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呂氏女虎

第四捲開始了,赤壁之戰,即將拉開序幕!

殘陽,如血。

慰禮城下,屍橫遍地,戰火瀰漫。

殘破的城頭上,百濟肖古王面『色』慘白,雙手握緊了拳頭,身子不住的顫抖。身爲百濟國第五代君主,肖古王並不是膽小怕事的人。事實上,他也身經百戰,而且每每衝鋒在前,曾是一員悍將。在他父親蓋婁王當政的時候,因接納了新羅叛將,而使得百濟和新羅之間征戰不斷。

更有一次,肖古王親自斷後,率領數百人,與新羅大軍鏖戰。

雖然最終丟了腰車城等兩座城市,但肖古王善戰驍勇之名,也隨之在三韓城邦中顯赫。蓋婁王最終選擇又肖古王接掌百濟,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爲肖古王的善戰和驍勇。只是,肖古王從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曾被他打得沒有還手之力的馬韓,竟然重新崛起,攻無不克。

不過,此馬韓,非彼馬韓。

如今的馬韓,應該被稱之爲呂氏漢國。

顧名思義,這漢國之主姓呂。只是,這位國主,卻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之輩,令肖古王感到羞慚萬分。

建安十年仲夏,百濟慰禮城下,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攻防戰。

斜陽中,一面面黑『色』大纛,在風中獵獵。站在慰禮城城頭,舉目向遠處眺望,可見一座聳立山丘上,一面大紅『色』描金大纛,在如血殘陽的照映下,透出一股子濃濃的肅殺之氣,令人心驚膽戰。

呂氏女虎!

那面大纛上,掐金邊走銀線,飛舞四個古拙篆字。

大纛下,一匹赤紅馬傲然雄立。這匹赤紅『色』的戰馬,又叫做汗血寶馬,比之朝鮮半島上特產的馬匹,明顯要高出一頭,顯得格外雄駿。馬頸上,生着雪白『色』的鬃『毛』,紅白相稱,耀眼奪目。

這匹馬,又有一個俗稱,叫做玉頸嘶風獸。

馬背上端坐一員將領,身披唐猊寶鎧,腰繫獅蠻玉帶,百花戰袍,外罩大紅『色』披風。往臉上看,頭頂三叉束髮紫金冠,稚雞翎在風中搖擺。只是面覆黑『色』面具,看不清楚那人長相。

掌中一杆畫杆戟,在斜陽之中,散發血『色』寒芒。

雖然距離遙遠,但肖古王卻一眼認出,那人正是傳說中的呂氏女虎。

呂氏女虎的崛起,充滿了傳奇『色』彩。

據說,她們原本是中原漢國一位諸侯的家眷。那位諸侯,最終被如今的漢國掌權者所消滅。只是,這位諸侯曾有恩一個將軍,於是那位將軍冒着殺身之禍,偷偷將他的家眷放走,並送到了馬韓。

呂氏女虎抵達馬韓是,身邊甚至不足八百人。

除了兩位能征慣戰的家臣之外,都是女兒之身……但她們攜帶了大批的輜重和軍械,在登陸之後,迅速佔領了馬韓的一座城池。那時候的馬韓,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曾坐擁五十二座城池,橫跨漢江兩岸的強大馬韓。事實上,朝鮮三韓,屬於城邦制國家。而馬韓實力最爲強盛,包括百濟在內,都曾經是馬韓的附庸。不過現在,百濟崛起,馬韓已經衰弱不堪。

相比之當初,呂氏女虎登陸馬韓時,馬韓只剩下二十餘城。

呂氏女虎立足之後,曾經歷了最爲艱苦的兩年。馬韓雖然不如往昔,可畢竟坐擁二十餘城。

在呂氏女虎抵達後,馬韓數次出兵征伐,試圖將呂氏女虎擊敗。

可沒想到,這呂氏女虎憑藉着兩個家臣,一個姓高,一個姓曹,率領數百健卒,屢次擊潰馬韓。同時,他們憑藉着從中原源源不斷輸入的輜重和軍械,以及大肆販賣戰俘,聚攏了驚人財富。在抵達朝鮮兩年後,呂氏女虎開始主動出擊。通過是用財富和武力,收攏鎮壓了七八座馬韓城邦。與此同時,呂氏女虎主動向百濟低頭,並且用重金賄賂,得到了百濟支持。

一晃,近十載。

馬韓在三年前,被呂氏女虎消滅。

旋即,辰韓歸附,呂氏女虎又迅速和新羅結盟,開始聯手向百濟發動攻擊……

經過兩年苦戰,百濟附庸四十餘城,如今只剩下十餘座城池。而東部新羅的兇猛攻擊,也使得百濟無法抽調兵力。呂氏女虎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連奪九城,兵臨百濟國都慰禮城下。

看着城下,密密麻麻,數千呂氏兵卒,肖古王后悔不迭!

三年前,他還曾想要娶那呂氏女虎爲妃子,可不想,三年之後,呂氏女虎卻領大軍,兵臨城下!

三日苦戰,死傷慘重。

慰禮城已再難支撐,而呂氏女虎雖然也死傷無數兵馬,可肖古王知道,她們還有一支最爲精銳的陷陣營未曾出動。這支陷陣營,人數不多,統共也就八百人而已。但每一個兵卒,都是百裡挑一,乃至千里挑一。臨陣悍不畏死,驍勇異常。而主將,更是被三韓尊爲‘戰狼’。

曾有多少人,甚至包括新羅國主,試圖招攬此人,卻被他一一拒絕。

而今,呂氏軍中雖未看到陷陣營的影子,但呂氏女虎既然出現,那頭戰狼,必然也隨行抵達。

肖古王一想到陷陣營那可怕的戰鬥力,頓感一陣恐懼。

之前,他曾親率六千人,與呂氏女虎決戰彌鄒忽。不成想那呂氏女虎只派出陷陣,生生將百濟大軍打得潰不成軍。陷陣營悍不畏死的攻擊,張弛有度的佈陣,給肖古王留下深刻印象。

即便是再讓他與陷陣交鋒,他已失去了勇氣……

就在這時,忽聞城外,鼓聲隆隆。

呂氏軍陣突然向兩邊一分,讓出了一條通路。

玉頸嘶風獸的咆哮聲,在空中回『蕩』。但見那土丘之上,呂氏女虎縱馬疾馳,在她身後,跟隨一隊女卒,大約在百人左右。一個個雖是女兒身,但奔行中卻透出一股無可阻擋的慘烈氣勢。

戰馬衝到了陣前,呂氏女虎突然勒馬。

身後親隨,立刻隨之止步。

而在呂氏女中,卻響起了震天介的呼喊之聲。

呂氏軍,多以三韓土著。他們用土著語高聲呼喊‘女虎’之名,令城上百濟軍卒,面無血『色』。

與此同時,從呂氏軍中推出一輛輛戰車。

並且迅速在陣前組合。

只片刻光景,二十餘架霹靂車就顯出了雛形……

呂氏女虎單人獨騎,縱馬來到慰禮城下。在距離慰禮城城牆尚有數十步的時候,她勒住戰馬。

“肖古王,這是最後一次警告。

一個時辰之後,若慰禮城依舊負隅頑抗,那休怪本王下令強攻。記住,一個時辰,過時不候。”

聲音悅耳,中氣十足。

雖然面覆黑『色』面具,看上去極爲猙獰。

但是,肖古王依舊爲那聲音所陶醉。他見過呂氏女虎,那是一個何等千嬌百媚的女子……可這樣一個女子,怎如此大的殺『性』?據說,這女虎兇殘無比,而且武藝高強,有萬夫不擋之勇。自登陸三韓,死在這女子畫杆戟下的三韓名將,沒有一百,也差不多有七八十人。

中原,果然能人輩出!

一個女人,就有如此能耐,着實令肖古王震驚。

就在肖古王茫然不知所措之時,從呂氏女虎身後,縱馬衝出一名女將。

但見那女將粉面朱脣,好不動人……一身甲冑在身,令她看上去英姿勃發,透着英武氣概。

女將在城下走馬盤旋,取下一枚鐵胎弓,彎弓搭箭,照準城頭就是一箭。

那支利箭破空,發出刺耳銳嘯。

咻的一聲,正中城頭大纛。

繪有肖古王名號的大纛,頓時落下,引得城上軍卒,一陣恐慌。

“是青狐,呂氏青狐!”

有軍卒大聲呼喊,又令得城頭百濟軍卒,一陣『騷』『亂』。

青狐,是呂氏女虎手下的另一個恐怖人物。呂氏女虎帳下,一狐二狼,二狼兇猛,青狐狡詐。此女號稱是呂氏女虎身邊第一智囊,同時武藝之高強,絲毫不遜『色』呂氏女虎,而且尤甚一籌。此女好用奇謀,箭術超羣,有百步穿楊之能。百濟軍折在這青狐之手的將領,更不計其數。據說,女虎兇殘,但青狐更加詭譎。每戰之後,所得俘虜要麼被販賣,要麼就成爲奴隸,被她百般折磨。曾有一名百濟將領,在被俘虜之後,被那青狐吊在城下,花了三天三夜,生生折磨死。而那座城池裡的百姓,也因此被嚇得不敢再抵抗,乖乖的開城投降……

當青狐出現的一剎那,連肖古王,都感到了幾分恐懼!

漢國,你們究竟放出的是一羣怎樣的女人?

呂氏女虎率部,緩緩退回本陣。

而呂氏軍中的吶喊聲,變得越發響亮……

在中軍帳外,呂氏女虎下馬,大步走進了軍帳。百名親隨迅速將軍帳保護起來,一個個持槍跨刀,警惕萬分。

青狐,隨着女虎一起進入軍帳。

“祈兒姐姐,高叔父和曹叔父,已準備好了嗎?”

“都已準備妥當,一個時辰之後,若那肖古不識擡舉,必破他慰禮城……小姐,只管敬候佳音。”

青狐,也就是那名叫祈兒的女子,上前爲女虎卸下了身上的甲冑。

女虎緩緩取下臉上黑鐵面具,頓時『露』出了一張千嬌百媚的嬌靨。她年紀看上去並不大,也就是二十二三的模樣。身材高挑,體態婀娜,靠在榻上,透着一抹慵懶,令人禁不住心生憐惜。

如果曹朋在這裡,一定會萬分驚訝。

大名鼎鼎的呂氏女虎,赫然正是當年虓虎呂布之女,呂藍……

而那青狐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是當年追隨呂藍左右,拜呂布爲義父的貼身女婢,祈兒。不過,她現在,名叫呂祈,是呂氏漢國的王宮女官。

“這一戰過後,想必可以休息些時日了。”

“嗯,大夫人和小夫人都是這個意思,咱們擴張太快,馬韓二十三城尚未消化,如今又得了百濟十九城,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對了,新羅國主好像又派人過來,爲他兒子求親。”

呂藍臉『色』一沉,透出一抹怒『色』。

“如果那蠻夷貨再不知好歹,我就馬踏他新羅國。”

祈兒聞聽,不由得笑了。

“確實,新羅國主忒不識趣。

也不看看他那兒子的德行,居然敢來求親?上次,他兒子跑來海東,我差點把那小子廢掉。”

呂藍嗔怪道:“那你爲何不廢了他,省的如今呱噪。”

祈兒咯咯的笑了,卻沒有搭話。

之前,如果不是小夫人及時派人前來阻止,說不定她真就下手,廢了那位新羅王子。跟隨呂藍多年,祈兒自然很清楚,呂藍心中的小女兒心思。她猶豫了一下,走上前輕輕『揉』着呂藍肩頭。

“小姐,轉眼你也二十出頭了,總是要有個歸宿纔是……

大夫人也私下裡和我說了好多次。咱們一羣女人,支撐到現在,那是不得已而爲之。夫人也知道你的心思。可你想想看,咱們還能回去嗎?就算可以回去,他……還會記得你嗎?”

“祈兒姐姐!”

呂藍聞聽,頓時大怒。

“好吧,好吧,我不說了……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好差事。我其實也就是轉大夫人的話而已,聽不聽在你。不過,有些事還是要想清楚,如果你真的忘不了他,最好還是能讓他知道。

你也清楚,他的身份擺在那裡,終究是個麻煩。

小夫人前些時候和我聊天,倒也提起過那人。小夫人說,如果你真的忘不了他,也不是不成……不過有一個條件,將來若有了孩子,必須姓呂。你覺得,那人會答應這個條件嗎?”

呂藍粉靨羞紅,忍不住輕聲罵道:“祈兒姐姐,你休要拿我說事。

你要是想嫁人,只管說就是了……何必拿我來打趣?他,也不知道,是否還記得我這個人呢?”

眼中,淚光閃動。

呂藍嬌靨,透着幾分悽然。

祈兒看着她那嬌柔的模樣,也不由得心生憐惜。

走上前,輕輕把她摟住,低聲道:“小姐若是真的還念着他,等回了海東,派人過去打聽一下吧。

只是而今海西似乎已不復他所掌控,咱們要派人過去,還是小心一些……最好還是先和鬱洲山的周校尉聯繫一下。這兩年忙於征戰,卻是對中原的消息閉塞了,總要先探探路纔是。”

“王上,高將軍派人來說,一個時辰就要到了,是否開始攻擊?”

就在這時候,軍帳外傳來一個女聲。

呂藍立刻起身,“傳令,攻擊!”

天,已經黑了。

大帳中燃起的燭火。

呂藍拋開了雜念,正要穿戴盔甲,卻被祈兒攔住。

“小姐,慰禮城已不堪一擊,此戰高將軍和曹將軍聯手,必勝無疑。

你連日辛勞,就別再去督戰了……好好歇息一下,我代你前往,一旦獲勝,立刻來告知。”

“那,煩勞祈兒姐姐。”

祈兒笑了笑,而後拱手退出大帳。

她吩咐親隨,爲呂藍準備好晚飯,然後跨上馬,打馬揚鞭衝出轅門。

中軍大帳裡面,寂靜無聲。

呂藍走到那一人高的銅鏡跟前,看着鏡中那個嬌柔的美人,突然間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

“大壞蛋,你是不是真的已忘記了我呢?”

呂藍自言自語,沒有去擦拭臉上的淚水。

她呆立片刻,而後深吸一口氣,朝着鏡中的美人,『露』出燦爛笑容。而鏡中的美人,笑容格外燦爛!

“子文,已經走了嗎?”

司空府中,卞夫人端坐樓閣中,身披一件薄薄輕衣,手裡拿着一卷書冊,正在用心的閱讀。

堂下,一個婢女恭敬而立。

“世子已經出城了。”

“嗯,那你先下去吧……”卞夫人說罷,突然又擡起頭,輕聲問道:“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作爲卞夫人的貼身婢女,當然能明白,夫人言語中的‘那邊’所指何人。

環夫人!

表面上看去,環夫人和卞夫人極爲和諧。

但暗地裡,許多人都清楚,兩人已是水火不容。

曹丕死後,卞夫人一直很努力的爲曹植培養班底。在他看來,曹彰已經指望不上,只希望他能建立軍功,掌握兵權,能夠在將來,給予曹植一定支持。這也是卞夫人爲什麼在後來,不再牴觸曹彰留在西北。她非常清楚,曹丕的死,和曹朋沒有半點關係。她沒必要去遷怒曹朋……如果曹彰真的能得到曹朋的幫助,那麼在將來,也就能爲曹植再爭取一些利益。

可誰料想,曹朋竟殺了韋端!

曹『操』把曹朋抓回滎陽,曹彰居然也跟着回來了……

卞夫人沒有去責備曹彰,相反曹彰這次回來,給她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甚至連曹『操』,也感到萬分驚訝:那個從來不愛讀書,拿起書就會感到頭疼的黃鬚兒,竟然要讀書了!

用曹彰的話說:讀《史-項羽本紀》,而幡然悔悟。

並且,曹彰變得懂事了很多。他回家後,主動向卞夫人道歉,更讓卞夫人喜得落淚。這黃鬚兒倔強的很,而且非常叛逆。沒想到,從西北迴來,居然知道,向她這個母親道歉。卞夫人怎能不喜?

婢女輕聲道:“卻沒什麼動作。”

“呃?”

“倒是五公子最近,和那荊州神童出入太學,爲許多人所稱讚。

司空也很高興,說五公子學問大漲,頗有風範……還下令讓那周不疑,做了五公子的書伴。”

卞夫人眼眉兒一挑,閃過了一抹冷意。

不過,她旋即『露』出喜『色』,“世子去滎陽就學,是一樁大事,不可以失了禮數。

你去準備些禮物,以我的名義,送去滎陽,就說是謝禮……煩勞友學多年,如今他落了難,卻不能怠慢。然後在派人持我令牌,去告訴王植。就說,曹朋在滎陽,要煩他多多照拂。”

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577章 無終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15章 奇兵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34章 夏侯真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51章 食貨志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8章 籌謀未來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88章 皇親國戚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243章 回家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97章 亂(二)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674章 殤(二)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39章 同宗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339章 三字經第63章 武卒已死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34章 夏侯真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34章 梳理(一)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79章 李中郎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81章 西域奇烏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14 爭分奪秒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187章 慘案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60章 學做人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7章 驕傲不死第519章 疏離第539章 雒神賦第52章 夏侯蘭(二)第69章 仇人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19章 燕人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21章 龐德公第202章 曲陽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
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577章 無終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15章 奇兵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34章 夏侯真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51章 食貨志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8章 籌謀未來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88章 皇親國戚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243章 回家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97章 亂(二)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674章 殤(二)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39章 同宗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339章 三字經第63章 武卒已死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34章 夏侯真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34章 梳理(一)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79章 李中郎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81章 西域奇烏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423章 明犯天威,皆可殺之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14 爭分奪秒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187章 慘案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60章 學做人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7章 驕傲不死第519章 疏離第539章 雒神賦第52章 夏侯蘭(二)第69章 仇人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19章 燕人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21章 龐德公第202章 曲陽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621章 曹朋月下追黃忠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