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遊刃有餘

從肉眼判斷,這件粉彩開光人物瓶胎質純白,略顯潤澤,只是質地粗糙,胎質雖然是清代所用的泥胎,但是質感上不算太好,只可能是一般民窯燒製而成的。

其三看紋飾,此器肩部朔獸頭紋,獸頭紋出現的時間相當早,但是每個朝代都有着變化,這個獸頭紋的造型細膩,精雕細琢而成,帶着很明顯的清代風格。

其次便是瓶身上的開光人物圖,所謂開光,指的是在爲了使器物上裝飾變化多樣,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狀,譬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然後在該空間裡裝飾花紋。

此瓶開光爲一個圓形圖案,內飾人物,其衣着髮型都是清代樣式。

其四看款識,因爲民窯出土的,所以底部並沒有款識。

其五看工藝,粉彩乃是清代康熙晚期在五彩瓶的基礎上創造出的,其彩繪方法一般是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乾淨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

由於砷的乳濁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並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爲“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佈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國畫的特徵。

所以從色彩上可以很輕鬆的辨別出是粉彩風格,斷代也就最早是康熙晚期了。

當然每一代的粉彩又有着不同,眼前這粉彩看起來顆粒精細,紋飾豐富,應該是雍正年間之物。

所以,從整體上這麼一判斷,趙卓便斷定此物乃是清朝雍正年間的瓷器,其價格並不貴,也就四五千。

雖然說起來這麼多,但是在趙卓分辨起來卻不過兩三分鐘的時間,然後,他便在紙上寫下了真品、雍正年之物幾個字。

一看到趙卓寫下答案,方右銘便不由微微眯起眼來,看了看錶,不由得朝着姚文生望了一眼。

姚文生表情依然平靜得很,雖然趙卓的鑑定速度確實很快,甚至說可以說神速,不過卻不可能給予過高的評價,天知道他是不是猜的呢?

趙卓鑑定完第一件之後,立刻開始着手分辨第二件瓷器。

方路見到趙卓居然比自己先一步分辨完,眉頭不由得一皺,因爲他這五辨才分辨到四種,而且瓷器辨別一點都馬虎不得,必須要從整體到局部全部分辨,否則有一點出了紕漏便可能是贗品。

不過,他自信自己眼力絕對在趙卓之上,而且比賽可沒有限定時間,所以便不慌不忙的繼續分辨起來。

在他繼續分辨的時候,趙卓的目光已經落到了第二件瓷器上,這乃是一件粉彩開光嬰戲圖紋瓶。

所謂嬰戲圖,最早出現在唐朝的長沙窯瓷器上,不過因爲唐朝時代擅長畫嬰孩見長的畫家並不多見,所以唐朝瓷器很少出現嬰戲圖。

而到了宋朝時代,定窯、磁州窯、耀州窯、介休窯、景德鎮窯、容縣窯等都曾用嬰戲圖作裝飾,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繪,且將兒童的嬌憨之態描繪得傳神之至。

到了明清時期,已經從簡單的一兩個幼童形象發展到百多個幼童,寓意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圖案。

雍正、乾隆兩朝的官窯瓷器,嬰戲圖畫工嚴謹,多見兒童衣紋清晰,眉清目秀,動作天真爛漫,更爲傳神。

眼前這瓷瓶上的嬰戲圖,人物多達五人,而且畫工嚴謹,但是由於胎質粗糙,可見乃是清朝的民窯燒製,價格亦不昂貴。

趙卓保持着固定的姿勢,摸着下巴,擡着手肘,目光從瓶口到瓶底,又從瓶底到瓶口,不過兩三分鐘,便又將這一件瓷器鑑定完畢,乃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真品。

方右銘眼睛又亮了一下,姚文生那波瀾不驚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鬆動,不爲別的,因爲就算是他鑑定這件瓷器也花了足足五分鐘。

這嬰戲圖看起來簡單,每個時代的風格特點都十分明顯,然而,現代的高仿技術是何等高超,能夠把每個朝代的畫風把握得恰到好處,再加上這粗糙的胎質其實很容易被當成贗品,所以在鑑定時必須細細考慮,才能得出結論。

然而,趙卓不僅鑑定的速度如此快,而且答案也是如此的準確,如果說第一件瓷器的鑑定還只是碰運氣,那麼這第二件莫非也是揣測的嗎?

而且,這種速度還是建立在沒有用手摸的基礎上,如果用手來摸的話,速度豈不是更快嗎?

如果眼前的青年真有這種實力,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趙卓並沒有任何的停頓,鑑定完了第二件後,目光便移到了第三件瓷器上,這是一件頗爲普通的青花瓷瓶。

青花瓷的出現時間遠在唐宋年間,於元代成熟,明代成爲瓷器主流,清康熙時期達到頂峰,同時衍生出了多個品種,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產地,便有着不同的風格。

由於青花瓷跨越的年代極廣,甚至說在近代,景德鎮出現了大量專門仿製青花瓷的高仿品,無論是在繪畫風格、用料甚至在胎質上,都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所以,這常見的青花瓷在分辨上也要頗爲謹慎。

不過,趙卓很快在瓶底的款識上看出了破綻,這青花瓷所落的款爲“大明成化年制”,字體雖然是飄逸流暢的篆書字體,然而卻沒有成化年特有的鐵劃銀勾,而且,釉面也沒有云霧之氣,而這兩點恰恰是分辨成化年青花瓷器的重要依據。

於是,趙卓便很快的寫下了贗品二字,接下來鑑定第四件瓷器。

墨靈站在趙卓的身邊,歪着頭看着他鑑定着每一件瓷器,臉上帶着濃濃的笑意,也不插話,和趙卓在一起這麼久,她也算是看着他成長起來的,所以,趙卓究竟有多強的實力,墨靈心裡是最清楚的,所以她明白,鑑定這些瓷器,並不需要自己去過問。

而趙卓在近來不斷的鑑定中,也漸漸培養起一種超然的自信力,那就是,在不需要墨靈插手的情況下,也能夠堅信自己的判斷,而這對於趙卓而言,也是重要的成長。

眼看着趙卓一件件的鑑定,時間長則不過七八分鐘,短的不過兩三分鐘,但是每一個答案都和姚文生鑑定出的結果一樣。

連續六七件瓷器鑑定下來,方右銘的眼睛已眯成了一條線,仔細的打量着趙卓的一舉一動,姚文生的眉頭則皺得深深,眼神裡甚至還有些狐疑,眼前的青年不過20出頭的樣子,怎麼可能有這麼強的鑑定能力?

就拿自己這個二級鑑定師來講,要想不靠手感來鑑定這些瓷器,都可能沒辦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正確率,縱然靠蒙能夠彌補誤差,但是眼前這青年,每一次鑑定後都是自信滿滿的寫下答案,那種自信絕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百分之百確信自己所鑑定的結果。

更爲詭異的是,青年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而且不是一件瓷器快,是所有的瓷器都快,也就是說,他對每一種瓷器的掌握都非常的全面,鑑定師目光流暢,上下左右的移動着,沒有絲毫的停滯。

姚文生身爲職業鑑定師,雖然公司的同事也可謂是藏龍臥虎,但是在自己這個年齡層次上,他也自信不會輸給其他人。

然而眼前這青年所表現出的實力,卻讓他心頭暗暗驚愕。

再看方路,二人不約而同的眉頭一蹙,12件瓷器,趙卓如今已經鑑定到了第九件,然而方路才鑑定到第七件。

二人之間表現出的差距並不只是兩件那麼多,比起趙卓的氣定神閒,光是肉眼,每一件的鑑定都顯得遊刃有餘,方路每多鑑定一件,眉頭便加深一些,眼睛時而瞪得大大的,時而眯成一條線,手上絕離不開放大鏡,而到如今第七件時,額頭上便滲出了一顆顆的汗珠,足見鑒定的辛苦,而那眉頭更是形成個“川”字。

更讓方右銘二人心頭一沉的是,方路鑑定出的7件瓷器,其中一件鑑定錯誤,把贗品弄成了真品,其中一件把年代弄錯,把明朝洪武年的弄成了嘉靖年間。

如果趙卓後面三件都保持正確的話,那麼這場比賽方路就是必敗無疑了。

第十件、第十一件、第十二件,方右銘二人幾乎是瞪直了眼睛,看着趙卓將這三件鑑定完,而每一個答案寫上去,二人心頭便沉一下,不爲別的,只因爲趙卓寫上去的都是正確答案。

待到趙卓鑑定完,方路此時正在鑑定第十件,雖然他的心理素質不錯,並沒有因爲趙卓的鑑定速度而受影響,可惜二人的實力上卻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未完待續)

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上)第四十八章 第一場開幕第八章 古玩收購商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九章 對陣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九十二章 爲博陵第平反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四章 真假難辨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六十二章 假玉第一章 震懾(下)第一章 同窗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六章 鐵證第四十六章 無價之寶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八十一章 又一個古靈第二章 拼酒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二章 宴會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一章 墨玉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七章 逛街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十六章 盧家之行第三章 僞善第六十九章 魚嘴藏第五十一章 慈禧用瓷第二章 宴會第十七章 雕刻師第十一章 內幕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十三章 圍攻第十三章 商務酒會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下)第七章 選號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八章 第一局開場(下)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三章 自取其辱第十四章 痛下狠手第十四章 痛下狠手第十三章 還是流氓第五十二章 御製筆筒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一章 墨玉第十三章 圍攻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三十章 開拍第十三章 商務酒會第十四章 交換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上)第十一章 一鳴驚人第十一章 聯誼(上)第九章 中天會所(上)第九十章 爭鋒第二十章 比眼力,誰怕誰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二十七章 隋朝陶俑第八章 第一場開局(上)第十六章 三大世家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十六章 先機第十二章 盧兆鋒的請求第九十章 爭鋒第三十一章 解圍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二章 明爭暗鬥第五章 陷害第一章 幫忙第七十七章 霧山第一章 震懾(下)第七十一章 尋找元家大屋第二十四章 狀元村淘寶第三章 逼問第二章 奇才第三十八章 唐三彩第七章 家變第十七章 盧家傳世古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第八章 古玩收購商第十五章 揹負的榮譽第七章 完勝第六章 如期而至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一章 震懾(上)第七十四章 又一個上當者第十八章 震驚第二十章 洪憲瓷第九章 中天會所(上)
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上)第四十八章 第一場開幕第八章 古玩收購商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九章 對陣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九十二章 爲博陵第平反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四章 真假難辨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六十二章 假玉第一章 震懾(下)第一章 同窗第十章 麒麟吐珠第六章 鐵證第四十六章 無價之寶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八十一章 又一個古靈第二章 拼酒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二章 宴會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一章 墨玉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七章 逛街第四章 古錢市場第十六章 盧家之行第三章 僞善第六十九章 魚嘴藏第五十一章 慈禧用瓷第二章 宴會第十七章 雕刻師第十一章 內幕第八十二章 底細第十三章 圍攻第十三章 商務酒會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下)第七章 選號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八章 第一局開場(下)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三章 自取其辱第十四章 痛下狠手第十四章 痛下狠手第十三章 還是流氓第五十二章 御製筆筒第二十六章 偶得汝窯瓷第一章 墨玉第十三章 圍攻第九章 中天會所(下)第三十章 開拍第十三章 商務酒會第十四章 交換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上)第十一章 一鳴驚人第十一章 聯誼(上)第九章 中天會所(上)第九十章 爭鋒第二十章 比眼力,誰怕誰第四十九章 各展奇珍第六十章 第二場落幕第二十七章 隋朝陶俑第八章 第一場開局(上)第十六章 三大世家第六章 韓朵兒的心事第十六章 先機第十二章 盧兆鋒的請求第九十章 爭鋒第三十一章 解圍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二十二章 再勝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十五章 偶遇第三十二章 明爭暗鬥第五章 陷害第一章 幫忙第七十七章 霧山第一章 震懾(下)第七十一章 尋找元家大屋第二十四章 狀元村淘寶第三章 逼問第二章 奇才第三十八章 唐三彩第七章 家變第十七章 盧家傳世古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第八章 古玩收購商第十五章 揹負的榮譽第七章 完勝第六章 如期而至第二十三章 白城瓷器市場第一章 震懾(上)第七十四章 又一個上當者第十八章 震驚第二十章 洪憲瓷第九章 中天會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