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短歌行

越徐無山,過盧龍塞,偷襲柳城。

其間數百里之遙,即便道路荒涼,百里不見人煙,曹操雖竭力隱藏行跡,但最終還是被袁熙蹋頓發現。遼西烏丸調集數萬兵馬,在白狼山攔截曹操。論兵力,曹操不佔優勢;論地理,曹操是客,而蹋頓是主。這原本應該是曹操一場慘敗,卻最終以曹操獲勝,告一段落。

時,曹軍輜重在後,甚至少有甲士。

而烏丸數萬突騎來襲,曹軍卻絲毫不亂。曹操命張遼結陣,阻攔烏丸騎軍。而後與荀攸登高瞭望,見烏丸軍人數雖衆,卻陣勢不整,毫無章法可言。於是,曹操命曹彰牛剛各領一支騎軍,自兩翼突擊。曹彰更身先士卒,率部殺入敵陣,身中流矢數支,與亂軍之中,斬蹋頓首級。

蹋頓一死,烏丸軍頓時大亂。

在亂戰之中,袁熙被曹彰以曹公矢射殺,死於亂軍之中。

蹋頓袁熙一死,烏丸軍羣龍無首。張遼趁勢掩殺,斬首數千……烏丸軍盡數歸降,曹操命張遼趁勢繼續攻擊,於七月二十日,攻克柳城,收攏胡、漢降卒二十餘萬,可謂大獲全勝。

白狼山一戰,遼西精銳盡失。

而柳城的丟失,更使得肥如牽招和蔣義渠兩人,無心繼續抵抗。

郭嘉在無終,敏銳的觀察到袁軍的動向,於是命夏侯尚等人立刻發動攻擊,強渡濡水成功。

牽招和蔣義渠見大勢已去,索性不再抵抗。

兩人派遣使者,向曹軍請降。由於曹操不在軍中,郭嘉假丞相之名,接受牽招蔣義渠二人歸降,又收攏袁軍降卒近十萬人,徹底掃清了遼西通道,兵鋒直指遼東,對公孫氏虎視眈眈。

八月初,遼東公孫康請降。

曹操任張遼爲渡遼中郎將,統兵五萬,渡遼水,直取襄平。

歷史上,白狼山一戰,也許是袁熙袁尚二人尚存的原因,加之郭嘉病逝,曹操不得不停止攻擊,來了一個坐山觀虎鬥,任由袁氏兄弟逃奔遼東。後來,遼東公孫康雖殺了袁氏兄弟請降,但是曹操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佔領遼東。直到曹丕登基,曹氏與公孫氏聯手應對高句麗,曹軍纔算是進駐遼東大地。然而在今世,由於袁氏兄弟已亡,公孫康也已無力抵抗。

於是在荀攸的建議下,曹操命張遼進駐遼東,佔居襄平。

同時,曹操又交給了張遼一個任務,那就是命張遼攻擊高句麗,已緩解呂氏漢國所承受的壓力。

在幽州之戰開始之後,呂氏漢國依照約定,將高句麗死死拖住。

也正是這個原因,高句麗雖然答應袁熙出兵相助,卻始終未派發兵馬。而高句麗和新羅兩國聯手壓制呂氏漢國,短短數月,已使得呂氏漢國損失巨大。若曹軍再不出兵,呂氏漢國只怕難以堅持。這呂氏漢國,是曹操登丞相位的功臣,更是他的一大功績……所以,無論如何,曹操都不可能坐視呂氏漢國被高句麗消滅。若呂氏漢國滅亡,則再無人牽制高句麗……建安十二年八月末,張遼自襄平出兵,以牛剛爲先鋒,順大梁水入高句麗,攻克迄升骨城,虎視高句麗國都,國內城。這國內城,即後世鴨綠江畔的集安。位宮聽聞曹軍入侵,大驚失色。他連忙從南線抽調兵馬,迎擊張遼。呂氏漢國在歷經數月苦戰之後,終於聽到了好消息!

呂藍立刻命周奇,乘船至遼東,與張遼會面。

十二月,呂氏漢國與張遼聯手,共擊高句麗,令位宮大敗……+++++++++++++++++++++++++++++++++++++++++++++++++++++++++++++曹操原本,準備一鼓作氣,幹掉高句麗,徹底平定遼東。

可是,冬季即將到老,遼東那獨特的氣候,迫使得曹操,不得不臨時改變決定,收兵返回。

遼東酷寒的冬天,絕非曹軍士卒能夠承受。

據袁氏降將鮮于輔介紹,遼東入冬之後,氣溫很低,可滴水成冰。若不能適應遼東那特殊的環境和氣候,就儘量不要輕啓戰端,與高句麗決戰。高句麗人久居此地,對遼東的天氣和環境更加熟悉。最好是先熟悉一下這裡的氣候,而後在準備與高句麗交鋒,此方爲上上策。

事實上,攻克遼東,已經達到了曹操的目的。

有張遼牽制高句麗,緩解呂氏漢國的壓力,也算是仁至義盡。

而且,入遼之後,曹軍出現了大面積的水土不服症狀。雖說有所準備,可面對這窮山惡水,曹操也只能改變主意。

最重要的,還是郭嘉派人帶了一句話。

“丞相可做好了承擔起高句麗數百萬民衆的責任?”

人常說,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這治天下,首先就是要讓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高句麗原本就是一個苦寒之地,沒有妥善的安排,曹操還真不敢輕舉妄動。之前,他留下幷州不打,而強攻幽州,也正是因爲這民生問題。消滅高幹容易,可承擔起幷州百萬民衆的衣食住行?曹操還沒有做好準備……既然而今不適合攻打高句麗,那就只能暫時放棄。

不過,即便如此,曹操還是留下了張遼,並任曹彰爲北中郎將,鎮守遼西,平定烏丸,同時監視鮮卑動靜。

曹彰此次出征,功勳顯赫。

且不說其他,單就說征伐柳城,他斬蹋頓,殺袁熙,可謂首功一件。

只是,那位原本負責領路的田疇,在白狼山之戰中戰死,令曹操感覺好生可惜。原本他打算讓田疇留在遼西,輔佐曹彰。可現在,田疇卻戰死於疆場之上。好在,曹操手下能人不少!雖失了一個田疇,卻還有漁陽人田豫……曹操任田豫烏丸校尉,留袁氏降將,牽招、解俊二人輔佐。郭嘉建議,在遼東郡沓氏設立船塢,建造舟船,加強與呂氏漢國之間聯絡。

建安十二年十月,曹操在沓氏登船,離開遼東。

在回程路上,曹操途經碣石,於是棄船登高,眺望大海,豪情大發。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頌畢,曹操心生無盡得意。

他回身與隨他一同登高眺望的典韋笑道:“昔日袁紹雄踞河北,可知孟德有今日之快意乎?”

想當初,袁紹何等的厲害。

可是,他能想到,有朝一日,我會登臨此地嗎?

言畢,曹操仰天大笑。

卻不知在一旁的郭嘉,臉色微微一變,露出一抹苦澀笑容……丞相,似有些得意忘形了!

只是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樣的言語。雖然明知道曹操此時志得意滿,卻無法開口勸諫。

待有機會,再與丞相知曉。

“對了,南陽情況如何?”

下碣石山,曹操踏上回程之路。

他把郭嘉荀攸喚來,詢問南陽郡的狀況。

之前,曹操忙於征戰,所以無暇顧及南陽郡。而今,他橫掃幽州,雄踞遼東,再無後顧之憂。

至於高幹?

不足爲慮……“南陽郡,尚好。”

“呃?”

“據文若傳來消息,阿福已奪回宛城,全面佔領南陽郡。只是,劉表將劉備召回,卻派出兵馬,進駐新野,意欲和阿福決戰。”

“劉表,好不曉事。”

曹操聞聽,勃然大怒。

“此前,劉景升屢次與我作對。我念他漢室宗親,故不與其計較……可他卻不知進退,着實該死。奉孝,即刻傳我命令,讓程昱在鄴城開鑿湖泊,操演水軍。你我即刻返回許都,商議討伐荊州事宜。”

要對荊州開戰了嗎?

他宴請文武,在昌黎大擺酒宴。

酒宴之上,曹操壯懷激烈,豪情滿滿。

就在他與衆人推杯換盞之時,忽有小校前來稟報:“丞相,許都來人。”

“啊?”

曹操連忙止住鼓樂,命人將許都信使喚來。

“丞相,下官奉荀尚書之命,六百里加急傳報:十日前,劉表病死於荊州!荀尚書請丞相,速返許都。”

第353章 悲憤詩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62章 惡來兇猛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91章 無題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197章 威懾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28章 搏命第283章 投名狀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229章 關雲長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587章 兄弟第174章 情信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559章 拜相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29章 關雲長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164章 仇人?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351章 三年後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693章 馬如風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60章 張菖蒲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579章 鄧村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200章 鄧芝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732章 噩耗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8章 籌謀未來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75章 賭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214 爭分奪秒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97章 亂(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732章 噩耗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559章 拜相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379章 鮮卑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245章 衣帶詔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63章 曹公車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51章 三年後第389章 馬家子弟
第353章 悲憤詩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395章 歸漢還是姓馬?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62章 惡來兇猛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91章 無題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197章 威懾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28章 搏命第283章 投名狀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229章 關雲長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587章 兄弟第174章 情信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559章 拜相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29章 關雲長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421章 非同等閒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164章 仇人?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645章 困獸猶鬥第351章 三年後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693章 馬如風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60章 張菖蒲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48章 青梅煮酒第579章 鄧村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200章 鄧芝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732章 噩耗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8章 籌謀未來第18章 父子夜話(一)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75章 賭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214 爭分奪秒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397章 亂(二)第331章 我只求公道第696章 恩怨情仇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732章 噩耗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559章 拜相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379章 鮮卑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245章 衣帶詔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263章 曹公車第130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51章 三年後第389章 馬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