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力壓羣雄

弘文館的議堂裡,出現了死一般的寂靜。與此前尉遲敬德的轟轟烈烈一鬧,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對比。

所有人,都看着那個病體未痊十分虛弱的房玄齡。

長孫無忌,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經歷過風浪的人物。這個時候,他居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慌張,只是淡淡一笑,說道:“玄齡的立場如此鮮明堅決,是好事。如今,四個執掌中樞的宰相,兩人支持出戰,兩人反對出戰。如果,仍是相持不下。沒辦法,只得前去請陛下區處了。”

“軍情如火,豈能耽擱?”李道宗說道,“司徒,我們在這裡坐着飲茶敘談,心不慌氣不急,可是前線的每一時每一刻,都可能有千百人面臨生死流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房玄齡的話,說得由淺入深在情在理,還有何可辯駁商議的?如此遷延下去,便是誤政誤國。我等在朝大臣因一時之爭執而導致前線將士生靈塗炭,情何以堪啊?”

“那依王爺之意,如之奈何啊?”長孫無忌雙手一攤,做無奈之狀說道,“如今,所有朝臣分成等同的兩派,各執一辭相拒不讓。不管從了哪一方意見,另一方人定然不服。如此,便要朝堂之上的巨大矛盾。王爺,吐蕃也好高昌也罷,再如何鬧,也是壞不了大唐的根本奪不了中原的江山的;要是我們從內部生亂鬧將起來,那可是要壞大事的。現如今又正值多事飄搖之秋,朝堂的穩定,勝於一切。某也是站在大局上考慮的,非是爲一己之私,還請王爺諒解。”

長孫無忌這番說辭可是說得夠圓滑,讓李道宗也沒了挑剔之處。李道宗碰了個軟釘子,只得點了點頭:“那便……請皇帝陛下定奪吧!”

“陛下病體沉重,如何理政?”房玄齡說道,“他若能來,豈會等到現在?”

“哎……”衆人都嘆了一口氣,搖頭。

眼下這個局面,僵持不下,委實不妙。

這時,魏徵突然起了身來,招手喚來隨僕示意伺候他離開這裡。長孫無忌驚訝道:“玄成這是要去幹什麼?”

“魏某,就請告辭了。”魏徵嘆了一口氣,給衆人環手拜了一禮,說道,“看來,魏某的確是有些老了。這人一老,就容易糊塗。以後,此等朝堂大事,魏某輕易不參與了,免得誤己誤人。”

“玄成何出此言?”長孫無忌與房玄齡都驚訝道。

“哎……我是沒幾天好活嘍!”魏徵搖頭而笑,說道,“臨死之前,我可不想再犯下什麼重大的過錯,惹人笑柄。玄齡,說到底,還是你有見識啊!魏某一生從不服人,今次服你了。你說得對,蘭州,是應該出戰。”

“爲什麼?”好多人一起驚訝的問道。

誰人不知,魏徵是一塊鐵骨頭,就算皇帝威脅要殺了他,他也是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與意見的;誰人不曉,魏徵一生進諫無數次被皇帝採納的只佔多數,他的見識與主張,也歷來是最爲出衆併爲人稱道的。貞觀大唐能有今日之盛世,於魏徵的正直與主見,關乎甚大。就連李世民也說,貞觀前,房玄齡功勞第一;貞觀後,魏徵功勞第一。

幾乎是在天下人的印象裡,魏徵的字典裡就應該沒有“改變意見”這四個字!

可是今天,他破天荒的在弘文館這樣重要的御前會議之上,當着滿朝重臣,生生的扭換了自己的觀點!

“問我爲什麼?”魏徵輕然一笑,這個硬脖子鐵骨頭的老頭兒,臉色少有的溫和甚至還帶一點羞怯,他說道,“房相公說的那個書生的比方,讓魏某想起了自己年輕之時。衆所皆知,魏某起身寒微家中貧窮,早年求學之時,魏某經年不回家探望。每每三五七年回家一趟,總是聽聞有哪個親人亡故,或是故土遭受了什麼災害。魏某,因此而經常責怪家中同胞,爲何不通知我一聲,也好讓我盡孝道。魏某至今記得老父的一番話,他說,既是外出求生,就分分老老實實的求學,別的都不要想。你若老是惦念着家中的親人田舍,不如就扔了那求學的幌子,在家經營幾畝薄田度日罷了,也可讓我等認命,對你的前程免了這份莫須有的期盼。”

衆人聽完後,靜默無語。

魏徵笑了一笑,又道:“些許陳年舊事,讓諸公恥笑了。其實魏某是想說,眼下我大唐朝廷是有一些動盪,但不至於壞了根本,畢竟皇帝陛下仍然君臨天下,這大唐的江山就壞不了;蘭州之地的確是耗了不少的錢糧一度成爲大唐最大的負擔,可是現在蘭州已經走出了這個困境,至少可以自給自足了。若此時謀和休好,便是真的半途而廢,以往投入的錢財人物那就真是浪費了。房玄齡主管大唐的財政錢糧,沒人比他更清楚這筆帳怎麼算。玄齡,我問你。如果現在半途而廢,再要從頭做起重新備戰,當耗費幾何?”

“玄成這話問到點子上了,這也是房某爲什麼要支持蘭州出戰的原因。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收勢不發再要起勢,一則失了先機,二則,更加費力。”房玄齡說道,“房某仔細估算過了,如果此時與吐蕃休好罷了戰事,則此前在蘭州的一切投入皆成虛話。經過一兩年的建設,蘭州已經成爲一個西陲的重要商旅中樞,錢糧收入十分可觀,而且兵強馬壯正當用武之時。若此時罷戰,則絲路之上的商旅財富要與高昌、吐蕃、西突厥平分,大唐喪失數個西域屬國。除此之外,蘭州大軍勁銳的兵鋒,爲之一墮。如此,蘭州便要變成一灘死水,非但是以往的富庶與繁華難以繼續,到時還得撤軍回朝、遷民回中原。這又得費去多少人力物力?——話說回來,中原與夷邦之間的所謂和平,真正能持續多少年呢?現在吐蕃願不願意求和還很難說,就算他們願意了,也是一副趾高氣揚的姿態,認是是我大唐怕了他不得己與之休好。蠻人素無信義,賜婚一舉雖能暫時緩合兩國矛盾讓戰火稍歇,但誰能保證心生傲慢的吐蕃人能老實多久,又來發動戰爭?到時,失去了絲路活水供養的蘭州已不復今日之盛壯。可以料想,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蘭州,必然又回到百姓貧窮入不敷出的狀態。朝廷爲防禦西線每年要支出多少財賦?不僅如此,短暫而虛妄的和平能讓人懈怠和麻木,若吐蕃來襲時我蘭州兵馬疏於戰陣兵鋒失了勁銳……諸位,房某絮絮叨叨說了這多,其實只有一個意思——現在表面看來與吐蕃開戰很不是時機,其實從根本上講,是十分划算的!”

“所以,玄齡,魏某才服了你這個大唐的大管家啊!”魏徵點頭而笑,又搖了搖頭,說道,“我等在官言官在位言位,都沒能像你一樣,站在社稷長遠的角度來思考。魏某是真老了……好了,諸公,魏某告辭了!魏某,生平第一次在重要朝議之中,收回並改變自己的意見——我,支持蘭州用兵!告辭!”

兩名家僕左右攙着魏徵,出了門,將他擡上一挺竹木椅紮成的簡易擡轎,吱吱吖吖的擡走了。

所有人的視線,一直目送魏徵的消失,半晌無語。

今日這會議,實在是一波三折,太富有戲劇性。起初,許多人以爲會是長孫無忌以絕對優勢壓倒主戰派,呈現一邊倒的態勢;結果魏徵一出手就打破了長孫無忌的這個幻想說要所有人表態,秦慕白妙筆生花來了個“民主投票”打了長孫無忌一個猝不及防,從而極大的淡化了長孫無忌個人的影響力與威懾力。

緊接着,尉遲敬德的攪局,房玄齡的突然出現,褚遂良的意外中立,都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

局勢,眼看着在朝主戰派有利的一方傾斜。

長孫無忌,依舊沉得住氣。

雖然現在他暫時無法一邊壓百巧的完全擊敗主戰派,但他有充分的自信,只要自己還咬着不放,就沒人能逾越他最後的防線。

那支奇兵房玄齡不可以,臨陣倒戈的魏徵不可以,城府深沉的褚遂良,這三個人加起來,也不可以!

“我等主事謀國,豈能如魏徵一般感情用事?魏徵啊魏徵,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竟因房玄齡的一個比方與你年少求學時的經歷相似,居然就改變了態度。此事若傳揚出去,必損你一世英名!”長孫無忌搖頭而笑,他非但沒有隨了半分銳氣,反而閒定自如,侃侃道,“誠如斯言,魏徵的確是老了。他因病重已離朝多時,他的意見與當下時局略有不符,也是正常。魏公,姑妄言之,諸位姑妄聽之,不可全信,更不可失了自己的主見。”

秦慕白心中凜了一凜:長孫無忌,的確是老江湖!這樣不利的局面下,還是能撐得住篙穩得住舵。他這些話,分明是說給在座的許多朝臣聽的,一來有鼓舞士氣的用意,二來,也有威脅恫嚇的意思!

“輔機,這麼說吧……”房玄齡說道,“正如王爺所言,軍情如火,此等軍國大事不宜延俄。你說個方案,該要如何才能議出個結果?我等總不能在這裡爭上個三天三夜吧?到那時,說不定蘭州已是血流千里,一切晚矣!”

“玄齡此話在理。”長孫無忌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這樣吧,我們就把秦慕白建議的那個投票方式,再進行一次。不過這一次,由執掌閣部中樞的正職宰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副宰輔、以及三品以上僕射、尚丞、尚書、大將軍職事官,公開表決。這些人,都是大唐中樞的核心成員,更加權威和有說服力。公開表決,也避免了不負責任與推諉跟風。諸位以爲如何?”

秦慕白心裡一堵:狡猾!誰不知道三省六部的核心機要大員,一多半是你長孫無忌的心腹,或者攝於你的權威不敢與你叫板?十六衛大將軍之中,除了尉遲敬德、程知節等少數幾人,雖有立場但無奈之下也不敢公然與你長孫無忌爲敵?個“公開表決”啊!

長孫無忌,這回算是力壓羣雄,大大的囂張了一把了!

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443章 梟雄半生,跋扈一世第97章 不罰卻賞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86章 與衆不同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50章 兄弟聚首第4章 秦府大院第43章 長孫無忌第302章 奇謀妙計第76章 受人之託第15章 牆裡鞦韆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324章 疑竇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411章 爲第371章 終南山之巔第26章 媚娘從商第78章 怒不可遏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36章 殺雞儆猴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79章 不虛此行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80章 四人相聚第26章 媚娘從商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76章 受人之託第221章 離間計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508章 驚魂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153章 出遊射獵第275章 阻礙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384章 梧桐第153章 出遊射獵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423章 妖刀出鞘第221章 離間計第522章 驚豔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248章 託孤第68章 英勇跳河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19章 異變鬥生第132章 使命第63章 深層的想法第441章 詭譎森森第217章 較量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270章 送瘟神,迎死神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515章 暗流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280章 破繭成蝶第450章 事在人爲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199章 盛世長安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247章 王妃的遺願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1章 前世今生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448章 天雪築京觀,萬骨爲我枯第55章 李泰的用心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201章 再會,長安第292章 逼宮第409章 圍魏救趙
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443章 梟雄半生,跋扈一世第97章 不罰卻賞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86章 與衆不同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50章 兄弟聚首第4章 秦府大院第43章 長孫無忌第302章 奇謀妙計第76章 受人之託第15章 牆裡鞦韆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324章 疑竇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411章 爲第371章 終南山之巔第26章 媚娘從商第78章 怒不可遏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36章 殺雞儆猴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79章 不虛此行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80章 四人相聚第26章 媚娘從商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76章 受人之託第221章 離間計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508章 驚魂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153章 出遊射獵第275章 阻礙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384章 梧桐第153章 出遊射獵第126章 千絲萬縷第423章 妖刀出鞘第221章 離間計第522章 驚豔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248章 託孤第68章 英勇跳河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19章 異變鬥生第132章 使命第63章 深層的想法第441章 詭譎森森第217章 較量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270章 送瘟神,迎死神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515章 暗流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280章 破繭成蝶第450章 事在人爲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199章 盛世長安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247章 王妃的遺願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1章 前世今生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448章 天雪築京觀,萬骨爲我枯第55章 李泰的用心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201章 再會,長安第292章 逼宮第409章 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