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

雍奴是南匈奴左賢王劉豹麾下的豪帥。

按照周禮的說法,兩千五百人爲師,亦得爲千夫長。‘長’與‘帥’同義,故而千夫長也稱之爲師帥。匈奴與漢糾葛很深,所以也就引用了這個稱呼。

豪帥,即師帥。

雍奴此次奉命襲殺,卻不想那主人跑了。

跑了主人,那就千萬不能放過黑水之狼。如果殺了黑水之狼,無疑是一樁美事。

Www ●ttκa n ●c o

想必,左賢王也不會因之而責怪。

他一路追擊下來,就看到了一個漢人車隊。在雍奴眼中,漢人就是被屠戮的羔羊。雖說草原上有許多漢人集市,可對於雍奴而言,並無太大的意義。既然趕上了,那就殺了他們。漢人羸弱,那是匈奴人的對手?以至於,雍奴並沒有看清楚那車隊的儀仗。

曹朋正在觀察手中長刀,他已經確認,這口長刀,正是出自於曹汲之手。

曹汲造刀,用灌鋼之法,以柔鐵爲脊,加以鍛打而成。曹汲打造的刀,刀脊呈暗紅色。而其他地方,比如河一工坊打造出來的長刀,就沒有這一抹暗紅。可以說,這一抹暗紅色,也是曹汲獨有的標誌,別人就算是想要模仿,也模仿不來。

故而在許都,曹汲打造出來的刀,又名‘殘陽血’,取得就是那一抹暗紅之韻。

這口殘陽血,應該是曹汲在建安四年前後所造。

曹汲每年都會造出幾口寶刀,被人以重金收購……眼前這昏迷的青年手裡的這口殘陽血,應該就是被人收購的那一批。只是,天曉得怎麼落在了這青年手中。

也許是他重金購買;也許是他搶掠回來……曹朋本來並不想插手此事,可雍奴那一句話,卻惹怒了他!

“信之,一個不留!”

韓德大吼一聲,催馬就衝了出去。

雍奴哪裡想得到,這些漢人竟然敢反抗。眼見韓德衝過來,他本能的擡手就是一箭,卻被韓德在馬上輕鬆閃過。而他這一箭,也惹怒了隨行護軍。三名軍司馬勃然大怒,回頭向田紹看去。

田紹也知道,這時候他必須做出決斷了!

他是大漢使團的護軍,代表着大漢的榮耀……反正出了事,有曹朋頂着,田紹也不擔心,於是森然冷笑道:“傳令下去,一個不留!”

剎那間,三軍齊動。

匈奴人這時候纔看清楚了這車仗的旗幟,雍奴也嚇了一跳。

“我等是……”

他想要高呼:我們是左賢王部曲。

可是,韓德哪會給他這個機會?胯下坐騎,飛馳而來,眨眼間就到了雍奴跟前。大斧本藏於身後,只見那韓德在馬上猛然長身而起,圓盤大斧掛着一聲風雷,呼嘯而來。那雍奴連忙舉刀相迎,只聽鐺的一聲響,刀斧交擊,雍奴被一股巨力掀起,呼的就落到了馬下。沒等他起身,韓德的馬已經到了,戰馬仰蹄,兇狠的踹在了雍奴胸口。只聽咔嚓一聲,雍奴的胸骨,被那馬蹄一下子踹碎……韓德,如虎入羊羣,大斧翻飛,無人可擋。

王雙也耐不住寂寞,催馬輪刀,殺入敵陣當中。

匈奴人大叫一聲想要逃竄,卻見三隊護軍呼嘯而來,將匈奴人圈住,就是一頓狠殺。

這場發生在石嘴山腳下的戰鬥,並沒有持續多久。

當劉光趕到時,只見遍地殘屍,血流成河……“誰讓你們大開殺戒。”

劉光勃然大怒。

曹朋已命飛眊將青年看護起來,聽聞劉光的喝問,他立刻催馬上前,“我下的命令。”

“曹朋,你可知道,我們此行出使匈奴,乃爲結好,你豈可……”

“結好歸結好,若是連臉面都護不住,結好又有甚用?臨沂侯未聽,他們要我們留下貨物嗎?”

“可是……”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曹朋突然雙手高舉過頭頂,仰天大聲呼喊:“霍將軍,若在天有靈,請佑江山。”

當年,霍去病縱橫漠北,殺得匈奴血流成河。

以至於草原上流傳這首民歌……曹朋喊罷,向劉光看去。

卻見劉光滿面通紅,一雙眸子怒視曹朋,半晌後冷哼一聲,撥馬返回車隊。

曹朋在譏諷他!

想當年,霍驃騎何等雄姿,令匈奴俯首。

而你,身爲漢家子弟,竟然連這一點擔待和勇氣都沒有。

劉光感覺着,周圍那一雙雙目光,帶着嘲諷之意。他心裡憋屈,他感覺着窩囊。

他也想殺匈奴,可他是正使,他知道自己此行匈奴的目的!

心裡面,對曹朋的所作所爲,暗自讚歎。但是在表面上,他必須要去質問曹朋。

如果是在以前,曹朋或許會給他留有顏面。

但大河刺殺之後,兩人已撕破了麪皮,註定了會成爲對手。

既然是對手,曹朋打擊起來,絕不會有半點心慈手軟。若換成劉光站在曹朋的立場上,同樣不會放過曹朋。他扭頭向曹朋看去,卻見曹朋也正立馬凝視着他。

心裡面萬般的憤怒,到此時也只能化作一聲長嘆。

曹友學,我誓殺汝!

當晚,在距離石嘴山山口以北三十里處的一個市集紮下營寨後,沒有多久,便看到一隊匈奴騎軍從朔方方向趕來。他們,正是呼廚泉派來迎接使團的人馬。

前來迎接使團的,是右賢王去卑。

此人,是呼廚泉的心腹,更是呼廚泉的左膀右臂。呼廚泉登上單于之位以後,也不太輕鬆。左賢王劉豹是於夫羅之子,手中掌握着一支極爲強大的力量……而呼廚泉雖爲南匈奴單于,對劉豹也頗爲忌憚。

他必須要壓制住劉豹,而想要壓制劉豹,就必須要依靠去卑。這幾年來,去卑的右賢王部不斷壯大,也有呼廚泉暗中扶持的原因。以去卑牽制劉豹,使得權力保持在一種平衡的態勢下。只有如此,呼廚泉纔可以更好的統治住南匈奴。

劉光和去卑是老熟人了!

早在當年漢帝東歸時,兩人便認識。

去卑前來迎接,劉光自然熱情招呼。當晚,左使周良,右使田豫皆在大帳中款待去卑。

本來,按照規矩,曹朋也應參加。

但也不知是劉光故意還是其他原因,曹朋並未得到通知。

而他本身,也不太願意去向匈奴人示好。剛殺了一羣匈奴人,扭頭又要向對方示好?

至少曹朋做不來這種事情。

況且,他本身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軍帳裡,燈火通明。

一名行軍大夫,正在小心翼翼的爲洪都療傷。

這行軍大夫,原本是少府太醫院治下的太醫。因此次出使的緣故,曹朋專門找了華佗,請他派出。這一路上,的確是幫了不少的忙。行軍大夫爲洪都取下身上的箭矢之後,抹上了金創藥,這才長出一口氣,從王雙手裡接過了溼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已經沒事了……不過失血過多,恐怕一時半會兒難以恢復,但不會有姓命之憂。”

曹朋聽罷,微笑着點頭道謝。

他送走了行軍大夫後,迴轉軍帳,就見洪都幽幽醒轉。

“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洪都醒來後,看清楚周圍的狀況,立刻反應過來,強撐着想要下榻,向曹朋拜謝。

“咦,你這官話說的不錯嘛。”

洪都說的是漢話,所以曹朋倒也不需要人翻譯。

“小人原本是長安人氏,興平中,李傕郭汜圍困長安,小人護着老母逃出京兆。本來是想要到塞上投奔一親戚,不想中途母親受了風寒,得黑水鮮卑大人檀柘資助,方救回母親的姓命。在那以後,爲報答檀柘大人的恩情,小人就留在黑水鮮卑。”

“黑水鮮卑?”

曹朋一怔,扭頭向旁邊問道:“黑水鮮卑在哪裡?”

“回將軍的話,黑水鮮卑在石嘴山以南,賀蘭山腳下。”

“那檀柘又是何人?”

“這個……檀柘,乃鮮卑王檀石槐之子。自鮮卑王死後,鮮卑分裂,檀柘大人獨領黑水鮮卑一支。”

檀石槐之子?

曹朋聞聽,不由得愕然。

他倒是知道檀石槐這個名字,不過是在重生這個時代之後,才得以知曉。

這檀石槐是鮮卑部族的首領,在世時,曾創立了鮮卑律法,統一了東西諸部落,立王庭於彈汗山,兵強馬壯,征戰四方,將昔曰匈奴故地,東西兩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盡納入鮮卑牧場。隨後,他又把轄地分爲東、中、西三部,每部置大人爲首領,寇邊犯境,給漢室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桓帝時,朝廷曾派兵征討,結果慘敗而回。

又派遣使者授予印綬,欲封檀石槐爲王……你可以當鮮卑王,但是必須臣服我漢室。

甚至,桓帝還提出了和親。

但檀石槐卻不肯接受!

這是個很有個姓的傢伙,桀驁不馴,有雄才大略。

靈帝熹平六年,朝廷再次派兵征討,分三路出擊。結果,被檀石槐以三部大人擊潰。

從此,這檀石槐在塞北稱王,不服漢室,囂張跋扈。

光和四年,檀石槐病死,年四十五歲。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諸大人世襲……龐統突然扯了一下曹朋,轉身走出軍帳。

曹朋一怔,而後安撫了一下洪都,也跟着走了出來。

“士元,什麼事兒?”

“恭喜友學,賀喜友學!”

曹朋一頭霧水,“士元,喜從何來?”

龐統微微一笑,在曹朋耳邊低聲道:“我有一計,可令友學輕而易舉,掌控河西。”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90章 誰是誰非第51章 夏侯蘭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530章 角力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43章 回家第207章 偷營第215章 奇兵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537章 三薦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406章 紅水縣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61章 龍潭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396章 亂(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272章 黑眊到第272章 黑眊到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19章 燕人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99章 斬顏良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279章 李中郎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664章 紈絝女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643章 子龍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結束感言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4章 成記商行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174章 情信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673章 殤(一)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238章 天車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90章 誰是誰非第51章 夏侯蘭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530章 角力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43章 回家第207章 偷營第215章 奇兵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537章 三薦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406章 紅水縣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61章 龍潭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396章 亂(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272章 黑眊到第272章 黑眊到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40章 宛城之獻刀第497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219章 燕人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99章 斬顏良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279章 李中郎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664章 紈絝女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643章 子龍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結束感言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4章 成記商行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174章 情信第632章 約法三章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41章 宛城之夕陽聚第70章 霸王三甩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673章 殤(一)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238章 天車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一)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