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北中郎將

檀柘個頭不高,雖然髡髮結辮,卻是一身漢人壯碩。

從他的眼中,曹朋看到了一種強烈的慾望,即便檀柘竭力隱藏,但曹朋依然能感受到,他內心中那頭蠢蠢欲動的野獸。這傢伙,也不會是一個太安分的主兒!

“此次檀大人親率兵馬,爲我解決麻煩,朋感激不盡。”

曹朋在軍帳中,拱手向檀柘道謝。

大帳裡,除了曹朋和檀柘之外,蔡琰母子三人也坐在位子上。阿眉拐和阿迪拐兄妹的臉色還有些蒼白,眼中透着淡淡的恐懼之色。他們躲在蔡琰的懷中,不時的偷偷打量曹朋。而蔡琰則顯得很冷靜,坐在一旁,只是緊緊的抱着那一雙兄妹。經歷了太多的是是非非,蔡琰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從衛家離開的懵懂少女。

她知道,曹朋要帶她回中原,但卻沒想到,曹朋會用這樣一種暴烈的手段。

洪都則立於檀柘身後,一副恭敬模樣。

檀柘連忙上前,攙扶住了曹朋:“檀柘只是一個未開化的粗魯之人,能得北中郎將看重,焉能不從?再說了北中郎將與洪都有救命之恩,洪都是我的兄弟,我自當盡心竭力。不過,左賢王劉豹勢力很大,檀柘這次得罪了他,日後恐怕……”

曹朋笑道:“檀大人休要擔心,劉豹一時半會兒間,恐怕也抽不出手來對付檀大人。”

“此話怎講?”

“檀大人難道還不知道?”

“願聞其詳。”

曹朋道:“呼廚泉死了!”

五個字,令檀柘臉色頓時大變,而蔡琰更露出驚訝之色。

“檀大人莫要誤會,呼廚泉之死非我所爲,與我並沒有關係。他是死在軻比能大人麾下大將沙末汗之手,我實不敢居功。呼廚泉一死,劉豹和去卑必然會爲單于之位爭個你死我活。所以,就目前而言,檀大人的黑水部,沒有任何危險。”

檀柘心中不由得一動,“有這種事……”

軻比能竟然殺了呼廚泉?

着實令檀柘有些吃驚。不過,他也不是傻子,很快便弄明白了軻比能的真實想法。

漢室與匈奴結盟,勢必會對軻比能造成巨大的威脅。

南匈奴兇蠻好戰,有控弦之士近二十萬。若得到漢室的支持,獲得大量的輜重兵械,勢必會對草原上的鮮卑人進行報復。當年檀石槐在的時候,可是對匈奴人打壓的很嚴重。匈奴人現在得了勢,而鮮卑也大不如從前,又豈能不來報復?

軻比能現在正忙於和燕遊荔的爭鬥,斷然不希望匈奴發展壯大。

所以,破壞南匈奴與漢人的結盟,是一個最佳的手段。而殺死了呼廚泉,匈奴必將陷入內鬥。就如同曹朋所言的那樣,至少在目前,他檀柘還算是安全……

眼角餘光,在一旁的蔡琰身上掃過。

檀柘的目光中,透出幾分貪婪。

蔡琰心裡不由得一顫,下意識的縮了縮身子。

顛簸流離多年,他對檀柘的這種目光,再熟悉不過。雙手緊緊的抱着阿迪拐和阿眉拐兄妹,心裡暗自責怪曹朋:怎麼這麼快就把底牌交出?難道你不知道,胡人素來言而無信?

曹朋的目光陡然一寒。

越過檀柘,他看了一眼洪都。

就見洪都好似在不經意間,輕輕搖了搖頭。

曹朋突然笑道:“剛纔檀大人喚我北中郎將?”

“哦,莫非曹中郎還不知道嗎?”

“知道什麼?”

“你們漢家朝廷,已派人重修廉縣,並拜公子爲北中郎將,出鎮河西地區。

此事已經傳開了,據說你們漢家朝廷的官員,不日將抵達廉縣……呵呵,說起來,北中郎將出鎮廉縣,日後我黑水鮮卑,少不得還要多多麻煩曹中郎呢。”

如果說,最初檀柘的態度有些卑謙。

那麼聽說劉豹已難以構成威脅後,態度旋即發生了變化。

曹朋和龐統相視一眼,從龐統的眼中,看出了他內心中那一絲不屑。

於是,輕輕點點頭,示意龐統說話。

而龐統則冷笑道:“檀大人,雖說劉豹一時間抽不出手來,可依我看,黑水鮮卑的情況,也就變得更加危險。”

檀柘愕然,“這位先生是……”

“此我中原名士,荊州水鏡山莊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弟子,鹿門山龐季之子,龐統龐士元,號鳳雛,有大才幹。他如今爲我,他既然這麼說,必不是危言聳聽。”

一直以來,胡人對漢人,即敵視,又尊重。

匈奴人的崛起,與漢人的扶持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從戰國時,因戰亂而逃亡匈奴的漢人不計其數,其中不泛有大才能之人。特別是秦滅六國,六國貴胄或逃亡南方,或流離塞北,將漢家文化傳播與匈奴人……

包括匈奴人那位最具聲名的大單于冒頓,手下也有許多漢人謀臣。

這也使得匈奴人對漢人的文士,極爲尊敬。檀柘雖對漢人不屑,同時又非常敬重漢人的名士。雖然他沒有聽說過司馬徽和龐季的名字,但聽上去,似乎非常厲害。

檀柘連忙道:“還請先生指教,我黑水鮮卑,如何更加危險?”

龐統冷笑道:“若單以左賢王之力,黑水鮮卑可能抵擋?”

“無法抵擋!”

檀柘倒是實話實說,沒有任何隱瞞。

龐統說:“單只是一個左賢王,黑水鮮卑就抵擋不住。不過,劉豹若只是左賢王,想來敗黑水鮮卑容易,滅黑水鮮卑卻難。可如果劉豹爲大單于,傾匈奴之力,黑水鮮卑只怕有滅頂之災。而且,以我來看,左賢王繼任大單于,最有可能。”

“啊?”

檀柘嚇了一跳,半晌後期期艾艾道:“右賢王,似乎實力不弱啊。”

“右賢王實力雖然不弱,但卻有一個先天的劣勢。想當初呼廚泉爲了平衡去卑和左賢王的力量,於是把左賢王劉豹置於申屠澤,而命右賢王去卑,鎮守受降城……乍看,右賢王手中有精兵悍將,但呼廚泉一死,他想要進入朔方卻極難。

而劉豹在申屠澤,可以輕而易舉的渡過河水,佔領沃野等地,並乘勢攻取南單于庭。

他只需要把精兵置於河陰,就可以將右賢王的兵馬阻於大河之北。劉豹呢,只要拿下南單于庭,便能輕而易舉的獲得呼廚泉在朔方以內的所有力量……去卑即便是得了彈汗山的部落,但卻被阻於大河以北地區。東有烏丸,北有鮮卑,勉力生存或許容易,可要想問鼎大單于之位,我以爲斷無可能……”

龐統一番分析,令檀柘不由得冷汗淋漓。

他咬着嘴脣,半晌後擡起頭,輕聲道:“還請先生救我。”

曹朋,閉上了眼睛。

而龐統則笑而不語……

檀柘一咬牙,“曹中郎受命出鎮河西,檀柘願效犬馬之勞。”

“當真?”

“絕不食言。”

曹朋目光灼灼,凝視檀柘。

那銳利的目光,直令檀柘心中慌亂不已。

半晌後,曹朋突然道:“其實要想對付劉豹,並不難,我有八個字,可令檀大人不但不會受劉豹之威脅,還能壯大黑水鮮卑的力量。”

檀柘也顧不得矜持,連忙問道:“敢問那八個字?”

“很簡單,出兵漠北,聯手相爭。”

“出兵漠北?聯手相爭?”

這時候,龐統又一次開口:“劉豹此前,雄踞漠北,實力強橫。

但如今呼廚泉一死,他勢必會調兵馬返回朔方,以爭取單于之位,抵抗去卑的攻擊。

如此一來,劉豹在漠北的力量勢必大減……漠北兵力空虛,正是檀大人重回草原,建立大業的最佳時機。在這方面,曹公子可以給予檀大人最大程度的支持。

比如兵器,糧草……

檀大人當知道,曹公子甚得曹公看重。我去年就聽人說,曹公如今正在給軍中更換兵械。那些被換下的兵械,經過修補,雖比不得新發放的兵械,卻也能算得上難得……更重要的是,這批兵械的數量很大,若檀大人得了這些兵械,便可輕鬆立足於漠北。”

自漢武帝以來,鹽鐵論頒佈。

鹽鐵藉由官方買賣,對胡人的輸出控制極爲嚴格。

南匈奴屬於半歸化胡人,相對還好一些。可黑水鮮卑,一直沒有臣服漢室,而他們自行打造兵器的能力又薄弱,大多數是依靠走私的途徑,來進行買賣。

可走私,如何能保證質量?

黑水鮮卑的兵械一直都比較落後,所以每每和匈奴交鋒,都會吃很大的虧。

雖說是漢軍淘汰的兵器,可勝在數量龐大。

檀柘頓時動了心,如果能得到曹操在兵器上的支持,他立足漠北,還真就有可能實現。

眼中,透出炙熱,檀柘看着曹朋。

曹朋笑道:“家父尚兼武庫令一職,若黑水鮮卑給得起價錢,區區兵械,何足掛齒?”

檀柘聞聽,大聲道:“曹中郎,我黑水鮮卑別的不成,卻最擅長牧馬。

當年檀石槐大王在時,我黑水鮮卑的戰馬,在整個大鮮卑都算得上出類拔萃。不瞞曹中郎,當年檀石槐大王王庭親軍的坐騎,全都是我黑水鮮卑一手提供……若曹中郎能給予檀柘方便,檀柘可以用馬匹和牛羊,與曹中郎交換,你看如何?”

曹朋聞聽,不由得笑了。

“此事,我可以稟報曹公。”

“那聯手相爭,又是何意?”

龐統接着說:“檀大人,若劉豹爲大單于,去卑可會低頭?”

“不會!”

“不僅不會,而且還會與劉豹相爭。

單憑去卑一人之力,想要和劉豹相爭頗有困難。他的處境也算不得好,若檀大人能與去卑聯手,至少能與那劉豹相持。與去卑聯手,有諸多好處。去卑對朔方的興趣,遠甚於漠北。而且他實力不如劉豹,檀大人豈不是可以要求更多好處?”

曹朋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劉豹得了朔方,即便你願意臣服,也只是錦上添花罷了;而去卑實力較弱,你與他聯手,才能獲得更多好處。檀大人想要在漠北立足,去卑的支持至關重要。不瞞檀大人說,在下與去卑也算有些交情,若檀大人願意,我可從中引薦。”

檀柘這一次,是真的心動了!

曹朋和龐統相視一笑,心知這檀柘已經搞定。

他本不知道自己已出任北中郎將一職,而今從檀柘口中得知,也算是意外之喜。

看起來,曹操對河西同樣看重,所以纔會這麼痛快的答應下來。

只是這北中郎將,的確是出乎曹朋的意料之外。原以爲能得個護羌校尉的職務便已足夠,哪知道曹操居然直接委任他爲北中郎將。這北中郎將說起來也只是一個雜號將軍。可是,曹朋由此,便正式迴歸仕途,並且又獲得了升遷。

從職位上而言,北中郎將和越騎校尉差不多。

但北中郎將的權力,卻比越騎校尉大許多……整個河西,當以北中郎將爲尊。

而今,曹朋雖然還沒有得到印綬,但已經爲他在河西的統治,打下了堅實基礎。把黑水鮮卑趕出河西,令其在漠北與匈奴正逢,一方面可以牽制匈奴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能減少他在河西的危害。畢竟這麼一支人馬留在河西,總是一樁麻煩。

曹朋暗自慶幸,這檀柘不過中下之才,當不得大用。

與檀柘商議完畢之後,曹朋領着蔡琰母女踏上了回程之路。

“娘,我們要去哪兒?”

阿眉拐倚在蔡琰懷中,有些畏懼的詢問。

蔡琰猶豫了一下,挑起車簾,“曹公子,你欲將我母子三人,如何處置?”

曹朋一怔,“蔡大家不必擔心。

朋奉司空之命,迎蔡大家回家。等到了廉縣之後,我們等候使團到來。待使團人馬抵達後,蔡大家可隨田副使他們一同返還許都。有田副使照拂,斷無兇險。”

“曹公子,不回許都嗎?”

蔡琰詫異的問道。

“不,我會留在廉縣……剛纔檀柘說得話,想來蔡大家也聽的明白。朋已拜爲北中郎將,奉命出鎮河西。如此大好江山,若棄之不理,實在是有愧先賢。我將留在這裡,令河西騰飛……也許十年之後蔡大家再來,河西已成爲塞上江南。”

“塞上江南?”

蔡琰咬着紅脣,目光中透出迷離。

許久,她突然道:“曹公子可知,家父亦曾爲北中郎將。”

“啊?”

曹朋愕然看着蔡琰,有些不太明白,她這話語中的含義。

可蔡琰,似乎已失去了談興,車簾落下,從車中傳來一聲幽幽的嘆息之聲……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飢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車中,傳來胡笳聲。

曹朋疑惑的看着那低垂的車簾,忍不住扭頭問道:“士元,蔡大家這是怎麼了?”RO

第420章 覆沒第8章 籌謀未來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87章 慘案(二)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365章 周良第261章 愛蓮說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04章 初戰第518章 疏離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472章 趙偉章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544章 史老大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35章 梳理(二)第339章 三字經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258章 陸渾山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198章 出兵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58章 陸渾山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339章 三字經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283章 投名狀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53章 死士第196章 恩義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566章 鄉黨(二)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48章 朱夏第258章 陸渾山第259章 冢虎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274章 案中案第242章 虎豹騎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86章 慘案(一)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635章 梳理(二)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58章 陸渾山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593章 連環計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551章 歸附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235章 老嫗第55章 回家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677章 絕境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154章 真兇第202章 曲陽
第420章 覆沒第8章 籌謀未來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187章 慘案(二)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365章 周良第261章 愛蓮說第122章 海西縣的下馬威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04章 初戰第518章 疏離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472章 趙偉章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403章 文姬之請(一)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544章 史老大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35章 梳理(二)第339章 三字經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258章 陸渾山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198章 出兵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58章 陸渾山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339章 三字經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283章 投名狀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53章 死士第196章 恩義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566章 鄉黨(二)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119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二)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48章 朱夏第258章 陸渾山第259章 冢虎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274章 案中案第242章 虎豹騎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176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186章 慘案(一)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635章 梳理(二)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58章 陸渾山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593章 連環計第190章 吹夢到西洲第551章 歸附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235章 老嫗第55章 回家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690章 推心置腹第677章 絕境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154章 真兇第202章 曲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