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拂曉刺殺

距離長阪坡那一夜,眨眼間有一年半了。

趙雲赴任龍耆城,也有一年光景。不過從外表看去,龍耆城的朔風,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影響。依舊雄健,依舊風翩翩,不顯半點老態。

“子龍近來可好?”

在龍耆城都尉府中,曹朋坐下來,頗爲關切問道。

趙雲連忙坐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回答道:“啓稟公子,雲在龍耆甚好。”

“那就好,那就好“……曹朋看着趙雲,目光中帶着關切之色。

“來的路上,我聽人說你打了幾個漂亮仗?”

“啊賴公子之威名,方有小勝,當不得“漂亮,二字。”

“與我有什麼干係?”曹朋不禁笑了“那幫羌氐,恨不得我死,哪裡會在意我的名聲。子龍勇猛,每戰爭先,殺敵無數,實我軍中之楷模。

我來龍耆城時,王都尉曾對我說,由子龍你接掌龍耆城,是最合適人選。

你也知道,王都尉這次受傷頗重。

我本想讓他在狄道修養…段時間,再與妻兒一同返還許都。可是他連狄道都去不得,估計要在臨洮修養兩至三個月,纔可以勉強行動……,

王都尉這次若返還許都,估計很快會另有委任。

你也知道,他在龍耆城近五年,妻兒甚至沒有去過許都。連他的婚事,我也未能參加,心裡十分愧疚。他此次身受重傷,也好趁機將養休息。只是他一走,這西部都尉之職將空缺下來。王都尉推薦了你,與我而言,也頗爲讚賞。但你現在功勳尚有不足,想要正式接掌,還需努力。”

言下之意,就是告訴趙雲,我準備讓你來出任西部都尉。

不過呢,你的功勞還不夠,你得多立功纔是。

西部都尉的品秩不低,而且是專設軍職,責任重大。這個西北,共設置南部都尉和西部都尉,分治於隴西和臨洮兩郡。如果單以品秩而言,不遜色一個下郡太守的位子。或者說,在金城僅次於太守的存在……

隸屬金城太守治下,卻又不爲金城太守所轄。

其職責便是都督河湟,治理羌氐:與西部都尉性質相同的南部都尉,則專治湟中羌胡異動。總之。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職務,特別是在西北大治,河西商路繁榮之時,西部都尉和南部都尉,還有維護商路安全,維持胡漢貿易的職能。所以如果以所治範圍而論,猶勝於金城郡太守。

趙雲一怔,旋即大喜。

“雲必效死命,不負公子之厚望。“卻不知,曹朋的目光,卻顯得很複雜。

片刻之後,他沉聲道:“子龍,我會在此停留數日,暫屯駐木乘谷。”

“啊?”

趙雲忙說:“公子即來龍耆城,何不屯駐龍耆城內呢?”

曹朋微微一笑“無妨,我屯駐木乘谷,另有原因。子龍無需費心,且先整頓兵馬,穩住軍心。過些日子,將會有大戰來臨,到時候望子龍能奮勇當先,建立戰功。我自會靜觀子龍之威風,併爲子龍你請功。”

“趙雲,遵命。”

趙雲有一個好處,該問的時候問,不該問的時候,他絕不會多問。

午飯後,曹朋在趙雲的帶領下,巡視了龍耆城的狀況。這座小小

邊城,卻頗爲繁華。這是一座軍鎮,有人口大約三萬餘人。不過,每日往來的羌漢行商卻不計其數,也使得邊城熱鬧非凡。西域胡商,羌氐部落,關中行商,幾乎都聚集於此,進行貿易。河湟盛產馬匹,牛羊,皮毛等物資,最受關中商人所喜。而從中原販運的茶、鹽、酒、絲綢等各式奢侈品,則是羌氐包括西域胡商的最愛。據統計,龍耆城集市裡,每天的交易量達萬錢。而隨着曹操大力推行建安重寶流通,龍耆城也設立了一家銀樓,已保障和方便貿易所用,極受龍耆城商人所愛。

曹朋巡視了龍耆城銀樓,詢問了銀樓的經營狀況。

而後,他在龐統和杜恕的陪同下,與龍耆長一起進入集市,查看狀況。

“這馬匹,可是敝開供應?”

“回將軍話,馬匹有專設馬市,交易也必須經由官府報備和審驗…相比之下,河湟的牛羊家畜,倒是完全開放。去年一年,從河湟進入關中的牛羊,近八萬餘但今春開戰,生意比之去年要冷清不少。”

“驁馬可以開放,戰馬需加強監控。

從龍耆城流入中原的每一匹戰馬,都需登記造冊嗯,最好專門開設馬市,以加強管理。”

戰馬,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物資。

而河湟又是一個產馬的重要地區,必須要小心謹慎。

龍耆長連忙應下,並使人記錄下來。

巡視完集市,天將晚。

曹朋拒絕了趙雲的邀請,率部離開龍耆城,在城三十里外的木乘谷,安營扎表“士元,果真要如此嗎?”

龐統咬着嘴脣,苦笑道:“非是我要懷疑子龍將軍,實他那個妻子,太過於神秘。公子今日巡視龍耆城的時候,我與小毒蛇si下打聽了一下。

那位趙夾人,並不在龍耆城。

據說這位趙娘子好行獵,經常會帶着些部下,在外面行獵,有時候一去就是十餘日。子龍將軍對這位娘子,卻是非常疼愛,從來不予過問。

可每次趙娘子行獵,河湟馬賊必然出現……

在旁人看來,或許只是巧合。但我與小毒蛇都覺得,這件事頗有蹊蹺。”

“我不負子龍,子龍亦不負我。”

曹朋在大帳裡緋徊,看得出他心情有些焦躁。

本來,他並沒有在意趙娘子的事情。畢竟趙雲的夫人,他又何必關心太多?

可問題是,龐統和賈星都認爲,那位趙娘子頗有嫌疑。

最可疑的便是,趙娘子經常會離開龍耆城,這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作爲。

而每次趙娘子離開,必有馬賊出沒河湟。

趙雲也曾詢問過趙娘子,她說是尋找她的族人,想要把失散的族人重聚起來。這話乍聽在理,可細一想,卻又有些不太正常。種種跡象表明,王買遭遇伏擊,是被人走漏了風聲,以至於才險些喪命於河湟……

是趙雲故意爲之?

曹朋斷然不信……

一個可以爲自家主公家小,不惜忍辱負重,屈膝投降的人,怎可能做這種事?

趙雲?

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主!

他既然歸附曹朋,就決不可能做對不起曹朋的事情。

可話是這麼說,自己真就瞭解趙雲嗎?

曹朋對趙雲的瞭解大都是源自於後世的傳說。但實的趙雲是什麼樣子,曹朋並不清楚。

他願意相信趙雲,但卻不代表,龐統等人會相信趙雲。

“那你說,該怎麼辦?”

“這個……”

龐統沉吟片刻走上前,在曹朋耳邊低聲道:“公子,真真假假,忠亦或者jian,一試便知。該來的,怎麼也躲不過我也知道公子你對子龍將軍甚爲看重。可如果能試出真假,與公子而言,豈不是更好嗎?”

“怎麼試?”

龐統在曹朋耳邊低聲細語了一陣令曹朋輕輕領。

半晌,他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試一試。

此事,就由你負責,讓小毒蛇盯着龍耆城,多加留意城裡的動靜纔是。”

“公子放心,龐統明白!”

十件件件件件件h十件件件件件件件h十餌件件件件十曹朋接掌司隸校尉,衛覷調任邪城。

當賈詡抵達長安之後,衛覘正式離開了關中。不過曹朋卻出現在了隴西,讓人頗感疑惑。

曹朋是司隸校尉,當留守長安。

賈詡是涼州牧,當前往隴西赴任……

偏偏這兩人調換了,本該留守長安的,去了涼州:本應去涼州的,卻留守長安。

可也正是這麼一個調換,卻使得西北頓時平靜下來。

賈詡在西北的威望,絕對沒有曹朋的高。哪怕他就是涼州人士,可也比不得曹朋殺出來的威風。而且,面對複雜紛亂的局勢,賈詡也不適合前往涼州。于軍事上他可以出謀劃策,卻統帥不得那些驕兵悍將。

說到底,賈詡是謀士。

而曹朋卻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威望。

所以坐鎮長安,賈詡最爲合適:而征戰涼州,無疑曹朋纔是最佳人選。

建安十四年六月,涼州酷熱。

而幷州戰事,卻又生了變化。鄧稷在佔領了上黨郡之後,按兵不動。

李典則兵進長城下,做出隨時出征的態勢。

在高幹和劉貓集結兵馬,準備抵禦曹軍進擊之勢,曹操一道詔令,命曹彰爲使匈奴中郎將,率部出擊。曹彰旋即集結兵馬,更從樓煩徵召兩萬烏丸突騎,自雁門郡殺入雲中劉貓很明顯沒有想到,曹操竟然用一個只有十九歲的少年爲主將。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鄧稷羊衙李典三人身上,那料到曹彰居然會是主力?猝不及防之下,劉豹倉促應戰。

匈奴三萬大軍,集結於河水西岸。

當曹軍抵達的時候,劉豹下令焚燬舟船,試圖憑藉河水,阻攔曹軍進攻。

哪知道曹彰早有準備。

兵臨河水東岸,曹彰連夜動攻擊。

三萬張早已準備好的羊皮筏子,載着曹軍強行渡河。

時值夏季,河水顯得並不是很湍急。饒是如此,曹軍死傷數千人,損失慘重。然則,如此慘痛損失的結果,卻是曹軍強渡黃河,攻克了沙南。

旋即,曹朋命牛剛和典存兩人駐守沙南,並用五天時間,指揮兵馬通過河水。

待劉豹覺察爲時已晚。

他立刻調派兵馬想要復奪沙南。

一場血戰,隨之展開沙南之戰,也是整個幷州之戰中最爲慘烈的一仗。匈奴兵瘋狂攻擊,而牛剛和典存則沉着應戰,抵住了匈奴大軍。

五日後,烏丸突騎渡河成功,在曹彰的指揮下,從兩翼出擊。

匈奴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劉豹落荒而走逃回美稷,重新集結兵馬。

可是,沙南失守,也使得南匈奴引以爲天塹的黃河天險,不復存在。

曹軍源源不斷,自沙南進入南匈奴。

與此同時,上黨鄧稷再次動手依舊是黃忠爲先鋒,越長城攻佔白土縣直逼平定。

平定,距離谷羅城,不過八十里路程。

而夏侯蘭則率部攻克朔方大城塞,在河套地區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去卑率領南匈奴自大城進駐河套令劉貓三面受敵。

高幹si下里派人,與曹操請降。卻不想走漏了風聲,使得劉豹率部偷襲。雙方在谷羅城生內訌,高幹被匈奴兵亂刃分屍,慘死於谷羅城內。

當曹操聽聞高幹死訊,不由得仰天長晃“本初從此血脈斷絕!”

旋即,曹操下令,妾路大軍齊進務必在八月前,結束幷州之戰。

而這個時候幷州的抵抗,幾乎dang然無存。南匈奴本身陷入了一片混亂,劉貓在火併高幹的時候,也身受重傷。面對曹軍的攻擊,還有去卑的步步緊逼。劉豹無奈之下,只好做出了與高幹相同的選擇,求降!

這在以前,是南匈奴生存的不二法寶。

打輸了就請降,打贏了就攻城掠地。反正這朔方,始終是南匈奴的地盤。

只是這一次,劉的打錯了主意。

曹操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

在給曹彰鄧稷李典的書信裡,他用了“失我焉支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句民謠。

休爲此而生憐憫之心,匈奴豺狼之性,不可以姑息。

昔年霍瞟騎未能竟全功,今日孤不會重蹈覆轍。着令三軍,攻擊不止,但凡抵抗,男女老幼,格殺勿論今日之憐憫,將爲他日之災禍!

這封信,是一封密信。

只有鄧稷曹彰和李典三人收到。

意思就是:給我殺乾淨……

歷史上!曾有冉閱殺胡令爲後世人所稱讚。可事實上,曹操這一封書信,絲毫不遜色於殺胡令的威力。隨着密令出,鄧稷率先響應……

平定城中,血流成河。

六萬匈奴人,被鄧稷屠殺殆盡。

甚至當李典渡河抵達平定的時候,被那濃濃的血腥味衝的,忍不住就想嘔吐。

白衣飄飄,獨臂而立的鄧稷,在李典看來,有點可怕。

之前有個曹閻王在許都大開殺戒,看了兩千餘人頭,面不改色心不跳。

李典當時就覺得,曹朋心狠手辣。

可如果和眼前鄧稷相比,曹朋是心狠手辣,那鄧稷又算得什麼?怪不得我出戰之前,程仲德派人告訴我,千萬不要得罪鄧稷。這傢伙少了一隻胳膊,可是卻比娜曹閻王更毒辣。這廝,分明就是個殺人魔王嘛!

本來,李典對鄧稷率先攻佔平定,有些不太服氣。

可現在,看到被鮮血染成了紅色的平定城之後,李典心裡的不舒服,頓時煙消雲散。

算了,不過是些許小事,何必掛記心裡?

反正那曹友學一家,都不是什麼正常人,

鄧稷在平定祭起了屠刀之後,夏侯蘭在大城塞,隨即祭起屠刀。短短數日,接連消滅十二個匈奴部落,殺戮近三萬餘人若非去卑苦苦哀求,夏侯蘭纔有所保留。否則的話,這一場殺戮,不曉得會有多少人人頭落地。

鄧稷夏侯蘭動手之後,李典旋即在谷羅城,坑殺五萬匈奴人。

不十日,朔方匈奴人口,銳減三分之一。許多匈奴人,紛紛逃亡鮮卑,請求鮮卑庇護。而去卑見此情況,哪裡還能不清楚曹操的實意圖?

六月末,去卑派遣使者,懇請曹操歸化南匈奴。

朔方南匈奴凡歸化者盡數遷移內地,如冀州、青州等地區:而不服歸化者,與去卑無關。

建安十四年七月曹操接受了去卑的請求。

旋即,曹彰下令,三軍齊動,向武都動最後的攻擊到豹的末日,即將到來!

十件十h十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h十件餌件件十幷州戰火重燃,而西北是靜悄悄,鴉雀無聲。

也許是曹軍打得太狠緣故竟使得馬超感受到了莫名的恐懼,不敢再輕舉妄動。

也就在這時候,曹朋卻突然密令趙雲,自龍耆城出兵,偷襲西海鹽池。

西海鹽池,也就是破羌所在。

面對着突如其來的命令,趙雲也是非常疑惑。

難道曹朋是要先斷氐王竇茂一臂,而後再滅氐人?

想想倒也有可能,所以趙雲並沒有太激烈的反應。與妻子告別,趙雲連夜動身。

而龍耆城的防務,則暫由龍耆長接替。

事實上也無需龍耆長接手,曹朋就在距離龍耆城以東三十里處的木乘谷。如果真有什麼事情生,曹朋會在第一時間裡,接受龍耆城軍務。

龍耆長,沒有任何壓力!

就在趙雲離開龍耆城的第三天,曹朋突然接到了龍耆長的消息:龍耆城外現了匪賊蹤跡,請曹朋前往龍耆城商議,決定是否出兵剿滅。

曹朋隨即回覆那龍耆長:他將接手龍耆城軍務。

當晚曹朋帶着孫紹和王雙兩人,來到子龍耆城。

此時城中一派緊張氣氛匪賊的突然出現,讓居住在龍耆城,以及那些在龍耆城經商的人們,都感受到了一絲莫名的壓抑。城中,戒備森嚴!

“可曾查清楚,是何方匪賊?”

龍耆長回答說:“卻還不清楚不過觀其動靜,卻有些似馬如風匪。”

“馬如風,來了嗎?”

曹朋眯起眼睛,沉聲道:“傳我軍令,龍耆城即刻關閉城門,全城宵禁。

待明日,我將率部出擊,尋找馬如風的蹤跡,將其一舉消滅。

區區馬匪,也敢犯我城池,真是不知死活卻要看看,這叱詫河湟的悍匪馬如風,究竟有什麼本領。”

曹朋言語中,輕描淡寫,帶着對那馬如風的不屑之意。

龍耆長聞聽,也算是放下了心。

他退出了官驛,長出一口氣。

不得不說,馬如風的馬賊,給龍耆城帶來的危害實在不小。先是劫掠商戶,後竟然展到伏擊西部都尉。雖然馬賊還沒有出現,可是卻讓人感覺到萬分的壓抑。但願得曹將軍能夠將之一舉擊潰,還龍耆城一個太平。

“前面,可是唐大人?”

龍耆長名叫唐方,聞聽有人喚他名字,連忙停下腳步,轉身看去。

“啊,是趙娘子。”

一個年紀約二十出頭,容顏秀美,但衣着卻極爲樸素的美婦人,正朝他婁來。

唐方忙上前拱手行禮“趙娘子怎地會在這裡?”

“夫君出征,妾心中有些掛念。

又聽人說,龍耆城外有馬賊出沒,所以不免壓抑,便出來走走。”

這趙娘子生的甚美,卻帶着極爲明顯的羌人痕跡。

說起話來,也有羌人特有的口音,無不顯示着,她那羌人的身份。

唐方聞聽,旋即釋然“不過些許馬賊,跳粱小丑耳!夫人也不必擔心,這些馬賊,早晚被滅呵呵,今年龍耆城的天氣,較之往年炎熱。出來走走也好,透透氣,免得在家中一個人心煩,挺好,挺好!”

“唐大人這是從哪兒來?”

“哦,剛在官驛裡,拜見了曹將軍。”

“曹將軍?”趙娘子lu出一抹好奇之色“可是那位威震涼州的曹朋曹將軍。”

唐方哈哈一笑“這龍耆城,而今除了他,誰還敢自稱將軍?”

“他不是在木乘谷嗎?“呃,這不是現了馬賊蹤跡,自然要通報將軍。

將軍來,也是爲了消滅那馬賊明日曹將軍將領兵出征,今晚就留宿城內。”

“原來如此!”

趙娘子臉上,lu出一抹擔憂之色。

“不過外面有馬賊,城裡怕也不安寧,要多加小心纔是。”

唐方聞聽,搔搔頭笑道:“我也這麼勸說過,但曹將軍說不用夫人不曉得,曹將軍也是個身手高明的猛將,尋常人根本不是對手。

再說了,他還有二親隨,哪裡需要我去保護?夫人只管放心就是…

“那就好,那就好!”

趙娘子輕輕拍了拍xiong口,與唐方告辭。

看着趙娘子離去的婀娜背影,唐方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那趙子龍究竟什麼好,被曹將軍看重不說,連出門巡查都能撿來一個如此美貌的娘子,真真個讓人羨慕。”

說完,他轉過身,便往縣衙走去。!。

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60章 學做人第205章 下馬威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202章 曲陽第214 爭分奪秒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694章 趙娘子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261章 愛蓮說第174章 情信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266章 出招第553章 死士第57章 悲與喜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476章 雲動(三)第10章 雛鳥初啼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365章 周良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188章 慘案(三)第75章 賭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62章 班春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79章 鮮卑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480章 雲動(完)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39章 同宗第99章 子廉不廉第12章 棘陽鄧村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151章 大地震之商屯(四)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196章 恩義第235章 老嫗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624章 短歌行第187章 慘案(二)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659章 假節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673章 殤(一)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683章 曹閻王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197章 威懾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677章 絕境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235章 老嫗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502章 梟雄歸天
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60章 學做人第205章 下馬威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202章 曲陽第214 爭分奪秒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694章 趙娘子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261章 愛蓮說第174章 情信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28章 荊襄豪門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266章 出招第553章 死士第57章 悲與喜第361章 殺氣凜然第476章 雲動(三)第10章 雛鳥初啼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365章 周良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188章 慘案(三)第75章 賭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62章 班春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79章 鮮卑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480章 雲動(完)第570章 南陽之善緣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239章 同宗第99章 子廉不廉第12章 棘陽鄧村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151章 大地震之商屯(四)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196章 恩義第235章 老嫗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624章 短歌行第187章 慘案(二)第153章 還沒有結束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659章 假節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668章 益陽之戰(四)第673章 殤(一)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683章 曹閻王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197章 威懾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677章 絕境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235章 老嫗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502章 梟雄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