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龍形搜骨(一)

“德公,你這麼做,會不會有些輕率?”

司馬徽正襟危坐,表情嚴肅,語氣中帶着一絲凝重。

在他對面,卻斜躺着一個頭戴綸巾,身披大襖的中年男子。正寒冬臘月,這男子卻敞着胸,披散着頭髮。手裡拿着一根細長的鼓槌,不時敲擊一下身邊的小鼓,發出‘咚’的聲響。

“有什麼輕率?”

“你明知道那孩子是用你們的名頭生事,非但不責怪,反而……”

“我責怪他了啊?”中年人笑嘻嘻的說道:“我不是讓那大漢帶回去一句話嗎?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那孩子如果聰明,自然能體會出我的心意。如果體會不出,他就沒資格踏進鹿門山。”

中年人說到‘人之生’的時候,唱了起來。

而後他翻身坐起,端起一碗溫酒,一口飲盡,長出一口氣。

“德操,你我相交多年,你的學問,你的道德,我素來敬佩。

可有些時候,你太拘泥於形式,而不問狀況。我問你,你明明看好那孩子,爲何不把他帶來?”

司馬徽一怔,道:“那孩子見解獨特,確有幾分才氣。

不過我與他不相熟,只見一面便收他做弟子,會不會有些太倉促?我對他根本不瞭解,又怎麼能輕易收徒?”

“德操,你這只是一家之言。我問你,是學問重要,還是德行重要?”

“當然是德行重要。”

“那我再問你,曾夫子尚需三省吾身,已正己心。

你把那孩子丟出去,說是觀察,其實你又能給他什麼幫助?我倒不認爲借用家兄名頭有什麼錯誤。懂得借勢,恰恰說明此子的高明。當然了,他手段和方法可能有錯誤,但我們可以給予指正。像你這樣,丟在一邊不管不問,他犯了錯也不可能知道,又如何能正己心,省自身?

你要知道,這個曹友學和諸葛不一樣。

諸葛家學淵源,君貢兄雖故去,但還有故友照應。他生來便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有人時時提攜,時時點醒。包括龐統也是如此……可那孩子,卻只能靠自己。越是如此,我等就越是應該給他提點,而非置之不理。再者說了,他在棘陽的作爲,也算不得什麼錯誤……

我贈他以車馬書籍,其實也是給他套上了一個枷鎖。

日後他再做事,就會想到我告訴他的那一句話。如此一來,他即便是有小過,也能隨即醒悟。”

司馬徽沉吟許久,終於一聲長嘆。

“德公,你何不與我一同授業?”

“授業?”

龐德公哈哈大笑,“德操,你治學多年,爲何會說出這種言語?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說完,他便閉口不語,靜靜的看着司馬徽。

這也是龐德公和司馬徽的分歧所在。司馬徽講求天地君親師,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他的教育理念,是將自己所學盡數傳授給弟子,從而進一步去領會聖賢之道;而龐德公則不然,他認爲過多的約束,只會給學生增添枷鎖。你看老天爺說過話嗎?可四季分明,風調雨順。

爲人師者,應該是在引導,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學生。

聖賢們已經把道理說的很清楚,很明白了,需要學生自己去理解。做老師的,就是在一旁扶持,不讓他走歪門邪道。畢竟,人和人不一樣,一樣米養百樣人的道理,同樣的話語,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理解。你又何必非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讓他自己領會,不是更好嗎?

司馬徽沒有錯,他想要盡人師之道。

龐德公也沒有錯,他希望能解放天性,令其自由成長……

兩個人坐在屋中,默默相視,誰也沒有說話。這是個人理念的分歧,大家各有各的堅持,誰也沒辦法說服對方。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似乎也只有沉默。

屋外,兩個少年蹲在一塊田壟上。

“龐林,你再和我說說,那一晚曹朋究竟是怎麼說的?”

“哥哥啊,我已經重複了好多遍了,你怎麼……好吧好吧,那天晚上,父親和德操先生在羊冊鎮驛站裡煮酒論事。那個曹朋突然竄出來,大言不慚的說要指正父親與德操先生……”

少年把曹朋所言的十勝十敗,又敘述了一遍。

而另一個少年,則露出怪異神色。

他長的比較難看,皮膚髮黑,濃眉小眼睛,蒜頭鼻,大嘴巴,臉型瘦削,乍看好像猴子似地。

“沒想到,南陽郡竟有這等人物?

龐林,爲什麼之前沒有聽說過他呢?按道理說,他能說出這樣的言語,應該是小有名氣纔對。”

“我哪知道?”

年幼的少年搖搖頭,“不過他倒是沒有說謊。那天分手之後,文叔父還派人去了一趟舞陰縣。聽文叔父說,曹朋一家身上還有一條人命案子呢……如果算算時間,當我們相遇,他們正是在逃難的途中。只是我不明白,他們明明可以直接西進去棘陽,爲什麼還要繞道比陽?”

“這有何難?想必是他們知道,若直往棘陽,勢必會遭遇追緝。

繞道比陽縣,可以擾人耳目,躲過舞陰縣的追緝。比起直接西行,路途雖遠,卻安全許多。

你說,這主意會不會是那個曹朋想出來的?”

“這個……我可說不好。不過我看那曹朋的家人,或爲鄙夫,或是婦道人家,不可能有這麼周全的謀劃。我是覺得,這主意應該出自曹朋手筆。不過也沒什麼啊?兄長何故吃驚呢?”

難看少年笑了,“龐林,如果換做你,處在當時情況,你能想到這個主意嗎?”

龐林一怔,片刻後搖搖頭,“我怕是想不出來。”

“這個曹朋膽大心細,而且知道借勢……不簡單,真的不簡單!呵呵,若不得日後咱鹿門山裡,又可以多一個人了……叔父如此看重他,竟贈他以《詩》《論》……我真想早點見到此人。”

龐林似乎有些不服氣,但又好像有些害怕這個兄長,於是閉口不言。

難看少年站起身來,自言自語道:“若照他的說法,曹操似乎也是個人物,真是好奇啊……”

————————————————————————————————————

《史記-天官書》記載:冬至短極,懸土炭。炭動,鹿解角,蘭根出,泉水越,略以知日至。“

就是說,冬至前三日,用土和炭分別懸在天平木杆兩端,讓兩邊的輕重剛好平衡。到了冬至那一天,陽氣至,炭一邊就會下沉,平衡被打破,說明陽氣已至,大地也將開始復甦……

這是當時百姓們一種很樸素的測量時節的手段。

大寒已至,人們立土牛六頭,置於城外田地中,已恭送大寒遠去。大寒之後,就是立春,也是萬物萌生的時候。立土牛的習俗,是和當時的農業時序有關。也是當時極爲重要的祭祀活動。

——————————————————————————

感謝書友:遠山翠,淡看歷史,浪花有意千重雪,嘆息的逝世,Goddamn,書友0912061002831895,雲隨風飄渺,雷雨天在樹下等書友慷慨打賞。

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676章 殤(四)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673章 殤(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94章 海陵尉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623章 天災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214 爭分奪秒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263章 曹公車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202章 曲陽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55章 回家第52章 夏侯蘭(二)第57章 悲與喜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60章 雙姝(續)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512章 龍鳳怨第392章 命案第512章 龍鳳怨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673章 殤(一)第397章 亂(二)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62章 惡來兇猛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12章 棘陽鄧村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07章 偷營第138章 下邳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480章 雲動(完)第200章 鄧芝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503章 驚怒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375章 叼羊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39章 雒神賦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339章 三字經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38章 下邳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674章 殤(二)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67章 重逢第634章 梳理(一)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240章 生擒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279章 李中郎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226章 生與死第239章 同宗第266章 出招
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676章 殤(四)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673章 殤(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94章 海陵尉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623章 天災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679章 託妻獻子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214 爭分奪秒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263章 曹公車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202章 曲陽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55章 回家第52章 夏侯蘭(二)第57章 悲與喜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60章 雙姝(續)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512章 龍鳳怨第392章 命案第512章 龍鳳怨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673章 殤(一)第397章 亂(二)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62章 惡來兇猛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12章 棘陽鄧村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07章 偷營第138章 下邳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480章 雲動(完)第200章 鄧芝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503章 驚怒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375章 叼羊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39章 雒神賦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339章 三字經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138章 下邳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674章 殤(二)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67章 重逢第634章 梳理(一)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240章 生擒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279章 李中郎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226章 生與死第239章 同宗第266章 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