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

建安二年十月,曹操揮師進擊,大破袁術軍。

斬袁術大將橋莛、李豐、樑綱、樂就等多人,僅止張勳倖免於難,護送着袁術逃回了惟南。

這一年,袁術先敗於呂布,後敗於曹操,淮北之地盡失,能爭之將盡喪,從此一蹶不振,再也回覆不到早先的盛況。與此同時,淮南地區忠於漢室的士族豪客,也漸漸和袁術疏遠。

眨眼間,已經到了十月下旬。

算算時間的話,鄧稷到海西縣,已大半個月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鄧稷做了許多事。他先除掉了海西一霸陳昇,而後又平抑了海西的物價,在海西初步站穩了腳跟。海西人也發現,這位鄧縣令似乎對剿匪之類的事情不感興趣。在召回了一百名巡兵之後,就沒了聲息。除了拜訪廣陵郡太守陳登之外,其餘的時間,就是整頓縣衙,修繕海西城牆。這麼多年過去了,海西的城牆早已殘破,也是時候修繕了。

以前,鄧稷沒有實力。

而現在,他剷除了陳昇,將陳昇的家產盡數納入庫府。

陳昇的家產極爲驚人,經初步清查,拋開他名下的田產奴僕,還有庫藏的商品貨物之外,僅家中的銅我,就多達千萬。這還要拋去之前他購進糧米的數千萬,全部算下來的話,已逾億錢!

就連曹朋也在私下裡感慨,陳昇真是個斂財的高手。

十年間,資產逾億……怪不得能夠在海西稱王稱霸,他的資產,幾乎快要比肩那些祖世豪門。步鷙在清點陳昇的財產之後,忍不住發出感慨,這麼多錢帛,可令海西三年無需稅賦。

不過,這麼多錢財,海西縣一家也無法吞下。

在清點了陳昇的家產後,除糧米等物資之外,其餘一應珍奇寶物,鄧稷命人盡數送往廣陵。

這也是曹朋對鄧稷的建議。

所謂利益均沾!

鄧稷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吃下這麼多的錢貨。與其遭人嫉妒,倒不如爽快一些,交好別人。廣陵陳氏給足了鄧稷面子,或者說是給足了朝廷面子,給足了曹操面子。那麼投桃報李,鄧稷也必須讓出一部分利益出去。能夠得到廣陵陳氏的支持,遠比數百萬錢的財貨重要。對此,鄧稷也表示贊同……

清查還在繼續,不過負責清查的人,已換成了步騭。

由於衛旌沒有留下來,鄧稷手中的可用之人,依舊不多。面對陳昇留下的龐大家產,以及海西縣諸多紛雜的事情,單憑步騭一個人,仍顯得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對廣陵相對熟悉的步騭,向鄧稷推薦了一人,名叫戴乾,表字茂曾,是丹陽人。此人原本是漢室長吏,性嚴謹,做事一絲不苟。按照步騭的說法,如果能請來這個人,必能幫助鄧稷治理海西。

其實,海西縣也不是沒有人才。

比如現爲廣陵郡綱紀的徐宣,便是土生土長的海西人。

不過,徐宣的出身不差,也算是冠族,而且頗有名聲。似鄧稷目前的狀況,也請不動這樣的人物。倒是一些有才幹,又不得志的人,可以任用。但這樣的人,也必須要仔細的籌謀。

聯想後世作品中,主人公虎軀一震,四方來投的盛況,曹朋也頗感無奈。

戴乾?

又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不過既然是步騭推薦的人,想必也不會太差。

東漢末年,招攬人才有很多種方式。

比如徵辟,比如舉薦……但劉於鄧稷來說,徵辟也好,舉薦也罷,都不太合適。

就如同曹朋對他說的那樣,“咱們現在沒有資格去徵辟,也不會有人願意來毛遂自薦。想要招攬來可用的人才,就必須要拿出咱們的誠意。就如同當初你登門請來濮陽闓,現在也應該登門去請戴乾。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你求才若渴的心思,才能打動廣陵那些不得志的人才。”

鄧稷覺得,曹朋這個想法很正確,便決定親自前往淮陵,去請出戴乾。

不過在出發之前,鄧稷還要做一件事。

出發的前一天,他把海西縣四里里長找了過來。

這也是鄧稷上任後第一次,正式召見海西縣的吏員。里長是由縣衙從當地人選聘出來的人,充當官府和百姓的紐帶,按比虎口,督察姦非,催趨賦役,聽從縣衙的差遣……現任海西縣四里里長,還是三年前被當時的縣令委任。此後海西一直動盪,也就沒有人再去管理。

按理說,里長的俸祿,是由縣令發放。

可由於這些年來,海西官員更迭,也沒有正式發放過俸祿。

陳昇在海西這幾年裡,里長們早就荒廢了自己的分內之事。如果不是鄧稷召見,他們甚至忘記了,自已還是個里長。

可這一想起來,四位里長頓感恐慌。

爲什麼呢?

里長大小,也是縣衙的吏目。

新任縣今走馬上任,里長就應該出城三裡恭迎。

然而鄧稷就任至今已過去了二十餘日,這些里長沒有向衙門邁進一步。

這至少是兩條罪名,一是玩忽職守,二是怠慢上官。僅此兩條,就足夠讓四位里長提心吊膽。

果不出所料,四位里長被鄧稷罵的狗血噴頭。

不過就在他們失魂落魄,準備離開縣衙的時候,又被步騭喚住。

“四位尊翁,縣令今日之所以生氣,並非是因爲你們不恭敬,沒有迎接,更沒有前來應卯。

縣令是氣憤你們身爲朝廷吏目,卻沒有充當起朝廷的口舌,任由強人作亂,稱霸海西而朝廷威信,蕩然無存。這些年來,海西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四位也有責任……然縣令也明白你們的苦衷。今日叫你們過來,一則是斥責,另一件事,就是要你們領取過去三年來,理應獲取的糧俸。依熊朝廷律例,爾等每年當有四十石糧俸,三年下來,共拖欠你們每人一百二十石。這裡一共是十塊俸牌,你們持此俸牌,至北集市米行,找胡班領取糧俸吧。

多餘出來的二十石,權作補償,你四人分掉就是……”

四位里長,只覺得恍然如夢!

三年了,居然還有糧俸?

他們接過俸牌,跌跌撞撞走出縣衙後,站在大街上相視良久,突然間放聲大哭。

三年來,他們也承受了許多的委屈。而今,他們終於感受到了官府的迴歸。也許從現在開始,海西要變天了!

四位里長被鄧稷斥責,同時又補回了三年的糧俸。

剛修繕好的縣衙,在海西人眼中,突然又有了那已經失去多年的盛嚴之氣。

“王先生,鄧縣令回來,到現在也不肯召見我們,究竟是什麼打算啊!”

賈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縣衙方面傳遞過來的無形威壓。鄧稷召見里長的行爲,向所有人透露出一個消息:從現在開始,海西縣將納入縣衙的治理。所有的一切事務,都由縣衙做主。

那麼,鄧稷會怎麼對付早先和他作對的那些賈人呢?陳昇前車之鑑,仍歷歷在目。

幾十顆已經風乾的人頭,還懸掛在縣城的箭樓。鄧稷一天不標明態度,海西的賈人,便一天不能安心。不得已,他們又一次聯秩來到王成的家中,這一次他們可是真的有些惶恐了!

“鄧縣令又出去了。”

“啊?”

“他昨日夜間,帶人往淮陵去,如今不在縣衙。”

王成也是一副很無奈的表情,苦笑着對衆人道:“實不相瞞,自那天夜裡在縣衙飲宴之後,我就再也沒見過鄧縣令。縣衙的一應事務,藉由縣丞和主簿兩人負責。濮陽大人最近是忙於處理案牘公務,主簿步先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清點陳昇家產一事,所以並沒有清楚鄧縣令的想法。”

“那曹公子呢?”

布莊的馬掌櫃,忍不住開口了。

他這些日子,着實花費了不少心思,打聽到了許多事情。

他問道:“我聽說,鄧縣令對他的妻弟,可說是言聽計從。雖說只是兵曹,但若論地位,又在縣丞和兩位縣尉之上。王先生,實在不行的話,咱們拜訪一下曹公子,請他出來飲酒?”

“是啊,是啊!”

既然一時半會兒見不到鄧稷,也可以和曹公子拉上關係嘛。

賈人們,好像一下子開了竅,七嘴八舌的說起來。

“請曹公子到荷花坊……”

“呸,現在是冬天,荷花池裡什麼都沒有,你讓曹公子去喝冷風嗎?還是到在下的九品湯池……”

“你休得胡言,論年頭,你那九品湯池,焉能比得我荷花坊?

我荷花坊的姑娘,個個都是水靈靈,長的國色天香。九品湯池那等地方,怎請得曹公子大駕?”

看起來,荷花坊和九品湯池,都是那種地方…哦,你們懂得!王成哭笑不得,起身喝止。

“諸公,諸公,且聽我一言。

請曹公子的事情,我倒是可以幫忙。只是曹公子乃高雅之人,當年曾爲襄陽鹿門山龐尚書所看重,險些成爲鹿門弟子。你們說的那些地方,着實不登大雅之堂,還是不要說的爲好。

再者說,曹公子年方十四,從未聽說他喜好那些事情。

我倒是聽到了一些傳聞,曹公子的尊翁,也就是鄧縣令的丈人,乃隱墨鉅子,如今在少府效力。我覺得,大家與其請曹公子去那些地方,倒不如尋一些奇技淫巧之物奉與曹公子,可能會更有用。”

“呃……”

屋中,傳來一連串的輕呼。

原來曹公子的父親,還是隱墨鉅子!

“王先生不愧是王先生,果然厲害。

金市的黃掌櫃撫掌稱讚,一臉的諛笑,對王成道:”說來也巧,我家中就有一些小玩意兒,說不定曹公子會喜歡。”

“只你家有寶物,我家便沒有嘛?”

“就是,黃掌櫃你這話說得怎不地道,王先生是爲大家着想,你怎能只頓及自己?”

一羣古人義憤填膺,指着黃掌櫃破口大罵。

把那黃掌櫃罵的,訕訕然……

王成眼中,閃過一抹精芒。

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易覺察的笑容,他眯超眼,輕聲道:“但不知諸公家中,都有什麼寶物?”

一夜冬雨,氣溫再次下降。

曹朋起了一個大早,走出臥房,舒展身體。

王買和鄧範已經起來,正在毗鄰跨院旁邊的空地上,練習抖杆。兒臀粗細的白蠟杆,隨着兩人的工作,產生出奇異的震盪,更引發出兩人身體上肌肉的共鳴。站在一旁,曹朋可以感覺到兩人身體氣血震動的韻律……他暗自點了點頭,看起來虎頭哥和大熊,突破在即啊!

王買似已快進入易筋的水準,而鄧範,也快到了易骨的巔峰。

假以時日,自己身邊,又要多出兩個易筋的高手……

“阿福,咱們來較量一下。”

就在曹朋看着王買兩人練功的時候,典滿和許儀滿頭大汗,興高采烈的跑過來。

“是啊,從許都出來以後,咱們可就沒較量過了。”

許儀一臉的興奮之色,笑呵呵的對曹朋說道。

這二人,業巳達到易筋的水準。雖說力量和經驗無法和周倉夏侯蘭相比,但和當初在許都時,已是天壤之別。

果然是猛將世家,這身上的基因,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

王買隨曹朋練功的時間最長,可到現在,還沒有突破易骨。倒是典滿和許儀,提前晉級成功。

曹朋活動了一下身子,把身上的棉袍脫下。

正準備下場和許儀較量一番,卻看見胡班從前院,急匆匆的跑來。

“公子,王成求見!”

曹朋一怔,”王成?他昨天不是來過了,怎麼又來了?你就說,縣令還沒有回來,有什麼事情,和縣令商量就行。”

胡班連忙搖頭,“公子,王成是來我你的。”

“找我?”

曹朋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怎麼,他們終於想起我來了?”

“呃……”

胡班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曹朋這一句話。

好在曹朋並沒有就這個問題說下去,話鋒陡然一轉,“胡班,你告訴王成。就說他的來意,我已明白。讓他回去告訴那些人,就說今晚我在北集市飛揚閣擺酒。該來的人,一個也不能落下;不該出觀的人,最好別讓我看到。還有一句話,你告訴他,我可沒鄧縣令好說話。”

“喏!”

胡班躬身,旋即又道:“那王成帶來的禮物……”

“他們想送,那就留下吧。”

“小人明白。”

胡班聞聽,呵呵的笑了,轉身離去。

而曹朋則轉過身,走到場中,擺開了一個起手式,朝許儀笑道:“二哥,咱們開始吧!”M

第56章 張家桃園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48章 朱夏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227章 親戚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200章 鄧芝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23章 天災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363章 割喉禮第560章 張菖蒲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299章 斬顏良第687章 封王第579章 鄧村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72章 黑眊到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579章 鄧村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623章 天災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363章 割喉禮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239章 同宗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55章 野望(二)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77章 獅虎獸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660章 荊南(一)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363章 割喉禮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170章 河一斬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14章 師徒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197章 威懾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1章 龍潭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232章 抉擇第379章 鮮卑第518章 疏離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201章 水攻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219章 燕人
第56章 張家桃園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48章 朱夏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227章 親戚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200章 鄧芝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23章 天災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363章 割喉禮第560章 張菖蒲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299章 斬顏良第687章 封王第579章 鄧村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272章 黑眊到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579章 鄧村第10章 雛鳥初啼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623章 天災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363章 割喉禮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239章 同宗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55章 野望(二)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77章 獅虎獸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552章 酒宴疑雲第660章 荊南(一)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363章 割喉禮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170章 河一斬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14章 師徒第356章 最後一課第590章 舞陰之危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197章 威懾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61章 龍潭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232章 抉擇第379章 鮮卑第518章 疏離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第201章 水攻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219章 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