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荊州變(二)

襄陽城內,愁雲密佈。

伊籍疲憊的返回家中,情緒顯得有些低落。劉表的病故,令荊州羣龍無首。以蒯越蒯良劉先爲代表的荊襄世族,與蔡瑁聯手,意欲將劉琮推爲荊州之主。這其中隱藏的含義,使伊籍感到心驚。蒯越蒯良兄弟的意向尚不算清晰,故而一時間難以推測。但蔡瑁張允,以及以劉先爲首的大部分荊南豪強,都有意歸降曹操,以換取荊州免受戰火肆虐,令一方平安的目的。

如果劉琮一旦爲荊州之主……而且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很有可能成爲現實。

伊籍更傾向於支持劉琦繼位,可是劉琦卻在江夏,被李通於禁死死拖住,短時間內恐無法返回襄陽。

這也使得山陽舊部,陷入羣龍無首的狀況。

而蔡瑁咄咄逼人,一力要立劉琮。爲此,伊籍和蔡瑁爭吵激烈,到最後,也沒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法。

眼看着時間一天天流逝。

若劉琦再不回來,必然會有鉅變。

每每思及此,伊籍就感到萬分頭疼……“父親,孔明先生已恭候多時。”

伊籍一進家門,長子伊陽便迎上前來。

伊陽,是伊籍的嫡長子,年三十有七。其人才學普通,按照伊籍的評判標準,屬庸人之姿。

不過,伊陽有一個優點,就是孝順。

也因此,而被舉薦孝廉,在劉表帳下,出任從事。

▪тt kǎn▪C ○

“孔明來了?”

伊籍聞聽,頓時大喜,連忙道:“快請他來書房……對了東昇,今日不管誰來,就說我身體不適,不見客了。”

伊陽答應一聲,忙退下去請諸葛亮前來。

伊籍回到書房剛坐下,諸葛亮就進了房門。只見他一進門,就拱手道:“老大人,別來無恙?”

“怎能無恙?”

伊籍頓時苦笑,擺手示意諸葛亮坐下,而後讓伊陽退出書房。

兩人寒暄幾句後,伊籍便直入正題,“孔明此來,恐怕不是單純的來探望我這麼簡單吧……劉荊州故去,荊襄動盪,人心惶惶。且新野章陵,戰事不絕。若不及早安排,恐有大難。

孔明,何以教我?”

這個時候,伊籍已不需要在和諸葛亮客套,而是開門見山。

而今的情況很複雜,也非常的麻煩。伊籍沒有那個閒情逸致兜圈子,說完之後,他目光咄咄,凝視諸葛亮。我現在要向你請教,這解決荊州之亂的辦法。你要是有主意,就別掖着藏着,對你我都沒有好處。現在,我需要你的智慧,更需要你來爲我想出一個妥善的辦法。

諸葛亮卻笑了……“機伯先生何懼之有?

以先生之能,足以獨善其身,又何需慌亂?”

“我若欲獨善其身,早先又何必幫你?”

伊籍臉色一沉,盯着諸葛亮道:“孔明,我之心思,想來你也清楚。當年,景升公入主荊襄,我一路隨行。而今景升公故去,蔡瑁兄妹篡權,意欲歸順曹操。景升公大好基業,豈能落於他人之手?雖說琮公子也是景升公骨肉,但是我卻不能贊同,由一介小兒執掌荊襄九郡。”

這一番話,也算是說開了!

我要支持劉琦,我不願意歸降曹操,我不同意劉琮繼位。

這三點,也是伊籍的主張,伊籍的底線。諸葛亮聽罷,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一直擔心,隨着劉表故去,山陽舊部會發生觀念上的變化。而今,伊籍依舊堅決聯劉抗曹,說明局勢尚有挽回的餘地。

諸葛亮輕聲道:“玄德公,與曹賊勢若水火,亦不願坐視。”

“願聞其詳。”

“亮有一計,或可使大公子繼位。

不過,而今蔡氏當道,若欲成事,少不得一些酷烈手段。只不知道,機伯先生的決心如何?”

辦法我有,但不知道你敢不敢做!

伊籍不是傻子,一下子就聽出了諸葛亮隱藏在話語中的深意。

蔡氏當權,酷烈手段!

諸葛亮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剷除蔡氏,謀取荊州,扶立劉琦……前兩項,倒是不需要擔心。劉琦如果想要繼位,少不得會使出一些酷烈的手段。這一點,即便是諸葛亮不說,伊籍也有謀劃。之所以一直沒有動手,是因爲伊籍手中,沒有足夠的力量,所以把握不大。

而且,不管怎麼說,蔡夫人是劉表的妻子,而蔡氏在荊襄,聲勢極大……若能有緩和餘地,伊籍是萬萬不願用什麼酷烈手段。

只不過看而今之形式,卻是不可挽回……劉備願意幫忙,自然是好。可問題是,劉備能扶立劉琦嗎?以劉備的心機,劉琦斷然不是他的對手。弄個不好,這荊州只怕就要易主了……這,卻非伊籍所願。

諸葛亮道:“玄德公之心,天地可鑑。

之所以來與機伯先生知,正是爲解除機伯先生之憂慮。玄德公願輔佐大公子繼位,執掌荊襄九郡。這一點,機伯先生無需擔心……大公子在,玄德公定會竭力輔佐,絕不會令先生難做。”

劉琦活一天,荊州就是他大公子的地盤。

我們呢,只是寄居而已。

伊籍也很清楚,劉琦的才能,不足以爲荊州之主。

如果有劉備輔佐,倒是能坐穩荊襄九郡。至於諸葛亮話語中的另一層意思,伊籍自然而然的忽視了!扶立劉琦,乃是爲報答劉表的知遇之恩。至於以後會如何,就要看劉琦的本事。

伊籍不可能活那麼久,身後事如何能顧慮太多?

再者說了,劉備的年紀比劉琦大,說不定……若真如此的話,荊州未必會易主。

“如何行事?”

伊籍此話出口,諸葛亮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成了!

他微微一笑,沉聲道:“五日後,便是景升公頭七。

我此來襄陽,隨行有三百白眊,由子龍統帥,盡歸機伯先生調遣。五日之後,玄德公會來弔唁景升公。到時候,你我聯手,裡應外合,一舉謀取襄陽,剷除蔡氏。只要襄陽奪下來,玄德公會命人前往江夏,接替大公子。那時候,大公子返回襄陽,豈不是可以順理成章?”

伊籍,沉吟不語。

良久後,他擡起頭看着諸葛亮道:“我與孔明,約法三章。

取襄陽後,不可大開殺戒,令人心不穩;不可害琮公子性命,務必妥善安排;荊州,必須由大公子繼位。孔明可願立誓,若有反悔,天誅地滅!若如此,我就願意與玄德公合作……”

“一言爲定,若有反悔,天誅地滅。”

伊籍說:“既然如此,可使子龍率部前來。

不過行事之前,務必要小心謹慎,不可走漏風聲。我會設法,調文聘和王威回來,謀取他們手中軍權。此二人,皆親琮公子,絕不能掉以輕心。五日後,咱們就在州廨行事,剷除蔡氏。”

說着,伊籍伸出手,與諸葛亮擊掌三下。

兩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露出一抹笑容……主公,我能爲你做的,也只有這些!

若大公子真有才德,必可以守住你這一片基業!

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694章 趙娘子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77章 獅虎獸第235章 老嫗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258章 陸渾山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38章 五禽功第227章 親戚?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398章 亂(三)第188章 慘案(三)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67章 重逢第321章 張合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537章 三薦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539章 雒神賦第604章 麋子方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691章 春潮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68章 南陽之訪客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88章 皇親國戚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274章 案中案第392章 命案第363章 割喉禮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19章 燕人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227章 親戚?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41章 虓虎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79章 雲動(六)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200章 鄧芝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204章 初戰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204章 初戰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470章 馬文鷺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0章 橐(二)第479章 雲動(六)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84章 曹賊兇猛
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694章 趙娘子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77章 獅虎獸第235章 老嫗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258章 陸渾山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338章 五禽功第227章 親戚?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398章 亂(三)第188章 慘案(三)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67章 重逢第321章 張合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537章 三薦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539章 雒神賦第604章 麋子方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426章 鳳雛初鳴(一)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691章 春潮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68章 南陽之訪客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88章 皇親國戚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274章 案中案第392章 命案第363章 割喉禮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19章 燕人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227章 親戚?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141章 虓虎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79章 雲動(六)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658章 馬達是誰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200章 鄧芝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204章 初戰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204章 初戰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470章 馬文鷺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0章 橐(二)第479章 雲動(六)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515章 父憑子貴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84章 曹賊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