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

劉備坐在榻上,面色鐵青。

屋子裡,卻是鴉雀無聲,瀰漫着一股子令人窒息的壓抑感。

荀諶諸葛亮,馬良陳震坐在上首處,而關羽張飛,趙雲陳到等武將則坐在下首,都沉默無語。

“哥哥,俺這就點起兵馬,殺奔舞陰,不取那小兒性命,誓不還兵。”

張飛突然跳起來,一張黑臉,幾乎成了紫色。

他揮舞手臂,怒聲咆哮。

而坐在他上首的關羽,則鳳目圓睜,透出濃濃殺意。

很顯然,張飛的話語,正中他心思。

劉備厲聲道:“翼德,坐下。”

“可是兄長莫不成,要忍下這口氣嗎?”

張飛怒聲道:“小兒欺兄長太甚,這,這,這勞什子南陽真理報上胡言亂語,如此羞辱兄長,若不殺他,如何能嚥下胸中這口惡氣。”

“翼德,坐下。”

劉備再次喊喝,張飛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坐下。

在劉備身前的書案上,或者說是所有人面前的條案上,擺放着一張紙。執掌的面積,和後世的報紙相差不多,是用硬黃紙所造。其格式,與報紙也無甚區別,在報頭上寫着南陽真理報五個字。下面還有一行小字,‘真理越辯越明’。據說,這報頭上的五個字,出自鍾繇之手。

整張報紙,共分爲四個版塊。

在第一版,刊載有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分別是岑紹的《宗族法度》、前南陽太守羊續的《律法論》、以及一篇不知何人所書的《忠奸論》。三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就是前一段時間,曹朋誅殺了鄧威一房後,被許多南陽豪強所指責的‘擅自插手宗族事務‘罪名的辯解。

三篇文章,無不強調了朝廷律法的森嚴。

勿論是岑紹還是羊續,雖不是名聲顯赫,但在南陽也頗有地位。

岑紹就不用說了,那是老牌的南陽豪強。

而羊續,也曾在早年間出任過南陽郡太守,在當時享有極強的聲譽。兩人所寫的內容,大都是關於律法上的問題。不過岑紹是以宗族的角度,來講解宗族法度的森嚴。而羊續則是以朝廷律法的威嚴爲主體,強調宗族法度,應該服從於朝廷律法。兩人各執一詞,說的都有道理。

但是在經過那一篇《忠奸論》,味道就顯得有些與衆不同。

忠奸論提出了忠奸兩個概念,並根據岑紹和羊續兩人的觀點,把忠奸的話題加以引申闡述。

何爲祖宗法度?

何爲朝廷律令?

究竟是哪一個更爲重要?

這三篇文章出現之後,立刻在南陽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這南陽,原本就是一個地傑人靈,能人輩出的地區。論文風鼎盛,絲毫不比潁川等地多讓。

只不過由於連年的戰亂,令南陽的文名,比之潁川略顯不足。

可名士大儒無數,而這些人,恰恰又形成了南陽豪強的基礎……一份《南陽真理報》,通過官府渠道,迅速流入各地豪強門閥的家中。其各種新奇論點,引發出各地名士的關注。而祖宗法度和朝廷律令孰重孰輕?也就成了各家豪強爭論的焦點所在。

除此之外,南陽真理報還提出了‘荊州事,荊人治’的觀點,博得不少人的讚賞。

作爲南陽真理報的主辦者,南陽太守曹朋,甚至在創刊號上發表了文章,進一步闡述這‘荊州事,荊人治’的思想。曹朋,是南陽人,正正經經的南陽郡太守,有朝廷頒發的印綬。

而宛城的劉備,又是何方人氏?

南陽真理報的主編,同時也是南陽郡從事的盧毓,洋洋灑灑的進行了一番闡述。

豪強得朝廷所重,而朝廷亦以豪強爲根本。但是在律法問題上,宗族法度,應當遵從朝廷律法。

而鄧村之便,非朝廷插手宗族,實宗族背叛了南陽,背叛的朝廷。

文章裡,沒有一個字提到劉備的名字,卻處處把矛頭指向劉備。曹朋是南陽人,是朝廷命官,而劉備呢,一介織蓆販履之徒,竊據漢室宗親之名,招搖撞騙。鄧威不思爲朝廷服務,不思助鄉親治理家鄉,卻投靠了一個外地人,勿論是從哪一個方面,都是不可原諒的過錯。

……諸如此類的內容,在整整一個月內,連刊三期。

每十天刊發一期,分送各家豪強,名門高士的手中。

並且,南陽真理報還邀請這些名門高士一同加入討論,對於刊載的文章,甚至給出高額的報酬。

如此一來,南陽真理報引起了無數人的興趣。

使得之前對曹朋的討伐,也就拋在了一旁。當然,也有人還心懷不滿,於是書信進行譴責。南陽真理報也刊載了一些譴責的書信,並結合曹朋的觀點,進行解釋,平息衆人心中不滿。

東漢末年,信息並不通暢。

所有的溝通,往往是通過書信,甚至口耳相傳進行傳遞。

而今這一份南陽真理報,似乎給所有人增添了一個交流的途徑。除了一些觀點世事的討論,還有各種信息文章的刊載。比如說,在這一期南陽真理報上,就刊載了劉備等人的過往經歷。

不管怎樣,南陽真理報已成爲高門名士所關注的對象。

甚至還有人寫下了一些關於如何治理南陽,穩定南陽局面的建議,也被刊載報紙上,請所有人進行討論。

劉備喝令張飛坐下,扭頭向荀諶諸葛亮等人看去。

“諸公,對今日報紙的內容,可有看法?”

荀諶等人,不禁啞然……輿論戰!

這對於荀諶諸葛亮而言,無疑是一個陌生的概念。

他們萬萬想不到,曹朋竟然想出了這麼一個招數,一下子將整個南陽的輿論,牢牢掌控在手中。

之前,他們費盡千辛萬苦,製造謠言,攪亂民心。

可再厲害的謠言,也比不得這報紙的威力。曹朋用報紙,控制了南陽的口舌。也許在目前而言,還看不出影響力,可勿論是荀諶還是諸葛亮,卻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南陽真理報的針對主體,是南陽本地豪強,以及名門高士。這些人,往往代表了一個地區的利益。一旦這些人的思想和觀點,被南陽真理報所控制,也就等於是把整個南陽的口舌都交給了曹朋。

這是一個高明的招數。

諸葛亮苦笑道:“三將軍,主公所憂慮者,非那南陽真理報上的紛亂謠言,而是整個南陽的口舌,都將被曹友學所掌控手中。這一期的真理報,明顯是曹朋的一個試探。如果主公這時候向舞陰用兵,勢必將激怒整個南陽世族。如果真如此的話,只怕咱們休想在南陽立足。”

曹朋說:荊州事,荊人治。

你劉玄德一個外人,寄人籬下,竊據宛城,名不正言不順。

如果再主動出兵,豈不等於是承認了真理報上的說法?你原本就是外人,還如此強勢,如此又怎能得到南陽豪強的支持?只怕劉備這邊剛一出兵,整個南陽郡,就會起兵反對劉備……什麼?

你說曹朋造謠!

人家不都說了,理,越辯越明。

人家等着和你爭辯呢。

“要不然,咱們也辦一份報紙?”

陳到突然開口,提出了一個主意。

但旋即,就被馬良駁回,“叔至的想法不錯,可是這報紙如何開辦?且不說其他,我打聽了一下,過去兩個月來,連帶真理報的創刊號,曹友學一共發行了七期。每一期最少有五百份,也就是說,兩個月裡,他們動用了三十五刀以上的紙張。這種硬黃紙工藝繁瑣,我們至今仍不清楚,曹友學是如何造出來。這三十五刀特製的硬黃紙如何獲得?就算是從福紙樓購入,所需花費必然驚人。更不要說,要撰寫文章,還要找人抄錄……我做過一個計算。曹友學每期五百份報紙,至少需要一百人,連續抄寫六天之久……我不知道曹友學是如何拓印出這些內容,可如果是抄寫的話,但只是這人手,咱們恐怕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湊足。”

陳到,頓時滿面通紅。

曹朋的真理報,是通過活字印刷術進行刊載。

而所使用的紙張,也是經過特殊製作,從滎陽送至南陽。

聽上去,路途遙遠,似乎要花費不少。可實際上,這些特質的紙張,隨同其他的紙張一起運送,甚至不需要曹朋出一個大錢。比如說,曹朋需要兩千刀特製硬黃紙,只需要請鍾繇在進貨的時候,隨同商隊順路運送過來。而作爲福紙樓合夥人的鐘繇,絕無可能拒絕這個請求。

一次兩千刀紙張,足夠曹朋三個月使用。

而印刷報紙,不過十人而已。

至於文章來源,則有盧毓出面負責,輕而易舉,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鄧迪給曹朋了二十多個族人,其中不少都是識文斷字,一併成爲盧毓的手下,專門負責校對。於是乎,開辦南陽真理報,只需要二十個人,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完成。卻輕輕鬆鬆,控制了整個南陽輿論。

關羽面頰,微微抽搐,“難道,就這麼置之不理?”

劉備深吸一口氣,沉默良久之後,極爲無奈的苦笑道:“而今之計,也只有忍耐。

曹友學用此手段,雖能獲得奇效,卻終究非正道。待秋收之後,我糧草充足,再伺機而動不遲。”

“不錯,如今之計,也只有如此。”

面對曹朋這種新穎的手段,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只是,荀諶卻露出凝重之色:那曹友學,會等到秋收之後嗎?

他眉頭緊蹙,片刻後輕聲道:“主公,單靠我們,恐怕力不從心。若主公要與曹友學開戰,必須要將劉表,拖進來纔是。”

劉備聞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20章 橐(二)第187章 慘案第62章 惡來兇猛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51章 三年後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10章 雛鳥初啼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143章 老饕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518章 疏離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392章 命案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67章 陋室銘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214 爭分奪秒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214 爭分奪秒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187章 慘案(二)第98章 謀劃前程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0章 橐(一)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661章 荊南(二)第635章 梳理(二)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48章 朱夏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643章 子龍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38章 農夫與蛇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339章 三字經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691章 春潮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577章 無終第232章 抉擇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93章 馬如風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04章 初戰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61章 龍潭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
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20章 橐(二)第187章 慘案第62章 惡來兇猛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51章 三年後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10章 雛鳥初啼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143章 老饕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518章 疏離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392章 命案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67章 陋室銘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214 爭分奪秒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214 爭分奪秒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187章 慘案(二)第98章 謀劃前程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0章 橐(一)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661章 荊南(二)第635章 梳理(二)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48章 朱夏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643章 子龍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38章 農夫與蛇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339章 三字經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691章 春潮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577章 無終第232章 抉擇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93章 馬如風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04章 初戰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61章 龍潭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