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原始青瓷賽

當時釉裡還含有鐵元素,在燒成之後呈現出了青色,當時並去不掉這個顏色,釉中含鐵量越高,顏色就越深,由綠逐漸成黑,反之,含鐵量低了,顏色就自然白了。所以早期無論白瓷、青瓷還是黑瓷其實都是一種瓷,都算是青瓷。

而原始青瓷的產生乃是從商代中期就開始出現,這個時候的釉陶胎質薄,硬度高,胎釉結合緊密,吸水率低,燒成溫度已達1200℃左右。其物理、化學姓能與陶器已有質的區別,但又與現代瓷器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人們將這一時期的釉陶稱之爲“原始瓷器”。

原始青瓷的生產,從商周到戰國、秦、西漢,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千年之久,在這個階段都不曾停捎,燒製工藝也不斷提高,但是一直等到東漢時期時,長江下游地區的古越國人才燒造出了成熟的真正青瓷。

所以說,原始青瓷的年代比起第一場晚清民國時期可以說早了幾千年,很少有傳世品,大多都是墓葬出土的,然後從各個渠道落入到藏家的手中。

無論是收藏家、鑑定師還是古玩商人,都有着對特定古玩的偏好,比如有的人喜歡清代瓷器的華麗大氣,有的人也喜歡原始青瓷的古樸無華,也有人兼而有之,但是愛好越廣,要想收集瓷器需要耗費的心力、財力就是倍增。

當然,愛好哪朝瓷器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了其瓷器的價值,以原始青瓷來說,兩漢及以前的青瓷製作上還比較粗糙,釉色不穩,工藝簡單,但是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着三百多年,也就是被稱爲六朝時期,青瓷燒製蓬勃發展,其價格在現代市場也都倍受追捧。

每一件完整而精緻的六朝青瓷器,其拍賣估價早在十多年前便多達了三十多萬以上,有的甚至高達百萬,只不過,現代市場上隨處可見的青瓷器多爲現代仿品,真品中的明器及低檔粗品則偶有發現,陳設品之類就顯得頗少了。

不過,由於其極高的價值,比晚清民國時期的瓷器更高,所以也倍受玩家喜歡。

所以說,第二場的參賽者中除了少數要參加六場賽的資深玩家外,雖然大多數的參賽者都是新鮮面孔,但是總體人數上並不比第一場比賽要少,也達到了兩百多人。

對觀衆而言,瓷器雖然還沒出現,但是一看到這麼多參賽者,便已經覺得大有看頭了,有昨天看過第一場的觀衆,則在興致勃勃的講解着昨天發生的事情,使得觀衆席熱鬧萬分。

隨着評委們的上臺,確定了參賽者已經全部到齊之後,便由童齊安開始宣佈第二場原始青瓷比賽的開始。

第一個上臺的乃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子,看起來年紀不大,但是神態卻顯得十分老道,趙卓雖然不認識此人,不過也在鬼市上見過幾次。

鬼市的出現雖然給一些贓物和贗品提供了銷售的場所,不過也讓一大批人鍛鍊起了不俗的眼力。

小夥兒將木箱慢慢的打開來,便露出一件30釐米左右的青瓷罐子來。

和晚清民國時期那些精製到細處,華麗又大氣的罐子不一樣,這件瓷器只能用簡單古樸來形容。

罐子爲直口、直腹、平底,在腹部上刻畫着印花捲雲紋,胎質呈現出淡灰色,釉面青亮光潤。

青瓷罐就這樣放在桌子上,就象是在爲衆人展現着幾千年前的文明一般,雖然造型簡單,但是整體散發出的那種強烈的質樸感卻不由讓衆人嘖嘖稱奇。

無論是什麼東西,能夠從幾千年的戰火紛亂中承襲下來,都可謂是一種奇蹟。

紀小帆不由連連點頭道:“不同的瓷器確實有着不同的風格,這原始青瓷粗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品起來卻又種反璞歸真的震懾感。”

趙卓微微一笑道:“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多少的朝代,陶瓷就象是凝聚着這些朝代變遷的載體一般,體現着獨特的韻味和魅力,有的瓷器豪華、典雅甚至是精美絕倫,有的薄胎厚釉,宛如美玉一般,但是這原始青瓷的美便是洗盡鉛華之美,正如你說的,初看粗糙,細看卻有種深深的韻味。”

紀淵幾人在後面聽得也不由得點頭,趙卓這幾句話便將瓷器的精髓說了出來,崔世煙眯起眼看着那罐子道:“不過,這個罐子看造型好象是三國時期的,但是又不象是真品。”

紀淵含笑道:“對,這罐子是現代的仿品,真正的三國原始瓷器的釉乃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製而成的,在氧化氣氛中燒成,而且其造型都是仿當時的青銅器的。這一件瓷器的釉色上太過鮮明瞭一些,暗處看還好,這放到明處細看之下便會看出個蹊蹺來。”

雖然趙卓身邊所坐的只有幾個人,但是卻可謂是會場裡最重量級的人物,包括兩個博物館館長和一個一級鑑定師,還有個大學教授,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足已爲參賽的瓷器下定論。

果然,很快的,這一件瓷器卻被評委判斷爲是現代製作的贗品,那小夥大失所望,悻悻的聳了聳肩,帶着罐子便離開了。

接着第二個上臺的,是一個戴着黑色眼鏡的中年男子,短髮,圓臉,穿得很樸素,抱着的木箱並不大,明顯裡面裝着是一個小件物品。

待到箱子打開之後,便見到乃是一件青瓷虎子。

此瓷器呈臥虎形,虎頭高昂,嘴部張開成圓口形,器身部有線條紋及圓形戳印紋,象徵虎的皮毛,腰部飾弦紋兩道,胸前飾弦紋三道。四足屈跪腹下,虎尾上翹至頸部形成提樑,看起來惟妙惟肖。

觀衆席上頓時議論紛紛起來,瓶子罐子杯子之類的瓷器大家是見多了,但是很多人對於這虎子造型還是第一次見到,但是會場觀衆中也有不少知識豐富的人,便告訴不懂的人,所謂虎子便是夜壺,頓時引得場內一陣笑聲。

虎子是在東漢時期出現,在兩晉時期十分盛行,六朝時常用於隨葬,其用途有兩說,一說是盥洗用器,一說是夜壺,當然後面一種解釋更爲廣泛一些。

至於其命名也有着傳說,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善騎射,他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爲了表示對猛虎的蔑視,李廣命人鑄成虎形的溺具,這就是“虎子”名稱的由來。

其實象虎子非虎這種事情在古代十分常見,比如古代的牀並非是簡單的寢具,還可以是簡易的坐具,在春秋以前,人們在牀上擺放“案”,寫字、讀書、飲食、會客都在牀上。直到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的起居飲食有了讀力的空間,牀才逐漸由一種多功能傢俱轉變成專供睡臥的傢俱。

比起觀衆席的衆人都探討着虎子用途,而覺得新奇有趣的時候,圈內人所注重的則是這件青瓷是否是真品。

這一件虎子的外形雖然依舊古樸粗獷,但是明顯有着一些精緻之處,其通體施青釉,略泛青綠色,質感以目力來看頗爲圓潤。

因爲虎子造型本就是兩漢時期產生,所以這件瓷器也肯定只兩漢及以後的產物。

紀淵饒有興趣的問道:“小帆,你給我說說,這件瓷器是否是真品?”

見到爺爺要考自己,紀小帆很快的接口道:“這件瓷器應該是西晉時期的真品,看胎體爲褐色胎,紋飾追求華麗,而且局部所使用的紋路也是西晉時期常用的紋路,如果能夠摸一摸,我就能更加的確定。”

紀淵不由微微頷首,朝着趙卓笑道:“小卓,你看出了什麼?”

趙卓呵呵笑道:“我和小帆的意見一樣,的確是西晉真品,不過,我要加一句,這乃是西晉越窯出品之物。”

所謂越窯,乃是在東漢時期便已經創立的窯口,乃是當時中華古代南方最重要的青瓷窯之一,其經歷三國、兩晉、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續千餘年之久。

紀小帆不由吃驚道:“這是越窯器?”

趙卓頷首笑道:“這件瓷器無論從其厚胎、色澤釉層還是裝飾的精緻繁複上來看,都是典型的越窯瓷器。”

紀淵則是拂鬚笑道:“小帆,你還得跟你趙大哥多學習學習啊。這看不看出的窯口可就決定這件瓷器的價值了,若只是西晉時期一件普通的青瓷虎子,也不過兩三千,但是若是越窯出土的,那價格可要翻上十幾翻,怎麼說也得三四萬吧。”

紀小帆不由深深信服,受教的點點頭。

崔世煙在一邊嘿嘿笑道:“師弟的眼力真是越來越毒辣了,我還是揣測,你就一口下定論了。”

景瑤的眼中不由得流露出欣賞之色來,也沒過多少天,趙卓已變得越來越高深莫測了呢。

(未完待續)

第八十六章 第68件汝窯瓷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十章 逆反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上)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下)第十二章 奇力第九章 白城鑑定師分會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六十八章 猜測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下)第十四章 絕對的高手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四十八章 第一場開幕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九十章 爭鋒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二章 墨靈(上)第二章 墨靈(上)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七十九章 機關重重第十七章 三種可能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六十七章 蹊蹺事件第十八章 人品第十八章 鬼市之行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十章 質疑(下)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十章 逆反第七章 完勝第二章 拼酒第六十九章 魚嘴藏第二十章 邀請第八十九章 第六場開幕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十三章 護花(下)第十章 質疑(下)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下)第十六章 三大世家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三十六章 真裡藏假第三十章 開拍第七章 完勝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上)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四十五章 博陵第瓷器第三十五章 金字典當行第六十四章 辟邪燭臺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下)第十五章 揹負的榮譽第八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十七章 六強第八章 第一局開場(下)第四十三章 收文物第五十八章 德清窯黑瓷第十二章 奇力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三十六章 真裡藏假第八十一章 又一個古靈第七章 第四場,戰局將開第四章 真假難辨第四章 委託第五章 鑑寶大會(上)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十二章 奇力第十六章 盧家之行第十章 杜克拍賣行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十八章 震驚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八章 第一場開局(上)第五章 趙卓的遊戲規則第十九章 小露身手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六章 製藥(上)第六十六章 陰陽眼進化第五十四章 第一場落幕第一章 同窗第十四章 痛下狠手第十二章 出頭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上)第十五章 下場第十八章 朋友第十五章 下場第三十八章 唐三彩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第六十四章 辟邪燭臺
第八十六章 第68件汝窯瓷第十二章 單刀赴會第十章 逆反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上)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下)第十二章 奇力第九章 白城鑑定師分會第十九章 惡少行蹤第六十八章 猜測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下)第十四章 絕對的高手第三章 鑑定師分會(上)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四十八章 第一場開幕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七十六章 千峰翠色第九十章 爭鋒第十一章 租房(上)第二章 墨靈(上)第二章 墨靈(上)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二十章 預料之外第七十九章 機關重重第十七章 三種可能第十九章 競拍毛料第六十七章 蹊蹺事件第十八章 人品第十八章 鬼市之行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十章 質疑(下)第三章 三辨古錢第十一章 聯誼(下)第十章 逆反第七章 完勝第二章 拼酒第六十九章 魚嘴藏第二十章 邀請第八十九章 第六場開幕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十三章 護花(下)第十章 質疑(下)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下)第十六章 三大世家第八十五章 千萬之價第三十六章 真裡藏假第三十章 開拍第七章 完勝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上)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下)第四十五章 博陵第瓷器第三十五章 金字典當行第六十四章 辟邪燭臺第十八章 賭石大會(下)第十五章 揹負的榮譽第八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十九章 白城來客(上)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二章 古超的堂哥(下)第十七章 六強第八章 第一局開場(下)第四十三章 收文物第五十八章 德清窯黑瓷第十二章 奇力第七十章 天國藏寶之謎第十二章 流氓(下)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三十六章 真裡藏假第八十一章 又一個古靈第七章 第四場,戰局將開第四章 真假難辨第四章 委託第五章 鑑寶大會(上)第十八章 金廂鶴頂杯第十二章 奇力第十六章 盧家之行第十章 杜克拍賣行第六十三章 第三場開幕第十八章 震驚第十五章 看透(下)第八章 第一場開局(上)第五章 趙卓的遊戲規則第十九章 小露身手第八章 過目不忘第三章 路見不平第六章 製藥(上)第六十六章 陰陽眼進化第五十四章 第一場落幕第一章 同窗第十四章 痛下狠手第十二章 出頭第二十章 險過三關(上)第十五章 下場第十八章 朋友第十五章 下場第三十八章 唐三彩第三十四章 重返淮海市第六十四章 辟邪燭臺