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豐經理乞求的樣子,衆人都不由有些心軟起來,墨靈也傷感的道:“大哥哥,沒想到這豐經理還是個頗有情義的人呢,我們是不是就不要再追究他了?”
趙卓不由得朝大頭等人望去,大頭便嘆道:“小卓,我看這事情就算了吧,豐經理應該也是一時糊塗。”
見到大頭都這麼說了,趙卓便道:“那好吧,豐經理,這件事情我就當沒有看見過,不過,希望你就此收手,不然金字典當行這幾十年的金字招牌是真會砸在你手裡的。”
豐經理大爲感激的道:“謝謝趙先生,謝謝諸位,我現在也是翻然悔悟,以後再也不會做這種事情了。”
趙卓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做過多的糾纏,正象豐經理所說的一樣,古玩界這樣的騙局實在太多太多,很多古玩商人都是用這樣的手段起家的,若真追究起來不知道多少人是清清白白的,所以既然豐經理有悔改的意思,而且設這騙局的時間也並不長,大頭的錢也追回來了,趙卓便和衆人一起離開了。
豐經理親自將幾人送到典當行大廳裡,就在趙卓等人要出門的時候,一個六十來歲的老者推開門走了進來,懷裡抱着個東西,裹着一塊有些泛舊的紅布。
一見到這老者,豐經理眉頭便不由得一皺,小聲朝着趙卓說道:“趙先生,上次收的贗品就是這老頭拿來的,據我們行的鑑定師說,那可是以假亂真的高仿啊。”
趙卓沒說話,只是上下打量了老者一下,老人家看起來很清瘦,相貌也很慈祥,怎麼看也不象個拿着贗品來抵押的人,而且,若真知道是高仿,大可以拿到古錢市場那邊去倒賣,畢竟淮海市是沒有古玩市場的,而古玩的需求量確實很大的,所以中天會所才能吸引那麼多的大商人。
然而,將贗品拿到典當行來賣,根本就是虧本生意,不管有多值錢,進了典當行,那價值就會被壓到最低,就算這東西值上百萬,那一當也只能當個幾萬塊,所以豐經理能夠支出三十萬,至少可以看出他本姓倒是不壞,這也是趙卓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
老者一走進來,一眼就看了豐經理,立刻走了過來,急切的說道:“豐經理,我又來當東西了。”
豐經理雖然吃了啞巴虧,但是錯在自己眼力不行,尤其是趙卓在這裡,便不好發脾氣,便故意看了看錶道:“哎呀,老先生,真是不巧啊,今天典當行的鑑定師都不在,你改天再來吧。”
“豐經理,救人如救火啊,我確實是急着用錢,不然也不會把祖傳的寶貝拿來當掉。”老者着急的說道。
豐經理淡淡說道:“老先生,就算是祖傳的寶貝,那也得給鑑定師過了目,不然我們怎麼衡量價錢呢?”
老者認真說道:“豐經理,上次的東西不也是你看的嗎?那你再幫我看看,也是唐朝的東西。”
豐經理聽得不由皺了下眉頭,趙卓便說道:“老先生都這麼說了,就打開看看吧,我幫你掌掌眼好了,若真是贗品,那他下次也就不會來了,免得這樣搪塞又惹來麻煩。”
豐經理便點了點頭,他自然深信趙卓的眼力,於是說道:“好吧,你打開給我們看看吧。”
老者連忙將東西放在桌子上,將紅布一揭,乃是一件三足爐,高不過7、8釐米,通體染着黃、白、綠三色釉。
乍見此物,李誠亮便忍不住吃驚道:“這不是唐三彩嗎?”
趙卓也微微眯起眼來,他倒沒料到老者拿出來的東西是唐三彩。
唐三彩並非是瓷器,而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白、綠或者黃、綠、褐三種顏色爲基本釉色,故而得名。
雖然唐三彩早在唐朝就產生,然而其價格並不走俏,其原因不外乎兩點,其一乃是因爲高仿品層出不窮,其原因也很簡單,唐三彩色燒成的溫度最高約爲1100度左右,其製作工藝並不複雜,製作原料隨處可見,胎釉配方早已公開,仿造高手人才輩出,有的還是唐三彩研究的專家,可以說,真品唐三彩所具有的基本特徵,高仿唐三彩都具備了,唯一無法仿造的,便是其形成的年代。
其二是因爲發現的年代是二十世紀初,因爲發現的歷史不長,所以在收藏界的影響自然就小了很多,而且發現之初,因爲這些花花綠綠的唐三彩都是陪葬陶器,被許多人認爲是不吉之物,所以大量唐三彩在出土之後便被就地砸碎,以避邪氣,如今在市場上已經難見精品。
所以,一見到老者拿出來的是唐三彩,豐經理便冷笑了一聲,還沒進行鑑定,便已經下意識的覺得這件東西是贗品了。
趙卓倒沒有先入爲主的意思,就算老者前面拿來一件贗品,那也不代表這一件就是贗品,在沒有鑑別之前,他從來不會先下定論。
他將三足爐拿了起來,手指在釉面上撫摩着,這件陶器保存得還算完好,沒有肉眼可見的裂痕,但是卻有種經歷歲月侵蝕而顯露出的累累滄桑感,這麼一看,便直覺上認爲應該是真品,因爲這種古物的韻味是再多麼高明的高仿也無法模仿出來的。
而高仿出的唐三彩,其胎和釉有着明顯的分割感。
再看其釉面,上面有着不少斑斑的土鏽,這是因爲長期埋藏在土壤中,受其侵蝕而導致,用鼻子一聞,便能聞到常人聞不到的土腥味,濃郁深沉。
用手輕輕摩擦一下,這土鏽不僅沒被擦掉,反而越擦越清楚。
而高仿品爲了儘量減少破綻,幾乎是不做土鏽的,而且做出的土鏽經過手摩擦後就會有異樣的感覺,而不是越擦越清楚。
而最能一錘定音的,便是三足爐上所散發出的“蛤蜊光”。
所謂蛤蜊光,是指古玩界對於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邊出現的類似蚌殼內側的珠光樣的光暈的稱呼。
這件陶器雖然有一些土鏽,但是整體看起來柔和潤澤,從側面看起來,三種顏色散發出淡淡的寶光,恍惚不定,恍如夢幻漂浮在絢麗多彩的釉面上,正是古瓷所特有的蛤蜊光,而高仿品卻根本無法做到這裡。
李誠亮等人見到趙卓拿着唐三彩翻來覆去的慢慢看着,也都聚精會神的凝視着,只是怎麼看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分辨是真是假。
而趙卓則將三足爐放了下來,篤定的說道:“豐經理,這唐三彩是件真品。”
“什麼,真品?”豐經理大覺意外的說道。
趙卓微微一笑,將三足爐遞到他手裡道:“你看看這釉面上的蛤蜊光,可不是隨便就能仿出來的。”
豐經理連忙拿起來,先是對着光正面看了看,然後又側面一瞧,頓時眼一亮,呢喃道:“沒想到,這件還真是真品。”
李誠亮在一邊小聲問道:“木頭,這件唐三彩能值多少錢啊?”
趙卓微微思忖了一下,回道:“這件三足爐雖然算不上精品,但是工藝還算不錯的,大概五十萬吧。”
“工藝不錯的才五十萬?我看電視上清朝的瓷器都能拍上幾千萬呢,唐朝這麼久遠的東西,怎麼才賣這麼少?”李誠亮大爲不解的說道。
趙卓便解釋道:“唐三彩以前也拍出過高價,那是十幾年前,在倫敦的一場拍賣會上,拍出了390萬英鎊,一舉創下了中華藝術品拍賣的天價,而且這個記錄保持了12年之久。於是,關於唐三彩的研究便火熱起來,不少專家都紛紛將研究成果公諸於衆,這其中就包括了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和胎釉配方,於是,很多人便打起了高仿的算盤,接着大量的仿製品涌現出來,接着唐三彩的價格便猛個勁的往下跌,尤其是洛陽的不少旅遊景點,到處可見仿製的唐三彩器物,價格低得令人心悸,普通的大號唐三彩馬叫價30到100元,一套六駿馬價格不超過50元,雖然相關部門大力整頓市場,也令唐三彩價格開始回升,但一蹶不振的狀態卻延續至今。在拍賣場上,幾年前唐三彩就已經銷聲匿跡了,雖然這兩三年來有一些成交記錄,但是成交的價格都不算高。”
李誠亮等人聽得連連點頭,平曰裡唐三彩倒是聽得耳熟,但是卻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一段故事,只是感嘆先人創造出的技藝卻被後人如此濫用,不知道地下的祖先知道後又會做何感想呢?
老者見到豐經理鑑定後點了點頭,便立刻問道:“豐經理,這件可不比上次那件差啊,你看能給多少錢?”
“10萬吧。”豐經理遲疑了一下,說道。
“10萬?”李誠亮等人都吃了一驚,趙卓朝着幾人搖頭示意了一下,讓他們別多嘴,典當行有典當行的規矩,東西拿到這裡來本來就是賤賣的,自然不可能給出相等的價值,就象古玩商到鄉下收購古玩一樣,大多按照一兩成的價格收購,豐經理能給出10萬的價錢,已經算是相當慷慨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