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綰青絲(一)

“事情必須由使團出發前說起。

隨着剁策在江東聲勢日隆,給予曹操的危機感,也隨之越發強烈。如果不是因爲曹操目前騰不出手來,說不定已經和孫策開戰了!也難怪,曹操目下同樣是麻煩纏身。南京至今未下,張繡仍未臣服;呂布虎視眈眈;袁術仍垂死掙扎。劉表躲在後面,不停和曹操在搗蛋;關中目前,仍戰亂不息;更不要說那河北袁紹,兵精糧足,隨時都有可能與曹操開戰……”

這種狀況下,曹操又哪能騰出手,來收拾孫策?

於是,郭嘉就走到了臺前。

“孫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

這個人非常厲害,論兵法謀略,都屬於上乘,堪稱這世上少有俊傑。而且,孫策有大志,其志在中華,所以遲早都會和主公交鋒。不過呢,他也有弱點,那就是輕佻果燥。什麼叫做輕佻果燥?就是說這個人太容易做出決斷,而且一旦做出決定,就會急於進行,沒耐心。

一般而言,年輕人大致上都有這樣的毛病。

如果這種毛病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也算不得什麼。

但問題在於,孫策是普通人嗎?

所以,郭嘉又說了一句話“別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衆,無異於獨行中院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我觀之”其必死於匹夫之手。“後世,人們贊郭嘉是,鬼才“便可以看出端倪,他的,鬼“究竟在何處。

論料敵先機,運籌帷幄,郭嘉不輸於任何人。

曹朋聽罷這一番話,不由得在心中暗自感慨:郭嘉料事如神!那孫策最終不就是這麼死的嗎?

慢着!

曹朋突然想起了什麼,猛然擡起頭”向苟衍看去。

莫非,孫策的死,是郭嘉……”

“孫泊符剛恢,牲情暴烈。孫氏在江東,雖是大富之家,但相比之下,聲望還遠遠不足以服衆。

江東士家林立,而且多私有部曲。

這些部曲加起來,也有數萬,乃至十數萬之衆”如果不能把握在別,策手中,他又豈能安心?所以,奉孝認爲,孫策必對士家有所打壓。從之前他種種作爲來看,其打壓早已經開始……”

想當初,袁術向廬江太守陸康借糧,被陸康拒絕。孫策雖然奉命攻打廬江,但撐破之後,對陸氏族人大加殺戮。廬江時有陸氏族人三百餘,被孫策殺了近一半。而陸家,正是江東望族。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孫策對江東士家,頗有戒備。可一方面他戒備,另一方面,又必須要借重。所以奉孝的計策很簡單”就是設法加劇剁策對江東士家猜忌和打壓。”

曹朋沉默良久,最後嘆了一口氣。

“不知道郭祭酒,打算如何刺激孫伯符?““很簡單……”我此次前來”正是爲此。““哦?”

曹朋這時候已經不再奇怪,只是心中好奇,苟衍準備如何做呢?

苟衍一笑,沒有再就這個問題說下去。

他站起身來,在房間裡排徊幾圈後”停下來對曹朋道:“阿福,我與你說這許多話,就是想要告訴你,切莫逞強。今日你在吳侯府,就有些爭強好勝。也幸虧是孫伯符”換做別人,只怕你小命難保。有些時候,當退則如“一味的逞強,未必有好處,甚至可能丟了性命。“曹朋擡起頭“學生也知道這一點。

只是有時候蠻性發作,難免控制不住。不過請先生放心,學生一定竭盡全力,助先生完成此事。”

回到房間之後,曹朋矇頭就睡。

總覺得腦袋有些昏沉,心裡面很壓抑。

歷史上孫策的死,會不會就是郭嘉一手策劃的呢?可即便知道,又能如何?曹朋和別策並無任何關聯,甚至說他和別策處於敵對狀態。對於孫策這個人呢?因爲他死的早,所舟也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總之,曹朋對孫策是即說不上惡感,也談不上好感,自然不可能救他。

難道說,見一個就得救一個嗎?

一個呂布的問題,足以讓自己頭昏腦脹,哪裡還顧得上孫策死活!

算了算了,這種事情不是我可以解決。就算我救得了一次,也救不了兩次,三次……”

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別策已經被郭嘉惦記上了!而郭嘉,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賊。普通賊偷得是財貨,郭嘉偷得是性命。

尊朋犯不上爲了一個和他沒有半點關係的人,而去壞了郭嘉的好事。

再說了,如果被郭嘉惦記上自己,那估計比別策死得更慘,甚至很有可能是生不如死的下場。

想到這裡”曹朋不由得打了個寒蟬。

第二天,談判還要繼續。

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該定下來的事情,早就已經定下來;該得到了利益,也都已得到。

接下來要談的,並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

除了要確定孫賁之女和曹彰的親事之外,還有就是曹操的侄女,將下嫁孫策的兄弟。

但問題是,別賁不在吳縣,所以只能把細節先商議妥當,待剁賁返回吳縣之後,再做決定。

尊朋沒有隨同前往,改由夏侯蘭隨行。

他昨天和孫策交手,受了點傷。哪怕傷勢並不算太重,可苟衍還是決定,讓他留在驛館中休息。等曹朋起來的時候,苟衍帶着夏侯蘭,已經離開了驛館。偌大的跨院裡,除了曹朋外,就刺下兩個家將留守着。曹朋和家將雖然相識,但並不是特別熟。而且雙方的層次差距太大,也不可能談到一起。初夏的陽光並不是很熱,暖暖的,照在身上,感覺着很舒服。

曹朋坐在門廊上,曬着太陽,看着書,非常愜意。

不過他看了一會兒書,忽覺有些飢餓,便站起來,拿着書,溜溜達達走出了跨院。

驛站裡靜悄悄,大部分人都前往吳侯府去了。少數留守的使團成員,或溜出去玩耍”或呆在屋子裡。以至於曹朋這一路走過去,也沒有看到一個人。走到驛館門房外,就聞到了一種古怪的香氣。曹朋停下腳步,聳了聳鼻子”開口叫喊道:“鬧澤,鬧大哥在不在裡面?”

話音未落,就見鬧澤走出房間。

“阿福,有事嗎?“和曹朋也熟了,所以稱呼起來,也就隨意了許多。

曹朋笑嘻嘻問道:“沒什麼,只是在裡面閒的無聊,所以找人聊聊天。

闈大哥,你在裡面做什麼呢?這味道怎麼聞着”好像有些古怪……”嘿嘿,能否讓我見識一下?”

闈羊那張黑臉,頓時透出紫色。

“不過是“些低賤的東西,能什麼且不得人?”

說着,他側身讓開路,請曹朋一同進屋。

這房間的面積不大,一張木榻坐牀,兩張蒲席,一副簡陋的書案,除此之外”再無什麼傢俱。

屋子中間有一個小爐子,上面擺放着一個陶罐。

看得出,鬧澤正在烹煮。曹朋連忙湊過去”往裡面看了一眼,卻見那陶罐裡盛着糊狀的東西,也看不出來,究竟是什麼材料做成。古怪的味道,就是從這個罐子裡發出,冒着熱氣。

“這是什麼?”

“……這個叫荼粥,是我家鄉的一種苦菜,混了些糧米和蔬菜,可以充飢,還能解渴。”

“荼一粥?”

“就是這個。”

闈澤說着,用工具挑出一枚菜葉似地東西。

黑乎乎的煮的很爛。曹朋眯着眼睛看了好半天,才疑惑的問道:“這個,是荼?”

他認得這東西!

那裡是什麼荼,而是後世的茶葉。

只不過,後世烹茶,煮茶,闈澤卻把它用來做飯。

“這東西,能吃嗎?”

曹朋看着那黑乎乎的雜糊狀”輕聲問道。

闈澤道:“怎麼不能吃?荼粥很能充飢,而且生津止渴,用處很大。我有時候書到半夜,困了的時候,就煮上一碗荼粥,立刻就能精神起來。你要是不相信,我給你盛一碗嚐嚐?”

這應該算是三國時期的江淅菜?

曹朋好奇的吃了一碗,不過那味辦……

後世棄龍井蝦仁,也是用茶葉烹製菜餚。但眼前這一碗荼粥的味道,實在是沒法子去比較。

只是,曹朋也知道,鬧澤也是好意。

三國時期,茶葉並沒有炒制的工藝,大多數時候,都是合着食物或者其他東西,進行烹煮。

甚至還會放鹽巴,放酒水。

更甚者,如匈奴人用牛奶、馬奶煮茶。

直到唐後期,炒茶技術的出現,人們纔開始從煮茶,轉變爲泡茶。

可惜了,曹朋不會炒辦……

強忍着那種古怪的味道,曹朋吃了一小碗,便再也吃不下去。

屋子裡有些悶熱,所以兩人便坐在驛館的門階上,說起了話,曹朋發現闈澤似乎有持異功能: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一邊說話……而且是井井有條,絲毫沒有半點的差錯”令他無比驚奇。

“平日裡事情多,可這書卻不能不。

所以慢慢的,我就練出這一手一邊做事,一邊看書的本事”呵呵,阿福你不用羨慕,你也不可能學會。”

闈澤說這番話的時候,頗有些自得。

曹朋也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與他爭瓣……

“鬧大哥,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嗎?”

“打算?”

“就是……你難道想一輩子在這裡,做一個驛丁?”

闈澤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他嘆了一口氣“不做驛丁,難道回去種田嗎?”

他看左右沒有人,壓低了聲音道:“家裡現在也沒有多少田地。我幾位兄長根本不夠田地,甚至還要去幫人家種田。我就算是回去,也沒有田地可以耕種,倒不如留在這裡,說不定能碰到機會。而且,山陰那邊如今打得很兇,此前王景興信誓旦旦與吳侯交鋒,結果被打得狼狽而逃。隨後又有侯官長商升作亂”聯合了山越人張雅詹強,和吳侯對峙。去年”南部都尉韓晏被殺,吳侯又換上了賀公苗”打了兩仗後,商升要投降,又被張雅詹強殺死。

而今,賀公苗手中兵力不足,也難以征討張雅詹強。

兩邊現在對對峙着”總之,山陰現在不是很太平,倒不如留在吳縣,至少不用擔心溫飽。”

曹朋發現”鬧澤說這番話的時候,口氣似充滿了無奈。

可是那雙眼睛裡,卻灼灼放光。

猶豫了一下,曹朋輕聲問道:“兄長,你以爲這賀公苗,能打贏嗎?”

如果換做是本地人,說不得會啐曹朋一臉唾沫。

賀公苗,名賀齊,也是會稽郡山陰人。不過他和鬧澤的出身不同,賀齊是道地的會稽士家子弟。

異以年紀輕輕”便被選爲郡吏,後來太擔任假刺長。

刺城,位於曹娥江上游,因制溪而得名,也就是後世淅江嫌縣西南。當時制城有一個縣吏非常傲慢,橫行霸道,爲非作歹。賀齊便準備收拾這縣吏。不過主簿勸她說,斯從(縣吏之名)是刺城大族子弟,不可以動。結果賀齊聽說後,勃然大怒,當即就看了斯從首級。

斯從的族人知道後,便立刻聚集了千餘人,攻打刺城。

哪知道賀齊非但沒有逃跑,反而帶着幾百人,開城與之交鋒,將那千餘族人,殺得血流成河。

此後,賀齊之名,威震山越。

太末、奉浦兩地曾有反賊,賀齊爲太末長,僅用了一個月,便把反賊清剿一空。

曹朋不是本地人,而且三國演義裡,賀齊也沒有登場。以至於闈澤提起賀齊時,他茫然不知。

不過當他了解了賀齊的狀況,也不由得暗自讚歎。

江東出人傑,這話是一點都不假。且不說那些耳熟能詳的江東虎臣們,這賀齊看起來也是個能文能武的豪勇之士……該死的羅大忽悠,爲什麼沒有談及這個人呢?害得我在這裡丟臉。

“婆公苗如今按兵不動,乃上策。”

“按兵不動,是上策?”

曹朋疑惑的看着鬧澤,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闈澤笑道:“其實,張雅和詹強之間,並非一心。若賀公苗攻的太急,此二人必然齊心協力。然他按兵不動,久而久之,必令張雅詹強二人生出間隙,早晚必有火併。只要他二人內訌一起,賀公苗可一舉破之,不費吹灰之力……呵呵,若換做是我,也一定會按兵不動。”

這個計策,三國演義裡,好像出現過。

具體是哪一場戰役?曹朋已記得不太清楚,好像走出自郭嘉手筆,但並沒有被曹操採納……

柳城,好像就是柳城!

而今賀齊能有此謀略,而闈澤能看得一清二楚。

曹朋也說不上是什麼原因,突然間生出一種莫名的衝動。

“洞大哥”不如你過來幫我吧。”

他鬼使神差似地說出這一句話後,旋即便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我這是怎麼了?怎麼能說出這種話來?

臉,刷的一下子慘白,曹朋下意識握緊了拳頭”

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272章 黑眊到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38章 五禽功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54章 野望(一)第407章 人,人,人!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258章 陸渾山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585章 羊衜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75章 賭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239章 同宗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559章 拜相第683章 曹閻王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04章 麋子方第480章 雲動(完)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58章 陸渾山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232章 抉擇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43章 回家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25章 第一日第643章 子龍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551章 歸附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475章 雲動(二)第537章 三薦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38章 下邳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670章 序幕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34章 粉墨登場
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272章 黑眊到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38章 五禽功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54章 野望(一)第407章 人,人,人!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258章 陸渾山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585章 羊衜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75章 賭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239章 同宗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559章 拜相第683章 曹閻王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604章 麋子方第480章 雲動(完)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58章 陸渾山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52章 夏侯蘭(二)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232章 抉擇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243章 回家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25章 第一日第643章 子龍第721章 葭萌關之藤甲兵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551章 歸附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第475章 雲動(二)第537章 三薦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138章 下邳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670章 序幕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334章 粉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