道暢通。同時又從交州抽調人馬,以虞翻爲偏將軍,馳援太史慈所部。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荊南風雲變幻,令人目不暇接。

曹操心知,強攻長沙,難度不小。

可眼睜睜看着到嘴的肥肉,就這麼被孫權生生搶走,曹操又不太甘心。

雙方在荊南,竟形成了短暫的相持狀況。

曹軍水土不服,士氣低落……欲取長沙,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樣,江東想要擊潰曹操,雖然士氣高漲,卻同樣有心無力,只能保持防禦態勢。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派出張紘,再次和曹操展開了一場外交正逢……

“看起來,年前丞相必會退兵。”

許都城裡,賈詡一聲感嘆。

曹朋坐在他對面,看着樓下車水馬龍,漸漸恢復了生氣的許都街道,面露凝重之色。

此時,他和賈詡正在天下樓的雅舍中喝酒聊天。

隨着誅殺伏完,斬殺叛逆的事情漸漸遠去,許都也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雖然許都日報上,隔三差五會有人跳出來罵一下曹朋。

但言辭卻已不似當初那般激烈。

曹朋的壓力,也隨之減少許多。特別是在婚後,蔡琰和孫尚香進了曹家的門,也使得曹朋的心情,陡然間變得舒暢起來,見人總是面帶笑容。

可誰又想到,荊南戰事,竟然會有此變化?

“賈毒蛇,我們都小覷了劉備。”

賈詡點點頭,忍不住笑道:“這劉備果然好手段,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居然生生把荊南的戰局扭轉過來。以前總覺得此人善於拉攏人,有些手段。可是卻不想,他有這樣的魄力!長沙,可是他劉備而今最後一處根基。這傢伙居然說不要就不要,一手壯士斷腕,令主公陷入爲難。”

“我倒覺得,未必就是劉備的主意。”

“哦?”

曹朋沉吟良久,輕聲道:“夷陵之戰,秭歸之戰,說是劉備主導,我相信。

此人戎馬一生,這行軍打仗的本事,不可小覷。

可這一手壯士斷腕,我倒是感覺,很可能出自他那謀主,諸葛孔明手筆。”

“那臥龍崗,諸葛村夫嗎?”

諸葛亮歸附劉備的日子不短,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所以聲名並不是特別響亮。江東之行,雖舌辯羣儒,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也使得諸葛亮的才具,不爲人知曉。但這傢伙,曹朋卻不可能小覷!這是因爲各種原因,纔沒有讓諸葛亮展露崢嶸。只要給他機會,必然會一鳴驚人。

比如這次劉備放棄長沙,在曹朋看來,卻有着極爲明顯的諸葛亮痕跡在裡面。

“一手壯士斷腕,不禁讓自己脫身事外,還讓丞相和孫權,陷入荊南泥潭。

村夫?

賈毒蛇,我也就是個村夫!

如果你因此而小覷了諸葛孔明,恐怕會吃大虧。

不過好在,他和劉備已經退入西川,於荊南戰局的影響力,不會太大。否則若他留在荊州,其結果還真不好說……賈毒蛇,接下來荊南,應該很快就會平靜吧。”

賈詡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曹朋自號中陽村夫。

他笑了笑,倒沒有再爭論下去。

諸葛亮究竟有什麼本事,現在還不太好說。不過荊南的戰事,恐怕很有可能就此止息……可惜了,若沒有這個變故,荊南平靖,兩三年後,待丞相把荊襄完全整合,就可以一鼓作氣,拿下江東,則天下平定。”

“是啊,的確是有些可惜。”

曹朋也不禁幽幽一嘆。

荊南這個變數的出現,的確是讓曹朋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說曹操不會打仗?

那是胡說八道……

同樣的狀況,若換做自己,怕是比曹操,還有狼狽。

只是如此一來,天下一統的格局,恐怕要推遲一段時間了!孫權佔居荊南,等同於下了一把刀子在荊州,天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而劉備進入西川,同樣也讓曹朋感到了一絲威脅。

這傢伙萬一得了西川,哪怕西川如今經濟糜爛,卻也是一大威脅!曹朋可不認爲,以劉璋的本事,能夠對付劉備。看起來,西川的計劃,也是時候要收網了!

“對了,今天找阿福你來,還有一件事情商議。”

“什麼事?”

“仲德派人與我聯絡,意欲爲丞相封王。

不知,你意下如何?”

“啊?”

曹朋聞聽,頓時大驚失色。

爲曹操請封王位?

這可是一件大事……

人常說,三國是在曹操圌死後正式拉開序幕。可實際上,卻是在曹操稱王之後,曹魏集團才真真正正,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不過,歷史上曹操究竟何事封王,曹朋雖記不清楚,卻可以肯定,不是而今這個時間。

程昱要爲曹操請封王位……

難道說,歷史真的,已經改變了嗎?

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197章 威懾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579章 鄧村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618章 圈套(二)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7章 驕傲不死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514章 師徒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637章 虎豹騎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518章 疏離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229章 關雲長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196章 恩義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732章 噩耗第260章 學做人第28章 荊襄豪門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94章 海陵尉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35章 老嫗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162章 班春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00章 鄧芝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542章 杜伯侯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77章 獅虎獸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79章 鮮卑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577章 無終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112章 啓程第259章 冢虎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617章 圈套(一)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75章 殤(三)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
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197章 威懾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579章 鄧村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618章 圈套(二)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7章 驕傲不死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514章 師徒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637章 虎豹騎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518章 疏離第576章 幽州之戰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229章 關雲長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196章 恩義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732章 噩耗第260章 學做人第28章 荊襄豪門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94章 海陵尉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35章 老嫗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162章 班春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00章 鄧芝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542章 杜伯侯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77章 獅虎獸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79章 鮮卑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577章 無終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112章 啓程第259章 冢虎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617章 圈套(一)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75章 殤(三)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